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醫療廢物管理制度(運送、消毒、安全等).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7073
2023-11-15
11頁
27.54KB
1、醫院醫療廢物管理制度(運送、消毒、安全等)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的工作制度為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國務院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衛生部發布的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結合我院的具體情況,制定醫院醫療廢物管理規定。一、 成立醫療廢物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全院醫療廢物管理組織領導工作,院長為第一責任人,感染管理科為常設管理機構,履行監控職責。制定各級人員的工作職責,各負其責,切實履行職責。建立醫院醫療廢物安全處置方案和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的應急預案。二、 各2、科室應建立廢物收集管理小組,組織本科人員及時收集本科室產生的醫療廢物,并按照類別收集處理(應毀形),分置于防漏、防銳器穿透的專用包裝物或者密閉的容器內(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應用明顯的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對醫療廢物應進行登記,內容包括來源、種類、數量、交接時間、去向和經辦人簽名。三、 各科室兼職運送人員應當使用防滲漏、防遺撒的專用運送工具,按規定時間、路線,將醫療廢物收集運送到醫療廢物暫時貯存地點。運送工具使用后應及時進行消毒和清潔。四、 醫院設立醫療廢物暫時貯存室,設管理人員1名,負責貯存室的管理,該室的設施設備,應達到醫療廢物管理的要求。醫療廢物暫時貯存時間,不得超過二天,對收集的醫療3、廢物應進行登記,注明來源、種類、數量或重量、交接時間、去向和經辦人簽名。暫時貯存室的設施、設備定期進行清潔和消毒。五、 廢棄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藥品及其相關的廢物、化學性廢物(含汞的體溫計、血壓計)等報廢時,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標準執行或交由專門機構處置。六、 醫院定期或不定期對本機構工作人員進行全員培訓。嚴禁轉讓、買賣醫療廢物或在非收集、非暫時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將醫療廢物混入其它廢物和生活垃圾。七、 監控措施。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責,分別對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運送、貯存及各交接環節進行監控。護理部負責對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過程進行監控;總務科負責對醫療廢物4、的運送及貯存進行監控;感染管理科應定期或不定期監督檢查實施情況,防止處理過程中發生流失、泄漏、擴散等問題。八、 健全報告制度。各科于每月5日前將上月的醫療廢物轉移聯單登記表匯總上交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每月15日前將全院醫療廢物轉移聯單登記表匯總,分析存在的問題(資料保存3年),醫療廢物處理過程中發生流失、泄漏、擴散等問題時應及時向管理小組匯報,并責成相關部門及時整改。管理小組定期(每季度)召開會議,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九、 獎懲。對遵守醫療廢物處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室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有失職行為部門和個人,根據影響和造成損失的嚴重程度,追究當事人的責任,5、并按有關規定處理。醫療廢物消毒及記錄制度一、 嚴格執行醫院消毒隔離制度。二、 暫時儲存室及區域每閂用0.1-0.2%的含氯消毒劑對墻壁、地面或物體表面噴灑或拖地消毒,每日一次,并做記錄三、 防護用品在每天工作結束后要用0.25%的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四、 醫療廢物轉移出去后對其區域及用品用0.1%的含氯消毒劑進行噴灑擦拭拖地消毒,并做記錄。五、 醫療廢物轉運推車及容器每日用0.1%的含氯消毒劑噴灑擦洗消毒。六、 對醫療廢物包裝物表面被污染時要立即采用0.2%的含氯消毒劑噴灑消毒。七、 每次收集或轉運醫療廢物后立即進行手清洗和消毒,并洗澡。手消毒用0.5%碘伏消毒液或75%的酒精擦拭13分鐘.八6、 醫療廢物中病原體的培養基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險廢物在交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前必須就地進行壓力蒸氣滅菌或用0.2%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九、 對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的排泄物用0.2%的含氯消毒劑或漂白粉消毒,靜置一小時后排入污水處理系統。十、 一旦發生醫療廢物溢出、散落時,立即進行收集消毒處理,并做記錄。醫療廢物事故報告制度一、一旦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時,其工作人員特別是負責醫療廢物收集、運送、暫時貯存的工作人員有責任和義務立即向感染管理科報告,感染管理科在 48 小時內向區衛生局、環保局、醫院應急事故小組報告。調查處理結束后,必須將調查處理結果向市衛生局、環保局、醫院應急事故7、小組書面報告,報告內容包括: (1) 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及其簡要經過;(2) 泄露、散落醫療廢物的類別和數量、受污染的原因及醫療廢物產生的科室: (3) 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已造成的危害和潛在影響; (4) 已采取的應急處理措施和處理結果。二、發生醫療廢物導致傳染病傳播或者有證據證明傳染病傳播的事故有可能發生時,應當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及有關規定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三、當發生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人員傷亡或健康損害,需要對致病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的重大事故時應當在 2 小時內向區政府、衛生局報告,并采取相應緊急處理措施。四、工作人員在工作中被醫療廢物污染或損傷時,在采取緊急處理8、措施的同時立即向感染管理科報告。醫療廢物衛生安全防護制度一、認真執行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有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熟悉本機構制定的醫療廢物管理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各項工作要求及安全防護知識。二、嚴格按照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的正確方法和操作程序執行。收集、運送暫時貯存醫療廢物的人員要有嚴格的防護措施,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工作帽、口罩、三、防止醫療廢物直接接觸身體。每次運送或貯存結束后立即進行手清洗和消毒。四、要掌握在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及處置過程中預防被醫療廢物刺傷、擦傷等傷害的措施及發生后的處理措施。五、醫療廢物暫時貯存處禁止吸煙及飲食,防止非工作人員接觸醫療廢物。9、六、每日對運送車輛及設施進行清洗消毒,對暫時貯存處進行清潔和消毒處理。七、在收集、運送、暫時貯存醫療廢物過程中,要防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情況的發生。要掌握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情況時的緊急處理措施。八、定期對從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和處置等工作的人員和管理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必要時對有關人員進行免疫接種,防止其受到健康損害。九、感染管理科經常對衛生安全防護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指導等工作。醫療廢物管理人員及相關工作人員培訓制度一、培訓目的:二、通過培訓提高全體醫護員工對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的認識,加強環保意識和自身防護意識,從10、而有效地預防和控制醫療廢物對人體健康和環境所產生的危害,進一步保障人類健康。三、培訓對象:醫療廢物管理的專(兼)職人員;1 全院各科室醫、護、藥、技、工勤等全體人員;2 新上崗職工、進修醫生及護士、實習醫生及護士等。四、主要培訓內容:1 醫療廢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國家相關法規及醫療廢物管理規定;3 醫療廢物管理專(兼)職人員職責與責任;4 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方法和工作要求;5 醫療廢物內部運收工作程序;6 醫療廢物轉交手續及登記制度;7 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過程中工作人員職業衛生安全自身防護措施;8 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稅、擴散時報告處理制度及意外事故緊急處理措施。五、培訓方式:1 下發有關國家法規及醫療廢物管理規定和本院醫療廢物管理實施辦法和相關制度,供全院醫護員工自學或部門負責人組織學習。2 分期、分批、分層次、分別采用多種形式對各級各類人員進行強化培訓與考核。結合實際工作對有關人員進行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程序邏輯和操作方法的指導和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