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十六項食品安全相關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6606
2023-11-15
9頁
33.04KB
1、便利店十六項食品安全相關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1、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和健康檔案制度2、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制度3、食品安全管理員制度4、食品定期檢查制度5、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自檢自查與報告制度6、食品經營者進貨查驗制度(即索證索票制度)7、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8、食品貯運銷售、場所及設施設備清洗消毒和維修保養管理制度9、食品召回退市場制度10、問題食品銷毀制度11、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制度12、不合格食品處置制度 13、保健食品經營從業人員培訓制度14、保健食品進貨查驗、進貨記錄、檔案管2、理制度15、散裝食品銷售、貯存管理制度16、食品批發企業銷售記錄制度1.食品安全管理員制度。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對本企業的食品安全負全責。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是指專職或兼職的食品質量安全負責人;個體工商戶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由業主承擔。食品經營企業應當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食品安全管理員應具備初中以上學歷,有從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經驗,參加過專業技術培訓并經考核合格。2.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和健康檔案制度。每年組織食品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取得相應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健康證明后,方可從事相關工作,并對從業人員健康證明予以明示。沒有健康證明的,不得從事相關工作。建立食品從業人員健康3、檔案,記錄食品從業人員健康檢查情況?;加惺称钒踩?、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的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疾病的從業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如: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3.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制度。有計劃地組織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及主要從業人員參加食品安全知識培訓,保證其每年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科學知識和行業道德倫理等方面的集中培訓不得少于40小時,并建立健全相應的培訓檔案。從事保健食品經營活動人員的培訓制度,開展保健食品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的4、培訓,并建立培訓記錄和個人培訓檔案,培訓合格人員方可從事保健食品的經營活動。4.食品定期檢查制度。定期檢查庫存和待售食品,發現食品已經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的,應當立即下架,停止銷售,及時銷毀,并建立銷毀記錄臺賬。不得采取更改生產日期或者保質期、重新加工、更換包裝等措施后重新銷售,不得退回供貨者或者生產者。凡發現經營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應當立即停止經營,下架單獨存放,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并記錄停止經營和通知情況,將有關情況報告所在地食品安全主管部門。5.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自檢自查與報告制度。食品經營者應當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檢查評價。生產經營條件發生變化,不再5、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立即采取整改措。有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潛在風險的,應當立即停止食品經營活動,并向原發證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需要重新辦理許可手續的,應當依法辦理。6.食品經營者進貨查驗制度(即索證索票制度)。食品經營者應當建立食品進貨查驗制度,對采購的食品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履行檢查義務,檢查食品質量和標簽;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并通過記錄、存檔、復印等多種方式,記載查驗情況。