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會所中心安全應急管理制度匯編.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6667
2023-11-15
20頁
157.17KB
1、健身會所中心安全應急管理制度匯編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民 生 健 身 中 心安全應急管理制度目錄序號文 件 名 稱文 件 編 號主管部門備 注頁碼1安全應急管理制度2泳池溺水應急處理預案3人員損傷應急處理預案4電梯困人應急預案5火災應急處理預案6突發性水浸應急處理預案7設施設備事故應急預案8停電應急預案9停水應急預案1011121314151617(修訂/0) 安全應急管理制度記錄清單 XX-JL-402-01序號記錄名稱記錄編號保存期限(年)保存地點頁碼1事故處理記錄表2培訓記錄表3應急預案演練記錄表安2、全應急管理制度編號:XX-G05 版本/修訂:A/0一、 目的為了預防和控制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時,做出應急準備和響應,最大限度地減輕可能產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二、 應急管理原則1. 安全第一把保障會員與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作為首要任務。2. 預防為主通過危險源辨識、預防對策制定,做好日常的基礎管理工作;編制并通過演練不斷完善實用性的應急預案,強化一線人員的緊急處置和逃生的能力。三、 安全應急機構1. 領導機構:安全經營領導小組組 長:總經理副組長:運營部經理、各門店店長組 員:各分部門負責人、維修技師職 責:1) 負責公司的3、安全運營,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運營原則。2) 組織安全檢查,組織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和考核。3) 及時修訂規章制度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 工作機構:應急救援小組組 長:門店店長副組長:分部門負責人組 員:門店所有員工職 責:1) 履行制度規定的工作職責,通過按規操作、重點關注、日常巡查等方式防止發生安全事故。2) 履行值守應急、信息匯總和綜合協調職責,發揮運轉樞紐作用。3) 當發生安全應急事故時,及時處置、報告并啟動安全應急預案,負責現場應急指揮。四、 運行機制(一) 預防1. 預測:各部門要開展危險源辨識、環境因素識別和風險評價工作,針對可能發生突發事故的情況,制訂預防措施、4、明確責任人和工作內容、做好工作交接,通過日常巡查等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2. 培訓:新員工入職培訓時必須進行安全應急管理制度和各類預案的培訓;除此以外,安全經營領導小組還應當牽頭組織對全體員工進行安全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的培訓。3. 演練:各部門要結合實際,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對相關預案的演練。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并填寫應急預案演練記錄表,作好演練過程的記錄。(二) 應急處置1. 信息報告重大突發事故發生后,各事發源的第一目擊者必須立即報告部門領導,并進行先期處置。應急處置過程中,要及時續報有關情況。 2. 先期處置突發事故發生后,事發源的現場人員與增援的應急人員在報告重大突發事故信5、息的同時,要根據專業人員或領導的指導及時、有效地進行先期處置,控制事態蔓延。3. 