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實驗室工作、儀器設備及生物安全等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7195
2023-11-15
10頁
77.50KB
1、醫院實驗室工作、儀器設備及生物安全等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實驗室工作制度1、遵守勞動紀律,上班不遲到、不早退,嚴守崗位,不脫崗、串崗, 不在實驗室內接待客人,上班不干私活,不打鬧嬉笑。 2、刻苦鉆研業務,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對病人如親人,態度和藹,有問必答。講究醫德,禮貌待客(病人),語言文明,耐心解釋,工作積極認真,一絲不茍,做到報告及時準確。3、收集標本時,嚴格查對,標本不合要求時,應重新采集,對不能檢驗的標本要妥善保管,常規檢驗即到即檢并及時發出報告,急診檢驗標本隨時隨檢,隨時發出報告。4、要2、認真核對檢驗結果,認真填寫報告單,作好結果記錄,簽名發出報告,急診標本應認真核對,發現檢驗結果與臨床不符或有疑問時,主動與臨床科室聯系,重新檢驗,發現特殊陽性結果,應主動報告,院外報告應由科主任簽字。5、檢驗標本在發出報告后應保留24h,常規標本及用具立即消毒,被污染的器皿應該高壓滅菌后方可洗滌,對可疑和病原微生物的標本應經消毒后送指定地點焚燒,防止交叉感染。6、保證檢驗質量,每1-2周檢查一次標準曲線,檢查一次試劑質量,并核對儀器靈敏度,發現問題,隨時解決。7、建立實驗室室內質量控制制度,積極參加室間質評活動,以保證檢驗質量。8、菌種、毒種、劇毒試劑,易燃、易爆、強酸、強堿及貴重儀器應指定專3、人保管。9、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及時做好各項檢驗結果記錄。標本接收和處理工作制度1、檢驗申請單需有醫師(士)填寫完整,字跡清楚,目的明確。急診檢驗,應在申請單注明“急”字樣。2、標本容器上應粘貼檢驗基本信息(條形碼/標本聯號/另紙替代),標本容器基本信息(病歷號/姓名/科別/性別/床號等)以資核對,送檢測前應先辦妥收費/記帳手續。3、各種標本采集按實驗室SOP文件要求采集/轉運。4、采集與遞送標本時應防止交叉感染,注意勿將標本污染容器外部或傾翻、滲漏。5、采集糖耐量、狼瘡細胞以及時尿清除試驗等特殊項目標本時,應注明采集時間。6、收取或接收標本時,嚴格標本查對制度,不合格者登記退回并重新采集。7、4、實驗室接收標本后,及時準確轉運/離心/分裝/保存,各項目專業組嚴格按標本處理操作規程進行。8、對特殊樣本或特殊病人樣本,實行“首接”負責制,及時和正確保管和轉送樣本到相關實驗室或有關人員,同時作交接班記錄和雙方簽名確認。9、因意外事故導致標本試管破碎時,應登記備案并即刻通知相應科室協商重采,或對門診患者進行耐心解釋協商重采。10、應對報告發出后,剩余標本按(SOP)文件保留/廢棄。各種廢棄標本按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處理。危急值報告登記工作制度1、樹立“換位意識”,急病人所急,為臨床科室提供及時可靠的檢驗信息。2、當出現下述危機時,在確認儀器設備正常的情況下,立即復查,復查結果與第一次結5、果吻合無誤后,立即電話通知臨床,并在危急值結果報告單上詳細記錄。3、當出現下述危機值時,立即電話通知臨床,重新采取標本,免費復查,復查結果立即電話臨床。4、危急值范圍:血培養陽性、腦脊髓培養陽性;抗HAV-IgM陽性,Rh(0)陰性血,HIV陽性項目低于此值高于此值單位項目低于此值高于此值單位K2.76.0mmol/LGlu2.827.8mmol/LNa120160mmol/LCUEA-18mmol/LCa1.53.5mmol/LCR-900mol/LMg0.60-mmol/LCO2CP1040mmol/LALT-1000U/LPT-35SAMY-350單位APTT-100SMGB-90ng/6、mLWBC2.040.0109/LcTnI1.5ng/mLPLT50109/LCK2000U/LHb60g/lDigoxin3ng/mLPH7.007.60PO240.0mmHgPO22070mmHg實驗室生物安全工作制度1、堅決執行各項安全管理的法令法規和制度,做好日常安全教育、防護措施和監督工作,消除各種不安全隱患和因素。