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醫院放射防護安全、人員培訓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5327
2023-11-15
14頁
47.47KB
1、一級醫院放射防護安全人員培訓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放射診療工作制度1、每日上班后應先開機、開空調。檢查病人前先作球管預熱,不許在未預熱狀態下檢查病人,及其出現故障時,應記錄在案,維修情況也應記錄。2、進行X線攝影檢查前,應仔細核對病人姓名、性別、年齡、科室、床號、住院號,攝片部位和會診單,價差號碼是否準確,嚴防錯號、重號和病人重名重姓。除去病人身上金屬膏藥等物品。對檢查有不明之處及時請示本科醫師或上級技師,或在臨床取得聯系。3、攝影操作時注意周圍有無障礙物及諸附件有無固定。危重病人或懷疑脊椎骨折病2、人應有臨床醫生陪同。協助移動病人和擺位,以免因攝影操作而加重病情,發生意外。4、病人檢查結束后,應填寫曝光條件、日期;特殊攝影應記錄攝影體位,最后簽名。5、非本機操作人員未經許可嚴禁操作使用。6、保持機房內整潔,下班前要及時關機、關燈和空調,并在機器復位后進行清潔衛生工作。放射科值班制度1、值班人員負責8小時以外以及節假日的X線檢查的全項工作。及時做出X線診斷報告。2、做好當天全科工作統計和登記工作。3、次日上班前做好科內各室衛生清潔工作,清除垃圾,打好開水。4、值班期間發現機器、電源或水、暖有故障時應及時報告總值班人員或及早處理排隊故障,以確保次日科內正常工作。放射工作人員崗位職責所有工作人3、員均應嚴格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做好自我和患者的防護工作。工作人員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并妥善安排休假。一、放射科主任職責: 1、在院長領導下,負責本科的醫療、培訓、科研、預防、行政管理工作。 2、制訂本科工作計劃,組織實施,經常督促檢查,按期總結匯報。 3、根據本科任務和人員情況進行科學分工,保證對病員進行及時的診斷和治療。 4、定期主持集體閱片,審簽診斷報告,參加臨床會診和對疑難病例的診斷治療,經常檢查放射診斷,治療和投照質量。 5、經常與臨床科室取得聯系,征求意見,改進工作。 6、組織本科人員業務訓練和技術考核。提出升、調、獎、懲的意見。學習、使用國內外的先進醫學技術,開展4、科學研究。督促科內人員做好資料積累與登記、統計工作。7、組織本科人員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檢查工作人員防護情況,嚴防差錯事故。 8、安排本科人員值班、輪換和休假。 9、審簽藥品、器械、辦公用品、后勤物資申領單。二、放射科主治醫師(主管技師)職責1、在科主任領導下工作。2、著重擔負疑難病例的診斷、治療、參加會診。3、審簽診斷報告單,按時完成診斷報告。4、負責投照工作,幫助和指導技士、技術員工作。三、放射科醫生職責1、在科主任領導和主治醫師指導下進行工作。2、負責X線診斷工作,按時完成診斷報告,遇有疑難問題及時請示上級醫師。3、參加會診和臨床病歷討論會。4、掌握X線機的一般原理及使用5、,投照技術,遵守操作規程,做好防護工作,嚴防差錯事故。 患者及受檢者放射防護管理制度1、放射科各X射線檢查室、控制室的輻射防護必須達到國家要求;放射科診療場所必須設有店里輻射警告標志和工作指示燈;放射科診療場所必須配備工作人員和受檢者防護永平2、在放射檢查前英事先告知受檢者輻射對健康的影響,在登記室、X線檢查室設置告示牌。對育齡婦女腹部或骨盆進行X線檢查前,應問明是否受孕;非特殊需要,對受孕后8周至15周的育齡婦女,不得進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檢查;在放射檢查中對鄰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組織進行屏蔽防護;在不影響診斷的前提下,攝片、透視、介入治療等盡可能采用高電壓、低電流和小光圈。3、操作人員在放射檢6、查前英關閉檢查室門窗,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檢查室;確實因病情需要,必須陪同檢查者,應給予必要的防護用品,陪同人員應盡量遠離X線球管。4、技術人員要嚴格執行各種放射設備操作規程,確保影像質量,減少廢片,避免重復照射。盡可能采用數字化X線檢查,減少輻射。 放射防護安全管理制度1、加強放射防護安全管理,成立放射防護領導小組,配備兼職放射防護管理人員,明確放射事件應急處理措施。2、從事放射診斷工作,必須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許可,取得放射診療許可證后方可開展相關診斷工作。3、每年委托由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資質認證的檢測機構,對放射診斷工作場所、設備性能進行放射防護檢測及狀態檢測,保證放射診療設備和放射工作7、場所輻射水平符合國家有關標準。4、有明確的醫療目的,嚴格控制受照劑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事告知受檢者輻射對健康的影響;對臨近照射處的敏感器官和組織進行屏蔽防護;應當盡量以胸部X線代替胸部熒光透視檢查。