應急響應1) 對于先期處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態的重大突發事故,要及時啟動相關預案,由應急指揮機構或工作組統一指揮或指導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2) 現場應急指揮機構負責現場的應急處置工作,并根據需要具體協調、調集相應的物資、人員。現場應急救援人員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3) 當門店店長不在現場時,按照突發事故所屬部門負責人、營銷部經理、值班經理的順序確定現場指揮負責人,統一指揮現場處置工作。 4) 在確定公司內部資源不能夠控制事態時,方可請求外部協助,如物業公司;當確定外部協助也不能夠控制事態時,應當及時請求社會機構或政府6、機構的應急救援。4. 應急結束重大突發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或者相關危險因素消除后,現場應急指揮還應當組織對現場進行初步的善后處理工作直至安全工作機構接手。(三) 恢復與重建1. 善后處置首先要對現場環境進行清理,防止次生突發事件,并將對會員與營業產生影響的因素消除;其次要對突發事故中的傷亡人員、應急處置工作人員,以及緊急調集的單位或個人進行慰問和補償,做好情緒安撫工作。2. 調查與評估 對突發事故的起因、影響、責任、經驗教訓和恢復重建等問題按照“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調查評估和處理。“四不放過”原則具體內容如下:(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2)責任人員未受到嚴肅處理不放過;(3)事故責任人和廣7、大員工沒有受到深刻教育不放過;(4)事故制定的防范措施未落實不放過。3. 恢復重建如遇到需要恢復重建的突發事故時,要根據事故恢復重建計劃,組織實施恢復重建工作。 (四) 信息的報告與發布突發事故的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重大事故發生后應及時向公司領導報告,并根據事件處置情況做好后續報告工作。也應當向員工發布簡要信息和應對防范措施等。五、 應急保障1. 物資保障各門店要建立應急物品清單,確保應急日常所需應急物資的正常供應,并加強對應急物資儲備的監督管理,及時予以補充和更新。2. 聯絡保障門店前臺應知曉所在店物業、附近醫院、公司及部門領導、維修技師聯系電話,公司及部門領導、維修技師聯系8、電話應保持24小時暢通,確保在發生事故后能及時得知并趕赴現場。3. 交通運輸保障要保證緊急情況下應急交通工具的優先安排、優先調度,如需緊急借用員工或其他人員交通工具的,應急結束后公司應當給予合理補償;以確保應急處置能夠及時、迅速的正常開展。六、 監督管理1. 工作檢查安全應急領導小組應當組織人員定期對各部門的安全工作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對于工作落實與執行不到位的,應當參照員工獎懲制度從重給予申誡、處罰。2. 責任與獎懲 突發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實行責任追究制。對突發事故應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對遲報、謊報和瞞報突發事故重要情況或者應急管理工作中有其它失職、瀆職行為9、而喪失應急的最佳機會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經濟損失的,對有關責任人給予處罰、處分;構成犯罪的,送司法機關處理。七、 支持性文件序號文件名稱文件編號備注1泳池溺水應急處理預案2會員損傷應急處理預案3電梯困人應急預案4火災應急處理預案5突發性水浸應急處理預案6設施設備事故應急預案7停電應急預案8停水應急預案八、 記錄表單序號表單名稱表單編號備注1事故處理記錄表2培訓記錄表3應急預案演練記錄表(修訂/0) 事故處理記錄表 XX-JL-G05-01事件專題發生部門發生時間發生地點事件記錄事件原因分析和預防措施處理意見及結果部門經理意見相關部門意見總經理意見(修訂/0) 培訓記錄表 