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書之保證食品安全規章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6625
2023-11-15
15頁
23.50KB
1、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保證食品安全規章制度 【篇一:保證食品安全規章制度】保證食品安全規章制度第一條購進的任何食品一律應當進行實地查驗。第二條在購進食品時,應查驗證明供貨方主體資格合法的有效證件,并按批次向供貨方索取證明食品質量符合標準或規定,以及證明食品來源的票證,并保存原件或者復印件。第三條經營包裝食品的,要對食品包裝標識進行查驗核對,主要查驗內容包括:查驗食品包裝是否有中文標明的商品名稱、生產廠家廠名、廠址;是否在包裝上顯著位置清晰標明食品名稱、配料清單、配料定量、凈含量和瀝干物(固形物)含2、量。特殊膳食用食品是否在顯著位置予以清晰標示能量營養素、食用方法和適宜人群的。是否標明生產日期、保質期、貯藏說明、產品執行標準、質量等級。對使用不當,容易造成損害及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食品是否標警示標記或中文警示語。經感官鑒別是否存在已經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食品是否符合產品說明書的質量情況。是否存在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或者檢驗、檢疫不合格的;進口食品是否用中文標明的原產國國名或者地區名以及在中國依法登記注冊的代理商、進口商或者經銷商名稱和地址的。輻照食品、轉基因食品是否在顯著位置予3、以清晰標示的。第四條法律法規規定必須檢驗或者檢疫的,必須查驗其有效檢驗檢疫證,未經檢驗檢疫的,不得上市銷售。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的,應經有關產品質量檢測機構或市場設立的檢測點檢測合格才能上市銷售。第五條應加強檢查食品的外觀質量,對包裝不嚴實或不符合衛生要求的,應及時予以處理,對過期、腐爛變質的食品,不得進入庫,并立即停止銷售,并進行無害化處理。第六條審查食品是否與其廣告宣傳相一致,是否存在有虛假和誤導宣傳的內容。第七條在進貨時,對查驗不合格和無合法來源的食品,應拒絕進貨。發現有假冒偽劣食品時,應及時報告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食品xx票制度第一條索證索票制度是指為保證食品安全,在購進食品時,本4、單位員工必須向供貨方索取有關票證,以確保食品來源渠道合法、質量安全。第二條與初次交易的供貨單位交易時,應索取證明供貨者和生產加工者主體資格合法的證明文件: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證明文件,每年核對一次。第三條在購進食品時,應當按批次向供貨者或生產加工者索取以下證明食品符合質量標準或上市規定,以及證明食品來源的票證:1食品質量合格證明;2檢驗(檢疫)證明;3銷售票據;4有關質量認證標志、商標和專利等證明;5強制性認證證書(國家強制認證的食品);6進口食品代理商的營業執照、代理資料、進口食品標簽審核證書、報關單、注冊證。第四條下列食品進貨時必須按批次索取證明票證:1活禽5、類:檢疫合格證明、合法來源證明;2牲畜肉類: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或畜產品檢驗合格證明、進貨票據;3糧食及其制品、奶制品、豆制品、飲料、酒類:檢驗合格證明、進貨票據。第五條對獲得馳名商標、著名商標或者省級以上安全食品、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名牌產品稱號的優質食品,可憑以上稱號相應標識和憑證直接銷售,免予索取其他票證。第六條對實行購銷掛鉤的食品,可憑購銷掛鉤協議和供貨方的銷售憑證直接銷售,免予索取其他票證。第七條對索取的票證要建立檔案,并接受市場服務中心和有關行政執法部門的監督檢查。食品質量檢查制度第一條對所有進貨食品都要進行檢查,并定期對食品進行抽查檢查或檢測。第二條對包裝不嚴實或不符6、合衛生要求的,過期、腐爛變質的食品應及時予以處理,發現有假冒偽劣食品時,應及時報告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第三條抽查檢查或檢測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抽樣時,應兩人以上相關人員在場,并填寫抽樣記錄單,并簽字、蓋章。第四條受測戶對檢測結果有異議的,可另取樣進行檢測或根據實際情況送法定檢驗機構檢測。第五條食品質量檢查應按規定的操作規則、工作規程進行操作,確保檢測公正、準確、有效【篇二: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共十條)】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目錄(一)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訓管理制度?2(二)場所環境衛生檢查制度?2(三)食品供應商遴選制度?2(四)關鍵環節操作規程,包括采購、貯存、烹調溫度控制、專間操7、作、包裝、留樣、運輸、清洗消毒等流程?3(五)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臺賬記錄制度?3(六)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制度?4(七)食品檢驗(包括入庫檢驗和出廠檢驗)制度?5(八)問題食品召回和處理方案?5(九)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6(一)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一、食品生產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證明。二、新參加工作的從業人員、實習工、實習學生必須取得健康證明后上崗,杜絕先上崗后查體的事情發生,同時進行相關培訓。三、食品衛生管理人員負責組織本單位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工作,建立從業人員衛生檔案,督促“五病”人員調離崗位,并對從業人健康狀況進行日常監督8、管理。