供應商提供的相關資質文件(審核加蓋供應商公章的有效資信材料(復印件):商品條碼系統成員證書;屬專利性質商品的專利證書;商品進入該地區銷售的許可證;商品檢驗報6、告;保健食品批準證書;綠色食品證書;原產地域專用標志證明;酒類批發許可證;國產酒類專賣許可證;酒類流通備案登記表;動物防疫合格證;有機農產品證書;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審查認可批準文件等。并通過記錄、存檔、復印等多種方式,記載查驗情況。銷售進口食品的,還應當查驗進口食品的合法證明。進口保健食品批準證、進口保健食品衛生證書;進口食品標簽審核證書;進口動植物須提供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入境貨物通關單。 )對生鮮商品,如:禽、肉、水產等商品實行按進貨批次索要檢疫證明和進貨票據,并詳細記錄進貨來源、品名、數量、日銷售量,做到7、一旦發現問題,可以迅速追溯到生產源頭。7.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食品經營企業應當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鼓勵其他食品經營者按照前款規定建立進貨查驗記錄制度。食品經營者可以將供貨者提供的銷售票據或清單作為進貨查驗記錄,票據或清單應當裝訂或者粘貼成冊。實行統一配送經營方式的食品經營者,可以由企業總部統一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進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企業總部應當向所屬經營者提供進貨查驗的證明。食品經營企業的進貨查驗記錄應當真實,不得偽造,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兩年。做到一旦發現問8、題,可以迅速追溯到生產源頭。8、食品貯運銷售、場所及設施設備清洗消毒和維修保養管理制度。食品經營者對貯存、運輸、銷售的食品應當定期進行檢查,查驗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及時清理變質、超過保質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主動將其退出市場,并做好相關記錄;食品經營者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運輸;食品應當分類、分架存放,距離墻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檢查,使用應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變質和過期食品應及時清除。常溫存放的食品應儲存在溫度適宜(按不同產品的具體要求)、干9、燥的庫區,避免陽光照射。冷藏存放的食品應儲存在溫度濕度適宜的冷藏庫中。新鮮蔬菜、水果的存放溫度應控制在5 - 15C。要求冷凍存放的食品應儲存在溫度-18C以下冷凍庫中。冷庫要定期檢查、記錄溫度、定期進行除霜、清潔保養和維護。庫房內安裝溫度表、濕度表。冷藏庫(柜)溫度為-25以下。冷凍庫(柜)溫度低于-18。熱柜的溫度達到60以上。對于需冷藏的食品,冷藏柜溫度必須保證24小時在4以下,企業(商場)不得在夜間斷電。不得將有冷藏、冷凍要求的食品在無冷藏、冷凍的條件下儲存。根據商品儲藏要求進行相應的濕度控制。冷凍和冷藏食品在裝卸和出入庫必須保證冷鏈的持續有效,任何環節中商品脫離冷鏈時間不得超過30分10、鐘。食品運輸必須采用符合衛生標準的外包裝和運載工具,并且要保持清潔和定期消毒。運輸車廂的內倉,包括地面、墻面和頂,應使用抗腐蝕、防潮,易清潔消毒的材料。車廂內無不良氣味、異味。獨立包裝的雜貨類食品應該具備符合安全衛生和運輸要求的獨立外包裝,裝車后應有嚴格全面的覆蓋,避免風吹雨淋和陽光直曬;運輸過程中不得和其它對食品安全和衛生有影響的貨物混載。有條件單位推薦使用箱式車輛運輸。食品在運輸過程中,冷藏車要全程開機制冷,冷藏溫度應在-25,冷凍溫度應低于18,以防變質。不得將有冷藏、冷凍要求的食品在無冷藏、冷凍的條件下運輸。無食品貯存的,必要時提交食品貿易商與生產者或供應商關于貯存、運輸的協議。 9.11、食品召回退市制度。食品經營者對貯存、銷售的食品應當定期進行檢查,查驗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及時清理變質、超過保質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主動將其退出市場,并做好相關記錄。凡發現經營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應當立即停止經營,下架單獨存放,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并記錄停止經營和通知情況,將有關情況報告所在地食品安全主管部門。由于食品經營者的原因造成其經營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有證據證明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由食品經營者召回。 食品經營者未依照法律規定停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機關可以責令其停止經營。退市食品應當建立登記臺帳。其內容包括:產品名稱、規12、格型號、商標、數量、生產批次、問題類別、處理情況、生產廠家、經銷商、經辦人情況等。其按發生的時間順序登記,由專人負責。10.問題食品銷毀制度。對于變質、超過保質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或標準但又需自行銷毀處理的食品,應當在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情況下采取無害化處理,可以焚燒、掩埋等方式進行有效銷毀,確保銷毀殘余物不污染環境,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場。建立問題食品銷毀專用場地,與食品經營場所隔離,對問題食品的清點、存放、銷毀均應在專用場地內進行。做好銷毀記錄,包括銷毀的品種和數量,銷毀時間、原因、方式,銷毀經辦人、證明人、負責人等內容。銷毀記錄保存期限不少于兩年。銷毀過程應當視頻錄像,視頻錄像資料保存13、時間應當不少于30天。