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公司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4778
2023-11-15
9頁
48.54KB
1、化工公司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總則一、為保證危險化學品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防止其對人身和環境造成危害,促保企業不斷發展,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及相關標準規定,結合本廠生產、儲存,使用的實際情況,特制訂本制度。二、加強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使全廠干部員工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三、各車間、科室要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貫徹落實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制度,搞好安全技術和安全教育工作,防止事故發生。四、為了防止突發性化學事故發生,并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有2、效控制處理。五、本制度適用于金鴻飼料有限公司各車間、科室、班組。第一條 危險化學品進出庫管理1、危險化學藥品進出庫必須由計劃使用單位專職人員和保管共同進行檢查,驗收并認真登記,驗收包括:數量、包裝、危險標志。2、驗收合格后進入庫內,應嚴格按照“五雙”管理執行。3、當硫酸、磷酸、鹽酸、液堿進入庫區時,保管員應現場指揮,嚴禁運酸駕駛員及其他非工作人員單獨卸酸。4、保管員或駕駛員放酸時,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戴好耐酸手套,嚴禁赤手放酸等違章作業行為。5、放酸現場應配置合適的防護用品,如石灰、清水、水池等。6、酸庫液位需留一定的空間,不準裝滿庫。7、搬運、裝卸氧、乙炔瓶時要輕裝、輕卸,防止摩擦和撞擊。3、第二條 危險化學品的貯存管理1、危化品的貯存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級易燃物品,遇濕燃燒物品,劇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2、貯存的危化品應有明顯的標志,同一區域貯存兩種以上不同級別的危化品時,應按最高等級危化物品的性能標志。3、貯存方式:(分為三種)a、隔離貯存 b、隔開貯存 c、分離貯存4、貯存場所的要求:、貯存場所輸配電、線路、燈具、火災事故報警和疏散指示,標志,都應符合安全要求。、貯存場所通風設備和排風系統,應設有導除靜電的接地裝置等安全防護設施。第三條 檢驗化學危險藥品的貯存1、化驗室只適宜存放少量期內需用的化學藥品(一個月),貯放時需按其化學性質分類進行,嚴禁混堆存放,以免4、發生危險。2、易燃、易爆藥品應與熱源隔絕,嚴禁在化驗室存放,大于20L的瓶裝易燃液體,易燃、易爆藥品不得放于冰箱內。3、相互混合或接觸后可能產生激烈反應,燃燒、爆炸放出有毒氣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品不得混放,如酸或堿,強氧化劑與強還原劑。4、腐蝕性試劑應直放于塑料或搪瓷的盤或捅中,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故。5、對劇毒藥品如:坤化物、氰化物等應在安全主管經理審批后,由專職人員領用,并嚴格按“五雙雙人管理、雙鎖、雙人收發、雙人使用、雙帳本的管理規定執行。6、藥品柜和藥品均應避免陽光直曬和靠近暖氣等熱源,要求避光的試劑,應裝于棕色瓶中或用黑布包好,存于暗柜中。7、危化品管理人員隨時保持藥品標簽完好,發現5、試劑瓶上標簽掉落或將要模糊時應立即貼好,無標簽或無法辯認的試劑都要當成危險品重新簽別后,小心處理,不可隨便亂放,以免引起事故發生。