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物處理站運行管理制度(職責、應急預案等)(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5053
2023-11-15
26頁
88.21KB
1、醫療廢物處理站運行管理制度(職責、應急預案等)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醫療廢物處理站規章制度及處罰辦法36. 嚴格按操作流程進行,做好各項登記記錄。39. 人員離開時關好門窗,鎖好門,注意防盜。3醫院醫療廢物處理站職員工作職責46. 嚴格執行醫療廢物交接登記制度,填寫醫療廢物轉移聯單。59. 隨時保持盛裝容器外面標有醫療廢物警示標識。511. 整理用物,洗手“84”消毒液浸泡手,洗澡。5運送人員職責612. 醫療廢物轉運車上必備物品7(9)備用的醫療廢物專用袋和利器盒7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時的應急預案12、21. 員工著工裝口罩帽子戴橡膠手套穿圍裙及雨靴。15醫療廢物暫存點工作制度172.認識本項工作的重要性。173. 操作前必須檢查醫療廢物盛裝容器有無破損、滲漏現象。186.隨時保持包裝袋、盛裝容器外面貼有警示標識。1815.工作結束后必需做好個人防護處理,方能下班。191.服從領導工作安排。198.焚燒過程中隨時觀察煙囪內,煙的濃度濃與薄。191. 操作人員應嚴格按以下條例操作和管理。2112.廢物燃燒完時,先停掉燃燒機循環泵。2116.焚燒爐旁嚴禁站人,以免高溫燙傷。22醫療廢物分類收集 運送 暫時貯存制度231.工作人員上崗時做好個人防護:著工裝.戴帽子.口罩. 戴2316、暫時貯存病理3、性廢物,應當具備低溫貯存或者防腐條件。2418、禁止醫療衛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轉讓,買賣醫療廢物。24醫院醫療廢物處理站各級崗位責任人26 醫療廢物處理站規章制度及處罰辦法1. 嚴格遵守勞動紀律,不允許誤工及怠慢工作,無故不假。有時必須提前一天請假,準許后方能離開。2. 堅守工作崗位,特別是在醫療廢物收集,貯存,運送,焚燒過程中不得隨意離開。發現一次,輕者扣人民幣2030元,多次或重者被辭退。3. 上崗時,必須著工裝,戴口罩帽子手套,操作結束時,必須用肥皂洗手,用“84”消毒液1:200浸泡手。洗手嚴格按照六步洗手法進行,未按要求做的,發現一次,扣人民幣1520元。4. 不允許將醫療廢物存放在露4、天壩里,更不允許將醫療廢物遺失、泄漏、出售、轉讓。一旦發現,立即補救過失,追回失物。還要扣績效工資500-1000元人民幣,更甚者辭退工作。5. 愛護公物,小心謹慎,不能隨意損壞公物。公物不能隨意借出。特別是柴油、堿不能給與任何人。一旦發現,照價賠償,并罰人民幣100元。6. 嚴格按操作流程進行,做好各項登記記錄。7. 節約水、電、油。人員離開必須關掉水、電開關。8. 工作區域內,嚴禁將小孩帶到工作區內玩耍。工作區域內嚴禁吸煙,飲水,吃食物。9. 人員離開時關好門窗,鎖好門,注意防盜。醫院醫療廢物處理站職員工作職責1. 服從上級領導工作安排。2. 嚴格執行醫療廢物分類收集、交接登記制度。3. 5、嚴格杜絕醫療廢物有流失、泄漏、遺失、轉讓和出賣現象。4. 堅持醫療廢物室內貯存,不允許露天存放。上門鎖。5. 堅持對醫療廢物使用了的工具,進行清潔消毒制度。6. 堅持操作前檢查盛裝容器有無破損,車輛是否功能完好。7. 定期做好焚燒爐性能的維護。8. 隨時做好個人防護。9. 隨時做好室內外的清潔衛生。醫院醫療廢物處理站收集人員職責1. 服從領導工作安排。2. 上崗時,嚴格著工裝戴口罩帽子戴手套,必要時穿雨靴。3. 檢查醫療廢物盛裝桶(箱)包裝袋有無滲漏破裂現象。4. 每天收集時間上午:8:0011:30; 下午:14:3019:00。走專用通道。5. 嚴格堅持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6、物病理性廢物,嚴禁混裝。6. 嚴格執行醫療廢物交接登記制度,填寫醫療廢物轉移聯單。7. 收集隔離傳染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要用雙層包裝袋,并及時密封。