XX-JL-培訓對象培訓10、主題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培訓人培訓方式參加人員:缺席人員:請假人員:培訓內容(詳細見附表):備 注應急預案演練記錄表預案名稱演練地點組織部門總指揮演練時間參加部門和單位演練類別實際演練 桌面演練 提問討論式演練 全部預案 部分預案實際演練部分:物資準備和人員培訓情況演練過程描述預案適宜性充分性評審適宜性: 全部能夠執行 執行過程不夠順利 明顯不適宜充分性: 完全滿足應急要求 基本滿足需要完善 不充分,必須修改演練效果評審人員到位情況迅速準確 基本按時到位 個別人員不到位 重點部位人員不到位職責明確,操作熟練 職責明確,操作不夠熟練 職責不明,操作不熟練物資到位情況現場物資:現場物資充分,全部有效 11、現場準備不充分 現場物資嚴重缺乏個人防護:全部人員防護到位 個別人員防護不到位 大部分人員防護不到位協調組織情況整體組織:準確、高效 協調基本順利,能滿足要求 效率低,有待改進搶險組分工:合理、高效 基本合理,能完成任務 效率低,沒有完成任務實戰效果評價達到預期目標 基本達到目的,部分環節有待改進 沒有達到目標,須重新演練外部支援部門和協作有效性存在問題和改進措施記錄人: 評審負責人: 時間:泳池溺水應急處理預案編號:XX-G05 版本/修訂:A/0一、 目的為了加強泳池的安全管理,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確保泳客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按照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二12、 應急救援程序1.當救生員發現有人溺水情況,立即發出緊急信號(長哨音)。2.救生員立即將溺水者施救上岸,根據溺水者溺水程度,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3.另一側救生員立即向現場負責人報告,如遇僅有一位救生員時,救生員應當求助泳客協助呼叫其他工作人員,由其他工作人員向現場負責人報告。4.現場負責人接報后,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報告情況,并根據溺水者狀況,及時撥打120急救。5.現場負責人接報后,立即監控全場,疏導泳客、指揮搶救并同時通知其它崗位人員到公路口接救護車及醫務人員到救護地點。6.應急領導小組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并立即趕赴現場指揮救援。三、 現場急救程序溺水是由于水灌入肺內,或冷水刺激引起喉13、痙攣,造成窒息或缺氧,若不及時搶救,短時間內會對生命構成威脅,必須爭分奪秒地進行現場急救。為預防溺水事件的發生,特制定急救處理預案。 1.發現有人溺水時,救生員必須盡快將溺水者救護上岸,若溺水者仍有意識,首先采用救生工具救人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設法使其頭部外露在水面上;若溺水者已失去意識,施救者要從背后靠近溺水者,使其仰臥,并將頭部舉出水面,以保持呼吸暢通。同時,救生員應讓其他人員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通知醫院,并現場急救。 2.現場負責人立即到出事地點了解情況,維護好秩序,保證救生員實施正常的急救。其他人員堅守崗位,做好準備工作,如需要配合,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安排。3.急救操作程序(1)立即清14、除口鼻內異物、雜物、假牙,保持呼吸道暢通。迅速進行控水:救護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將患者腹部橫置于屈膝的大腿上,頭部下垂,按壓其背部,將口、鼻、肺部及胃內積水倒出。即使排出的水不多,也應抓緊時間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千萬不可因控水延誤了搶救時間。