8、實驗剩余的危險藥品均應按屬性回收,不得擅自處理或挪作他用。第四條 危險化學品使用管理1、使用危化品的車間、科室應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考核制度及安全勞動保護規定,并監督實施,保障安全生產正常進行。2、應隨時檢查使用過程中的容器、儲罐、閥門、管道,符合規定要求,能保證正常生產使用順利進行,嚴禁跑、冒、滴、漏現象出現。3、在使用危化品過程中應對用量、流向,儲量和用途作詳細記錄,建全臺帳。4、對危化品(劇毒物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6、被盜、丟失或者誤用,若被盜應立即報告公安部門,防止事態擴大。5、使用危化品的車間、科室要確保現場設備各系統良好運行和各種器皿正常使用,若發生故障應及時采取應急辦法,立即通知相關人員處理。6、生產檢驗使用危化品時應根據危化品的種類、特性在車間、庫房等作業場所設置相應的監測通風,防曬、調溫、防火、滅火、防爆、泄壓、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靜電、防腐、防滲漏、防護圍提或者隔離操作等安全措施。第五條 廢棄物處理1、禁止在危險化學品貯存區域內堆積可燃廢棄物品。2、泄漏或滲漏危險品質包裝容器,應迅速移至安全區域。3、按危險化學品特性,用化學的或物理的方法處理廢棄物品,不得任意拋棄,污染環境。 化學事故應7、急救援預案第一條 組織機構1、加強領導健全機構是搞好化學危險品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證,根據我公司實際,現建立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指揮部。2、應急救援預案指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指揮部成員:3、指揮部機構職責:負責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修訂、完善、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組織實施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在發生重大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指揮部人員分工: 總指揮:組織指揮全廠應急救援。 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8、體指揮及生產系統開、停車工作。指揮部成員分工:a. 安全專職員: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b. 保衛科長:負責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工作。c. 調度長:負責事故處置時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d. 設備科長:協助總指揮負責工程搶修工作的現場指揮。e. 衛生員: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f. 總務科長:負責搶救受傷、中毒人員的生活必須品供應。g. 供應科長:負責搶險救援物質的供應和運輸工作。h. 環保科長:必要時代表指揮部對外發布有關信息。第二條 化學事故應急救援基本概念一、危險化學品目標的確定 本廠儲存、使用的危險化學品有:硫9、酸、鹽酸、磷酸、液堿、氟化物(氣體)一氧化碳、氧氣、乙炔等以及化驗分析所用的化學物品。二、建立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隊伍1、根據本廠實際需要,建立各種不脫產的專業救援隊伍,包括搶險搶修隊,醫療救護隊,義務消防隊,通訊保障隊,治安隊等,救援隊伍是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擔負本廠各類重大化學事故的處置任務和中毒傷員搶救治療任務(護送醫院)。