制造公司車間安全管理制度(問題分析、事故通報)(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4529
2023-11-15
21頁
57.04KB
1、制造公司車間安全管理制度(問題分析、事故通報)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為進一步深化安全風險管理,增強安全工作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強化安全風險分析、預警、控制效果,結合車間工作實際,制定完善每日安全信息跟蹤分析交班制度、每周安全情況分析交班制度、安全問題深度分析管理制度、典型安全問題交班分析制度、典型事故定期通報制度、安全對話會制度、安全風險預警制度,現予以公布。車間建立以七項工作制度為核心的安全管理機制,工作的重點為安全信息的日常收集、上報、分析、研判、預警、控制工作,車間定期總結分析七項工作制度運行效果,針2、對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補強改進,不斷提高安全風險管理水平。一、每日安全信息追蹤分析交班制度(一)分析周期前一日7:00至當日7:00(二)分析內容1.每日安全信息主要包括:鐵路交通事故、行車設備故障,其他涉及運輸秩序、行車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隱患和安全管理問題(包括監督檢查發現的安全突出問題,上級指定跟蹤分析的信息,上級交辦、督辦的安全問題和安全工作等)。2.每日組織跟蹤分析的重點安全信息包括:(1)相關作業類行車事故、從業人員傷亡事故,路外相撞事故。(2)行車設備故障信息。(3)防斷、防脹、防洪等應急處置信息。(4)影響運輸秩序的綜合信息(影響正常行車時間超過10分鐘)。(5)上級下發的各3、類指令書、通知書信息。(6)本車間發生的責任A類及以上安全問題。(7)上級交辦、督辦的信息。(8)存在疑問或認為有必要跟蹤分析的其他信息。(三)處置流程1.收到段發每日安全信息跟蹤分析統計表(附件1)后,車間立即明確追蹤責任人。2.車間安全工長及時對重點安全信息進行跟蹤分析研判,制定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督促落實整改,做到件件分析、件件落實,每日18:00前填報每日安全信息跟蹤分析統計表反饋到段安調中心。安全工長向車間主任匯報前一日重點信息跟蹤落實情況或結果;跟蹤分析原因不清、責任不明、措施不力的,責成責任人補充調查或重新調查。3.車間每日統計分析重點信息調查分析結果,形成安全生產數據庫,建立健4、全相關臺帳、資料。4.車間認真抓好安全信息追蹤分析的結果運用,對重點安全信息跟蹤分析過程中發現的規章、制度、標準缺失,風險管理失控,設備失養失修,應急處置不當,干部安全履職失職等安全突出問題和隱患,通過電話、短信平臺、微信群等方式,及時通報預警、提示;責成相關班組改進工作方法,阻斷安全風險;對照相關崗位的安全職責和工作標準進行倒查,按規定落實責任,對安全職責和工作標準缺失的進行補充完善。(四)有關要求1.班組每日有信息必須報告,重點信息及時報告。2.車間每日18時前要將前一日每日安全信息跟蹤分析統計表報送至安調中心郵箱。3.車間要按照段信息管理要求加強信息處置,對高鐵和客車安全信息要第一時間進5、行追蹤分析。對段交班會和領導布置的重點安全信息,由車間主任組織跟蹤分析,提高分析質量,并及時反饋分析報告。4.車間每月對各班組每日重點安全信息跟蹤分析、上報工作質量進行考核。對每日安全信息跟蹤分析交班制度落實不到位的,班組工長納入安全風險管理考核。對上報安全信息不及時、不準確,在月度班組綜合排名(安全管理)中考核10分;對重點信息跟蹤不力,跟蹤分析原因不清、責任不明、措施不力,造成工作被動扣50分,對重要信息隱瞞不報的一經查實扣100分;造成嚴重影響的扣200分。二、每周安全情況分析交班制度(一)分析周期上周六18:00至本周六18:00。(二)分析內容車間按照段每周安全情況分析通報(附件2)6、主要內容對班組周安全情況進行分析包括:一周安全基本情況、安全生產暴露出的突出問題、安全監督檢查情況、檢查發現的主要問題、下周安全風險分析研判與預警提示、下周安全重點工作以及其他臨時指定的內容。