8. 嚴格遵守放入包裝袋內或者容器內的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不能隨意取出。9. 隨時保持盛裝容器外面標有醫療廢物警示標識。10. 收集完畢,將醫療廢物按規定的路線送到醫療廢物處理站的貯存點暫時貯存,時間不超過48小時。同時對車輛桶(箱)進行消毒清洗。污水要排入污水處理站內。11. 整理用物,洗手“84”消毒液浸泡手,洗澡。12. 收集時需要準備的用物: 桶(箱),專用袋 手套 登記本筆桿稱碘伏。創科貼。運送人員職責1. 服從領7、導工作安排。2. 上崗時,嚴格著工裝戴口罩帽子戴手套。3. 運送人員上崗前,嚴格檢查盛裝醫療廢物容器是否完好;有無滲漏破裂現象。4. 運送人員每天堅持按規定的時間地點路線將醫療廢物運送到醫療廢物暫時貯存點暫時貯存,時間不超過48小時。每天下午7:00乘車牌號為“28832”的專用汽車,將醫療廢物沿“318”國道,至保升城市生活處理廠內的醫療廢物處理站,裝爐暫時貯存(時間不超過12小時),或立即焚燒。5. 運送人員要嚴格進行醫療廢物危險廢物轉運聯單填寫,交接登記記錄。危險廢物轉運聯單保存三年。6. 運送人員要嚴格遵守“28832”專用車只能用于醫療廢物的運送,不能做其它運用。7. 嚴禁將生活垃圾8、混裝在醫療廢物內。8. 嚴禁將醫療廢物在運輸過程中轉讓出賣丟棄。9. 汽車運送完畢,只能在指定地點清洗和消毒(“84”消毒液1:1000對車廂內壁篷廂進行噴霧式消毒。噴灑消毒液后密封至少30分鐘)。醫療廢物收集車不能在公共洗車場去洗。10. 醫療廢物在運輸過程中出現了遺失,泄漏。運送人員要立即保護現場,疏散圍觀群眾,對現場進行處理,消毒。同時報告主管負責人。11. 卸完醫療廢物后,必須將盛裝醫療廢物容器,放到浸泡池內浸泡消毒30分鐘1小時。12. 醫療廢物轉運車上必備物品(1)本規范文本(2)危險廢物轉移聯單(醫療廢物專用)(3)醫療廢物運送卡(4)運送路線圖(5)通訊設備(6)醫療廢物產生單9、位及其管理人員名單與電話號碼(7)事故應急預案及聯絡單位和人員名單,電話號碼(8)收集醫療廢物的工具,消毒器具與藥品:桶(箱)專用袋 拖帕 “84”消毒液 手套 桿稱(9)備用的醫療廢物專用袋和利器盒醫院醫療廢物處理站 市城區醫療廢物收集 處置流程時間:周一 三 五 周二 四 六 上午: 8:0012:00下午:14:0018:00 員工著工裝 乘醫療廢物專用車輛“28832” 周一 三 五 七(星期日上午)收集北門遍區周二 四 六 七(星期日下午)收集南門遍區 大型醫院 民營醫院社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廢物暫存點 雙方交接 填寫醫療廢物交接轉移聯單及交接登記本 收集完畢于19:00經過“3110、8”國道 運送至船山區保升鄉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廠內 醫療廢物處理站裝爐暫時貯存,或暫存間暫時貯存,時間不超過48小時。 消毒收集車輛 浸泡醫療廢物盛裝容器 收拾用物 脫手套 消毒液泡手 脫工裝 消毒液泡手 更 衣醫院醫療廢物暫存點醫療廢物收集流程員工著工裝 收集時間上午:7:0010:00; 下午:14:0019:00。專用通道科室 收集醫療廢物 雙方交接 填寫醫療廢物交接登記本 專用通道 市中心醫院醫療廢物暫存點暫時貯存 傍晚19:00裝車運送至船山區保升鄉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廠內 醫療廢物處理站裝爐焚燒 消毒收集車輛 浸泡消毒盛裝容器 1 收拾用物 脫手套 脫工裝 消毒液泡手 更 衣 關門窗上鎖11、2疫情爆發 醫療廢物流失 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時的應急預案 一旦發生疫情爆發 醫療廢物流失 泄漏 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 當事人 保護現場 疏散周圍人群 報告主管部門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 電話 2292650 消毒現場 查找原因 寫出書面整改報告 遞交上級主管部門 衛生局 環境保護局疫情爆發 醫療廢物流失 泄漏 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時的處理措施1. 