三、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控制危險源搶救受害人員指導群眾防護,組織群眾撤離做好現場清理,消除危害后果四、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組織與實施1、事故報警與接警 事故報警的及時與準確是能否及時控制事故的關鍵環節,當發生化學品事故時,現場人員必須根據本廠制定的事故預案采取10、抑制措施,盡量減少事故的蔓延,同時向有關部門報告。2、出動應急救援隊伍 各主管部門在接到事故報警后,應迅速組織應急救援隊伍,趕赴現場,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快速實施救援,控制事故發展,并將傷員救出危險區域和組織群眾撤離疏散,做好危險化學品的清除工作。3、緊急疏散 建立警戒區域,迅速將警戒區及污染區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的人撤離,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4、現場急救4.1選擇有利地形設置急救,(一般應設在事故地點上風向開闊處)4.2作好自身和傷病員的個體防護4.3防止繼發性損害4.4實施救援時應至少2-3人一組集體行動,以便相互照應4.5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備防爆功能5、泄漏處理5.1、關閉閥門,停11、止作業或改變工藝流程,物料走局部停車,打循環,減負荷運行等。5.2、筑堤堵截泄漏液體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5.3、向有害物蒸氣云噴射霧狀水,加速氣體向高空擴散,對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現場施放大量水蒸氣或氮氣,破壞燃燒條件,對于液體泄漏,為降低物料向大氣中的蒸發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蓋物品覆蓋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5.4、對于大型泄漏,可選擇用隔膜泵將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內或槽罐內,當泄漏量小時,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5.5、將收集的泄漏物運載廢物處理場所處置,用消防水沖洗下的少量物料,沖洗水排入含油污水系統處理。6、火災控制6.1危險化學品容易發生火災,爆炸事12、故,但不同的化學品以及在不同情況下發生火災時,其撲救方法差異很大,若處置不當,不僅不能有效撲滅火災,反而會使災情進一步擴大。6.2發生化學品火災時,滅火人員不應個人單獨滅火出口通道應始終清潔和暢通,要選用正確的滅火劑,滅火還應考慮人員的安全。6.3撲救液化氣體類火災,切忌盲目撲滅火勢,在沒有采取堵漏和切斷氣源,措施的情況下,必須保持穩定燃燒。否則大量可燃氣體泄漏出來與空氣混合,遇著火源就會發生爆炸,后果將不堪設想。6.4對于爆炸物品火災,切忌用沙土蓋壓,以免增強爆炸時的威力,另外撲救爆炸物品堆垛火災時,水流應采用吊射,避免強力水流直接沖擊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6.5對于遇濕易燃物品火13、災,絕對禁止用水,泡沫,酸堿等濕性滅火劑撲救。6.6撲救毒害品和腐蝕品火災時,應盡量使用低壓水流或霧狀水,避免腐蝕品毒害品濺出,遇酸類或堿類腐蝕品泄漏,最好調制相應的中和劑稀釋中和。6.7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的滅火比較復雜,應針對具體物質具體分析。6.8易燃固體,自燃物品火災一般都可用水和泡沫撲救,只要控制住燃燒范圍,逐步撲滅即可。