(三)有關要求1.車間深入分析和梳理歸納安全生產、監督檢查暴露出的典型問題,明確下周主要安全風險和工作重點,在周日以通報形式下發到班組,督促各班組加強安全風險控制。2.車間參控干部每周六18時前上報現場監督檢查完成情況;根據分析出的突出問題,綜合階段性、季節性安全特點以及規章制度、設備狀態和作業條件等變化情況,分析研判下周安全風險,實施預警提示,明確安全工作和監督檢查重點,編制并公布車間每周安全情況分析通7、報,全面抓好兌現落實,及時強化關鍵部位、薄弱環節的檢查整治,堵塞安全管理漏洞。3.車間收到段下發的每周安全情況分析通報時,立即對照通報的問題,反思在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對段提出的安全風險預警提示,要結合車間實際加強預警,重點防范,防止同類問題發生。4.車間每周對高鐵、動車組和客車安全信息處置情況進行專項統計分析,納入每周安全情況分析報告。5.對段和車間每周安全情況分析通報指出的典型問題、重點風險和布置的安全工作、安全監督檢查重點,車間參控干部要督促相關責任班組抓好整改落實。三、安全問題深度分析制度(一)分析范圍1.發生以下問題,由車間組織進行深度分析。本車間設備故障。本8、車間下發的安全監督檢查通知書。本車間重大安全隱患、安全紅線問題。負有責任的施工延點。防洪(水害)、防脹、防斷等季節性安全突出問題。段指令進行深度分析的安全問題。其他有必要深度分析的典型安全問題。2.安全問題深度分析一般選擇典型事故(故障),沒有責任事故、故障時,可選擇安全問題或安全(專業)管理課題進行專題分析調研。(二)分析內容1.開展深度分析時,要堅持眼睛向內、不怕暴露,不僅要分析清楚事故、故障和問題發生的直接原因,還要分析車間、班組存在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技術管理、干部履責、工作標準、職工教育培訓和現場作業控制,以及結合部和應急處置等方面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安全管理。管理人員安全管理職責是9、否明晰,工作標準和流程是否正確,安全風險排查是否全面覆蓋,風險控制措施是否實用有效并得到有效落實,重點安全問題是否按規定及時采取預警防范措施等。規章制度。相關規章制度、技術標準、作業流程、操作規程、檢修標準是否健全完善,是否存在違反或寬于上級規定、相互抵觸、未及時修訂、引用廢止或錯誤的文電和條款等。安全履職。管理人員履職和檢查督導是否到位;管理人員在問題發生前是否認真落實安全監督檢查制度;責任班組是否檢查發現同類安全問題,整改措施是否到位并有效落實,是否存在假銷號的現象,考核追責是否嚴格落實等。重點工作。對上級部署的安全重點工作是否結合實際,進行了細化安排,是否有針對性地采取了措施,是否按規定10、期限進行了落實,落實是否到位等。班組管理。作業條件是否完備,作業前安全預想、人員分工、重點事項布置、機具材料檢查等準備工作是否完備,作業中是否嚴格執行自控、互控制度,值守、請假制度是否認真落實等。設備管理。設備質量是否符合標準、技術卡控措施是否落實到位;通過檢查設備檢修周期控制、巡視記錄、監測分析、值班記錄及現場運用狀態,分析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人員素質。作業人員崗位任職資格、身體條件是否符合要求,三級安全教育、“新職、轉崗、晉升”、電氣化鐵路知識等培訓是否規范,是否簽訂、落實師徒合同,以及作業人員思想動態等。結合部管理。工種崗位間結合部聯勞協作是否到位,關鍵環節銜接是否到位,自控、互控措施11、是否落實到位等。應急處置。應急預案是否健全完善,應急指揮是否得當,應急響應是否及時,救援機具是否狀態良好,應急處置程序是否正確,應急處置是否迅速等。災害防控。分析自然環境引發事故、故障的防控措施是否有效。對雨、霧、雪、冰凍、雷電天氣引發的事故、故障,要檢查設備現有的防水、防凍等防護設備的作用情況,分析防護設備日常維修、管理和作用發揮情況。2.