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公司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4872
2023-11-15
18頁
204.54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煤礦化工建筑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整改管理制度
1、化工公司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 目的 為建立公司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加強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防止和減少事故的發生,保障公司生命財產安全,依據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及民用爆炸物品生產、銷售企業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細則并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2 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生產區、庫區、試驗場(塔)、各部門等場所設備設施及作業活動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3 職責3.1 公司成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小組,全面負責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包括:制度建設、職責分工、條件保障、隱患排查2、治理、隱患判定、持續更新等。3.2 由公司總經理擔任組長,安全總監、生產部經理、技術質量部經理、企管部經理擔任副組長,生產、安全、技術、倉儲、保衛、財務、企管等職能部門負責人和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小組成員。3.3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小組組長全面負責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安全總監負責推進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具體工作的實施。其他副組長、各職能部門負責人負責按照職責分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3.4 事故隱患排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全管理部,安全總監兼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3.5 企管部負責人員培訓考核及績效管理,財務科負責隱患治理資金和獎勵資3、金的落實。3.6 全體從業人員均應掌握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相關標準、程序、方法,做到全員參與隱患排查治理工作。4 隱患的分級和分類4.1 事故隱患的分級 事故隱患分為一般事故隱患、重大事故隱患。4.1.1 重大事故隱患重大事故隱患是指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標準等有關規定,或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可能造成較嚴重危害的。重大事故隱患主要包括以下情形:a) 證照不齊,安全評價、評估結論為不合格的;b) 未明確安全生產責任人和安全管理機構的;c) 超過許可數量和品種、超過規定作業時間、超過規定儲存量、超過定員人數組織生產經營的“四超”現象的;d) 管理嚴重缺失,可能導致本單元或4、更大范圍的安全失控的;e) 使用明令禁止或者淘汰設備、工藝的;f) 外部安全距離發生變化,不能滿足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設計安全規范GB50089要求的;g) 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認定的。4.1.2一般事故隱患一般事故隱患是指除重大事故隱患以外的情形。4.2 事故隱患的分類事故隱患分成兩大類,即基礎管理類事故隱患和生產現場類事故隱患。4.2.1 基礎管理類隱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問題或缺陷:a)證照、許可及建設程序;b)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c)安全生產責任制;d)安全技術操作規程;e)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教育培訓、安全生產管理檔案、安全生產投入、設備設施管理、應急管理、職業衛生基礎5、管理、領導帶班、事故報告、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風險管控、技術資料、外包工程安全管理等。f)國家、行業規定的其他有關標準、要求。