7、工程搶險有效的工程搶險搶修是控制事故,消滅事故的關鍵,搶險人員應根據事先擬定的方案,在做好個體防護的基礎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時堵漏排險,消滅事故。8、現場醫療救護及時有效的現場醫療救護是減少傷亡的重要一環8.1各車間必須建立義務搶救小組,每個職工都應學會心肺復蘇術14、,一旦發生事故,出現傷員,首先要做好自救互救,發生化學的灼傷,要立即在現場用清水進行足夠時間的沖洗。8.2對發生中毒的病人,應在注射解毒劑或進行必要的醫學處理后才能根據中毒和受傷程度轉送各類醫院。9、社會支援本廠一旦發生重大化學事故,在搶險搶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會安全時,指揮部立即向上級市應急救援指揮部以及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部門和公安、環境保護、質檢部門和友鄰單位通報,必要時請求社會力量援助,社會援助隊伍進入廠區時,指揮部應責成專人聯絡,引導并告之安全注意事項。硫酸的使用及事故預防處理1、 硫酸的特性11、 遇水爆濺;12、 遇H(氫)發泡劑會引起燃燒;13、 遇易燃物、有15、機物會引起燃燒;14、 遇氰化物會產生劇毒氣體;15、 有強腐蝕性;16、 有毒或其蒸氣有毒;17、 有吸濕性或易潮解;18、 有強氧化性。2、 硫酸的性質21硫酸是SO3、和 H2O 化合而成的,化學上一般把一個分子的SO3與一個分子的水相結合物質稱為無水H2SO4。22純硫酸是無色油狀液體,凝固點為105,沸點為338,濃硫酸具有強烈的氧化性、吸水性、脫水性。能強烈奪取有機物里水分子組成相當的氫和氧,使炭游離出來。3、 硫酸危害特點:31人體一接觸到硫酸,便即刻遭到燒傷,如果進入眼內會合眼睛失明,喝入硫酸會造成內部器官嚴重損害或死亡。如果吸如大量硫酸蒸氣或發煙硫酸放出的濃蒸氣,就要損害上呼16、吸道以至肺部組織嚴重時會失去知覺。人體對這種蒸氣的敏感性因人而異,經常處于濃硫酸蒸氣下的操作人員,對此種刺激的敏感會逐漸減退。32硫酸與皮膚、粘膜接觸后,使蛋白質凝固,細胞脫水,經常接觸會引起皮膚炎癥,吸入硫酸蒸氣或酸霧會引起慢性呼吸道或支氣管炎。長期吸入硫酸蒸氣會引起牙齒的酸蝕癥,先是失去琺瑯質的光澤,繼而露出象牙質而造成缺損,表面變黑,所以在工作場所,一般工廠規定硫酸蒸汽的最高濃度不得超過1Mg/m3。33硫酸燒傷部位顯黑棕色,燒傷的深度與酸的濃度和接觸時間有關,一般為二度燒傷,如果是濃硫酸燒傷,接觸時間又較長時,亦可造成三度燒傷。34濃硫酸稀釋時要放出大量的熱,使溶液溫度急劇升高,因此,17、稀釋硫酸時,必須慢慢將硫酸注入水中,切不可將水注入硫酸中,否則將會噴濺出酸液,灼傷人體,當吸入硫酸蒸汽或煙霧時,呼吸道將受到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輕者嗆呵、口腔、鼻腔、咽部粘膜充血,水腫,聲帶嘶啞,重者喉痙攣,呼吸困難,氣管及支氣管發炎,甚至出現肺水腫危及生命。4、 硫酸安全預防措施41從思想上應該充分認識到從事硫酸的生產、儲存,使用、運輸工作是危險有毒的,在衛生預防和保健方面應給予必要的安全保證。42對新職工要進行體格檢查,患有慢性皮膚病,上呼吸道慢性炎癥或肺部慢性疾病,高度視力障礙(如近視超過800度,嚴重白內障及青光眼等),不宜從事與硫酸有關的工作。對老工作人員要進行定期的健康檢查,查出18、癥狀要立即給予治療。4.3要經常給從事硫酸的工作人員發放食品和糖,以提高人體抵御硫酸侵害的能力,保護身體健康.4.4從事硫酸操作和檢修人員應配備防護用品,如防護眼鏡,安全帽,耐酸衣,耐酸靴,耐酸手套,圍裙及平常工作時穿戴的耐酸工作服、鞋帽等,工作現場要保證良好的通風條件。45要經常進行教育,要常常預想到危險,并做好充分準備,對安全設施和防護用品要經常檢查,使個人防護用品和安全經常處于完好狀態。46在工作場地要在便于使用的地方,設置安全沐浴設施或可將全身侵入的水池,洗眼器,棉毯,噴水管及水龍頭,膠管等,并須有明顯標志,而且要經常使設備保持良好狀態。