5、放射診療工作場所其入口處必須設置電離輻射警告標志和工作指示燈;進行射線檢查必須關好防護門、窗并限制無關人員,如確需陪護,必須向陪防人員提供防護用品。6、放射工作人員應當按規定接受職業健康檢查,接受個人劑量檢測,定期進行防護知識培訓,取得放射工作人員證后方可上崗。7、嚴格執行檢查資料的登記、保存、提取和借閱制度,不得因資料管理使用受檢者轉診接受不必要的重復照射。放射診療設備和檢測儀表定期檢測8、校正和維護保養制度1、設備定期維護(每個月進行一次)1.1設備機械性能維護:配重塊安全裝置檢查,各機械限位裝置有效性檢查,各種運動運轉檢查,操作完整性檢查1.2設備電氣性能維護:各種應急開關有效性檢查,透視曝光參數(KV、MA、MAS)檢查。1.3劑量監測:每個月進行一次。2、日常維護(每日進行)2.1每日開機后先檢查機器是否正常;有無提示錯誤等,如有必須先排除。2.2對于X線機開機前必先WARMUP后才能工作。2.3每日工作完后,需清洗機器上的臟物和血跡等。放射工作場所放射防護監測及評價制度 為貫徹落實放射診療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規章的要求,保證放射診療質量和輻射水平符合有關規定或標準,9、防止放射性危害,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1、醫務科負責本院的放射防護檢測與評價工作,建立并保存檢測與評價檔案。包括如下:1)外部監測:根據需要聯系有監測資質機構對我院放射工作場所進行監測或環境評價。另附現場監測筆錄。2)內部監測:每年指定專人對醫院放射工作場所進行監測,并記錄檔案。3)應急監測:應急情況下,未查明放射性污染情況和輻射水平進行必要的內部或外部監測。 2、醫院新、擴、改建放射診療建設項目,應在建設項目施工前委托具有省衛生廳資質認可的放射性職業病危害評價機構進行職業病危害放射防護預評價,取得評價報告后及時向轄區有權的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建設項目衛生審查。經審查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要求10、并取得認可文件后,方可施工。 3、放射診療建設項目在竣工驗收前,應委托原預評價機構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取得評價報告后及時向轄區有權的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經驗收合格并變更放射診療許可證的方可投入使用,未經竣工驗收合格不得結清項目施工有關經費。 4、正常使用的放射診療設備,應每年委托省衛生廳資質認證的檢測機構進行一次狀態檢測;新按裝、維修或更換重要部件后的設備也應經省衛生廳資質認證的檢測機構檢測合格后方可啟用。 5、本院放射診療工作場所和防護設施應當每年委托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檢測,保證輻射水平符合有關規定或標準。對檢測發現有明顯輻射泄漏的,應根據輻射防護最優化的11、原則和檢測機構的建議進行整改,整改后應及時進行復測,確保整改到位。 6、檢測與評價有關報告應向放射工作人員告知,妥善保存,并及時向轄區衛生監督部門報告。放射工作人員教育培訓制度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實施細則,結合醫院實際,組織對員工進行職業健康法規、知識、職業病的防治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制定本制度: 1、積極參加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開展的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活動。 2、教育培訓內容職業健康法律、法規與標準職業健康基本知識職業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防護用品及設備的正確使用和維護作業現場主要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及發生事故時的應急救援措施 3、教育培訓的對象與方式新員工的培訓:新員12、工在上崗前應進行職業健康教育培訓,由辦公室組織進行,培訓后進行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員工在調動時,應進行針對性的職業健康知識培訓,培訓后進行考核,合格后方可能崗。在職員工:定期進行職業健康安全知識教育培訓活動。4、其他要求 所有的職業健康培訓應有記錄,記錄內容包括培訓日期、培訓內容、培訓地點、受培訓人簽名等 未進行職業衛生培訓的員工或考核不合格的員工不得上崗作業。5、每季度進行一次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安全和防護知識學習。6、本制度自頌布之日起實施,有關職業衛生教育培訓的其他規定按照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職業衛生標準和醫院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執行。放射人員職業健康檢查制度為了認真做好職業健康檢查,保證職13、業健康檢查的質量,保護職工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按國家放射工作人員健康標準()執行,特制定本制度。