2、上崗人員上崗前都必須經過相應的生物安全培訓,簽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責任知情同意書。3、實驗室工作人員按規定每年進行一次生物監測及健康體檢。4、嚴格執行消毒隔離措施和制度,預防實驗室感染和院內感染,對重點部位或特殊崗位應配備B2級生物安全柜或至少在超凈臺進行具有傳7、染性標本的處理。5、嚴格按消毒技術規范對生活垃圾和醫用垃圾及工作環境進行消毒處理。6、嚴格執行危害性化學試劑管理制度,認真履行危險品保存申領使用原則和程序。7、嚴格執行安全用電規則及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必備和正確使用滅火器材。8、督促落實防燃、防爆、防盜、防水等管理措施,并定期檢查評比。9、實驗室工作人員出現生物危害時,按實驗室工作人員健康(感染)檢測和就醫程序進行。儀器設備管理制度1、各項器設備均應建立檔案統一管理,內容包括儀器編號、品牌、型號、購置日期、使用說明書、操作手冊等原始資料,由專人保管。2、工作人員操作精密儀器設備必須經過專門訓練,專業主管考核合格并經科主任批準后方可上崗。3、建立8、專業實驗室的儀器操作手冊,使用時嚴格按照程序操作,并按規定要求定期進行維護、保養,建立維護和維修記錄。儀器要有明顯的狀態標示(使用、維修、停用),專業主管定期檢查。4、對天平、分光光度計、其它有關儀器應按照我國計量法規,定期接受計量檢定機構的校檢,并保留校檢證書。5、建立儀器設備檢定和校準程序,按期進行強制鑒定或自檢(貼有明顯的標記)。按儀器使用說明書的規定周期,使用配套校準品校準儀器。有鑒定及校準記錄,專業主管或科主任定期檢查。試劑管理制度1、應根據儀器制造商說明或權威機構的要求來選擇和使用校準品和質控品。2、非儀器配套商品試劑、試劑盒和校準品等,由科主任組織專門小組負責評價、選購。所用試劑9、必須是有生產許可證、注冊登記證的商品試劑盒。此外應有方法學評價實驗報告,每批新試劑應對其靈敏度和特異性能進行評價。比對實驗和評價報告應保存,證明其不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以備科主任及省、市臨床檢驗中心或評審專家查閱。3、自配試劑由專業主管指定專人負責配制,原料及溶液必須保證質量,有配制記錄,成品貼有標簽,注明試劑名稱、濃度(效價、滴度)、儲存條件、配制日期和失效日期、配制人等。4、對領來的試劑或物品要登記品名、數量、規格、儲存條件和價格,并有專人按貯存要求妥善保管,做好溫度記錄,定期檢查。在有效期限內使用。5、任何試劑使用超過失效期,都不能使用,由保管者填寫報廢單,經鑒定后由科主任及上10、級領導批準銷毀,只有當權威機構出具書面證明或者實驗室有充足依據證明其不影響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后,方可在規定的延長期間內使用。差錯登記和處理報告制度1、建立差錯登記和處理報告制度,直接責任者應及時主動詳細記錄差錯事故的發生過程和具體情節,同時報告相關責任人。2、發生差錯的班組應積極討論和分析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改進工作,并提出進一步整改措施和預防方案。3、對差錯事故不作登記和隱瞞包庇者,除追究人責任外,將進一步追究班組負責人的責任,并視情節和后果給予科室處理。4、對發生差錯理按醫院處理制度和科室相關制度處罰和備案,并取消年終評優,差錯事故處理結果要認真記錄并呈報上級部門。不合格標本處理制度1、11、待測標本存在下列問題時,檢驗班組登記后通知科室并將標本退回和重新采集:、送檢標本標識與申請單不符者 。、送檢標本類別與申請單不符者 。、標本容器不合格者或送檢查標本存在明顯污染者。、標本采集后放置時間超過檢測規定時限者。、自采標本(除院外協作單位和定點醫療單位外)。、溶血脂血等標本足以影響檢測結果者。