47進入槽、酸罐內工作時,除上述各項外,還須配有19、耐酸安全帶和防毒面具,如:長管毒面具,通風防毒面具,貯存氧氣或空氣的隔離或呼吸器,以及用化學方法生產氧氣的自發型呼吸器具等,如果工作時間短也可以使用酸性氣體吸收罐式的防毒面具,無論使用何種防毒面具和呼吸器,必須把整個臉部嚴密地蒙起來,使用要防止漏氣,并要防止卡死或壓死呼氣軟管,外邊要有專人監護.4.8在檢修或焊接貯罐、槽、管道時,必須先將酸排凈,焊接前要將槽上人孔蓋打開、排空一段時間后再焊接,(防止罐槽、管內積存的硫酸吸水變稀后與鐵作用放出氫氣,而生成具有爆炸性氣體混合物,造成人身事故或設備事故)。5、 事故處理51、小容器漏酸多為裂紋處流出的,一般不要動它,要將不漏酸容器和可燃物立即移開,用20、虹吸等辦法將硫酸從漏酸容器中移到其它容器中,大容器漏酸,如槽罐等,若漏洞不大,應用石棉繩或用鉛條先將漏洞堵塞起來,然后再把酸轉移到其它容器中去,酸管漏酸時,要把進酸閥門立即關死,然后再把管內酸全部放掉。52、漏出來的酸可先用沙土擋,防止到處溢流,積酸可用砂土等吸附之后的砂土必須進行中和,并在規定的地方埋掉,或用純堿、石灰等進行中和再用大量水稀釋沖洗。53在貯罐、酸槽內硫酸排凈后,應用大量的水地充分沖洗干凈,還應取樣分析,當內部氣體含氧量達20%時,才可進行檢修作業,當人員進入罐內進行修理時,外邊必須有人監護配合,單人不能冒險作業,罐內照明一般采用攜帶式電燈,電壓不超過36V,大容器漏酸一般采用21、焊補法,酸管線漏酸一般需進行更換或用管夾包扎,小容器漏酸如酸壇子等,一般在對內部殘酸進行中和處理的棄之。如大容器已使用多年,不能修復使用,需報廢者,應將內部酸性進行處理達到安全要求后,方可處置。54、進行以上作業時,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具,在檢修過程中如發生火情,可用噴射霧狀的水,泡沫、蒸發性液體,不燃性氣體和干粉滅火的辦法滅火,擔要注意硫酸飛濺燙人,務必小心使用,滅火時要穿防護外衣,戴防護面罩和安全帽。55、若被濃硫酸燒傷時應迅速用大量清水沖洗傷面,一般不需要用中和劑,嚴重時可用25%碳酸氫鈉溶液或淡石灰水,肥皂水沖洗,中和后仍應用大量清水沖洗,洗去剩余的中和廢物,燒傷面積大或傷及重要部位應在沖22、洗后立即送醫院治療。56、吸入硫酸蒸氣或煙霧造成危害時,應立即用23%碳酸氫鈉溶液對口腔,鼻腔進行清洗,如有呼吸困難,喉頭水腫或肺水腫現象,應立即送醫院搶救。57、濃硫酸進入眼睛時,必須迅速先用清水沖洗,再用1%2%小蘇打溶液洗眼睛和0.52%地卡因滴眼睛止痛,然后用蒸餾水洗眼睛,再送醫院治療。58、稀硫酸雖然能立即燒焦棉麻織物,但當其中水份逐漸蒸發變濃時,就會產生腐蝕,接觸過硫酸的繩子,不管稀硫酸或濃硫酸,立即用水洗過,往往強度已變低,不能再用來荷重,以免發生意外,一般橡膠制品不耐酸,即使耐酸橡膠制品接觸過濃硫酸后,也應用清水洗凈。59、硫酸漏到地面時,應用磷礦粉或石灰粉中和酸液,前者可回收23、生產磷肥,后者中和變為無用的硫酸鈣。五、含氟氣體的安全知識1、 含氟氣體的生產及毒害作用:11萃取磷酸過程是用硫酸從磷礦中萃取出磷酸,由于磷礦石中含有氟化物,從而使萃取槽上空氣的廢氣主要以有害的含氟氣體為主,氟化氫氣體溶于空氣中的水蒸氣而成氫氟酸霧,氫氟酸是一種有腐蝕性有毒的酸。12含氟氣體對人體和動植物會產生嚴重傷害,吸入含氟氣體,輕微者身體不適,稍重者則感到悶郁,四肢無力,嚴重者中毒死亡。13氟化物對人體粘膜和皮膚有刺激,腐蝕作用,氟濃度47mg/m3度增至78mg/m3,人則不能忍受,長期吸入含氟氣體能引起肺水腫,肺出血,喉部和支氣管痙攣及上呼吸道火癥,氟在體內可干擾多種酶的活性,影響糖24、的代謝和細胞呼吸功能,同時它可以與骨質的羥基磷灰石產羥基交換,通過抑制骨磷化酶與全液中的鈣離子結合生成難溶的氟化鈣,從而導致鈣磷代謝的紊亂,引起低血鈣癥,氟斑牙及氟骨癥等一系列病變,氟的慢性中毒標記是牙上出斑點,體檢時有骨質增濃和韌帶骨化癥狀。1 4氟化物對動物的危害,也是由氟在動物組織中的積累所致。15含氟氣體對植物的傷害,其表現也是積累性毒害作用,它先通過氣孔進入葉子,轉移到葉的尖端和邊緣,使組織壞死,變焦。2、 安全預防措施:21在生產過程中盡量避免含氟氣體逸出,如萃取槽,脫硫槽以及尾氣處理系統應保持微負壓操作,過濾時逸出的含氟氣體,亦應收集處理,車間各部產生的含氟液應收集處理,不得任意25、排放,應加強設備管理,杜絕跑、冒、滴、漏并采取有力措施,保持廠房內空氣暢通,工作中應穿戴勞動保護用品。