一旦發生了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時,當事人立即保護現場,疏散周圍群眾。2.一旦遇到疫情大爆發流行、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時,當事人立即電話報告醫療廢物直接管理負責人任秀華,或者報告應急小組,主要講明事件發生時間地點類別數量影響范圍及嚴重程度。12、 應急小組組長: 副組長: 組 員: 司 機:.等5人(專用收集車輛5輛)2. 醫療廢物直接負責人根據情況,立即組織相關人員、車輛,帶上消毒工具,消毒液,防護用品。視路途遠近(30分鐘1小時),盡快趕往現場。參與現場處置工作。3. 對醫療廢物污染區域進行處理時,做到盡可能減少對病人醫務人員其他現場人員及環境的影響。必要時采取安全處置措施,封鎖污染區域,以防擴大污染。遵循對感染性廢物污染區域進行消毒時,消毒工作從污染最輕區域進行。感染性廢物污染區域地面用1000mg/L2000 mg/L有效含氯消毒劑噴霧消毒。噴霧實現由外向內噴霧一次,噴藥量為200ml/300 ml/。噴霧結束后,再由內向外重13、復噴霧一次。作用時間應不少于60min。6. 消毒結束后,用水清洗,水不能外排。工作人員用吸水材料吸盡污水,將污水盛裝在桶內,運送到醫療廢物處理站排入到污水處理池內。7. 對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過的工具放入包裝袋內,送回到醫療廢物處理站,進行消毒處理。8. 所有參加處置的工作人員,處置工作結束后,均要對自己的手用“84”消毒液1:200浸泡1020分鐘。遵循七步洗手法,做好個人防護工作。9. 現場處理結束后,要查找原因,寫出書面報告,及整改報告,遞交上級行政主管部門:衛計委 環境保護局。 醫療廢物盛裝容器浸泡消毒流程1. 員工著工裝口罩帽子戴橡膠手套穿圍裙及雨靴。2. 放水至池內,投放有效含氯14、制劑1000/L2000/L,用G1型消毒劑濃度試紙檢測準確濃度。3. 將醫療廢物盛裝容器疊裝起,輕放到消毒池內,讓消毒水滲透到醫療廢物盛裝容器內。浸泡消毒12小時。4. 浸泡結束,員工著工裝戴口罩帽子橡膠手套;穿圍裙雨靴。用鐵鉤將醫療廢物盛裝容器取出,晾干。以備各科室更換。醫院醫療廢物處理站及院內醫療廢物暫存點員工自我防護相關步驟脫工裝的程序:第一步 工作人員 脫去手套 第二步 工作人員 解去衣服紐扣,將衣服后翻,雙手屈收,脫去一側衣袖,一側手提做衣服的領口,另一側手脫去衣袖。 第三步 將衣服掛在指定的墻上。 第四步 “84”消毒液1:200浸泡手10分鐘。用清水沖洗手上消毒液。用肥皂按六部15、洗手法進行洗手。 六部洗手法:1. 掌心對掌心搓揉2. 手指交叉,掌心對手背搓揉3. 手指交叉,掌心對掌心搓揉4. 雙手互握搓揉手指5. 拇指在掌中搓揉6. 指尖在掌心搓揉醫療廢物暫存點工作制度一. 暫存點房屋要求1. 必須與生活垃圾存放分開,有防雨淋的裝置,地基高度應確保屋內設施不受雨洪沖擊或浸泡。地面和1.0米高的墻裙需進行防滲漏處理,地面有良好的排水性能,易于清潔和消毒。產生的廢水應采用管道直接排入醫療衛生機構內的醫療廢水消毒處理系統內。禁止將產生的廢水直接排入外環境。2. 必須與醫療區食品加工區和人員生活密集區隔開。要方便醫療廢物的裝卸,裝卸人員及運送車輛的出入。3. 應有嚴密的封閉措16、施,設專人管理,避免非公工作人員進出,以及防鼠防蚊蠅防蟑螂防盜以及預防兒童接觸等安全措施。4. 庫房外宜設有供水龍頭,以供暫時貯存庫房的清洗用。5. 避免陽光直射庫房內,應有良好的照明設備和通風條件。6. 暫時貯存病理性廢物,應具備低溫貯存或者防腐設施。7. 庫房內應張貼醫療廢物警示標識:“禁止吸煙飲食”的警示標識。二. 職員職業要求1. 掌握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以及規范性文件。遵守醫療廢物處理站的規章制度,職責,工作流程。 2.認識本項工作的重要性。3.