(2)對呼吸已停止的溺水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方法是:將溺水者仰臥位放置,打開溺水者呼吸道,搶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瓣開溺水者的嘴,深吸一口氣,迅速口對口吹氣,反復進行,直到恢復呼吸。人工呼吸的頻率每分鐘1620次。(3)如呼吸心跳均已停止,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法。心肺復蘇法的操作程序主要是以吹氣式人工呼吸配合胸外按壓,對溺水者實施有規15、律的急救。急救者將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段進行心臟按壓,按壓不許間斷,按壓和放松時間要相同,各占50。按壓頻率:每分鐘80100次,不能少于80次;按壓深度:成人45厘米,18歲幼兒3厘米。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單人操作,也可雙人操作。具體操作程序是:單人操作時:先吹兩口氣,立即按壓15次,緊接著再吹兩口氣,按壓15次,如此15:2反復操作,每分鐘至少4個循環。進行一分鐘后檢查一次脈搏和呼吸、瞳孔,檢查時間不超過5秒,以后每5分鐘檢查一次,如果已有脈搏而無呼吸,就只進行人工呼吸。雙人操作時:一人位于溺水者頭旁一側,職責是開放呼吸道、人工呼吸、檢查脈搏、判斷患者是否恢復自主呼吸;另一人在患者胸旁外側,職責16、是心臟按壓。人工呼吸者吹氣一次,胸外按壓者按壓5次,如此以5:1反復進行,每分鐘至少12個循環。四、 后期處理1. 安全應急領導小組應與法律顧問協商統一各部門人員說辭,應對可能發生的媒體采訪。在公司未正式答復前,任何人不得私自發表相關言論。2. 營銷部配合進行善后處理。3. 店長向總經理提交事故分析報告,分析原因及存在的問題,對存在的隱患提出整改方案及實施計劃,整改項目必須30天內完成并提請驗收。五、 預案演練溺水應急救援預案每年至少演練兩次,特別是在夏季游泳高峰期到來前,其演練程序為:1.當學員或泳客發生溺水,救生員、教練員發現后,立即發出緊急信號(長哨音)。2. 救生員需立刻將溺水者救助上17、岸,并肩背至救護地點急救,待救護車到時立即送往醫院。3. 其他崗位人員立即向 120警,并立即協助救生員施救,現場負責人作為臨場指揮,同時安排人員替補救生員崗位。 4.其他崗位接警后,立刻通知在崗人員趕赴現場并向領導報告,同時接救護車及醫務人員到救護地點。 5.現場指揮負責疏導游客、指揮搶救。6. 演練時應安排人員做好現場影像記錄;救生員在演練時應詳細的講述各部分應掌握的技術和注意事項。人員意外損傷應急處置預案編號:XX-G05 版本/修訂:A/0一、 目的預防會員鍛煉時發生損傷,當會員因運動或其他原因造成人身意外傷害時,能夠及時處置、救治,減輕意外傷害給會員及公司造成的影響。二、 會員運動損18、傷預防1. 遇有會員著裝不適宜運動(如穿皮鞋等),應立即制止并糾正;2. 提醒、制止并糾正會員的危險健身動作,如跑步機上打電話等;3. 提醒并制止會員之間非理性的、有危險的競賽;4. 重點保護使用大重量器械進行健身的會員;5. 有高血壓、哮喘等突發性病史或在健身前如服用了減肥藥物或其他刺激性藥品的會員,教練需提醒并制止做劇烈健身運動;6. 如發現會員在運動過程中有面紅、無血色、虛汗等異常現象,需立即提醒會員停止運動;7. 禁止空腹、酒后的會員進行健身運動;8. 遇有兒童進入器械區,教練需立即將兒童帶到安全的地方,并提醒家長注意兒童的行為9. 在會員辦理入會手續時應當采取適當的書面形式,將運動損19、傷預防內容告知會員并由會員簽閱。三、 會員損傷處置程序1. 判定傷情當事故發生時,在場員工需保持冷靜,盡可能安慰會員,不要說刺激會員的話。判定會員是輕微損傷還是嚴重損傷。2. 輕微損傷如會員是輕微損傷,可將會員帶到休息區,按情況讓會員坐下或躺下休息,并倒一杯熱水(可加糖)安撫會員情緒,并視情況建議會員前往醫院進行檢查。3. 嚴重損傷如會員為非輕微損傷的其它損傷,員工需按照急救程序處理4. 尋求協助如發生特殊或嚴重事故,在場員工應立即救助;如情況復雜,要尋求周圍員工或會員的協助。5. 通知店長,撥打急救電話。立即通知店長,店長及相關人員接到報告,立即趕赴現場了解情況,征得客人同意后,安排專人陪同20、賓客去醫院治療或撥打120急救電話。6. 