1、對放射工作人員的健康檢查,應根據衛生部發布的預防性健康檢查管理辦法及有關標準進行檢查和評價。放射工作人員上崗后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必要時可增加檢查次數。 2、 職業健康檢查包括: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和應急健康檢查,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按衛生部放射工作人員健康管理規定執行。3、 嚴格按批準的“類別”及規定的“項目”對職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不得隨意減少職業健康檢查項目。4、 對將要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職工應進行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職工14、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 5、職工應熟悉職業病危害作業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熟悉職業病基本知識及有關職業禁忌。6、在職業檢查中如發現有職業禁忌或者有與其所從事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職工,應及時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置。對需要復查和醫學觀察的職工,應根據體檢部門的建議,安排其復查和醫學觀察。 7、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即將離崗的職工應進行離崗職業健康檢查。對未進行離崗職業健康檢查的職工,不得解除或終止與其簽訂的勞動合同。 8、職業健康檢查工作應當客觀、真實、準確、全面,相關人員應對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個人劑量監測管理制度1、按照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和國家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安15、排本單位的放射工作人員接受個人劑量監測,并遵守下列規定:(一)外照射個人劑量監測周期一般為90天;內照射個人劑量監測周期按照有關標準執行;(二)建立并終生保存個人劑量監測檔案;(三)允許放射工作人員查閱、復印本人的個人劑量監測檔案。2:個人劑量監測檔案應當包括:(一)常規監測的方法和結果等相關資料;(二)應急或者事故中受到照射的劑量和調查報告等相關資料。放射工作單位應當將個人劑量監測結果及時記錄在放射工作人員證中。3: 放射工作人員進入放射工作場所,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一)正確佩戴個人劑量計;(二)操作結束離開非密封放射性物質工作場所時,按要求進行個人體表、衣物及防護用品的放射性表面污染監測,16、發現污染要及時處理,做好記錄并存檔;(三)進入放射治療等強輻射工作場所時,除佩戴常規個人劑量計外,還應當攜帶報警式劑量計。4:個人劑量監測工作由具備資質的北京藍道爾輻射監測技術有限公司承擔。5: 個人劑量監測報告在每個監測周期結束收到后,將個人劑量監測結果及時記錄在放射工作人員證中。放射工作檔案管理制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放射診療管理規定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制度。1、 檔案管理人員應根據有關規定對檔案進行管理,對于涉及放射工作人員的健康資料,應當履行保密義務。2、 檔案管理的要求建立目錄、統一編號、專冊登記,放射檔案一般為永久保存,每年度增補相關內容。17、3、 檔案內容包括:(1) 放射診療許可證檔案(2) 放射衛生管理制度檔案(3) 放射診療設備檔案(4) 放射工作人員檔案(5) 放射防護用品與劑量檢測儀器檔案 4、檔案應字跡清楚、圖表清晰、文字準確可靠,并管好和用好相關資料。隨時、定期地根據放射人員的變動,及時調整和補充相關資料。5、日常工作中須將測定結果、健康檢查結果、職業病管理情況隨時記錄,以備分析。6、員工離開單位時,有權索取個人健康檔案資料且檔案室應如實地、無償地提供。7、檔案工作人員對檔案的收進、移出、銷毀、管理、借閱利用等情況要進行登記,檔案工作人員調離時,必須辦好交接手續。 放射事故應急人員培訓和演練制度從事輻射工作的人員,上18、崗前必須參加輻射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能參加放射專業工作。院內及科室每季度進行輻射防護知識的學習及考核,每二年進行換證培訓。1、放射防護管理委員會和應急領導小組聯合制定放射事故應急人員培訓和演練計劃,每兩年進行一次綜合性應急計劃培訓并作好應急培訓記錄。2、參加培訓的人員為各級應急指揮機構成員和應急保障系統、應急信息系統的有關人員。