、同一標識(如病歷號相同者)多份同樣同項目標本者。、未進行網絡項目申請者或申請項目與檢驗申請單項目不符者。、采集血量不足,特殊檢測項目未注明采血時間。2、未交款者或網絡欠費者(特殊情況例外,但需科主任簽字)。消毒工作制度1、原則上按新近頒發的消毒技術規范及相關文件和各類物品/環境消毒程序進行。2、12、工作完畢應在緩沖區內脫裝后嚴格進行手部消毒和清潔。3、不得隨意丟棄一次性試驗耗品,試驗前后應消毒和清潔臺面及工作區環境,并按要求將生活垃圾和醫用垃圾分類消毒封袋轉運。4、一次性試管針頭滴管吸頭等應按規定進行浸泡消毒和毀形處理。5、反復使用的器皿和物品均應按類別先消毒后洗滌。6、血液等傳染性污染工作環境時應立即消毒處理(由外到內)。7、不定期消毒清潔臺面地面墻面和設備表面及門窗把柄和電話機鍵盤。8、消毒液配制、效果檢測、消毒做好原始記錄。實驗垃圾分類處理制度1、原則:分類收集,集中轉運,分別處理,防止污染擴散。2、分類:醫療垃圾(黃色),醫療垃圾又主要分為“感染性垃圾”、“損傷性垃圾”、和“化學13、性垃圾”,亦須分類分集。生活垃圾(黑色)。3、要求垃圾袋堅固耐用,防漏水,盛裝針頭等銳利器具,必須采用專用利器盒,要保證不會出現破裂、被穿刺等情況,由醫院相關部門集中采購和分發。4、嚴格執行醫院污物分類入袋等相關的規章制度。5、實驗室工作人員應嚴格按分類要求區分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6、所有檢驗后標本均應滅菌后,方可取出并做最終處理。7、按醫院總體安排,由后勤保潔員負責分類檢查、貼簽和集中轉運。8、嚴禁轉賣可回收物品如試劑盒外包裝、打印紙殘料等紙品。9、凡違反實驗垃圾分類處理制度的班組和個人,將按醫院和科室有關規章制度嚴肅處理。10、未盡事宜按醫院和科室最新的相關條例執行。室內質量控制制度1、14、依據儀器和試劑,選擇國家或商家推薦的標準室內質控物,并按規定方法進行評價和使用。確認后嚴禁隨意更換試劑和控制物,以保證項目質量體系的完整性和連貫性。2、確實需要更換時,應提供完整和有效的原始數據和評價結果并報送科主任審核,待確認符合質量體系完整性要求后報主管院長批準后方可調換,同時應按質量手冊要求進行前瞻性調研。3、建立和完善SOP手冊及管理與質量記錄文件,加強室內質控物的管理和使用,待應詳細記錄開封日期、有效日期、儲存條件、預期使用次數等;注意節約,不得回收,避免污染。4、應按標本測定常規方法進行控制物的檢測,遵循Westgard多規則質控條款進行判別和分析,正確理解變異系數(CV%)的真實15、含義;當日分析和定期分析相結合,認真做好各項文字記錄并妥善保存原始結果,以供“舉證倒置”等醫療糾紛時使用。5、當結果失控時,不得隨意更改或刪除原始數據和記錄,應認真尋找原因并進行客觀分析后提出糾偏措施。否則當時失控項目檢測結果不得發出。室間質量控制制度1、接到室間質評物時,實驗室質控員開戶外包裝查驗是否有漏夜和破損現象、數理及批次,并進行詳細登記和簽字。2、實驗室項目組應按要求妥善保存質評物,檢測前應仔細閱讀說明書,并在規定的日期內分批次隨標本進行盲法檢測。3、檢測完畢后,應及時按要求完整地填報報表格并簽字了,特別注意單位預算換算值;隨后連同下列資料一并及時交送科主任審核:原始測定數據單;已填16、報的原始表格;當月該項目室內質控圖和原始數據。剩余的質評物應按要求28保存以便復檢或驗證。4、臨床檢驗中心室間質評檢測標準:按常規方法與患者標本同樣檢測;與常規患者標本檢測次數一致;結果報告文件化(標本處理/準備/方法/檢驗/審核);禁止實驗室間結果的交流;禁止分送室間質評樣本;實驗室所有記錄或相關復印件至少保留兩年。5、常見的“虛假”或“欺騙”行為:實驗室串通以至不提交真正的獨立數據;質評標本重復測量的平均值;特定的附加的重復試驗;特殊待遇和條件;懲罰措施如成績與考評或勞務費掛鉤等。6、質評成績返回后認真負責的進行客觀分析,對于失控項目應結合室內質控進行綜合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糾偏措施。必要時可對適溫保存的剩余質評物進行復檢或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