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公司綠色食品安全生產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6855
2023-11-15
10頁
29.54KB
1、農業公司綠色食品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綠色食品生產管理制度1、建立綠色食品基地生產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技術指導小組、質控小組及保障小組,具體負責轄區內基地建設的組織、協調、管理、指導、檢測、售后等工作。2、建立農產品基地生產管理組織機構,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充分發揮各部門間組織、協調、管理、指導等工作。3、基地設置質量認證品牌標牌,標明基地名稱、范圍、基地面積、建設單位、種植品種、執行標準、證書編號等內容,接受社會監督。4、按照產品質量標準制定統一的生產操作規程,按“統一技術、統一病蟲害防治2、統一管理、統一銷售”要求組織生產。5、基地建立生產管理檔案,專人負責農業投入品采購、領用、使用記錄,詳細做好種子、農藥、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和田間管理記錄。6、加強基地環境監測與保護,嚴禁在基地內直接堆放畜禽養殖場排泄物,杜絕工業“三廢”和城市、醫院糞便及其他造成農業面源污染的行為。7、建立健全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按照從生產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可以相互追查的原則,逐步建立農產品生產、加工、儲藏、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登記制度,實現農產品質量全程可追溯。 綠色食品農業投入品管理制度1、嚴格執行綠色食品 NY/T 393農藥使用準則和N/T 394肥料使用準則,基地在醒目位置公布禁限用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目3、錄及相關信息。2、基地物資保障小組,要建立綠色食品生產資料的基地準入制度,需提供質量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的優良品種并提供化肥及農藥,并為質量負責。3、建立監督檢查制度。質量控制小組對基地生產中農藥、化肥等投入品進行督查檢查和抽查,每年必須至少2次,保證基地使用農藥、化肥、商品有機肥等投入品符合相關質量標準。4、基地領導小組辦公室、基地單元負責人和技術人員要經常檢查生產人員對農業投入品的使用情況,杜絕使用各類禁用農藥和化肥。5、使用后的肥料和農藥包裝袋、瓶、箱應集中回收,統一處理,以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綠色食品生產記錄檔案管理制度為規范農業生產過程,促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建立健全農產品可追溯制度,依據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制定本制度。1、農產品生產記錄必須包括以下內容:使用農業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病蟲草害的發生和防治情況;收獲日期等。所記錄的內容必須能夠反映整個生產過程,形成完整的質量追溯鏈條。 2、農產品生產主體應如實記錄生產過程,不得漏記、補記和偽造生產記錄。農產品生產記錄應準確、及時、清晰、完整。 3、農產品生產記錄要具體到基本生產單元,由操作人記錄并簽名。 4、農產品生產記錄的整理和保管。生產記錄檔案及配套管理制度,指定專人負責、整理和保管。農產品生產記錄文本要統一編號,落實到具體記錄入。 5、各基本生產單元生產記錄人員在每個生產周期結束5、后,要及時將生產記錄上交,由檔案管理人員整理歸檔。 6、生產記錄應由檔案管理人員按批整理、匯總、裝訂成冊后歸檔,并妥善保管。生產記錄檔案應按類別、產品、批號等建立目錄、分類保管,以便查找。 7、農產品生產記錄應保存三年,凡超過保存期限的生產記錄,由檔案管理人員提出申請,經單位負責人審核批準后銷毀。8、自覺接受省、市、縣業務部門的監督與指導。 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環境保護制度1、建立基地緩沖帶保護區,生產區域與周邊常規生產隔離。2、基地單元設立環境保護標志牌,注明基地名稱和注意事項。3、基地內的生活垃圾及污水要經過無害化處理,施用的有機肥為商品有機肥或經過高溫發酵腐熟處理的畜禽糞便等。4、建立檢驗檢6、測體系,依托安徽合肥環境監測機構,加強對基地投入品、基地產品和基地環境進行檢驗檢測。5、加強水、林、田、路綜合治理,不斷改善和提高基地的生產條件和環境質量。6、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建立旱能澆,澇能排的農田排水系統;加強基地道路建設,改善交通運輸條件。7、基地環境要符合NY/T 39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要求,基地內無工業“三廢”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源。8、定期整頓基地生活、生產環境,防止和及時處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基地環境污染的事故和突發事件,及時向縣農業部門和環保部門報告。9、積極配合農業部門對基地生產用水、土壤等環境進行檢測,維護產地環境質量。 綠色食品監督管理制度和檢驗檢測制度1、質7、量管理員制定年度監測方案,自行檢測或委托農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檢測農藥殘留,確保基地內每批上市的食用農產品監督抽檢全覆蓋。 2、嚴格按照NY/T 762-2004 蔬菜農藥殘留檢測抽樣規范實施農產品抽樣,妥善封存樣品并備樣,按照規定填寫、留存抽樣單。3、堅持科學、公平、公正原則開展監督檢測,建立監測記錄并附具檢測單據,留檔保存。4、根據監測情況,強化監管措施。農產品經檢測不合格,立即開展復檢,對復檢不合格的,向省、市級檢測部門申請定量檢測。如產品確定農殘超標,通知基地負責人,要求同批次農產品暫停上市或立即下架銷毀,直到產品再次檢測合格后方可銷售。5、基地質量管理員積極協助上級主管部門做好轄區8、內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和監測等工作。 綠色食品基地技術培訓制度為提高公司員工的質量意識、知識及管理水平,保證產品質量,發揮質量管理的最大效果,對員工開展技術、質量管理培訓。 1、培訓地點:主要在基地現場培訓并指導;到外地種植基地考察學習;參加省內外各種農產品技術培訓班。2、定期培訓:充分利用冬閑季節,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集中培訓,在農產品不同生產階段,關鍵生產環節,舉行培訓2-3次,有針對性地進行現場培訓和指導。3、培訓對象:聘請省內外技術專家,培訓基地責任人、技術人員及普通員工,計劃每年培訓達100人(次);同時安排技術負責人隨時隨地開展指導。4、培訓內容:培訓內容主要圍繞綠色食品標準技術規程,9、農藥使用準則,肥料使用準則,包裝技術,貯藏技術及田間生產管理記錄,收獲記錄,倉儲記錄,銷售售記錄等內容;學習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安徽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條例等相應法律法規,熟悉國家有關質量管理的規定,用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企業。5、培訓要求:培訓期間基地責任人、具體工作人員和公司員工必須準時參加,認真聽講,掌握內容。 綠色食品企業內部檢查員職責 1、宣傳貫徹綠色食品標準。 2、按照綠色食品標準和管理要求,協調、制度、檢查和監督企業內部綠色食品原料采購、基地建設、投入品使用、產品檢驗、包裝印制、防偽標簽、廣告宣傳等工作。 3、配合綠色食品工作機構開展綠色食品監督檢查工作。 4、負責企業綠色食品相關數據及線下的匯總、統計、編制、及與各級綠色食品工作機構的溝通工作。 5、承擔本企業綠色食品證書和綠色食品標志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管理,產品增報、年檢和續展工作。 6、開展對企業內部員工有關綠色食品知識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