熟練掌握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貯存、運輸、焚燒。醫療廢物的標識;醫療廢物裝卸,搬運的正確操作程序(如包裝袋、利器盒、周轉箱、桶)和定期消毒的重要17、性。三. 職員職責1.上崗時,嚴格著工裝、戴口罩、帽子、戴手套、穿工鞋。 2. 貯存間不允許非工作人員入內,更不允許小孩在屋 內、屋外玩耍。出門上鎖。3. 操作前必須檢查醫療廢物盛裝容器有無破損、滲漏現象。4. 嚴格堅持醫療廢物分類貯存: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物,病理性廢物,嚴禁混裝。5.嚴格遵守放入包裝袋內的,盛裝容器內的醫療廢物不能隨意拿出。更不允許出讓、轉賣。6.隨時保持包裝袋、盛裝容器外面貼有警示標識。7.嚴格執行醫療廢物轉移聯單填寫交接登記制度。轉移聯單必須保存三年。8.醫療廢物收集,貯存不超過48小時。9.醫療廢物轉移出去后,必須沖洗暫存間,保持室內無異味。10.每月滅老鼠、蟑螂、蚊18、蠅和昆蟲一次。11.定時更換浸泡池消毒液,隨時監測消毒液濃度。12保持環境衛生良好。13.職員不允許在工作時,貯存間內吸煙、飲水、飲食。14.人員離開必須鎖門。 15.工作結束后必需做好個人防護處理,方能下班。焚燒人員職責1.服從領導工作安排。2.上崗時,嚴格著工裝、戴口罩、帽子、戴手套、穿工鞋。必要時戴防護眼鏡。 3.火爐簡筆允許非工作人員入內,更不允許小孩在屋內、屋外玩耍。比允許在焚燒間吃食物,飲水,吸煙。4.操作人員上崗前,要檢查焚燒爐功能是否處于安全狀態。5.操作人員必須按照焚燒爐操作規程進行,不允許違規操作。6.職員不允許在包裝袋內,盛裝容器內,焚燒爐內將醫療廢物取出,出賣、轉讓。719、.醫療廢物在焚燒過程中,工作人員要隨時觀察爐溫是否達到8501200。8.焚燒過程中隨時觀察煙囪內,煙的濃度濃與薄。9.焚燒過程中隨時檢測循環池內PH值,準確投入片堿的量。半年更換循環池內的水一次,池內的水排入污水處理池內,嚴禁外排。10.焚燒后的灰渣要裝桶內或者袋內,運送到生活垃圾填埋場內醫療廢物灰渣填埋場填埋。11.每6個月監測一次焚燒殘渣的熱灼減率。12.監測浸泡池內消毒液濃度,定時更換。13.節約用水用電及其它物資。14.焚燒工作結束,要洗澡。焚燒爐操作規程1. 操作人員應嚴格按以下條例操作和管理。2. 操作人員應穿好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時戴防護眼鏡。3. 在未接通電源之前,線20、檢查設備和燃燒機油管是否有漏油現象,如有先排除后再開機。4. 合上總電源,依次打開配電箱上綠色按鈕。5. 先啟動循環泵,查看泵是否正常工作時。6. 在啟動引風機,讓引風機正常工作時。7. 將燃燒機打開,燃燒機著火后。8. 立刻啟動鼓風機,鼓風機正常運行時,立刻關掉主爐進料門。9. 打開岀灰門,將廢物點燃。10.定時除灰,以免影響下一次焚燒的正常工作。11.嚴禁焚燒易燃和易爆劇毒化學物品(以免在高溫下分解或者高溫下放出有毒氣體和殘渣)。12.廢物燃燒完時,先停掉燃燒機循環泵。13.爐溫下降到150時,先關掉鼓風機,再停引風機,確保燃燒機壽命。14.本廢物焚燒爐是熱解氣化漩流復式焚燒爐,在焚燒廢物21、時,嚴禁打開爐門,以免氣體燒傷。15.操作人員定時查看循環池的水。如有水位不足,應及時補充水位。堿濃度要達到要求。16.焚燒爐旁嚴禁站人,以免高溫燙傷。醫療廢物暫存點醫療廢物分類收集 運送 暫時貯存制度1.工作人員上崗時做好個人防護:著工裝.戴帽子.口罩. 戴手套.必要時穿雨靴,圍裙。戴防護眼罩。2、嚴格使用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標準和警示標識的規定的包裝物或者容器。根據醫療廢物的類別,將醫療廢物分置于符合規定的包裝物或者容器內。3、在盛裝醫療廢物前,應當對醫療廢物包裝物或者容器進行認真檢查,確保無破損、滲漏和其它缺陷。4、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及化學性廢物不能混合22、收集。少量的藥物性廢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廢物,但應當在標簽上注明。