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展建設員工業績獎金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5934
2023-11-15
8頁
42KB
1、企業發展建設員工業績獎金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業績獎金制度:(一)個人實績的計算1、實績額=收款額收款系數售價系數票期系數。2、收款額=每月6日至次月5日止回收貨款金額計之。3、收款系數=(1)出貨日起7日內收回貨款者,系數1.1(2)每期25日前出貨,當期收回貨款者,系數1(3)每期25日前出貨,次期收回貨款者,系數O.8(4)每期25日前出貨,第三期以后收回貨款者,系數O4、售價系數:(1)以標準售價系數為1,每超過1元,系數增加O.O1,最高系數為1.1。嚴禁降價出貨,若需降價每降低5元,系2、數減O.O3。(2)出貨日起15日內收回現金及兌現票據者,其標準售價應降低5計算。5、票期系數:(1)7日內支票、現金(出貨日起) 系數1.2815日內 系數1.15163O日內系數1.13145日內系數1.I54675日內系數17690日內系數0.891105日內 系數O.6105日后 系數0(2)日期從出貨日起算,支票日為票據到期日。6、實績獎金:(1)實績獎金=(實績額基本額)核放標準(2)基本額 :試用人員為15萬元正式人員為20萬元專員級為30萬元主任級以上干部不計個人獎金。(3)核放標準 :超額部分 O3O萬元2. O314O萬元2.541萬元以上3.O7、實績獎金按“實績獎金計算3、表”計算,采用月計制,二個月總核算一次,當月份未達成部分得由次月補加責任額,每月實績截算日為次月5日。8、獎金發放:(1)每月17日為獎金發放基準日。各分處應將實績計算表于每月10日前送達營業組。(2)獎金發放以當月出貨回收率達九成者為限,未達標準者于達成時始發放。當月出貨部分的收款額(3)當月出貨回收率=當月出貨額當月出貨部分的退貨及折讓(二)團體實績獎金1、實績額=25000元經營效率實績額 目標營業費用2、經營效率=成交點達成率營業額達成率 實際營業額實業營業費用 (1)目標目標營業費用:由管理部提供數據資料為目標營業額費用比率而得。(2)成交點達成率;實際成交點/目標成交點。(3)營業4、額達成率:實際營業額/目標營業額。3、特案實績以收款額之八成計算。4、本部實績額=125000平均經營效率5、營業額達成率,各分處未達65,營業本部未達75者不發獎金。年終獎金制度:第一條 依據 本細則依據本公司人事管理規章規定制定。 第二條 適用范圍 (一)本公司從業人員年終獎金的發給,悉依本細則的規定辦理。 (二)本細則所稱從業人員以本公司編制內的人員為限,顧問、試用人員、臨時人員均不適用。(但得視情況另行發給) 第三條 獎金數額 從業人員的年終獎金數額視公司當年度的業務狀況及個人成績而訂。 第四條 按實際工作月數比例計算的范圍 從業人員在年度內中途到職者,按實際工作月數比例計算,凡未滿半5、個月者以半個月計,半個月以上以一個月計。 第五條 凡在當年度獎金發放前,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發年終獎金: (一)辭職或解雇者。 (二)資遣者。 (三)停薪留職者(期間扣除)。 (四)其他原因中途離職者。 第六條 凡年終獎金的發放計算基數標準如下: 本薪主管加薪職務加薪技術加薪。 第七條 獎懲的加扣標準 從業人員在當年度曾受獎、懲者,年終時依下列標準加減年終獎金。 (一)嘉獎一次:加發一日份薪額的獎金。 (二)小功一次:加發三日份薪額的獎金。 (三)大功一次:加發十日份薪額的獎金。 (四)申誡一次:扣減一日份薪額的獎金。 (五)小過一次:扣減三日份薪額的獎金。 (六)大過一次:扣減十日份薪額的獎6、金。 第八條 請假曠工的扣減標準 (一)曠工者照天數計,每天扣減2日份薪額的獎金,不足一天者以一天計。 (二)凡年度內請事病假(合并計算)達10天以上者,每超過1天扣減1日份薪額的獎金。(服務未滿一年者,照比例折算) 第九條 考績加發標準 凡年度考績依下列等級加發 (一)優等者加發10日份。 (二)甲等者加發3日份。 (三)乙等者不予加發。 第十條 年度計算 由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十一條 發放日期 每年度從業人員的年終獎金于翌年春節前發給。 第十二條 實施及修訂 本細則呈奉總經理核定后實施,修改時亦同。責任獎金制度:1.本辦法實行期中原利潤中心制度實施準則內第五章“酬金的計算及7、分配”暫停實施。 2.責任獎金分下列三種發給: (1)企業部人員(營業人員除外)責任獎金。 (2)服務部門,籌辦期間的企業部,及未達發給企業部責任獎金標準的企業部責任獎金。 (3)營業人員責任資金。 3.