四、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疾病的,不得參加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生產經營。五、當觀察到以下癥狀時,應規定暫停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護措施。腹瀉,手外傷、燙傷、皮膚濕疹、長癤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發熱、嘔吐。六、食品從業人員應堅持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發、勤洗衣服、被褥、勤換工作服。禁止長發、長胡須、長指甲、戴手飾、涂指甲油、不穿潔凈工作衣帽上崗和上崗期間抽煙、吃零食以及做與食品生產、加工、經營無關的事情。七、對食品從業人員實行德、能、勤、紀綜合考核,具優者給予表揚或獎勵:對綜合考核成績欠佳者進行批評教育使其改正9、;對不改者勸其離崗或規定依法解除勞動合同。八、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和健康管理培訓,并做好培訓記錄。(二)從業人員培訓管理制度1、從業人員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必要時接受臨時檢查。新參加或臨時參加工作的人員,應經健康檢查,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后方可參加工作。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疾病的,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2、從業人員有發熱、腹瀉、皮膚傷口或感染、咽部炎癥等有礙食品衛生病癥的,應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礙食品衛生的病癥或治愈后,方可重新10、上崗。3、應建立從業人員健康檔案。(三)食品供應商遴選制度1、購進的任何食品一律應當進行實地查驗。需保證供貨方主體資格合法的前提下開展合作活動。2、在購進食品時,按批次向供貨方索取證明食品質量符合標準或規定,以及證明食品來源的票證,并保存原件或者復印件。3、在進貨時,對查驗不合格和無合法來源的食品,應拒絕進貨。發現有假冒偽劣食品時,應及時報告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四)關鍵環節操作規程,包括采購、貯存、烹調溫度控制、專間操作、包裝、留樣、運輸、清洗消毒等流程1、購進的任何食品一律應當進行實地查驗。2、購進的產品是否標明生產日期、保質期、貯藏說明、產品執行標準、質量等級等字樣。3、加工操作規程應11、具體規定標準的加工操作程序、加工操作過程關鍵項目控制標準和設備操作與維護標準,明確各工序、各崗位人員的要求及職責。4、對所有進貨食品都要進行檢查,并定期對食品進行抽查檢查或檢測。對包裝不嚴實或不符合衛生要求的,過期、腐爛變質的食品應及時予以處理。5、審查食品是否與其廣告宣傳相一致,是否存在有虛假和誤導宣傳的內容。6、食品用具、容器、包裝材料應符合有關衛生標準,無毒無害,便于洗刷、消毒、保潔。食品用具每天班前、班后要清洗、消毒一次,運行食品用具要有專人保管、不混用、不亂用。食品冷藏、冷凍工具應每天保潔一次,每周洗刷、食品用具清洗、消毒應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對過程要有序、保持清潔、無污垢、見本色12、。消毒一次,專人負責、專人管理。不符合衛生標準要求的用具及時更換。(五)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臺賬記錄制度一、應依法建立采購查驗記錄和索證制度的品種食品及食品原料(食用米、面、油、調味品等)、食用農產品(肉類、蔬菜等)、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一次性餐盒、筷子等用于食品的工具、包裝材料、容器、洗滌劑、消毒劑、設備設施等)二、xx要求1從食品生產單位、批發市場采購的,須查驗留存供貨商資質證明和產品檢驗合格證明。2從固定供貨商(含個體經營戶)采購的,應查驗留存供貨商的資質證明、每筆供貨清單等;宜簽訂采購供貨合同以保證食品安全質量;3從合法超市、農貿市場采購的,須留13、存購物清單;4使用集中式餐具消毒企業的,應索取廠家營業執照及產品消毒合格證明;以上各種來源的采購,均須索取留存有效購物憑證(發票、收據、進貨清單、信譽卡等);證明資料為復印件者,宜有供應者蓋章或簽字確認。三、進貨驗收1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14條規定,不得有餐飲服務提供者禁止采購、使用和經營的食品。采購時應進行感觀檢查,不得采購腐敗變質、摻雜摻假、霉變生蟲、污染不潔、有毒有害、有異味、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及原料,以及外觀不潔、破損、包裝標簽不符合要求或不清楚、來源不明、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水產及其制品加工食品。2預包裝食品及食品添加劑標簽要求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42條、14、47、48和66條的規定。3.在食品入庫或使用前核驗所購食品與購物憑證是否相符。四、臺賬記錄1應按格式如實記錄產品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或者保留載有上述信息的進貨清單或票據,需完整填寫。2實行統一配送經營方式的餐飲服務提供者,可以由企業總部統一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產品合格的證明文件等,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企業各門店應當建立總部統一配送單據臺賬。門店自行采購的產品,應當遵照以上規定進行查驗索證索票制度。3、應當按照產品品種、進貨時間先后次序有序整理、保存采購記錄及相關資料。記錄,票據的保存期限不得少干2年。(六)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制度1、食品15、添加劑的使用必須符合gb27602007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或衛生部公告名單規定的品種及其使用范圍、使用量,杜絕使用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中物品的現象。