5、醫療廢物中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類種保存液等高危險廢物,應當首先在產生地點進行壓力蒸氣無菌或者化學消毒處理,然后按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6、隔離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應當使用雙層包裝物,并及時密封。7、放入包裝物或者容器內的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不得取出。8、盛裝的醫療廢物達到包裝物或者容器的3/4時,應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緊實、嚴密。9、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廢物污染時,應當對被污染處進行消毒處理或者增加一層包裝。10、盛裝醫療廢物的每個包裝物、容器外表面應23、當有警示標識,在每個包裝物、容器上應當系中文標簽,中文標簽的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需要的特別說明等。11、運送人員每天從醫療廢物產生地點將分類包裝的醫療廢物按照規定的時間和路線運送至規定的地點。12、運送人員在運送醫療廢物前,應當檢查包裝物或者容器的標識、標簽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將不符合要求的醫療廢物運送至暫時貯存地點。13、運送人員在運送醫療廢物時,防止造成包裝物或容器破損和醫療廢物的流失、泄漏和擴散,并防止醫療廢物直接接觸身體。14、運送醫療廢物應當使用防滲漏、防遺撒、無銳利邊角,易于裝卸和清潔的專用工具。每天運送工作結束后,應當對運送工具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24、15、建立醫療垃圾暫時貯存點,設施、設備應符合標準,不得露天存放醫療廢物,并有消毒處理設備。暫時貯存地點要有醫療垃圾廢物警示標識,禁飲食禁飲水禁吸煙標識。16、暫時貯存病理性廢物,應當具備低溫貯存或者防腐條件。16、醫療廢物轉出去后,應當對暫時貯存點、設施及時進行消毒和清潔處理。醫療廢物暫時貯存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天。17、醫療廢物收集、運出、焚燒要進行嚴格的物品交接登記制度,登記資料至少保存3年。18、禁止醫療衛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轉讓,買賣醫療廢物。禁止在非收集、非暫時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禁止將醫療廢物混入其它廢物和生活垃圾。19、醫療垃圾暫存點應有防鼠、防蚊蠅、防蟑螂的安全措施。20.25、 工作人員嚴禁徒手觸摸醫療廢物。21.工作結束,工作人員先要進行手消毒:“84”消毒液浸泡手,更換工裝,脫帽,口罩。洗澡。醫療廢物處理站醫療廢物運送路線圖收集點:金杯集裝箱汽車“28832”各醫療單位醫療垃圾交接處,交接登記簽名,裝載途經“318”國道、密閉式運輸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廠內,市人民醫院醫療垃圾處理站,裝爐,焚燒。灰渣填埋。金杯汽車“28832”內必備物品: (1)本規范文本 (2)危險廢物轉移聯單(醫療廢物專用) (3)醫療廢物運送登記卡 (4)運送路線圖 (5)通訊設備 (6)醫療廢物產生單位及其管理人員名單與電話號碼 (7)事故應急預案及聯絡單位和人員的名單、電話號碼 (8)收集醫療廢物的工具、消毒器具與藥品: 桶(箱)、專用袋、桿稱 ;拖把、噴霧器、“84”消毒液。(9)備用的醫療廢物專用袋和利器盒 (10)備用職員防護用品:0.3%-0.5%碘伏 、 邦貼 ;口罩、帽子、手套。醫院醫療廢物處理站各級崗位責任人。 副主任醫師收 集 員:暫時貯存點管理員: 焚 燒 員:運 送 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