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倉儲配送倉庫安全管理目標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5853
2023-11-15
12頁
118.74KB
1、企業倉儲配送倉庫安全管理目標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倉庫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通過對倉儲配送倉庫實施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倉儲配送倉庫安全管理規范和規章制度,從而提高倉儲配送倉庫人員、車輛、物資等安全性,確保倉儲配送倉庫日常工作正常開展。2.安全管理內容2.1消防安全管理2.1.1消防設施和器材管理(1) 倉庫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消防技術規范,設置、配備消防設施和器材;(2) 倉庫內嚴禁煙火,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進入倉庫,庫內嚴禁使用電爐、電暖器、微波爐等高功率電器設備;(3) 消防設施包括:消防標識牌、警示牌、2、應急燈、安全出路指示燈箱、消防通道等;消防設備包括:滅火器、滅火器箱、消防栓、消防水帶、消防水槍等;(4) 室內滅火器的設置要求:如儲存有化學危險品、60度以上白酒的倉庫每50平方米配置一具5公斤干粉滅火器;一般倉儲倉庫每75平方米配置一具4公斤干粉滅火器;值班室、門衛室等單獨建筑配備滅火器不少于1具;如果設置有室內消防栓系統、自動滅火系統、室內消火栓及自動滅火系統的三種情況的配置數量分別打9折、7折、5折。(5) 消防設備的放置地點應防雨、防水,消防設備設置要科學合理,分布做到“重點防護,兼顧全局”,滅火器一般放置在門口附近或重點防護設備附近的顯眼地方,方便拿取使用;(6) 消防設施、設備只3、允許在發生火警或消防演練時使用,平時嚴禁使用,嚴禁使用消防栓清洗地面;2.1.2消防設施維護與檢查(1) 消防設施、器材應制定定期或不定期巡查制度,倉庫安全檢查組安排專人每月一次定期對倉庫所有消防設施、器材進行檢查;倉配管理部每季度一次不定期對倉儲配送倉庫進行安全巡查;(2) 檢查內容 滅火器:滅火劑是否在有效期內,壓力是否正常,瓶身是否有破損,瓶身、箱體是否積塵、生銹; 消防栓:消防水帶、消防水槍是否齊備、完好;消防箱體是否有破損;消防龍頭開閉是否靈活,水壓是否正常;是否有銹蝕現象; 消防標識牌、警示牌:是否被遮擋、覆蓋;是否有破損、脫落;是否清晰、完整; 應急燈、安全出路指示燈箱:外觀是否4、完整,充電過程是否正常;斷電時能否啟動應急照明;照明亮度是否充足;指示標識是否清晰; 消防通道、安全門:消防通道有否被占用或堵塞;安全門是否完好,安全門在工作期間有否上鎖;(3) 檢查時發現的設施問題,要及時進行維護或更換,保障消防設施、設備的完好性、有效性;(4) 消防設施、設備檢查后,檢查人員要在設施、設備的倉庫消防設施、設備檢查記錄表上簽名確認,并以電子檔形式上報倉配管理部;(5) 倉配管理部不定期對倉庫進行全面消防檢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倉庫限期整改;2.1.3消防培訓與演練(1) 新員工上崗前必須要進行安全消防教育的培訓工作;(2) 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理念,為確保倉庫內人5、身、財產安全,倉庫以季度為單位舉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與演練;(3) 消防安全培訓與演練應邀請當地消防主管部門專業人員授課與現場指導,詳細講解火災應對方法、人員自救、消防器材使用等內容;(4) 倉庫設立“消防演練指揮部”統籌負責消防演練工作,提前做好演練工作準備,確保演練效果,做到人人會使用滅火器材,知悉基本火災應對方法;2.1.4消防應急機制(1) 倉庫必須設立消防安全檢查組,倉負責人為檢查組第一責任人,對倉庫整體消防安全進行統籌管理;(2) 消防安全檢查組組織架構消防安全檢查組救援組搶險組機動應急組疏散組 各小組落實職責,小組成員明確相關工作要求; 倉庫人員簽署倉庫消防安全責任書,增強安全責任6、感,并在工作中認真落實;(3) 火災事故處理 當發生小型火災,倉庫有能力撲滅的,應立即撲滅,避免慌亂不影響倉庫正常運作,災后查詢火災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當發生較大型火災,當班人員立即撥打119火警電話,倉庫消防安全檢查組立即啟動安全應急機制; 倉庫消防安全檢查組全力配合消防部門做好現場秩序維護與人員疏散工作; 本著“安全至上,以人為本”的原則,火警出現后,務必確保人員安全,在現場態勢允許的條件下,搶救倉庫貨物與設備;2.2.1門禁、監控管理2.2.2.1門禁管理(1) 鑰匙管理 采用“雙人雙鎖”進行管控, 保安負責門禁管理,當班倉庫負責人負責門鎖鑰匙管理; 鑰匙的領用與交接需填寫鑰匙交接記錄7、表,嚴禁私自交接; 鑰匙由使用人妥善保管,如鑰匙丟失,需及時上報和更換新鎖;未經許可,不得配制;(2) 門禁進出管理 倉庫必須配置1至2個安檢門、手持式金屬探測器,儲物柜若干,并配有專門的安保人員; 私人物品寄放在指定地點,嚴禁攜帶入庫; 如因特殊情況須攜帶包類或設備進入倉庫,必須經倉負責人同意,在離開時當班負責人須進行檢查; 進入倉庫必須通過安檢門,不允許任何人從其他地方進出操作區域,如有報警,必須遵從安保人員用手持式金屬探測器掃描;檢查無疑后才可以通過;2.2.2.2監控管理(1) 倉儲配送倉庫應安裝高清監控設備,確保監控效果,監控錄像需保持畫面清晰,可以清晰辨識人員活動及臉部特證,錄像存8、儲應至少保持3個月;(2) 監控全面性,確保監控無死角;關鍵區域與入口處應采用“雙向對照”,以便清楚辨識人員活動情況。