4.2.2 生產現場類事故隱患生產現場類隱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問題或缺陷:a) 作業場所、工(庫)房及設施、設備;b) 防殉爆、隔爆措施;c) 自動控制、安全聯鎖裝置;d)安防系統、視頻監控系統、門禁系統;e)電氣與通訊、防靜電與防雷;f)消防、采暖與通風;g)運輸與儲存、試驗與銷毀;h)內、外部安全距離;i)從業人員操作行為;j)自然災害等方面;k)違反現場管控措施的;l)國家、行業規定的其他有關標準、要求。5 管理內容及要求5.1 編制事故隱患排查清單每年年初由隱患排6、查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組織編制本年度事故隱患清單。5.1.1 生產現場類事故隱患排查清單生產現場類事故隱患排查清單由安全部、技術質檢部、設備部、生產部、倉儲部、消防保衛部負責編制,內容包括風險點簡況、排查內容、排查標準、排查類型等信息。(見附錄1)。5.1.2 基礎管理類事故隱患排查清單基礎管理類事故隱患排查清單由安全部負責編制,內容包括基礎管理項目、排查內容、排查標準、檢查周期、組織級別等信息。(見附錄2)。5.2 制作事故隱患排查記錄表事故隱患排查記錄表分兩大類,即基礎管理類事故隱患排查記錄表和生產現場類事故隱患排查記錄表。5.2.1 根據各崗位特點、排查重點、人員專業、排查類型,在事故隱7、患排查清單中選擇確定具有針對性的具體排查項目,制作適合不同組織、不同部門、不同人員的事故隱患排查記錄表。5.2.2 排查表內容包括:風險點名稱、排查內容、標準及要求、排查頻次、是否符合要求等。5.2.3 事故隱患排查記錄表包括:一線作業人員、安全員、車間主任、維修人員、消防保衛人員隱患排查記錄表;安全管理部、技術質檢部、生產部隱患排查記錄表、專項事故隱患排查記錄表、綜合事故隱患排查表。 5.3 組織實施5.3.1 組織級別 排查組織級別包括公司級、部門(車間)級、班組級、崗位級。5.3.2 排查類型5.3.2.1 隱患排查類型主要包括:生產一線作業人員、車間主任、安全員、維修人員、保衛人員的日8、常隱患排查;5.3.2.2技術質量部經理、安全管理部經理進行的專業排查;5.3.2.3 安全管理部、技術質量部、生產部、企管部組織的專項或季節性隱患排查;5.3.2.4 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組織的專業性或綜合性隱患排查; 5.3.3 事故隱患排查周期5.3.3.1 一線作業人員每班至少進行三次檢查,即:班前、班中及班后崗位隱患排查,班組長每班至少進行一次隱患排查;5.3.3.2 安全員、當班維修人員、車間主任每班一次對生產現場進行相關專業隱患排查;5.3.3.3 安全科、技術科、生產科每周開展一次專業性隱患排查;5.3.3.4 安全管理部、生產部、技術質量部、企管部每月開展一次系統性的隱患排9、查(可進行聯合排查);5.3.3.5 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每季度組織一次綜合性的隱患排查;5.3.3.6 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每半年組織一次對設備、電氣與通訊、消防、采暖與通風、自動控制、防靜電與防雷、視頻監控、門禁系統、作業場所、運輸與儲存、試驗、外部環境變化、自然災害的安全評估;5.3.3.7 當本公司獲知相關企業發生安全事故及異常事件時,安全生產管理委員及時組織專項隱患排查。5.3.4 隱患判定原則5.3.4.1 一般事故隱患的判定由部門組織人員依據一般隱患的特征進行判定。5.3.4.2 重大事故隱患的判定由總經理組織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判定。5.4 隱患治理5.4.1 隱患治理原則a)隱患10、治理實行分級治理、分類實施、重點處理、動態處理、綜合處理的原則。主要治理措施包括崗位糾正、班組治理、車間治理、部門治理、公司治理等。b)隱患治理應做到方法科學、資金到位、治理及時有效、責任到人、按時完成。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相關設施、設備;對暫時難以停產或者停止使用后極易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的相關設施、設備,應當加強維護保養和監測監控,防止事故發生。c)對于可能引發的垮塌、泥石流、滑坡、雷擊、火災、洪水等自然災害隱患,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的要求進行排查治理。采取11、可靠的預防措施,制定應急預案。在接到有關自然災害預報時,應當及時發出預警通知;發生自然災害可能危及公司人員安全的情況時,應當采取停止作業、撤離人員等防范措施,必要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及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d)對于因人為因素造成的外部環境變化引起的安全隱患,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的要求進行排查治理,并向當地人民政府及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e)經判定為重大隱患的應立即向負有民爆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進行書面報告。5.4.2 隱患治理流程 5.4.2.1 報告隱患a)日常隱患檢查情況,一線作業人員、安全員、車間主任、維修人員排查出隱患后,可進行崗位糾正的應立12、即糾正,之后在事故隱患排查清單上規范填寫發現的隱患及已采取的糾正措施并簽字。需其他部門協調治理的應上報給上一級負責人,具體為:一線作業人員(維修人員)、班組長、車間主任逐級上報給生產部經理;安全員逐級上報給安全管理部經理;技術科員逐級上報給技術質量部經理。b)周檢、月檢、季度及半年隱患排查情況,在完成檢查后由組織部門負責人組織制定隱患整改措施計劃表并報告上一級負責人,具體為:安全管理部報安全管理部經理;技術質量部報技術質量部經理;生產部報生產部經理;安全生產委員會報總經理。