深度分析重點包括以下重點內容:專業安全管理是否存在漏洞,規章制度和辦法是否存在不完善、未傳達、未督導、未落實現象;專業安全風險庫是否按規定完善公布,重要安全風險是否及時預警,日常監督檢查和專業對規檢查制度是否落實,專業風險源控制是否存在盲區和死角;專業技術12、人員是否以安全檢查代替專業管理和專業指導;班組反映的涉及安全的隱患和問題是否及時協調解決。3.安全深度分析報告的主要內容。事故、故障深度分析報告應包括事故、故障概況、調查情況、原因分析、定性定責、責任追究意見、暴露出的主要問題(含車間、班組層面管理問題)、整改措施和建議等。安全專題分析(調研)報告應包括分析調研問題、調研方法、調研情況全面分析、產生問題原因分析、加強和改進管理建議等內容。(三)分析工作流程1.深度分析課題確定。每月上旬由車間主管安全副主任牽頭,組織車間相關人員進行研究,重點對本車間發生的典型問題、事故及行車設備典型故障進行梳理,確定深度分析課題,并確定深度分析小組成員,指定深度13、分析責任班組。2.深度分析準備工作。在月度深度分析課題確定后,由車間主管安全副主任組織車間首席技師、安全工長、技術員(必要時召集有關班組人員參加)召開深度分析預備會議,圍繞深度分析課題制定深度分析檢查提綱,明確調查重點,確定深度分析具體負責人具體負責深度分析工作的推進落實。3.開展深度調查。車間主管安全副主任帶領深度分析小組成員,深入課題發生班組、車間,重點查找安全管理、專業管理、干部履責等深層次問題。4.召開深度分析會議。車間主管安全副主任組織召開深度分析會,由安全工長提報相關深度分析情況的報告及制定整改措施,經會議分析、討論形成深度分析報告。5.深度分析報告上報。車間深度分析報告形成后,由14、車間主任審核把關后,提報分管領導審閱,上報安質科。(四)閉環管理要求1.報送程序。每月24日前,車間的深度分析報告報安質科。每月車間形成上報安全深度分析報告不少于1篇。2.追蹤督辦。車間建立安全深度分析問題庫,逐件制定整改措施,輸入安全風險管理系統跟蹤落實,針對性地修訂完善安全風險防控體系,明確責任人和整改期限,認真抓好落實,復查整改效果,確保問題得到閉環處理;對問題整改落實不力的,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3.結果運用。針對深度分析暴露的問題隱患,及時對班組進行預警干預和提示。對深度分析發現的深層次管理問題,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追究落實責任,對倒查發現的安全職責、工作標準缺失、質量不高等問題,15、及時補充完善,提升安全履職質量和安全問題深度分析水平。四、典型安全問題交班分析制度(一)交班分析范圍1.發生以下典型安全問題,由車間組織交班分析。典型行車、設備故障。安全紅線問題。嚴重的安全隱患。認為有必要進行交班分析的其他典型安全問題。(二)組織流程1.會議通知流程車間主任確定達到召開交班分析會的條件后,由分管安全副主任通知相關車間管理人員和班組。2.確定參會地點交班會原則上在車間辦公室召開,必要時也可選擇在相關班組召開。3.參會人員范圍交班會由分管安全副主任主持、車間管理人員和各班組工長、相關責任人參加。(三)會議要求1.會議時間。發生A類及以上嚴重“兩違”時,車間在7日內組織召開交班分析16、會,并請分管段領導參加分析會。2.會議材料。召開車間交班分析會前一日,相關班組準備以下會議材料并上報車間(特殊情況通知為準):概況,初步調查分析,原因分析,存在突出問題、教訓,已經組織落實的整改、防范措施,定性定責意見,責任追究意見或建議,其他需要準備的材料。3.會議程序。責任班組匯報經過、原因,查找分析的突出問題、教訓,已經組織落實的整改、防范措施;車間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安全分析,剖析專業管理、過程管控、干部履責等方面深層次管理問題,提出具體整改措施建議、安全風險防控要求;車間主任進行總結分析,部署車間下一步工作。分管段領導對車間交班分析進行點評,提出安全工作要求。(四)有關要求1.充分利用交17、班分析成果。對交班分析發現的突出安全風險,要及時進行安全預警;對交班分析發現的典型問題,要相應制定整改措施,由車間管理人員落實追蹤督辦,落實閉環整改。2.