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醫療安全各項管理規章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7058
2023-11-15
12頁
26.51KB
1、醫院醫療安全各項管理規章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危急值報告制度一、 危急值的定義:“危急值”通常指某種檢驗、檢查結果出現時,表明患者可能已處于危險邊緣。此時,如果臨床醫師能及時得到檢查信息,迅速給予有效的干預措施或治療,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則就有可能出現嚴重后果,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這種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檢查結果數值稱為“危值”。二、 檢驗科檢查出的結果為“危急值”,立即復查并檢查室內質控是否在控,操作是否正確,儀器傳輸是否有誤,確認標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詢問申請醫師該結果是否與病情相符;必要2、時重新采集標本進行檢測。確認危急值后,立即電話報告臨床科室檢驗結果,并在危急值結果登記本中詳細記錄,記錄檢查日期、患者姓名、病案號、科室床號、檢查項目、檢查結果、復查結果、臨床聯系人、聯系電話、聯系時間(min)、報告人、備注等項目。三、 醫學影像科、B超、心電圖等科室檢查出的結果為“危急值”, 在確認儀器設備正常,經上級醫師或科主任復核后,立即電話報告臨床科室,并在危急值結果登記本中詳細記錄,記錄檢查日期、患者姓名、病案號、科室床號、檢查項目、檢查結果、臨床聯系人、聯系電話、聯系時間(min)、報告人、備注等項目。四、 臨床科室僅醫務人員能接有關“危急值”報告的電話,并按要求復述一遍結果后,3、認真記錄報告時間、檢查結果、報告者。五、 醫師接獲“危急值”報告后,應根據該患者的病情,結合“危急值”的報告結果,對該患者的病情做進一步了解,對“危急值”報告進行分析和評估并匯報上級醫師或科主任。做出進一步搶救治療措施(如藥物、手術、會診、轉診或轉院等)決定;并在病程記錄中詳細記錄報告結果、分析、處理情況,處理時間(記錄到時與分)。六、 護士在接獲“危急值”電話時,除按要求記錄外,還應立即將檢查結果報告主管醫師或當班醫師,同時記錄匯報時間、匯報醫師姓名。各科“危急值”結果見附表。附:一、檢驗科“危急值”的報告范圍:1、臨床實驗室“危急值”項目名稱 低值 高值白細胞 30109/L血紅蛋白含量(4、成人) 200g/L血紅蛋白含量(新生兒) 223g/L血小板計數 1000109/L凝血酶原時間 (PT) 20秒INR(抗凝治療者) 5.0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 70秒纖維蛋白原定量(Fg)10 g/L酸堿度 7.55二氧化碳分壓 60mmHg 氧分壓 40mmHg血鉀 2.8mmol/L 6.0mmol/L 血鈉 160mmol/L 血氯 120mmol/L血鈣 3.5mmol/L血磷 2.5mmol/L血鎂 3mmol/L 葡萄糖(血):女性及嬰兒22.2mmol/L男性 22.2mmol/L新生兒 16.6mmol/L 血尿素 28mmol/L血肌酐 654umol/L血5、尿酸 750umol/L血淀粉酶 300U/L尿淀粉酶 600U/L總膽紅素(新生兒) 340mol/L乳酸脫氫酶 1000U/L肌酸激酶 1000U/L脂肪酶 700U/L肌鈣蛋白cTnI 0.5mg/L磷酸股肌酸同工酶 200U/L2、微生物輔助檢查:無菌部位標本革蘭氏染色發現病菌,無菌部位標本細菌培養細菌生長。血培養陽性、腦脊液培養陽性、大便沙門氏菌或志賀氏菌陽性、霍亂弧菌、致病性大腸桿菌陽性。3、其它特殊情況如HIV抗體陽性等按正常渠道上報。