c)對于整改時間長、整改難度大的事故隱患應上報至分管副總、直至總經理。d)事故隱患應以書面形式上報,緊急情況口頭上報后補充13、書面上報材料。上報人、接收人共同簽字確認。 5.4.2.2 隱患判定a) 日常排查的隱患由生產部經理、安全管理部經理、技術質量部經理對接收到的隱患信息進行初步隱患判定,不能確定為一般事故隱患的,逐級上報給總經理。b) 周檢、月檢、季度及半年隱患排查中發現的隱患,由組織部門進行初步隱患判定,不能確定為一般事故隱患的,逐級上報給總經理。c)總經理組織各部門對接收到不能確定為一般隱患的信息進行判定或評估,判斷是否屬于重大隱患。屬于重大事故隱患的,總經理應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d)經判定為重大隱患的應立即向負有民爆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進行書面報告。 5.4.2.2 下發隱患整改通知書一般事14、故隱患a)日常檢查的一般事故隱患,由各部門經理根據本部門接收到的隱患信息,編制隱患整改通知書下發給責任部門(車間)負責人。隱患整改通知書包括隱患責任單位、責任人、措施建議、完成期限、落實驗證等。(見附錄3)b)周檢、月檢、季度及半年隱患排查中發現的隱患,由組織部門負責人組織編制隱患整改措施計劃表,之后下發到各責任單位、責任人。隱患整改措施計劃表,包括:隱患內容 、所在區域、整改措施、整改責任人、整改期限、整改情況及驗證、整改驗收人、驗收時間等。(見附錄4)5.4.2.2.2 重大事故隱患經判定或評估屬于重大事故隱患的,公司主要負責人應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應當包括15、以下內容:a) 治理的目標和任務;b)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c) 經費和物資的落實;d)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e)治理的時限和要求;f)負責驗收評估的機構及人員;g)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5.4.3 實施隱患治理負責隱患整改的單位在實施隱患治理前,對隱患存在的原因進行分析,認真研究隱患措施建議,采取可靠的治理措施,按照整改通知書的要求認真實施整改。5.4.4治理情況反饋和驗收a)一般事故隱患治理完成后,負責隱患整改的單位向下發整改通知單的單位匯報整改完成情況。接到反饋的單位應立即組織對整改情況進行驗收,并在隱患整改通知單上填寫整改落實情況,形成閉環管理。 b)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工作完成后,總經理應組16、織本單位的相關人員和專家對隱患的治理情況進行驗收評估,必要時可委托依法設立的為安全生產提供技術、管理服務的機構對隱患的治理情況進行驗收評估;需要進行復查驗收的,按照有關規定執行。參與驗收評估的機構和人員對驗收評估結果負責。對政府督辦的重大事故隱患應按標準、規范程序執行。c)重大事故隱患治理要做好登記及整改銷號審批。(見附錄5)5.5 隱患治理完成情況公示 5.5.1 每月3日前,各部門將隱患治理情況進行匯總并形成電子版記錄,反饋給安全管理部。(見附錄6)5.5.2 每月5日前安全管理部將治理完成情況進行整理、匯總后進行公示。5.5.3 公示地點:公司公示欄,公示方式:紙質張貼方式。6 建立事故17、隱患排查治理臺賬 每年1月5日前各部門將本部門排查出的隱患臺賬匯總到安全管理部,由安全管理部編制隱患排查治理臺賬。隱患排查治理臺賬包括基礎管理類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臺賬和生產現場類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臺賬。6.1 基礎管理類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臺賬 針對排查出基礎管理類事故隱患或問題,逐項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臺賬。內容包括:排查過程、整改過程、驗收過程等內容 。(見附錄7)6.2 生產現場類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臺賬 針對排查出的生產現場類隱患或問題,逐項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臺賬。內容包括風險點簡況、排查過程、整改過程、驗收過程等內容。(見附錄8)7 文件管理7.1 檔案記錄內容:a) 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b18、) 事故隱患排查清單;c)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臺賬;d)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公示資料;e) 重大事故隱患登記及整改銷號審批表;f) 涉及不能立即整改的重大事故隱患,其排查、評估記錄,隱患整改復查驗收記錄等,應單獨建檔管理。7.2 保存期限:隱患排查治理的記錄至少保存三年。7.3 保存地點:公司檔案室。8 培訓與考核8.1當隱患排查治理清單確定后,應及時對從業人員進行宣傳、培訓、考核。隱患排查治理培訓、考核的主要內容包括: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定及公司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隱患排查治理的方法、原則;隱患排查治理的周期與責任;隱患排查治理流程;重大隱患的處置措施等。