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排水建設工程公司工傷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6568
2023-11-15
13頁
70.54KB
1、供排水建設工程公司工傷事故報告調查處理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目的建立一個有效的工傷事故處理機制,對發生的工傷事故盡快地開展工傷事故調查,做好工傷事故報告和處理工作,并采取再發防止預防措施,防止工傷事故擴大和減少工傷事故損失。2、使用范圍與公司建立直接勞動關系的員工發生的工傷事故認定、分類、報告、調查與處理。3、職責3.1質檢、安全部3.1.1負責(配合或向勞動部門進行)各類工傷事故的認定、統計;負責組織、協調、監督、指導相應的事后處理工作。3.1.2負責和公司建立直接勞動關系的人員工傷事故發生2、24小時內向勞動保障部門報告,具體見工傷管理制度4.1工傷速報程序。3.1.3負責住院人員補助費的審批以及工傷人員其它待遇的認可工作。3.1.4負責工傷人員的傷殘鑒定及其他涉及員工關系的工作。3.2安全監督管理部(簡稱安監部)3.2.1負責接收、核實、分析各類工傷事故的調查報告;3.2.2負責由于火災造成事故后的各類數據統計、分析。3.2.3負責對已經發生的工傷事故,根據本規定要求在24小時內完成工傷事故通報工作,7日內完成根據事故部門處理意見匯總工傷事故處理報告書(見附錄B)與事故再發防止報告并送交安委會領導簽批(重傷、工亡事故除外)。3.2.4負責審核各部門制訂的事故再發防止報告并監督落實3、關閉。3.3工傷事故發生部門3.3.1事故發生部門負責在事故發生后,所在班組應當立即報告質檢、安全部,同時報告部門領導。直接班組管理責任人的上級(主管或課長)組織召開現場事故分析會,制定再發防止措施,并負責根據分析結果在24小時之內上報班組工傷事故速報(見附錄A)。3.4財務部負責工傷人員保險待遇公司支付部分審核發放工作。4、管理程序4.1工傷事故的認定及分類4.1.1工傷事故的認定4.1.1.1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4.1.1.1.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工作有關的預備或收尾性工作受到傷害的;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4、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4.1.1.1.4因工作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4.1.1.1.5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工傷:4.1.1.2.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4.1.1.2.2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4.1.1.2.3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4.1.1.2.4職工符合4.1.1.2.1和4.1.1.2.2情形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符合5、4.1.1.2.3情形的,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4.1.1.3.1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4.1.1.3.2醉酒導致傷亡的;4.1.1.2.3自殘或者自殺的;4.1.1.2.4蓄意違章;4.1.1.2.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工傷事故的分類輕傷事故:指造成員工肢體傷殘,或某些器官功能或實質性輕度損傷,表現為勞動能力輕度或暫時喪失的傷害。損失工作日低于105天。4.1.2.2重傷事故:指造成員工肢體殘缺或視覺等器官受到嚴重損傷,一般能引起人體長期存在功能障礙,或勞動能力有重大損失的傷害。損失工作日等于或超過105天。6、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均作為重傷處理:4.1.2.3.1經醫生診斷成為殘廢或可能成為殘廢的;4.1.2.3.2傷勢嚴重,需要進行較大的手術才能挽救的;4.1.2.3.3人體要害部位嚴重灼傷、燙傷或雖非要害部位,但灼傷、燙傷占全身面積三分之一以上的;4.1.2.3.4嚴重骨折(胸骨、肋骨、脊椎骨、鎖骨、肩胛骨、腕骨和腳骨等因受傷引起骨折)、嚴重腦震蕩等;4.1.2.3.5眼部受傷較劇、有失明可能的;4.1.2.3.6手部傷害:大拇指軋斷一節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任何一只軋斷兩節或只各軋斷一節的;局部肌腱受傷甚劇,引起機能障礙,有不能自由伸展的殘廢可能的;肢部傷害:腳趾軋斷三只以上的;局部肌腱7、受傷甚劇,引起機能障礙,有不能行走自如和殘廢可能的;內部傷害:內臟損傷、內出血或傷及腹膜等。