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店食品衛生安全規章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6610
2023-11-15
12頁
46.50KB
1、保健品店食品衛生安全規章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索證索票制度第一條 本店建立健全進貨索證索票制度,嚴格審驗供貨商的經營資格,仔細驗明保健食品合格證明和食品標識,確保交易對象主體資格合法,購入保健食品質量合格。第二條 本店對購入的保健食品,應當索取并仔細查驗供貨商的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或者衛生許可證、標注通過有關質量論證食品的相關質量認證證書、進口食品的有效商檢證明、國家規定應當經過檢驗檢疫食品的檢驗檢疫合格證明。上述相關證明應當在有效期內首次購入時索驗。第三條 本店首次購入保健食品時,還應當按保健食品品2、種索取并仔細查驗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該批次保健食品的質量檢驗合格報告,之后應當每半年索驗一次檢驗報告;檢驗報告所列檢驗項目應當包括法律、法規規定和保障食品安全的相關項目。第四條 本店應當索取并仔細查驗供貨商的身份證明和應當檢驗檢疫的保健食品的檢驗檢疫合格證明。第五條 索取和查驗的營業執照(身份證明)、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質量認證證書、商檢證明、檢驗檢疫合格證明、質量檢驗合格報告和銷售發票(憑證)應當按供貨商名稱或者保健食品種類整理建檔備查,相關檔案應當妥善保管,保管期限自該保健食品購入之日起不少于2年,有條件的可實行計算機管理,建立健全紙質和電子檔案。衛生管理制度第一條 店內保持清潔,無污染3、源。第二條 購入保健食品做好食品質量的檢查驗收登記工作。第三條 工作人員每年進行健康體檢和知識培訓,取得健康證后方可上崗。第四條 保健食品銷售工作人員必須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洗手消毒后上崗,銷售過程中禁止撓頭、咳嗽,打噴嚏用手捂口。第五條 銷售的保健食品必須有完整的包裝或防塵容器盛放。第六條 保健食品銷售應專柜或專間,要有防塵、防蠅、防污染設施。必須保持通風、干燥,分類、分架、離地、離墻存放,做到先進先出。進貨檢查驗收制度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保健食品質量管理,規范保健食品經營行為,嚴把保健食品質量關,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建立。結合本店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第二條 本企業應加強對4、保健食品進貨、入庫、保管、上柜銷售等環節的全程管理,嚴格審驗經銷商品質量及相關身份證明,確保所經營保健食品質量安全、可靠,標識說明真實、清晰,努力提高服務質量水平,樹立企業誠信經營的良好形象。第三條 本企業應建立保健食品進貨檢查驗收臺賬。臺帳上明確保健食品名稱、進貨日期、數量、批次、金額、產品企業的廠名、廠址等相關資料,并明確專人負責進貨驗收工作人,重點驗收以下內容:(一)進貨的保健食品是否屬國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銷售的產品。(二)保健食品是否已失效,變質或過期。(三)保健食品包裝上的標識是否真實并符合下列要求。1、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2、有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生產廠廠名和廠址。3、根據產品特5、點和使用要求,需要標明產品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稱和含量的應用中文相應予以標明;要事先讓消費者知曉的,應當在外包裝上標明,或者預先向消費者提供有關資料。4、限期使用的產品,應當在顯著位置清晰地標明生產日期和安全使用期限或者失效日期。5、使用不當,容易造成產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應當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6、屬于國家強制認證或實行市場準入的產品,應標有已獲國家強制認證或市場準入的相關認證標志。