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校安全隱患排查整改規范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5427
2023-11-15
16頁
63KB
1、中學學校安全隱患排查整改規范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制度為保證學校教育教學的正常秩序,保證師生人身安全和學校財產安全,切實抓好安全工作,根除安全隱患,特制訂本制度。1、建立學校安全隱患臺賬,是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制度,是落實科學發展觀、體現以人為本、均衡教育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構建和諧平安校園的重要內容。其目的在于從制度上保證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領導、部門責任的落實,安全隱患整治工作的跟蹤問效和責任追究,有計劃、有步驟地消除學校安全隱患,有效防止學校安全事故的發生,推動學校和諧2、持續、健康發展。2、學校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由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按有關規定安排專人排查;各排查人員必須有高度的警惕性和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按有關安全規章及學校規定高質量完成工作任務、責任目標。3、學校安全管理臺賬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有人員機構、檢查資料、管理制度、工作措施、文件、會議紀要、整治報告單和整改通知書等構成。4、根據學校實際情況,一般應安排排查以下部位,并明確排查責任人:(1)校舍安全隱患排查;(2)食物、飲用水安全檢查;(3)用電及消防安全隱患排查;(4)體育器材安全隱患排查;(5)校園及周邊安全隱患排查;(6)其他安全隱患排查(欄桿、書架及其他公共設施)。5、安全隱患排查人員,3、又不是安全管理責任人,因此消除安全隱患的重點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要根據各崗位的特點,想法保證學校設施設備、食品、飲用水的安全性。6、排查工作采用輪流密集排查方式進行,排查人員根據排查對象的特征確定排查時間。7、排查責任人在排查時要認真仔細,不能有任何疏漏,除不可抗原因外,出現安全事故,追究排查責任人的責任。8、排查責任人在排查時要作好記錄,有險情隱患應及時向校長匯報。自己可以處理的應及時消除隱患,不能應急的應及時提出處理方案,交由學校討論解決。重大險情學校應及時向上級報告。9、具體負責學校安全工作的副校長必須制訂好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檢查督促工作;政教主任負責學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并收集4、好有關資料;總務主任負責安全隱患的排查與排除。未履行好自己的職責,造成安全事故的,由責任人直接負責。10、及時排查、整改安全隱患和不穩定因素,維護保養設施設備。向廣大師生告知危害因素、危險狀況,在安全隱患部位及易發生危險的地方設立安全警示標志。對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實施有效監控。堅持安全隱患和不穩定因素排查、整改月報告制度,學校要將當月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情況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11、學校對排查出來的各類安全隱患要進行登記,建立臺賬,并制定隱患和不穩定因素整改措施,明確整改責任人和時間,嚴格落實“五個一”包靠工作制度(即一個問題、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及時進行整改。如有重大安全隱5、患不能解決或整改有困難的,要及時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或當地政府報告。學校重點部位安全管理制度為創建平安校園,強化學校安全工作管理,進一步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特制定本制度。一、加強要害部位的安全防范,配備防盜、防火設備。二、學校的電腦房、圖書館、檔案室、實行專人負責,責任到人。三、重點要害部門的工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本部門規定的操作規程工作,自覺遵守崗位職責,及時關閉重要部位的門窗。四、任何人不得隨意使用消防器材,不得挪用、拆除消防設備。五、學校要經常對重點部位的消防設施、疏散通道、電器線路鋪設是否健全等進行定期檢查。六、電燈必須有保險裝置,進出重點要害部位,嚴禁攜6、帶易燃、易爆和危險品入內。七、加強設備的保養維修工作,定期檢查財物數量和設備的安全。八、嚴禁非工作人員隨意進入重點部位。九、學校領導對重點部位要常巡查,勤查看,細防范。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并及時通報有關職能部門。十、每季度全面檢查一次,遇節假日增加檢查次數,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堵塞漏洞,消除隱患。