2、不得以掩蓋食品腐敗變質或摻雜、摻假、偽造為目的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劑而降低了食品質量和安全要求。餐飲經營單位加工經營食品為現制現售模式,盡可能不用食品添加劑,確須使用的,應在限量范圍內使用。3、采購使用的明礬、泡打粉、小蘇打、臭粉等食品添加劑包裝標簽上應注明中文“食品添加劑”字樣。【篇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xxxx(企業名稱)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為保證經營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16、全,依據中國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下簡稱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及相關規章制度及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制定本制度。一、對經營的食品安全負責,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承擔社會責任。學習食品安全相關法律知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保證食品餐飲安全,依照國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食品經營活動。服從社會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監督管理,持之以恒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二、從事食品經營,保證依照國家法律規定按法定條件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照。經營條件發生變化,不符合食品經營要求的,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潛在風險的,立即停止食品經營17、,向所在地縣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報告。三、經營食品,保證僅在食品流通許可部門核準的許可范圍范圍內從事食品經營活動;保證符合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條要求,保證不經營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條所禁止經營的食品。1四、采購食品,堅持每批次查驗供貨者的食品流通(批發)許可證(食品生產商直供還須查驗其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保證不從無上述許可證照及證明文件的供貨商處購進食品經營。五、貯存或銷售預包裝食品,保證按照食品標簽標示的警示標志、警示說明或者注意事項的要求。貯存或銷售散裝食品,在貯存位置或銷售散裝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經營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經營生熟18、食品,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所需要的溫度,安間隔離等特殊要求,防止交叉污染。食品貯存、銷售的容器、工具和設備安全、無害,保持清潔,并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要求等特殊要求。六、食品經營,保證建立執行并遵守國家法定制度:1、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制度和健康檔案制度。從業人員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從事食品經營,體檢健康證明隨身攜帶,以備檢查。患有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的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疾病的從業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2、食品退市制度。食品經營中發現經營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立即停止經營,下架單獨存放,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并記錄停止經營和通知情況,將有關情況報告轄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2對貯存、銷售的食品定期進行檢查,查驗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及時清理變質、超過保質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并做好記錄。七、銷售食品,主動向消費者提供銷售憑證,對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履行更換、退貨等義務。八、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對導致或者可能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設備等,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并自事故發生之時起二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經營者:xxxxxxxxx年x月xx日3經營工具清單1、貨架4組2、貨柜2組3、滅蚊燈4、滅鼠器5、收銀臺6、收銀機1盞1個1組1xx2011年8月16日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