(四)保健食品包裝上標有獲獎標志,質量認證標志或其它特殊標志的是否具有法定權威部門頒發的獲獎證明,認證證書或授權使用書等相關證明資料,是否符合相關證明資料中核定使用的產品范圍6、及期限。(五)產品及其包裝上標有注冊或專利注冊標志的,標注人是否具有所標注商標或專利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是否符合注冊商標或注冊中核定使用的產品范圍及期限。(六)產品的名稱、包裝,所附的說明書及其它宣傳資料是否存在虛假,誤導或違反廣告法有關規定的內容。(七)產品上標注的產地、廠名、廠址是否真實。(八)產品的重量是否與標準一致。(九)其它通過感觀及查驗資料可以進行審驗的內容。第九條 企業在店堂內外張帖的產品宣傳及說明內容必須真實合法,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第十條 企業應配備專職進貨驗收人員或其他質量管理人員,日常應加強對內部員工的產品質量檢驗技能及相關法律法規的業務培訓,促進進貨驗收工作的順利開展。7、儲存制度第一條 為保證對保健食品實行科學、規范的管理,正確、合理地儲存,保證保健食品儲存質量,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 按照安全、方便、節約、高效的原則,正確選擇倉位,合理使用倉容,“五距”適當,堆碼規范、合理。第三條 應按照經營規模的需要,配備符合規定要求的底墊、貨架等儲存設施,配置必要的溫濕度監測和調控設施。第四條 應設置溫濕度條件適宜的恒溫度。根據保健食品儲存條件要求,應將保健食品分別存放于常溫庫、陰涼庫等。對有特殊溫濕度儲存條件要求的保健食品,應設定相應的庫房溫濕度條件,保證保健食品的儲存質量。第五條 按照保健食品性能,對其實行分區、分類儲存管理。第六條 庫成保健食品應按其批號及效期遠近依8、序集中碼放,不同批號的不得混垛。第七條 根據季節、氣候變化,做好庫房溫濕度管理工作,每日上、下午定時各一次觀測并記錄“溫濕度記錄表”,并根據條件及時調節溫濕度,確保保健食品儲存安全。第八條 保健食品存放實行色標管理。待驗品、退貨區黃色;合格區綠色;不合格區紅色。第九條 對不合格保健食品實行控制性管理,不合格保健食品應單獨存放,專帳記錄,并有明顯標志。第十條 儲存中發現有質量問題的保健食品,應立即將營業場所陳列和庫存的保健食品集中控制并停售,報食藥監部門處理。第十一條 做好儲存保健食品的帳、貨管理工作,按月盤存,確保帳、票、貨相符。第十二條 保持庫內環境、貨架的清潔衛生,定期進行清理和消毒,做好9、防盜、防水、防潮、防腐、防鼠、防污染等工作。出入庫制度第一條 保健食品出庫工作由藥庫管理員負責。 第二條 保健食品出庫憑“保健食品領用單”。由領用單位填寫“保健食品領用單”, 藥庫管理員按照實際品種和數量發放保健食品,對庫存暫不足的品種,均向請領單位說明情況,并盡快請購。 第三條 嚴把質量關。保健食品出庫時,藥庫管理員和領用者必須以認真負責的態度,檢查質量和有效期,核實品種,規格等,嚴防變質失效的藥品出庫。 第四條 保健食品領用單經領用者和庫管員簽字,作為存檔,以備查。 第五條 藥品管理員須認真及時銷帳,確保帳物相符。不合格保健品處理制度 第一條 質量不合格保健食品不得采購、入庫和銷售。凡與法10、定質量標準及有關規定不符的保健食品,均屬于不合格保健食品。包括: (一)保健食品的內在質量不符合國家法定質量標準及有關規定的保健食品。(二)保健食品的外觀質量不符合國家法定質量標準及有關規定的保健食品。(三)保健食品包裝、標簽及說明書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保健食品。第二條 在保健食品驗收、儲存養護、上柜、銷售過程中發現有質量問題時,應及時確認,確定為不合格的保健食品應存放于不合格區,掛紅色標識。第三條 質量管理員在檢查過程中發現不合格保健食品,應及時通知倉管員、營業員等立即停止出庫和銷售,同時將不合格保健食品集中存放于不合格區,掛紅色標識。第四條 食藥監部門檢查、抽驗發現不合格品,企業應立即停止11、銷售,同時,將不合格保健食品移入不合格區,掛紅色標識,做好記錄,等待處理。第五條 不合格保健食品應按規定進行報損和銷毀。第六條 不合格保健食品的報損、銷毀由質量管理員統一負責,其他各崗位不得擅自處理、銷毀不合格保健食品。第七條 不合格保健食品的銷毀時,應在質量管理員和其他相關部門的監督下進行,并填寫報損銷毀記錄。