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公司技術保障措施及安全責任落實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6645
2023-11-15
12頁
40.57KB
1、信息技術公司技術保障措施及安全責任落實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系統硬件設備管理制度:1、防火墻、服務器、網絡、交換機等設備,未經同意不得拆裝、移動;2、為保證服務器良好運行,充分發揮效率,除指定的人員外,其它人不得隨便拆開機 器或調換各種設備配件,否則造成機器損壞將追究責任;3、計算機和輔助設備需檢修,應報告專業工作人員,由有關人員檢修;4、安全人員必須愛護機器及各種設備,不準隨便破壞,有意破壞者和對于不按操作規 范使用設備、儀器,造成損壞考,照價賠償或酌情賠償損失。二、系統硬件環境(機房)管理2、制度:1、嚴格執行機房進出管理制度,無關人員未經安全責任人批準嚴禁進岀機房(系統硬 件環境);2、辦事人員和來訪者必須經有關領導批準后,應持有臨時出入證,履行嚴格的登記手 續,填寫進出記錄。并由工作人員帶領才能允許進入機房(系統硬件環境);3、禁危險品、易燃易爆和強磁物品及其它與機房工作無關的物品進入機房(系統硬件 環境);4、攜帶用于維護設備或施工使用等物品進出機房(系統硬件環境)時,應妥當保管處 置,并持有攜物證;5、進入機房(系統硬件環境),嚴格遵守機房管理制度,操作制度和有關電氣安全操作 規程,不允許在機房(系統硬件環境)內從事與工作無關的事情,以防止損壞系統、數據和 機器設備等;6、3、在機房(系統硬件環境)內嚴禁抽煙,不得隨地吐痰、亂扔紙屑垃圾,不準在機房 內吃食物;7、未經有關領導批準,不得在機房(系統硬件環境)內照像、錄像;8、隨時對機房進行巡視,注意發現產生危險、故障的征兆及其原因,檢查防災防范設 備的功能等。(1)計算機系統發生故障;(2)誤操作;(3)外部攻擊;(4)發生火災、水災、地震等自然災害;(5)計算機病毒的侵蝕;(6)意外停電;(7)其它。三、信息安全保密制度:1、在職人員須與公司簽訂保密協議,嚴格保守公司內部技術秘密,不得泄露公司的任 何商業和技術機密,其中包括:(1)系統構成技術指標保密,包括:系統操作平臺、版本信息,應用軟件的源代碼及 相關信息。(4、2)網絡整體構架保密,包括:網絡整體的拓普結構,交換機及防火墻的選型和內部 關鍵服務的IP等。(3)口令保密,包括:系統口令和數據庫口令,不得以任何手段和方式破解和泄露用 戶口令。(4)技術資料保密:技術資料的使用和保管必須嚴格按照技術資料管理制度執行。(5)客戶數據保密,包括:客戶在網站的注冊資料和私人設置資料以及客戶的交易數 據。(6)其他關系到公司和客戶利益的資料和數據保密。(7)其他國家規定的資料和數據保密。(8)保密資料不得以明碼方式保存和傳輸。(9)不得任意修改和銷毀電腦資料。(10)對于廢棄的保密資料,必須徹底銷毀。2、對于違反上述規定者,一經發現,將追究其責任,給予降職、停職等5、處罰,直至開 除。四、人員配備和組織管理網絡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的最根本核心是人員管理,提髙安全意識,行于具體的安全技 術工作中。為此,安全的人事組織管理主要基于以下三個原則:(1)多人負責每一項與安全有關的活動,都必須有兩人或多人在場。這些人應是系統安全主管領導指 派的,工作認真可靠,能勝任此項工作;他們應該簽署工作情況記錄以證明安全工作已得到 保障。負責的安全活動范I韋I包括:1. 訪問控制使用證件的發放與回收;2. 信息處理系統使用的媒介發放與回收;3. 處理保密信息;4. 硬件和軟件的維護;5. 系統的設計、實現和修改;6. 重要程序和數據的備份、刪除和銷毀等。(2) 任期有限任何人最好6、不要反期擔任與安全有關的職務,遵循任期有限原則,工作人員應不定期地循環任職,并規定對工作人員進行輪流培訓,以使任期有限制度切實可行。(3) 職責明確在信息處理系統工作的人員不要打聽、了解或參與職責以外的任何與安全有關的事情, 除非系統主管領導批準。出于對安全的考慮,下面每組內的兩項信息處理工作應當盡可能分開。1. 系統管理與計算機編程;2. 機密資料的接收和傳送;3. 安全管理和系統管理;4. 訪問證件的管理與其它工作;5. 計算機操作與信息處理系統使用媒介的保管等。五、系統安全漏洞檢測:1、定期用漏洞掃描軟件掃描系統漏洞,對服務器進行安全漏洞檢測,關閉不必要的端 口;2、每天升級服務器系統,7、安裝服務器補丁,預防可能存在的網絡系統安全漏洞;3、安全人員在漏洞掃描檢測完成后,應編寫檢測報告,需詳細記敘是否檢測到漏洞, 結果、建議和實施的補救措施與安全策略。檢測報告存入系統檔案。六、系統的病毒防治:1、采用經過國家許可的正版防病毒軟件并及時更新軟件版本;2、對系統進行更改的文件,上傳至服務器前要進行完整的病毒掃描,確保在最新病毒 庫檢測下沒有發現病毒感染后方可上傳;3、對服務器的殺毒軟件要做到每天都升級病毒庫,確保病毒庫始終都處于最新狀態, 防止服務器的病毒入侵、感染和傳播;4、嚴禁外來人員未經部門主管同意上機操作,以免發生病毒感染和其他損失;5、電腦出現病毒,操作人員不能殺除的,須及8、時報電腦主管處理;6、在各種殺毒辦法無效后,須重新對電腦格式化,裝入正規渠道獲得的無毒系統軟件;7、安全人員在病毒檢測完成后,應編寫檢測報告,需詳細記敘檢測的時間、結果、建 議和實施的補救措施與安全策略。檢測報告存入系統檔案。七、嚴格的口令管理:1、不定期的經常性更改管理員口令,口令的最長使用吋I可不能超過一個月,口令的選 擇應該選擇較、同時大小寫字母和數字、符號混和的,以防止口令被暴力破解;2、嚴禁泄漏系統口令和管理員口令;3、系統保密員必須有能力更改口令。當口令使用期滿、被其他人知悉或認為口令不保 密時,系統保密員可按照口令更改程序變換口令。口令更換操作應在保密條件下進行;4、對口令數據庫的訪問和存取必須加以控制,以防止口令被非法修改或泄露;5、系統提供的訪問和存取控制機制不夠完善時或機制雖然完善,但可能出現系統轉儲 等情況時,應對存儲的口令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