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一人以上的事故。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三人以上(含三人)的事故。未遂事故:指發生了事故但沒有出現人員傷害或財產損失的事故。4.2工傷事故報告4.2.1報告工傷事故4.2.1.1事故發生后,事故班組按照工傷管理制度4.1工傷速報程序執行。班組工傷事故速報內容應當包括工傷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傷者的基本情況和采取的應急措施等。報告工傷事故的途徑4.2.2.1發生輕傷工傷事故,應立即報告現場班組長,現場班組長接信息后應立即報告安監部、自己的直屬課長(主管)、部長8、(經理),安監部接報告后,應將信息立即通報至人力資源部;班組長應同時立即安排將負傷人員送達公司醫務室(緊急情況由部門先送達醫院救治),人力資源部隨后安排傷者的治療及護理事宜。發生重傷工傷事故,按照4.2.2.1條,另現場班組要保護好現場,拍攝照片并存檔,未經安委會同意,任何人不得破壞和拆除事故現場。;重、特大工亡事故發生后,班組、工段、部門應立即報告公司領導、安委會和安監部,在報告的同時,開展救援工作,防止工傷事故擴大;公司根據國家安全法律、法規要求上報當地主管部門。4.2.2.4人力資源部對生產過程中的工傷事故,對參加工傷保險的合同工,應負責于事故發生后30日內,向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醫療保9、險處報送工傷認定申請表。4.2.2.5員工(對象:參加工傷保險的合同工)在上下班途中的符合工傷認定條件的交通安全事故由人力資源部負責,于傷害發生后30日內,向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報送工傷認定申請表(向勞動部門領取),并在48小時內填寫出險通知書,聯系報告保險公司,在事故處理結案后,整理相關工傷資料,負責向保險公司索賠。4.3工傷事故調查4.3.1輕傷事故4.3.1.1輕傷事故由發生部門直接管理責任人的上級(課長、部長)組織召開事故分析會,制訂事故再發防止報告,可要求相關部門有關人員參加,安監部參加指導評審。傷者部門因相關部門的意見無法達成共識時負責向安監部申請成立調查組,提出書面報告,報安委10、會領導審批。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符合下列條件:組長由公司安委會指定人員擔任。具有工傷事故調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專長。與發生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系4.3.2.1.4范圍應盡可能滿足工傷事故調查的需要。工傷事故調查組的職責:4.3.2.2.1查明工傷事故發生的原因,過程和人員傷亡、經濟損失情況。4.3.2.2.2確定工傷事故責任者。4.3.2.2.3提出工傷事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建議。4.3.2.2.4寫出工傷事故調查報告。工傷事故部門為工傷事故調查組提供方便,不得干涉調查組的正常工作。4.3.3重傷、工亡事故4.3.3.1重傷事故由公司安委會組織調查組,組織有關部門及相關人員進行調查分析處理。4.3.311、.2對死亡、重特大死亡事故的調查處理,公司安委會配合上級有關部門組織聯合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4.3.3.3對重傷、亡事故調查處理須依據國務院第75號令關于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進行。事故調查至少須包括下列內容:事故詳細經過;調查分析會及參加人員及主持人;具體違反那幾條安全操作規程及規定;事故人受到安規教育情況;與事故有關的設備情況及環境情況。事故原因分析及處理應包括:事故的直接責任人及間接責任人以及對責任者的處理;接受的教育及預防再次發生同類事故的措施;事故預防措施的執行人及完成日期等,并編制“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 由安監部按規定逐級上報。特別是在事故的調查處理過程中,應嚴格執行事12、故責任追究制。4.4工傷事故處理質檢、安全部根據事故情況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組織相應工傷材料。4.4.2工傷事故調查組提出的工傷事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建議時,應先征詢工傷事故部門處理意見,處理意見由安監部上報安委會審批。工傷事故的處理。輕傷事故應五日內有處理結果;重傷事故、死亡事故由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批準處理結果。未遂工傷事故處理應當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防止類似事故發生。質檢、安全部對已結束的處理結果,以通報的形式下發公司所屬的各部門,達到事故橫向展開預防的目的。