二、心電圖“危急值”報告范圍:1、心臟停搏;2、急性心肌缺血;3、急性心肌損傷;4、急性心肌梗死;5、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室撲動、顫動;室性心動過速6、;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頻發室性早搏并Q-T間期延長;預激綜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顫動;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動過速;二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傳導阻滯;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動過緩;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三、醫學影像科“危急值”報告范圍:1、中樞神經系統:嚴重的腦內血腫、挫裂傷、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硬膜下/外血腫急性期;腦疝、急性腦積水;顱腦CT或MRI掃描診斷為顱內急性大面積腦梗死(范圍達到一個腦葉或全腦干范圍或以上);腦出血或腦梗塞復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與近期片對比超過15以上。2、脊柱、脊髓疾病:X線檢查診斷為脊柱骨折,脊柱長軸成角畸形、錐體粉碎性骨折壓7、迫硬膜囊。3、呼吸系統:氣管、支氣管異物;液氣胸,尤其是張力性氣胸;肺栓塞、肺梗死。4、循環系統:心包填塞、縱隔擺動;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5、消化系統:食道異物;消化道穿孔、急性腸梗阻;急性膽道梗阻;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肝脾胰腎等腹腔臟器出血。6、頜面五官急癥:眼眶內異物;眼眶及內容物破裂、骨折;頜面部、顱底骨折。四、 B超“危急值”報告范圍:1、外傷急診發現腹腔積液,疑似肝臟、脾臟或腎臟等內臟器官或內臟血管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2、懷疑宮外孕破裂出血;3、大面積心肌壞死;4、心包填塞。醫療不良事件報告制度為了鼓勵全院職工及時、主動報告醫療不良事件,通過及時分析原因,采取相應措施,最大限度地8、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以達到持續改進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的目的,特制定我院醫療不良事件報告制度。一、醫療不良事件的定義醫療不良事件是指臨床診療活動中以及醫院運行過程中,任何可能影響病人的診療結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負擔并可能引發醫療糾紛或醫療事故,以及影響醫療工作的正常運行和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二、醫療不良事件分類根據醫療不良事件造成后果的程度分為:潛在不良事件:由于不經意或是及時的介入行為,而使其原本可能導致的不良事件或情況并未真正發生在病人身上。無傷害:事件發生在病人身上,但是沒有造成任何的傷害。輕度傷害:事件雖然造成傷害,但不需或僅需稍微的處理或觀察;如捏傷、擦傷、皮膚小撕裂傷。9、中度傷害:需額外的探視、評估或觀察,但僅需要簡單的處理;如縫合、夾板固定、冰敷、抽血檢查、包扎或止血治療。重度傷害:除需要額外的探視、評估或觀察外,還需住院、延長住院時間或會診等特別處理。極重度傷害:造成病人永久功能障礙或永久殘疾,甚至死亡。三、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及流程1、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遵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2、發生醫療不良事件后,遵循早發現早報告的原則,當事人應立即報告科主任、護士長。如為一般醫療不良事件,科室負責人以書面形式在一周內填寫不良事件報告表報告醫務科/護理部,醫務科/護理部核實后,報分管院長。嚴重不良事10、件(產生重度傷害及以上)或情況緊急者應在處理事件的同時先口頭上報相關部門,事后在24小時內補填不良事件報告表。3、發生醫療不良事件后,當事人、科室負責人、主管部門應積極采取挽救或搶救措施,盡量減少或消除不良后果。有關的記錄、標本、化驗結果及相關藥品、器械均應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銷毀。