參加典型安全問題分析會的車間管理人員和相關班組要眼睛向內,舉一反三,自覺從安全意識、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風上,深刻分析和倒查本車間、班組在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設備質量、現場作業、教育培訓、生產組織、結合部管理、應急處置、獎懲考核等方面的深層次問題,提出強化安全風險管控、防止問題發生的整改措施。3.做好典型安全問題交班分析記錄,整理規范相關資料,實行“一事一檔”管理。五、典型事故定期通報制度(一)通報范圍車間通報的典型事故范圍:1.上級通報的涉及工18、務(專業)的相關事故案例。2.發生的責任安全生產事故。3.路內外其他單位發生的典型事故。4.認為需要定期通報的其他安全生產險情。(二)通報形式與要求1.車間接到段轉發典型事故、故障情況通報時,應根據上級要求,結合實際提出相關工作要求,并督促抓好貫徹落實。2.車間傳達典型事故通報要突出時效性,采取及時發布短信、微信,下發通知,召開會議通報,編發事故案例匯編等多種形式,盡快通報至車間全體人員,引起警覺,防范未然。3.車間認真組織傳達段發安全生產情況通報,及時通報典型事故、故障案例,剖析安全突出問題,結合實際工作,提出安全重點風險防控措施和管理工作要求。4.車間要在發生中斷安全成績事故的日期,組織開19、展“歷史上的今天”反思教育活動,組織干部職工重溫事故教訓,反思當前安全工作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做到警鐘常鳴,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5.車間要規范各類事故、設備故障等相關資料、檔案管理,定期梳理分析,強化事故案例學習宣傳。(三)有關要求和考核各班組要及時將通報的典型事故按要求組織學習,未按要求做到的納入班組綜合排名(教育管理)進行考核。對未按要求組織學習(記名)的,在月度安全工作質量中考核1015分;對應付、弄虛作假的,或是造成嚴重影響的扣2050分。六、安全對話制度(一)會議程序1.安全對話會一般采取網絡視頻會議形式召開,由主管安全副主任或安全工長負責組織。2.會議時間:原則上每半月召20、開一次,根據安全生產實際可臨時組織召開。3.會議地點:車間管理人員和班組參會人員就近利用網絡視頻連線參加。4.參會人員:主任、書記;分管安全副主任、安全工長、班組工長等。5.會議主持:由分管安全副主任主持,也可委托安全工長主持。6.會議內容:典型事故、故障和嚴重隱患責任班組作檢查分析發言;指定班組介紹安全管理好的經驗做法;抽查安全重點工作和上次安全對話會布置工作推進落實情況;車間主任、書記與班組對話、點評;車間主任、書記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二)有關要求1.召開安全對話會前,主管安全副主任提前下發通知,明確會議時間、參會班組、參會人員和主要議程,并就對話內容提前告之相關班組。2.各班組接到車21、間安全對話會通知后,要認真做好會議準備工作,組織相關人員準時參加。參會人員要嚴格遵守會議紀律,并認真做好會議記錄。七、安全風險預警制度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認真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動態掌控安全發展趨勢,及時阻斷安全風險,遏制安全不利局面,根據南昌鐵路局安全風險預警制度和鷹潭工務機械段安全管理七項工作制度(鷹工機辦xx189號)要求,結合車間實際,制定本制度。第二條車間針對鐵路安全風險具有全系統性、全過程性、多變性的特點,從加強管理入手,通過規范安全信息管理,加強安全風險分析研判,及時將分析研判結果運用于安全預警,提高安全預警的準確性和針對性。第三條車間加強安全預警信息系統建設22、,建立健全安全風險預警快速通報機制,通過發布短信、微信,召開對話會,轉(下)發事故通報,發布安全預警通知書等多種形式,實現對安全風險的及時預警和有效防控。第二章預警方式第四條遇下列情況之一,應向相關班組實施安全預警:1.