3、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應急管理程序的有關規定以及輻射、火災、爆炸、中毒等事故險情發生后的應急基礎知識、運行組織方式和搶險救助措施。4、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事故應急救援培訓計劃,每年進行一次有針對性的應急救援培訓并作好應急培訓記錄,參加培訓的人員和19、培訓的主要內容。5、應急演習應急領導小組制定應急演習計劃:(2)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演習,廈門集美東南醫院應急小組和有關科室人員參加演習,必要時還應聯絡各有關單位和公司應急保障系統參加演習。(3)發生放射源丟失,被盜事故時,總務科應當保護好現場,并認真配合公安機關,軍隊輻射防護及衛生行政部門,市環保局進行調查、偵破。放射科消防管理規定1、線機室險除了保證安裝機器所需的面積外,還必須有足夠的余地,做到環境寬敞、通風良好,以保證正常工作和機器的散熱。2、中型以上的診斷用線機,應設置一個專用的電源變壓器。為保護高壓電纜,線機用的電纜應敷設于電纜溝內,纜溝應封閉,防止老鼠咬壞電纜。3、線機及其設備部件20、應有良好的接地裝置。4、控制臺應置于空氣流通、整潔、干燥的場所,切忌潮濕、灑水并應定期檢查和保養。5、組合機頭散熱不強,其連續工作時間不可太長,溫度高時,可用電風扇幫助散熱。6、高壓發生器及機頭不應隨意打開觀察窗口和擰松四周的固定螺絲,以防落入灰塵。7、在工作中要經常察聽高壓發生器或機頭是否有異常聲響,如有吱吱或啪啪的放電聲,應立即停止使用檢查維修。電離輻射危害告知書1、人體受到放射線照射后,可能產生潛在危害;2、非特殊需要,受孕815周的孕婦不得進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檢查,其他孕期的孕婦、嬰幼兒、少年兒童慎檢;3、要權衡利弊,在沒有其他更好的檢查方法時,才用放射線檢查;4、檢查時,每次只容許1人21、進入機房,并對鄰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組織進行屏蔽防護。因患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員陪檢時,應當對陪檢者采取防護措施;5、不得將X射線胸部檢查列入對嬰幼兒及少年兒童體檢的常規檢查項目;6、盡量要求醫生以胸部X射線攝影代替胸部熒光透視檢查;7、有權拒絕因資料管理、受檢者轉診等原因使受檢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復照射;放射診療質量保證大綱廈門集美東南醫院放射診療質量保證大綱1、配備專(兼)職的管理人員,負責放射診療工作的質量 保證和安全防護。 2、放射診療設備和檢測儀表應當符合要求。 3、定期對放射診療工作場所、放射性同位素儲存場所 和防護設施進行放射防護檢測,保證輻射水平符合有關規定 或者標準。 4、放射診療工22、作人員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配戴個人劑量 計。 5、按照有關規定和標準,對放射診療工作人員進行上 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健康檢查,定期進行專業及防護 知識培訓,并分別建立個人劑量、職業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訓 檔案。 6、制定與本單位從事的放射診療項目相適應的質量保 證方案,遵守質量保證監測規范。 7、放射診療工作人員對患者和受檢者進行醫療照射時, 應當遵守醫療照射正當化和放射防護最優化的原則,有明確 的醫療目的,嚴格控制受照劑量;對鄰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 和組織進行屏蔽防護,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挫者輻射對健康 的影響。 8、在實施放射診斷檢查前應當對不同檢查方法進行利 弊分析,在保證診斷效果的前提下,優先23、采用對人體健康影 響較小的診斷技術。實施檢查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嚴格執行檢查資料的登記、保存、提取和借閱制 度,不得因資料管理、受檢者轉診等原因使受檢者接受不必 要的重復照射; (2)不得將核素顯像檢查和 X 射線胸部檢查列入對嬰 幼兒及少年兒童體檢的常規檢查項目; (3)對育齡婦女腹部或骨盆進行核素顯像檢查或 X 射 線檢查前,應問明是否懷孕;非特殊需要,對受孕后八至十 五周的育齡婦女,不得進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檢查; (4)應當盡量以胸部 X 射線攝影代替胸部熒光透視檢 查; (5)實施放射性藥物給藥和 X 射線照射操作時,應當 禁止非受檢者進入操作現場;因患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員陪檢 時,應當對陪檢者采取防護措施。9、使用放射影像技術進行健康普查的,應當經過充分論證,制定周密的普查方案,采取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使用便攜式 X 射線機進行群體透視檢查,報市衛生行政部門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