8.2當19、生產工藝、設備設施、原材料或危險源發生變化時,應當重新進行隱患排查,并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考核。8.3 隱患排查治理培訓分為理論和現場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崗。9 持續改進9.1 評審公司定期對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運行情況進行評審,以確保其持續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評審應包括體系改進的可能性和對體系進行修改的需求。評審每年不少于一次,當發生更新時應及時組織評審,并保存評審記錄。9.2 更新發生以下情形對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的影響,公司隱患排查治理領導小組按照要求及時更新隱患排查治理清單,主要包括:a)法律法規及標準規程變化或更新;b) 政府規范性文件提出新要求;c) 公司組織機構及安全管理機制發生20、變化;d) 公司生產工藝發生變化、設備設施增減、使用原輔材料變化等;e) 公司自身提出更高要求;f) 事故事件、緊急情況或應急預案演練結果反饋的需求;g) 其它應當進行更新的情形。10 附則10.1 本制度未盡事宜,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執行。10.2 本制度的相關規定如與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相抵觸,則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執行,安全管理部應及時對本制度進行更正。10.3 本制度由安全總監負責解釋,安全管理部組織修訂。10.4 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執行。編號:Q/LH-D-AQ-28附錄1: 年度生產現場類事故隱患排查清單排查部門 : 排查類型: 排查時間: 年 月 日 風險點名稱: 風險等級: 責任單位21、:乳化炸藥車間序號排查內容排查標準操作工班組長主任班前班中班后每班每天排查人簽字:排查的隱患及采取的措施:接收人簽字:注:各部門可根據本部門實際情況對隱患排查清單進行修改編號:Q/LH-D-AQ-29附錄2: 年度基礎管理類事故隱患排查清單排查部門 : 排查類型: 排查時間: 排查周期:序號基礎管理項目排查內容排查標準排查類型(一)排查類型(二)排查類型()排查周期組織級別排查周期組織級別排查周期組織級別編號: Q/LH-D-AQ-30附錄3: 隱患整改報告單 年 月 日 排查部門負責人存在的隱患隱患判定整改措施及要求排查人員簽字第一聯交安全部存檔,第二聯交下發隱患排查通知單部門留存,第三聯交22、排查人留存 編號:Q/LH-D-AQ-31隱患整改通知單 年 月 日 排查部門負責人存在的隱患隱患判定整改措施及要求排查人員簽字整改責任人簽字落實驗證 驗收人: 驗收日期:第一聯交安全部存檔,第二聯交下發隱患排查通知單部門留存,第三聯交責任部門編號: Q/LH-D-AQ-32附錄4: 隱患排查治理措施計劃表 序號隱患內容所在區域整改措施整改責任人整改期限整改情況及驗證整改驗收人驗收時間12345 編號:Q/LH-D-AQ-33附錄5: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完成情況公示公司(年、月)隱患排查治理完成情況公示序號隱患內容所在區域整改要求整改責任人完成時間完成情況整改驗收人驗收時間備注: 編號:Q/LH23、-D-AQ-34附錄6: 重大安全生產隱患登記及整改銷號審批表隱患編號: 單位名稱單位負責人隱患名稱隱患類型發現時間治理完成時限隱患概況:(包括隱患形成原因、可能影響范圍、造成的死亡人數、造成的職業病人數、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主要治理方案:(包括治理措施、所需資金、完成時限、治理期間采取的防范措施和應急措施)。整 改情 況單 位 分 管領 導 意 見單 位 主 要負 責 人 意 見監 管 部 門意 見注:由于重大事故隱患導致發生的事故后果嚴重,因此需要企業特別關注。涉及重大事故隱患的整改完成后,應填寫重大事故隱患銷號記錄。鑒于現行法律法規要求,企業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當地民爆安全監管部門將納入監管重點,因此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的治理實施銷號制度,對重大事故隱患的治理效果應當有監管部門的意見。編號:Q/LH-D-AQ-35 附錄7: 現場管理類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臺賬風險點簡況排查過程整改過程驗收過程序號風險點名稱所屬單位風險等級隱患描述隱患級別排查人排查時間形成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責任單位整改責任人整改期限資金額驗收時間驗收人驗收情況編號:Q/LH-D-AQ-36附錄8: 基礎管理類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臺帳 序號基礎管理項目排查過程整改過程驗收過程排查結果隱患描述隱患級別排查人排查時間形成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責任單位整改責任人整改期限資金額驗收時間驗收人驗收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