接到上級安全預警通知書時。2.發生責任安全生產事故時。3.基本規章、生產布局、生產人員、設備設施、作業方式、自然環境等發生較大變化時。4.存在安全管理嚴重不到位、安全風險防控出現嚴重漏洞,事故隱患和安全突出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安全突出問題比較普遍和集中,安全基礎工作明顯弱化等情形時。5.發生其他安全突出問題,認為有必要時。第五條安全預警分為警示預警、提示預警和過程預警三種方式。23、其中,警示預警以短信、微信發布安全生產信息,轉(下)發事故通報為主;提示預警以召開交班會、安全對話會,根據風險研判結果在安全分析材料中進行風險預警提示或下發安全預警通知書為主;過程預警以發布不同等級安全預警通知書為主。第三章預警發布第六條警示預警。迅速通報安全生產動態,實時向有關班組進行安全預警。車間接到段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通過段辦公網、微信群發布的全段重要安全生產信息或突發安全情況時,由主管安全副主任立即通報至有關班組并確認傳達到位。車間在防洪期間接到段防洪辦通過短信或微信發布的防洪、防臺風信息時,由安全工長及時通報至有關班組并確認傳達到位。車間建立由車間管理人員和班組工長參加的微信平臺,24、保證通報及時傳達到位,提高警示預警質量。第七條提示預警。根據安全分析和風險研判結果,及時公布本層面安全風險庫和風險管控措施,就安全重點風險進行預警提示。由車間主管安全副主任負責每年年初要全面研判安全風險,建立車間年度安全風險庫;安全工長負責每半月,動態完善車間安全風險庫,列出安全風險管控重點,納入車間管理人員每周監督檢查計劃,實現每月對重點風險、每季度對所有風險的全覆蓋檢查。每季度、每月初車間全面總結分析上月(季度)安全工作情況,綜合近5年本層面同月(季度)發生的事故、故障以及上一年次月(季度)的安全生產情況,開展分析研判,確定本月(季度)的安全重點風險和相關工作要求,納入車間安全生產分析會(25、安委會)分析材料和會議紀要。車間在每周安全情況分析報告中開展本周安全風險分析研判和預警提示。通過召開交班會、安全對話會等會議或下發安全預警通知書,對上級強調的和日追蹤、周分析、深度分析、交班分析發現的重要安全風險發布預警,提出具體管控要求。第八條過程預警。根據生產條件、自然環境等因素,下發藍色安全預警通知書。綜合考慮問題性質、危害程度和發生頻率等因素,按照鷹潭工務機械段安全問題考核詞典庫中各類安全問題的預警分值、預警級別及其扣分值;根據預警分值,依托“南昌鐵路局安全風險管理信息系統”,下發黃色、橙色、紅色安全預警通知書,加強安全風險源管控,強化安全風險過程預警。(一)預警等級1.藍色預警。當施26、工、運輸生產過程中出現可預見的與正常行車、正常作業、正常設備運行、正常環境、正常管理不一致的非正常情況,經車間分析研判后啟動。具體范圍如下:新職人員批量上崗,進入新線(工程線)施工、設備變更、新技術、新設備運用等,規章制度、技術標準、作業標準、工藝標準等發生變化,管理機構、管理體制、生產組織條件等發生變化,自然環境變化(暴風雨雪、冰凍、地震、水害等)。2.黃色預警。某一安全風險源出現較多安全問題或性質嚴重的安全問題,以及發生性質較輕的一般D類事故,連續發生同類行車設備故障時,啟動黃色預警。3.橙色預警。某一安全風險源頻繁發生安全問題,以及發生性質嚴重的一般D類事故時,啟動橙色預警。4.紅色預警27、。發生性質嚴重的一般C類及以上事故時,啟動紅色預警。(二)預警標準各班組安全風險預警初始分值為0分,發生事故、行車設備故障和安全風險問題后,預警分值累加達到規定的數值時,啟動相應預警。其中,預警分值達到60分時下發黃色安全預警通知書,達到80分時下發橙色安全預警通知書,達到100分時下發紅色安全預警通知書。(三)預警分值1.設備故障類。對負有主要責任的班組每件增加預警分值60分,直接下發黃色預警書,重要責任班組增加預警分值30分,次要責任班組增加20分。2.安全問題類。上級檢查發現的H類、A類、B類安全問題按車間性質設定預警分值。針對同一個專業風險源連續發生A、B類安全問題時,預警分值按問題數28、量累加。(1)發生、類H類安全問題,直接下發黃色安全預警通知書;發生類H類安全問題,每件增加預警分值30分。