4、發生醫療不良事件后,當事人應認真填寫“醫療不良事件報告表”,并登記發生不良事件的經過、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對不良事件的認識和建議。科主任護士長負責組織科內討論,對發生缺陷進行調查、分析,確定事件的真實原因并提出改進意見,跟蹤改進措施落實情況,定期對病區的醫療安全情況分析研討,對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制訂相關的防范11、措施。5、科室負責人應在規定時間內將討論結果分別上報醫務科/護理部,一般不良事件由醫務科/護理部提出處理意見,如屬嚴重不良事件(產生重度傷害及以上),需提交醫院醫療事故管理委員會討論決定。造成不良影響時,相關部門應做好有關善后工作。6、各科室應建立不良事件登記本,將不良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后果、主要責任人、原因分析、處理情況、改進措施等進行詳細記錄。7、對主動、及時上報本科室不良事件的人員和科室,將根據不良事件的具體情況給予免責、減輕處罰;對主動、及時上報本科室或它科不良事件的人員,將根據具體情況給予100500元獎勵。8、對發生不良事件且隱瞞不報的科室和個人,一經查實,根據事件具體情12、況給予當事科室和個人相應的行政和經濟處罰。9、不良事件報告范圍詳見不良事件報告表(見附表1),輸液、輸血不良反應及醫療器械不良反應按輸液、輸血、醫療器械不良反應報告程序進行上報。醫院相似藥品管理制度為了防止相似藥品混淆錯發,保證臨床用藥安全,結合醫院管理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項制度。本制度適用于藥庫、中轉庫及各藥房相似藥品的管理。1.相似藥品分類:品名相似藥品、包裝相似藥品、成分相同廠家不同的藥品、規格不同的相同藥品。2.藥庫各藥房根據日常工作容易錯發的藥品,歸納制定出相似藥品目錄,通過在藥品放置位置留置不同類型的醒目標志提醒藥師特別注意,保證藥品出庫、調配準確無誤。3.對于相似藥品定期安排藥師進13、行清點并建立記錄,保證出現問題及時發現并糾正。4.對于品名相似的藥品,如藥效相同、品名相似的藥品,在藥品柜中分開放置并留置醒目標志特別注意;如藥效不同,品名相似的藥品,要分柜放置并留置醒目標志作為提醒,此類標志字體為紅色,以便更加醒目。5.對于包裝相似藥品,從藥庫到藥房要雙人復核,如藥效相同,包裝相似的藥品,在藥品柜中分開放置并留置醒目標志;如藥效不同,包裝相似的藥品,要分柜放置并留置醒目標志特別注意,標志要醒目。6.對于成分相同廠家不同的藥品,在其放置的地方留置醒目標志,并在標志上標明產地以便區分。7.對于規格不同的相同藥品,在其放置的地方留置醒目標志,并在標志上標明規格以便區分。8.胰島素14、類藥品種類繁多,為了區分不同類型的胰島素,要求把不同種類的胰島素在冰箱分區放置,分別貼上常規胰島素、混合胰島素、中效胰島素、長效胰島素和短效胰島素等標簽。9.本制度的制定可大大減少配藥人員錯拿藥品的幾率,從而形成藥房藥品質量安全的保證體系,詮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院管理年服務理念,各部門應認真貫徹落實。救護車管理制度1.救護車必須保持車況良好,車容車貌整潔,并隨時處于應急狀態。值班司機接到急救指 令后_分鐘內必須出車。2.使用救護車時值班護士必須詳細登記出車時間、事由、人員等。3.各單位救護車的數量、車牌號和車載通訊設備必須報市急救中心指揮調度室(電話“_ _”)登記,以備檢查和調配。4.各單15、位救護車只作醫療救護專用,不得挪作它用。5.救護車發生故障時,必須立即報告本單位醫務科和急救中心指揮調度室,同時應盡快排 除故障。6.救護車每行駛_公里必須進行一級保養(間隔保養),并按規定進行年審、二級保養 和車輛的報廢。7.各醫院必須服從急救醫療中心指揮調度室的調度,不得以車況為借口拒絕出車。8.救護車上必須攜帶必要的搶救設備(詳見附件_和_)。9.救護車離開本單位執行任務,須報本單位醫務科同意并上報急救醫療中心指揮調度室, 以便指揮中心隨時掌握全市救護車動向。10.救護車出動執行_急救任務返回單位時,須向急救中心指揮調度室報告。11.救護車在執行任務時,應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按規定使用警報器和任務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