22、對生產工人要定期進行預防性體檢,早期發現病變,對癥治療,凡有鼻炎、喉炎、肺部疾病及骨骼病者不宜從事此項工作。3、 事故的處理:31、在生產過程中或檢修現場,由于突發事故的出現造成設備損壞嚴重泄露,致使大量氟氣物外逸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救護人員在進行搶救之前,首先應做好個人呼吸系統和皮膚的防護,佩戴好防毒面具和防護服,若搶救貯罐,槽內的中毒者,尚需穿好橡皮防護服系上安全帶,然后進行搶救。32、搶救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后,除對中毒者進行搶救外,還應偵查毒物來源,采取有效措施,如關閉泄露管道閥門,堵26、加盲板,堵塞泄露設備或關閉加料閥門等。切斷毒物來源,防止毒物繼續外溢,對已擴散的有毒氣體或蒸氣應立即通風排毒,打開門窗或排風設施,以降低氟氣體或其它有毒物質在空氣中的含量為搶救工作制造案件。33、將中毒者迅速移至通風良好,空氣新鮮的地方,并立即松開患者頸、胸部的紐扣和腰帶,以保持呼吸暢通,同時注意保暖和安靜,以及患者的神志,呼吸狀態和循環系統的功能,病情嚴重者應及時送醫院搶救。34、急性中毒者應立即脫離現場,及時對癥處理,可給予10%葡萄糖酸鈣10毫升或3%的氯化鈣,20毫升靜脈注射,每日12次,有呼吸道刺激癥狀可給予24%碳酸氫鈉霧化吸入,嚴重者應及時送入醫院治療。35、誤服氟化物者先用0.27、5%石灰或1%氯化鈣罐胃,然后口服牛奶100200毫升,嚴重者送醫院治療。五、母液排放的安全知識1、母液中含有P2O5、Fe2O3、Al2O3、MgO等雜質,在排放過程中,這些雜質含量偏高時對人及生、動、植物有危害性。2、為了防止母液中的P2O5含量及雜質偏高,母液中和時PH值必須調至7.5以上。3、為了防止排放母液中的固含量偏高,母液中和后必須通過壓濾機,壓濾后才能排放,(濾液必須達到排放標準)。六、熱烘爐使用安全預防知識1、在生產環境中熱洪爐存在高溫,強烈輻射,崗位氣溫3540C以上,輻射強度達10卡/ cm分,由于高溫及其輻射熱對人體的加熱作用,能破壞人體生理正常功能,引起熱輻射病,中暑28、等癥狀。2、在生產過程中應確保廠房通風或用風扇對工作環境強制通風,局部降溫。4、 供應足夠的合適衛生要求的飲料,含鹽開水含鹽量一般為0.10.5%茶水.七、粉塵的危害及其安全防護1、在生產環境中存在大量粉塵,粉塵的存在可引起呼吸道病,心血管系統疾病等。2、在生產環境中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3、生產過程中必須佩戴防塵口罩。4、設備各類尾氣道必須暢通,各種收塵裝置必須工作良好。5、 泡沫洗滌塔必須暢通,洗水必須開啟,尾氣排放要達到排放標準。八、石灰窖氣體危害及其防護1、工作環境中,窖工煅燒時,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對人體可造成中毒,嚴重時危及生命。二氧化硫中毒癥狀,吸入后對粘膜有強烈刺激作用29、,引起支氣管炎,大量吸入能引起反射性聲帶痙攣,喉頭水腫,以至窒息,眼睛受刺激后會流淚痙痛。一氧化碳中毒癥狀,通過呼吸道吸入,輕度中毒時頭暈,惡心、嘔吐、全身無力,甚至意識不清,出現幻覺、錯覺等,重癥中毒時立即陷入昏迷,呼吸停止而死亡。二、安全預防措施生產環境必須通風良好,必要時安裝通風設施。不能在危險地帶(下灰處、立窖上部)工作時間太長.不準在危險地帶睡覺,逗留.窖上不能一個人單獨操作(至少兩人以上).必須佩戴好勞動保護用品(放毒面罩).四、事故應急處理1、若發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毒,立即離開事故現場,呼吸新空氣,同時將中毒者平躺放置通風處進行現場急救通知醫務人員,嚴重者送醫院治療。2、對中毒嚴重者或停止呼吸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并給氧氣,注射可拉明等強心劑。3、若眼睛受刺激,應用2%小蘇打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