十一、重點要害部位負責人要克服松懈麻痹思想,確保重點部位的安全。 、 禁用刀具定期收繳排查制度為了加強校園內部治安管理,維護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保障師生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防止各類不法侵害行為發生,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作一下規定:一、 嚴禁攜帶以下刀具進入校園1. 管制刀具,匕首、三樓刀、帶有自鎖裝7、置的彈簧刀。2. 其他各類非學習工作所需刀具,如水果刀、小剪刀、工藝刀具,尖銳物件,打火機等,能夠對人身造成傷害的工具。二、 各年級要指派專人負責,督促持有上述管制刀具物品的學生及時上繳,學校安全領導小組要對各班定期不定時進行排查。三、排查發現學生隨身帶有管制刀具的,由學校安全領導小組收繳,學校將坐在年級進行通報批評,對造成后果的將追究班主任責任。四、學校在校園內發生遺棄的管制刀具,應立即向學校報告或者上繳安全領導小組。五、廣大師生應積極向學校舉報非法攜帶、藏匿上述管制刀具的行為,對舉報有功的,給與獎勵,對包庇、縱容上述違法行為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疾病防控工作制度為增強學校疾病預防與控制意8、識,提高師生防病能力,保障師生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有關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特制定我校疾病防控制度。一、學校應建立各項衛生工作責任制,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班主任及學校校醫每天做好晨檢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帶身體異常的學生進行檢查或治療,并及時將信息反饋學校,保證學校預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二、學校應普及衛生知識,利用黑板報、櫥窗、講座等各種形式做好預防傳染性疾病的宣傳,正確認識,做好防范。舉行有關預防傳染病的知識培訓。教會師生防病知識,培養良好的個人健康生活習慣。三、制定日常預防疾病管理措施:、保持工作、學習、生活環境通風換氣,教學和生9、活用房應每天開窗通風不少于次。盡量不要組織師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活動。、注意個人衛生,經常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特別在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后要洗手,不要共用茶具、餐具。、注意增減衣物和均衡營養,加強戶外鍛煉,保證足夠休息,增強體質。、學生若出現發熱、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癥狀馬上告訴老師或家長、及時就醫;教師發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學校衛生室應按照規定定期消毒。四、設立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 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由學校校醫兼任,在校長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本校傳染病疫情疑似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工作。負責組織開展對全體師生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負責指導全校學生的晨檢工作,定期對全校學10、生的出勤、健康狀況進行巡查。 當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時,校醫或分管安全的領導應馬上向校長報告,學校在24小時內向區社會事業局、區衛生防疫站報告。 1、同一班級1天內有3例或連續3天內有多個學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等)或者共同用餐、飲水史。 2、個別學生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呼吸急促、或劇烈嘔吐、腹瀉等癥狀。 3、學校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五、建立學生因病缺課病因追查、登記制度 班主任對早晨到校的每個進行觀察、詢問,了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發現學生及教師有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傳染病早期癥狀,以及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及時報告校醫,校醫11、要進一步進行排查,并將排查情況記錄在學生因病缺勤日志上,及時收集疫情信息。科任教師上課時發現班級有學生缺課應詢問學生,學生不知原因時,應及時咨詢班主任,班主任負責與家長聯系,如屬傳染病個例及時上報學校。