(2)發生A類安全問題每件增加預警分值25分,發生B類安全問題每件增加預警分值6分。(四)預警周期預警分值累加限定在單類指標范圍內。設備故障類預警分值統計累加周期為一個月,按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統計;A、B類安全問題的預警分值統計累加周期為30天。周期滿后自動清零,重新開始統計累加。(五)預警權限車間負責組織落實預警、控制要求和相關應急處置;根據本車間安全管理實際,健全落實本車間安全風險預警管理辦法,有權對本車間、班組、崗位人員下發各類安全預警通知書。(六)安全預警通知書審批車間下發的29、各類安全預警通知書由車間主任審批。安全預警通知書送達被預警對象的同時,應抄送有關部門(科室)。第四章預警處置第九條對警示預警的事項,班組要對照分析自身是否存在類似問題,迅速采取相應預警、防控措施。第十條對提示預警的事項,車間要結合實際,完善本層面安全風險控制措施,并將其作為下一階段安全工作和監督檢查的重點,加強對所提示風險的管控;車間對班組提示預警時,車間以安全通知預警通知書形式發布的,班組要認真落實各項控制要求,并書面回復執行情況。第十一條預警事項落實要求。1.接到藍色安全預警通知書后,各班組要針對預警內容及要求,由班組工長組織,開展安全風險分析研判,調整細化安全風險控制措施,明確風險控制責30、任人,逐項抓好落實。2.接到黃色安全預警通知書后,責任班組要針對預警內容及要求,由工長組織專題分析,查明原因,明確整改措施和完成期限,逐項抓好落實;對照安全職責和工作標準,對有關責任人員進行追責考核。3.接到橙色安全預警通知書后,責任班組要針對預警內容及要求,由工長組織開展深度分析,從管理源頭入手,深入查找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設備質量、干部作風、職工兩紀、事故和設備故障管理、安全履職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關鍵性、傾向性問題,采取針對性整改措施,并形成專題分析報告上報車間。第十二條預警事項督辦要求。按照“誰發布、誰督辦、誰檢查、誰驗收”的原則,車間發布預警后切實抓好對預警內容及要求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和31、驗收工作。對被預警班組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應提交車間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研究解決;需要段協調解決時,車間應書面報告段安全生產委員會研究解決。對重要安全問題,應實行掛牌督辦;對需要長期控制的安全問題,應納入或開展安全專項整治。第十三條預警解除。藍色預警根據預警內容確定解除期限;黃色、橙色、紅色預警解除期限,原則上為7天、10天、15天,最長不超過30天。預警內容及其要求得到有效落實、達到預期控制效果后,可解除預警。其中,橙色預警由車間主任牽頭、車間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參加,經檢查驗收合格后解除預警;黃色預警由班組提交整改報告、經車間安全生產委員會審核批準后解除預警;藍色預警由安全生產委員會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解除。第十四條安全預警通知書下達后,被預警班組安全局面未得到有效控制、再次發生嚴重事故時,或到達預警解除期限、經檢查驗收達不到預警解除條件時,責成被預警班組到車間交班分析,深入剖析安全管理問題,共同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重新下達相應等級的安全預警通知書,直至達到預警解除條件為止。第五章附則第十五條本制度由機械維修一車間負責解釋。附件1.每日安全信息跟蹤分析統計表:2.每周安全信息情況(樣張):3.安全預警通知書:抄送:車間各班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