第八條 對質量不合格的保健食品,應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及時制定與采取糾正、預防措施。第九條 應認真、及時、規范地做好不合格保健食品的處理、報損和銷毀記錄,記錄應妥善保存至少2年。第十條 質量管理員每季應對不合格藥品的處理情況進行匯總、分析,提出改進意見,進一步加強各環節的質量管理。第十12、一條 明確為不合格保健食品仍繼續發貨、銷售的,應按有關規定依法予以處罰。培訓制度第一條 為提高本單位從業人員職業素質,充實其業務知識與技能,以增進工作質量及績效,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 本單位培訓按照“經濟、實用、高效”的原則,采取人員分層化、方法多樣化、內容豐富化的培訓政策。第三條 本制度適用于本單位所有員工。第四條 培訓內容包括知識培訓、技能培訓和態度培訓。(1)知識培訓不斷實施員工本專業和相關專業新知識的培訓,使員工具備完成本職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知識和迎接挑戰所需的新知識。(2)技能培訓不斷實施員工崗位職責、操作規程和專業技能培訓,使其在充分掌握理論的基礎上,能自由的應用、發揮、提高。(3)13、態度培訓不斷實施心理學、人際關系學、社會學、價值觀及政治覺悟的培訓,建立本單位與員工之間的相互信任關系,滿足員工自我實現的需要。第五條 培訓形式分為員工自我培訓、員工內部培訓、員工外派培訓。1、員工的自我培訓。員工的自我培訓是最基本的培訓方式。本單位鼓勵員工根據自身的愿望和條件,利用業余時間通過自學積極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本單位會盡力提供員工自我培訓的相關設施,如場地、聯網電腦等。2、員工內部培訓員工的內部培訓是最直接的方式,主要包括:(1)新員工培訓。(2)崗位技能培訓。(3)轉崗培訓。根據工作需要,本單位員工調換工作崗位時,按新崗位要求對其實施崗位技能培訓。(4)部門內部培訓。部門內部14、培訓由本單位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對員工進行小規模、靈活實用的培訓。(5)繼續教育培訓。本單位根據要求參加各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的培訓。3、員工外派培訓。員工外派培訓是本單位具有投資性的培訓方式。本單位針對員工工作需要,在本單位以外進行培訓。第六條 被培訓者的權利1、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員工有權利要求參加本單位內部舉辦的各類培訓。2、經過批準進行培訓的員工有權利享受本單位為受訓員工提供的各項待遇。第七條 被培訓者的義務1、培訓員工在受訓期間一律不得歸于規避或不到。對無故遲到和不到的員工,按本單位考勤制度處理。2、培訓結束后,員工有義務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日常工作中去。3、外部培訓結束一星期內,員工15、應將其學習資料整理成冊,交由本單位保管。并將其所學教給本單位其他員工。第八條 建立培訓檔案1、建立本單位的培訓工作檔案,包括培訓范圍、培訓方式、培訓教師、培訓人數、培訓時間、學習情況等。2、建立員工培訓檔案,將員工接受培訓的具體情況和培訓結果詳細記錄備案,包括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培訓內容、培訓目的、培訓效果自我評價、培訓者對被培訓者的評語等。第九條 培訓計劃的制定本單位根據規定時間發放員工培訓調查表,企業負責人結合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將其匯總。結合員工自我申報、人事考核、人事檔案等信息,制定本單位的年度培訓計劃。根據年度培訓計劃制定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包括培訓的具體負責人、培訓對象、確定培訓的目標和內容、選擇適當的培訓方法和選擇學員和老師、制定培訓計劃表、培訓經費的預算等。第十條 培訓實施過程原則上依據制定培訓計劃進行。第十一條 本單位負責對培訓過程進行記錄,保存過程資料,如電子文檔、錄音、錄象、幻燈片等。培訓結束后以此為依據建立本單位培訓檔案。第十二條 本制度的擬訂或修改本單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