確保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六、學校發生傳染病除及時報告疫情外,應在疾控部門的指導下,及時采取措施、控制疫情蔓延。七、工作領導小組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全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規劃綱要、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精神,加強我校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增強師生的健康意識,營造校園健康環境,提高學校整體健康素質。經學校研究決定,成立疾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各校要建立完善的食品衛生工12、作領導小組,加強本校食品衛生管理,責任到人,杜絕校內發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 二、學校食品生產經營場所要依照食品衛生法到市衛生防疫站申領食品衛生許可證,并每年年審一次,要保持內外環境整潔,有相應的防蠅、防鼠、防塵、清毒、更衣、盥洗、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施。 三、食堂、小賣部從業人員應每年一次到當地衛生防疫部門進行健康體檢,領取合格的健康證后方可上崗工作,平時應保持個人衛生,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銷售直接入口食品時,必須使用售貨工具。 四、所提供食品應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具有相應的色、味、美等感官性狀。嚴禁購入腐敗生蟲、過期變質、假冒偽劣或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師生13、健康有害的食品原料。 五、用水必須符合國家現定的城鄉生活飲用水的衛生標準。 六、學校食品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應當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必須清洗、消毒。 七、存放食品的倉庫應當干燥、通風,采取消除蒼蠅、老鼠、蟑螂和其它有害昆蟲及其孳生條件的措施,貯存食品的容器必須安全、無害,防止食品污染。學校安全巡查檢查制度為更好貫徹落實關于學校綜合治理、平安學校創建活動實施意見精神,確保學校安全、穩定,保證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及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牢固樹立學校教育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切實承擔教學管理和保護師生平安的責任,確保學校教育14、教學工作有效的開展,制定學校安全工作巡查檢查制度。一、學校成立安全工作巡查檢查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和切實可行的措施。二、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宣傳媒體,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三、經常組織有關人員排查校園安全隱患,并及時進行整改。確保校園安全和校園周邊環境秩序良好。四、學校總務處定期對食堂、商店進行檢查,嚴格進貨渠道,保證商品質量,確保師生的飲食安全,嚴格餐具消毒制度,預防各類傳染病的發生,阻截病從口入。五、學校每學期全面進行安全隱患的排查,在自查的基礎上,強化整改措施,提高師生安全防范意識。六、各班級每學期進行一至二次班級安全隱患的排查,舉行一次安全主題班會,增強學生安全意識,提高防15、范能力,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七、學校設立安全督查隊,每天加強校園內部的巡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維護校園正常教學秩序。八、學校成立以各班級生活委員為主的安全員,重點加強班級內部安全督導工作,營造安全的小環境。九、體育教師加強體育課的安全教育,認真檢查場地器材,加強保護工作,平安的上好每節課。十、學校定期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對損壞和過期的滅火器進行維修和更換,確保關鍵時刻,拿得出,用得上。十一、教務處加強實驗室的安全檢查工作,嚴格實驗操作規程,加強危險藥品管理,保證學生實驗課不出現意外傷害事故。應對極端天氣交通安全預案學校安全工作涉及千家萬戶,責任重大,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加強領導、高度重視。16、為切實加強學校安全工作,做好冬季極端天氣交通安全工作,特制定應對極端天氣交通安全預案。一、強化預防工作的各項措施。1、高度重視校舍安全,每周對校舍進行檢查,杜絕下水管爆裂、瓷磚脫落、屋頂粉層脫落、房塌事故等的發生。2、加強教師值班,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妥善處理。3、大雪天氣,交通安全方面隱患較多,學校要與學生家長聯系,向當地政府匯報,采取相應措施,保證學生上學途中安全。必要時可先停課,然后向教育局報告。4、學校要采取保暖防風措施,保證學生正常的生活及學習條件。