發生責任工傷事故,應根據事故嚴重程度、情節輕重和經濟損失等情況,對責任人予以處理,直至移送當地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413、.4.7發生工傷事故隱瞞不報,對隱瞞事故者及相關領導進行嚴肅處理。4.4.8員工工傷愈后復工,需經醫療部門組織復查,醫生簽字認可,按規定出具復工證明,經復工三級教育考核合格,安監部簽字確認后方可復工。4.5工傷醫療工傷事故發生后受傷者到醫院治療費用,現金支付的門診部分費用,原則上由本人墊付(不能墊付時可向人力資源部申請暫借款),待工傷事故結案后予以報銷。4.5.2傷者在復工以后,由人力資源部負責將藥費單據核實并經領導審批后交財務部將藥費報銷。工傷人員需住院時,特殊情況需要護理的,可根據特殊情況需要決定由家屬或公司派人負責護理。4.6傷殘等級鑒定4.6.1工傷人員醫療終結后,因工傷造成身體部分機14、能障礙,需進行傷殘等級鑒定的,必須在醫療終結后向人力資源部提交如下材料:a)本人書面申請;b)能足以證明其受傷初診至醫療結束全過程傷、治、愈情況的材料(如病歷、出院證明、光片、片等)。4.6.2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公司不受理其傷殘鑒定申請:a)醫療終結后,離工傷發生日超過1年進行申請的(視為本人放棄鑒定);b)所提供材料不全的;c)未上報人力資源部工傷認定的;d)根據國家標準,其受傷程度明顯不具備評級條件的。4.6.3人力資源部將員工個人工傷鑒定申請材料匯總整理后,安排員工參加主管部門組織的最近一期勞動鑒定。4.6.4因工致殘鑒定為級的員工,按有關規定享受相應的待遇。其中14級人員終止勞動關系,15、56級人員辦理離崗退養,710級人員由公司安排適當工作。4.7工傷人員復工安置4.7.1對于輕傷且休工時間在日(不含公休日)內的員工,部門未退交人力資源部編外的,由原部門負責安排適當崗位工作,崗位發生變動的,應根據公司人力資源部門的相關規定辦理備案或審批。4.7.2重傷事故或輕傷事故休工時間超過日以上(不含公休日)的員工,在其治愈后申請復工的,優先安排原部門適當崗位工作,具體按人力資源部門的相關規定辦理,相關部門在工傷人員的復工安置工作中應給予積極配合。工傷人員醫療期內,公司按月發給工傷津貼(按公司規定標準)。工傷員工醫療期終結,公司安排其工作后,不再享受工傷津貼。4.8事故檔案管理4.8.116、事故處理的任何資料文件均為本制度的記錄內容,必須齊全,并具有可追溯性,事故檔案一般保留五年。4.8.2事故處理檔案以每發生一次事故為一個單位記錄,重大事故檔案應該包括:4.8.2.2職工死亡、重傷事故調查報告及批復4.8.2.3現場調查記錄,圖紙、照片4.8.2.4技術鑒定和試驗報告4.8.2.5物證、人證材料4.8.2.6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評估資料4.8.2.7事故責任者自述材料4.8.2.8診斷書(病理)4.8.2.9與事故有關的工藝、操作及設備資料4.8.2.10事故處理決定4.8.2.11有關事故通報及相應措施資料4.8.2.12參加事故調查、處理人員名單4.8.2.13其他必要的資料17、4.9有關附則4.9.1員工由甲部門臨時借到乙部門工作,在工作中發生工傷事故,應由乙部門負責調查和上報,并且通知甲部門;相關安全生產考核針對借用部門即乙部門。4.9.2重傷所需要保護性用品用具,經醫療部門建議、報人力資源部批準同意后方可購買。4.9.3工傷員工由于病情需要轉外地治療者,必須根據市級醫院診斷意見,報公司人力資源部審核同意后方可轉外地治療。4.9.4質檢、安全部在工傷事故調查處理結束后,及時將有關工傷處理材料復轉辦公室一份,以便辦公室及時向保險公司辦理理賠事宜。4.9.5質檢、安全部負責對事故處理的有關部門數據匯總,并制訂考核標準進行考核。4.9.6質檢、安全部對事故處理的有關個人18、考核數據匯總,通報事故部門后,上報總經理審批后,交辦公室薪酬專員落實。5相關文件5.1附錄A:班組工傷事故速報5.2附錄B:工傷事故處理報告書附錄A班組工傷事故速報填報日期: 編號: 事故部門班 組班 組 長事故見證人事故當事人傷害概況發生地點發生時間年 月 日 時 分事故經過情況 組(班)長簽名: 日期:以上情況與我所見、所知情況相符。見證人簽名: 日期:事故原因簡要分析 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 技術和設計上有缺陷; 設備、工裝、工具、附件有缺陷; 不懂操作技術知識; 個人勞護用品穿戴不規范; 違反操作規程或勞動紀律; 沒有安全操作規程或不健全; 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揮有誤; 光線不足或工作地點環境不良; 勞動組織不合理; 其他: 補充分析:組長簽名: 日期:防范措施 組長簽名: 日期:帶班領導意見 課長/主管簽名: 日期: 部長簽名: 日期:注:此表事故部門必須在事故發生24小時內填報安監部。附錄B工傷事故處理報告書 填報日期: 編號:事故發生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傷害程度事故發生地點產品類型 受傷者姓名班組(部門)工號傷害概況 事故發生經 過事故發生原 因責任分析和處 理意見組長意見課長意見部長意見人力資源部意見安監部意見安委會批示注:相關人員不簽字,并不影響本報告的處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