急救與等待急救人員如會員有明顯的外傷和失血,按照急救常識進行必要的包扎和止血。如傷員出現昏迷、失憶、嘔吐、失明、肢體不能移動、失語、偏癱等嚴重癥狀時,嚴禁移動或搬動會員身體,注意保暖,等待急救人員到來。向總經理匯報突發情況。記錄整個事態的發生和處理過程,必要時可采用影像資料并尋求在場會員證明(或留下聯系方式備用)。7. 協助急救、陪同入院協助急救人員對傷員進行救助,及時向急救人員提供事發的一切必要情況。由店內經理級以上管理人員陪同傷員送至醫院。8. 聯系傷員家人,盡快與出事傷員的家人取得聯系,尋求幫助。9. 特別注意做好本職工作,處理過程中不得拖延、怠21、慢傷員或其家人;但不要做任何不切實際的承諾。盡可能安慰傷員讓傷員感受到公司的關心;對不合作的傷員,仍要保持良好的態度,且不可與傷員發生爭執。四、 善后處理1. 掌握傷員傷情在傷員治療期間,指派專人代表公司探望和慰問,并掌握傷情的最新情況。如傷員受傷與公司責任有關,應視情況,酌情給予客人適當補償。2. 上報如事態嚴重,必須向事業部領導匯報,妥善處理事故,防止事態擴大。向上級報告時,需詳細說明事故的原因、處理情況等管理人員對于善后處理的口徑應與總經理或事業部領導溝通后再做決定。電梯困人應急處理預案編號:XX-G05 版本/修訂:A/0一、 目的電梯發生故障困人時,及時處置,確保被困人員在最短時間內22、獲得解救,將因電梯困人導致的不良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二、 應急措施(一) 確定受困樓層,安撫被困人員情緒。1. 員工獲悉電梯困人后,應立即通知現場負責人,并呼叫其他在崗人員一起通過樓層指示、監控中心或逐層確認的方式確定電梯受困樓層。2. 確定乘客受困樓層后,應先安慰受困乘客保持鎮定,并告誡乘客不可將身體依靠在轎門上。要求乘客保持冷靜,耐心等待求援。3. 尤其當被困乘客驚恐不安或非常急躁,試圖采用撬門等非常措施逃生時,要耐心告誡乘客不要驚慌和急躁,不要盲目采取無謂的行動,以免使故障擴大,發生危險。注意在這一過程中,現場始終不能離人,要不斷與被困人員對話,及時了解被困人員的情緒和健康狀況,同時及23、時將情況向現場負責人匯報。(二) 及時聯系施救,控制局面。1. 現場負責人接報后,應立即聯系電梯維保人員趕赴現場施救。2. 安排在崗人員逐層張貼“服務暫停”等字樣于電梯外,以通知各使用者,防止發生二次事故。3. 安排維修技師先關閉故障電梯電源。4. 如果電梯維修人員于30分鐘后仍未到場處理,或無能力解救時應向110求助(應說明求助原因和情況)。向110求助前應征得公司總經理的同意。5. 在解救過程中,若發現被困乘客中有孕婦或病人需要救援,有人頭暈、神志昏迷(尤其是老人或小孩)應立即撥打120通知醫護人員到場,以便被困人員救出后即可進行搶救。6. 被困者救出后,施救人員應當立即向他們表示慰問。724、. 救出被困乘客后,維修技師應監督電梯維保單位關好層門和轎門。8. 前臺應詳細記錄事件經過情況,包括接報時間、工作人員到達現場時間、通知電梯維修公司及其到達時間、被困人員的解救時間、被困人員的基本情況、電梯恢復正常運行時間。若有公安、消防、醫護人員到場,還應分別記錄到場和離開時間、車輛號碼;被困人員有傷者的,應記錄傷者情況和被送往哪家醫院。三、 后期處理1. 被困者救出后,門店應通知電梯維保單位全面檢修故障電梯,請電梯維修公司查明故障原因,修復后方可恢復正常運行。2. 維修技師應詳細記錄故障發生時間、原因、解救辦法和修復時間。3. 因困梯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門店應及時準備應對措施,做好善后處理。4. 安全應急領導小組應與法律顧問協商統一各部門人員說辭,應對可能發生的媒體采訪。在公司未正式答復前,任何人不得私自發表相關言論。四、 預防電梯困人程序1. 計劃性停電,客服部接到外部停電通知后,應立即維修技師停電原因、范圍,停電起止時間,并監督、督促維修技師在停電前1小時前關閉電梯。2. 電梯停運時,客服部應當在各層電梯前張貼“因停電暫時停用等字樣”。3. 維修技師關閉電梯前,應將電梯召喚至基站,確認轎廂內無人后用鎖梯鑰匙關閉電梯,待廳門閉合后方能離開。4. 來電后,客戶部通知維修技師開啟電梯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