5、學校要對廣大師生進行防風、防雨雪、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識教育,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教育學生不到水面滑冰玩耍,防止破冰溺水事故的發生。二、應17、急處理機構和責任分工1、應急處理工作實行一把手責任制,學校成立由校長任組長,有關負責人為成員的學校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 長:侯雄東副組長:侯喜軍組 員:史光鋒 張偉 張曉聰白成磊杜堅 張玉定 白玉聰 馮春春 梁艷霞 侯偉業 李琪 2、分工職責:(1)校舍安全及防滑應急保障:每周對教學樓例行檢查,看有無外墻瓷磚中空、脫落、走廊屋頂粉層中空、脫落;走廊、廁所門前平臺是否有積水、冰凍,樓道燈罩是否松動,發現隱患及時處理,自己無法解決,立即向領導匯報。(2)對路途較遠的學生回家,要組織教師送、聯系家長接,確保學生上學、放學路途安全。三、事故責任追究1、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在查明原因、18、認定性質、分清責任的基礎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對安全事故有關責任人嚴肅追究行政和法律責任。2、嚴格實行安全事故報告制度,發生安全事故,有關領導和當事人,在及時處置險情的同時,第一時間上報學校有關領導,因不及時上報,延誤搶救時機、造成重大損失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學校預防踩踏事故安全應急預案為了確保全校學生的生命安全,防止學生在學校發生踩踏事故,特制定本預案。一、成立應急預防踩踏事故工作領導小組組 長:侯雄東副組長:侯喜軍組 員:史光鋒 張偉 張曉聰白成磊杜堅 張玉定 白玉聰 馮春春 梁艷霞 侯偉業 李琪 二、各部門工作職責1、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救援小組分為、新聞宣傳組、后勤保障組、救援行動19、組、治安維護組、疏散引導組、醫療救護組、事故調查組、善后工作組。各工作組指定負責人,負責各組工作的組織和開展。2、根據安全應急事故的要求,工作小組可以隨時調集人員,調集物質及交通工具,全體教職工都有參加重大安全事故搶險救災的責任和義務。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協作,處理到位。三、工作職責1、當遇到突發事件,及時組織、指揮各方面力量,開展重大安全事故現場的應急處理工作,控制事故的損失。2、組織召開處理突發事故工作會議,確定救援方案。3、檢查督促有關部門做好搶險救災、事故調查、后勤保障、信息上報、善后處理以及恢復生活、教學秩序等工作。4、檢查督促各部門責任人做好各項突發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應急準備20、工作。 四、預防學生擁擠踩踏事故發生預案1、結合國內發生的幾次學生擁擠踩踏事故,各班要以主題班會、黑板報等形式對學生集中開展預防擁擠踩踏事故的專題教育。2、規定好學生上下樓梯的通道,在集會做操等活動中,要適當錯開時間,分年級、分班級逐次下樓,各班任課教師就是該班的組織者和直接責任人。3、告誡學生上下樓梯相互禮讓,靠右側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集體活動時,做到上時不下人,下時不上人。4、一旦發生事故,要迅速組織教師指揮學生疏散,及時將事故信息上報有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處置工作。5、教育學生在樓梯、走廊通行時,如果發生有人倒地,要立即停止前行,不擁擠、不驚叫、自覺回撤。6、每學期組織一21、次防踩踏演習。五、具體工作措施1、樓道燈手控開關由值周學生開關,做到人走完燈熄滅。2、采取分流放學的方式,防止一涌而下的局面發生。在放學時,值周學生、教師必須到指定崗位維護秩序,行政領導負責督崗。3、建立安全上下樓制度。要求各班班主任、任課教師在下課時組織好本班學生排隊,按順序有序上下樓,并緊跟班級,不能離開。各樓層樓道口,有值周學生值日,對亂跑、亂竄、拉拉扯扯、大呼小叫的學生除批評外,還要登記,納入一周評比中。一樓樓梯口值周教師負責組織好學生排隊有序上下樓。4、各班按學校所規定的樓梯上下樓。不得竄樓梯。樓梯上劃分道線,要求學生上下樓梯靠右行,防止了學生亂跑亂竄,發生碰撞事故。5、利用班隊會、22、晨會時間教育學生“謙讓、友好、團結”。在樓 梯上,彼此互相關心,他有困難,我幫他,我有困難,他幫我,互謙互愛是防止打鬧事故的“疫苗”。6、建立踩踏事故救護預案。學校針對這類事故的特點,成立了一支應急小分隊,從救護車輛、救護人員、分流路線等方面制定了詳細的方案,確保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能對事故最好的處理。 六、應急救急程序 1、事故報告及應急處理實行學校一把手負責制。2、學校發生或接到突發安全事故后,必須在最短時間(5-10 分 鐘內)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并及時向公安、交警、衛生、消防等相 關部門報案請求援助。學校本著“先控制、后處置、救人第一、減少損失”的原則,果斷處理,積極搶救,指導現場師生離開危險區域保衛好學校貴重物品,維護現場秩序,做好事故現場保護工作,上交學校突發安全事故有關材料,做好善后處理工作。3、學校不得緩報、瞞報或延誤有效搶救時間,對造成嚴重后果的將予嚴肅處理。 七、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