對于因標簽、標志或者說明書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而被召回的食品,在采取補救措施且能保證食品安全的情況下可以繼續銷售,銷售時應當向消費者明示補救措施。11.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制度。食品經營企業應當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定期檢查本企業各項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消除事故隱患。有發生食品事故潛在風險的,應當立即停止經營活動,并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食品安全事故隱瞞、謊報、緩報、不得隱匿、偽造、毀滅有關證據。12.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管理制度。將臨近保質期食品在銷售場所集中陳列出售,或者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13保健食品經營14、從業人員培訓制度一、各級管理人員、經營人員及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維修、保潔、倉儲、服務等人員,均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辦法的規定,根據各自的職責接受培訓教育。二、質量管理部負責制定年度員工培訓計劃,報總經理批準后下發實施。行政部門按照培訓計劃合理安排全年的質量教育、培訓工作,并負責建立職工教育培訓檔案。三、培訓方式以企業定期組織集中學習和自學方式為主,以外部培訓為輔。任何人無正當理由,均不得缺席公司的培訓,并應自覺完成學習計劃。四、新錄入員工、轉崗員工上崗前須進行質量教育與培訓,主要培訓內容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保健食品衛生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崗位職責、各類質量臺帳15、記錄的登記方法等。培訓結束后統一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崗。五、參加外部培訓及在職接受繼續學歷教育的人員,應將考核結果或相應的培訓教育證書原件交行政部門驗證后,留復印件存檔。六、企業內部培訓教育的考核,由行政部門與質量管理部共同組織,根據培訓內容的不同可選擇筆試、口試,現場操作等考核方式,并將考核結果存檔。七、培訓和繼續教育的考核結果,作為有關崗位人員聘用的主要依據,并作為員工晉級、加薪或獎懲等工作的參考依據。14保健食品進貨查驗、進貨記錄、檔案管理制度一、采購保健食品時必須選擇合格的供貨方,須向供貨商索取加蓋企業紅色印章的有效的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和產品檢驗合格證,以及保健食品的16、包裝、標簽、說明書和樣品實樣,并建立合格供貨方檔案。進口保健食品必須有對應的進口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復印件及口岸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機構的檢驗合格證明。二、采購保健食品應簽訂采購合同,并有明確質量條款,采購合同如果不是以書面形式確立的,購銷雙方應提前簽訂明確質量責任保證協議。三、購進的保健食品必須有合法真實的票據,做到票、帳、貨各項內容相符,并按日期順序歸檔存放,票據至少保存二年。四、對購進保健食品的品名、規格、批準文號、生產批號(日期)、有效期、生產廠商、包裝、標簽、說明書等內容進行查驗,按規定建立完整的購進記錄,購進記錄必須注明保健食品品名、規格、有效期、生產廠商、供貨單位、購進數量、購貨日期17、等,購進記錄至少保存壹年。五、購入首營品種還應向供貨商索取加蓋企業紅色印章的保健食品批準文號證明文件、質量標準和該批號的保健食品檢驗報告書。六、嚴禁采購以下保健食品:(1)無衛生許可證生產單位生產的保健食品。(2)無保健食品檢驗合格證明的保健食品。(3)有毒、變質、被污染或其他感觀性狀異常的保健食品。(4)超過保質期限的保健食品。(5)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保健食品。七、保健食品驗收工作應在待驗區內進行,保健食品質量驗收包括保健食品外觀質量的檢查和保健食品包裝、標簽、說明書和標識的檢查,以及購進保健食品及銷后退回保健食品的工作。八、對包裝、標識等不符合要求的或質量有疑問的保健食品,應報質量管18、理人員進行處理、裁決。9、保健食品必須驗收合格后才能入庫或上柜臺,如發現假保健食品就地封存及時上報質量管理人員。15、散裝食品銷售、貯存管理制度。食品經營者貯存散裝食品,應當在貯存位置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食品經營者銷售散裝食品,應當在散裝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經營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銷售生鮮食品和熟食制品,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所需要的溫度、空間隔離等特殊要求,防止交叉污染。16、食品批發企業銷售記錄制度。從事食品批發業務的經營企業建立食品銷售記錄制度,如實記錄批發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銷售日期以及購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從事批發業務的食品經營企業應當向購貨者開具載有前款規定信息的銷售票據或者清單,同時加蓋印章或者簽字。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商超百貨
上傳時間:2024-08-15
1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