企業部責任獎金依下列規定發給: (1)責任獎金的計算根據新訂各企業部本年4-12月份的盈余及銷售目標為準。 (2)責任獎金的核算以3個月為一期,即4、5、6月,7、8、9月,10、11、12月各為一期。 (3)期內超出盈余目標及銷售目標1%的企業部加發薪資總額60%。 (4)期內達到盈余目標80%及銷售目標1%的企業部加發薪資總額30%。 (5)期內未達盈余目標80%及銷售目標1%的企業部則不8、予加發。 (6)各企業部盈余及銷售超出目標,其超出部分可并入下期累計,并盈虧互抵(但對財產的處理,物價的波動漲價時另議)。 (7)本條所訂責任獎金,由各企業部估算,交財務部核對各企業部業績后,由企業部經理及主管全權決定部內人員的分配,送財務部分3個月平均并入次月薪資內發放,財務部應依法辦理扣繳,并視如薪資依發放月份的費用入帳。 (8)如某企業部前期盈余未超出目標80%,及銷售目標1%未獲發給獎金,或達到盈余目標80%及銷售目標1%僅獲加發獎金30%,但于次期計算時,并同前期業績計算在內,均已超出或達到發給責任獎金的標準,則前期亦應按標準規定追發獎金。 本項追補獎金的規定,僅適用于同一年度4-19、2月份以內,隔年度則不得追補。 (9)各企業部全年度結算,凡盈余及銷售超出所訂目標的企業部,其盈余超出部分得提撥30%作為該部年終加發獎金,由該部經理及主管于年終結算后負責分配(如各部經理有把握年終一定可分得獎金時,可由主管保證于適當時間先借若干預為分發,然后于年終結算后扣抵。) (10)各企業部經營財務的缺短或呆帳,均應由該企業年終提撥30%盈余中扣除。 4.服務部門,籌辦期中的企業部,及未達發給責任獎金標準的企業部,其獎金依下列規定發給: (1)平時獎金 a.每3個核計的責任獎金,在全公司總目標的達成下,服務部門等得按各生產企業部所得獎金的平均百分比發給。 b.如服務部門能為公司獲得利潤,10、除扣除該案件的所用費外,得按凈得30%給予該部獎金,并于每一案件完結后核發。 (2)年終獎金 年終核算,全公司總目標業已達成,則服務部門等的獎金,按各生產企業部所得30%超額獎金的平均人天數發給,公式如下: A企業部的獎金天數人數B企業部的獎金天數人數+C企業部的獎金天數+除以各生產企業部總人數。 5.營業人員責任獎金依下列規定發給: (1)各部營業人員的獎金及應酬費計算方式分別核定如另表。 (2)各部固定的營業人員分擔各該部的全年銷貨責任,如達到年度內規定的目標,照核定的各部獎金數字,每3個月核發一次。 (3)營業人員除領到責任獎金外,另無其他獎金,但公司年度結算特佳時,各部經理可建議發給若11、干年終獎金。 (4)本條的應酬費系指一般應酬費用,如有特別費用,可在承交前向公司報備后發給。 (5)各部營業人員如有連續6個月不能達到營業責任額時,應即改調他職。 6.本暫行辦法經午餐會通過后公布施行,修訂時亦同。 4-12月份暫定目標率 區分部門銷售目標百分率收款目標百分率開發部50%50%電子部65%65%塑膠部50%(4、5、6月)60%(7月12月)50%(4、5、6月)60%(7月12月)五金部60%60%出勤獎金制度:(一)本公司為獎勵員工出勤,減少請假,恪遵公司規章,特訂定本辦法。 (二)出勤獎金按點計算,每點20元,每月計分30點(600元)凡本廠員工(包括契約工)在廠工作每出12、勤1天給予1點。 (三)凡員工于當月份內請假者,不論事病假均按下列標準扣減獎金。 1.請假一天扣7點(140元)。 2.請假二天扣14點(280元)。 3.請假三天扣21點(420元)。 4.請假四天扣3031點(600620元) (四)全月份不請假,且輪休不超過2日者另加給全勤獎金8點(160元)凡請假曠工(包括1小時)或輪休超過2日(逢有法定假日的月份得增加為3日)及星期日固定休息人員均不加給。 (五)兵役公假、婚、喪、生育假: 1.身家調查、點閱召集、后備軍人召集等出勤獎金照給。 2.動員召集教育召集及奉派受訓20天以上者不予給點。 3.婚、喪、生育假所請假日不予給點(如跨月者其全勤加給13、的8點只扣1次)。 (六)公傷與國內公差出勤獎金照給。 (七)曠工:每曠工1天扣10點(4小時以內扣5點,超過4小時按1天扣點)。 (八)當月份請事病假累計4小時以內獎金不扣,超過4小時按1天扣點。 (九)為顧念員工確患重病必須住院(限公立或勞保醫院治療,情節特殊,其住院期間經取得醫院證明者得予從輕扣點,即每住院1天扣發獎金5點,其余門診仍按本辦法第3條的規定計扣獎金。) (十)星期例假及輪休、特休: 1.常白班員工星期例假日或排定輪休日獎金照給,但被指定加班而不到工者扣獎金10點。 2.已排輪休的人員除輪休日外如有不上班者應一律請假否則視作曠工。 3.特別休假必須于前一天下午5點鐘前提出申請經核準者,出勤獎金照給,事后(包括當天)申請者不準,視作事假論。 4.應休未休的特別休假在年限屆滿后均按現支日資的1.6倍發給獎金,但中途離職者不予發給。 (十一)本辦法經核準后公布實施,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