關鍵區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區域:a. 倉庫/人員出入口;b. 主要庫區通道;c. 電梯口等區域。(3) 嚴格監控管理,未經倉負責人同意,不得隨意刪改、下載監控內容;(4) 定期檢查監控記錄,確保監控設備正常運行,發現異常及時上報;2.3.4工業安全管理2.3.4.1用電安全(1) 倉庫電器設備應符合有關安全標準的要求;(2) 倉庫照明燈必須安裝在通道上方,堆碼物品必須與照明燈距離0.5M以上;(3) 不準在倉庫內亂接電源開關、亂安裝照明設施;(4) 每個倉庫應單獨安裝電閘分閘,并9、有明確開關標示,還須安裝總開關如遇緊急情況可統一切斷電源;(5) 庫內嚴禁使用電爐、電暖器、微波爐等高功率電器設備;(6)電源線避免過負荷使用,破舊老化的電源線應及時更換;(7)定期對倉庫線路、電器設備經行檢修,檢修必須由專業電工操作;2.3.4.2設備安全(1) 使用倉儲設備如手推車、登高車時,應穿戴必要的勞保用品,如防護手套、勞保鞋等;(2) 使用手推車時,手推車運行過程中不得松開手,不得溜放車輛,不得跑動推車;(3) 使用登高車或登高梯時,車子或梯子必須安放穩固,避免滑動,底部裝有滑輪的,在使用時必須鎖死滑輪;(4) 叉車、堆高車等特殊設備的使用 必須是由倉負責人授權的,并由倉負責人簽署10、叉車、堆高車使用授權書,經過嚴格培訓熟悉該類設備操作的人員操作使用; “專人專用”原則,叉車、堆高車等特殊設備由倉負責人授權一人或幾人作業,其余人員未經授權,不可使用; “誰使用誰負責”原則,叉車、堆高車等特殊設備作業人員必須嚴格按照作業要求工作,嚴禁超限叉運貨物、搭載人員; 叉車、堆高車駕駛限速5公里/小時,轉彎、倒車、進出門口時需減速慢行; 做好交接班檢查工作,發現異常及時上報處理; 制定嚴格的日常保養與維護制度,保養與維護內容如下級別周期內容日常維護每天1、 檢查操作系統是否正常;2、 檢查變速器是否正常;3、 檢查燈光、電氣是否齊全有效;一級保養每月1、 檢查電源線路是否松動、損壞;211、 檢查輪胎及螺絲是否氣足或螺絲松動;3、 檢查液壓系統是否正常,有無泄漏;二級保養每季度1、 檢查水箱、油箱,有無漏水漏油;2、 檢查鏈條、鏈輪有無嚴重磨損、變形、銹蝕;3、 檢查風扇皮帶有無損傷,松緊適度;(5) 高層貨架使用 高于1.8M的高層貨架必須使用松緊帶或纏繞膜,防止貨物墜落砸傷人員; 在高層貨架進行登高作業時,超過1.6米高度必須穿勞保鞋與佩戴安全帽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方可作業; 非高層貨架區域作業人員禁止進入高層貨架區域,在上架或下架作業時須保證周圍人員保持至少3m以上安全距離;2.3.5預防自然災害2.3.5.1自然災害一級響應(1) 一級響應是指應對一般性的降雨、降雪、冰雹12、等自然災害;(2) 提前獲知天氣預警,預備必要的防災設施與工具;(3) 倉庫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聯系方式保持暢通,定時查看庫區安全狀況,發生問題及時上報;(4) 倉負責人提前組織庫區檢查,檢查逃生通道,門窗、排水設施、雨棚牢固程度等,組織人員做好防災準備工作,切實做好人員、財產的保護工作;(5) 隨時關注災情態勢,災情嚴重及時上報并啟動二級響應;(6) 災后,對于本次防災救災工作進行詳細總結,對倉庫安全設施做一次全面檢查,對損害的設備進行維修或更換;2.3.5.2自然災害二級響應(1) 二級響應是指應對臺風、洪災、地震、大冰雹及暴雪等破壞性較大的自然災害;(2) 始終遵循“安全第一、以人為本13、”的原則,以預防為主,爭取“少損失、不損失”為目標;(3) 制定完善的自然災害預警機制:成立防災救災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統一協調防災救災工作,倉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防災救災領導小組災情監控組應急支援組應急搶險組 災情監控組:加強信息管理,及時關注當地天氣、氣候變化,提前獲取自然災害信息,及時上報災情態勢; 應急搶險組:服從防災救災領導小組統一安排,采取措施進行搶險救災工作; 應急支援組:服從防災救災領導小組統一安排,做好人員疏散、救援、現場秩序維護工作;(4) 協調相關資源做好人員疏散與貨物、設備轉移;2.3.5.3自然災害預防培訓與演練(1) 定期組織自然災害預防培訓,邀請相關專業人員授課;(2) 針對特殊自然災害進行應急演練,使大家了解必要的自救、救護知識;(3) 加強災后疾病測試和疫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