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感染預防與防控管理制度及應急救援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7244
2023-11-15
14頁
39.04KB
1、醫院感染預防與防控管理制度及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2、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細則3、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4、重大傳染病暴發流行、醫院感染暴發流行預案5、關于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預案6、突發事件中群體傷員、中毒等患者搶救組織工作預案7、搶救制度9、院內急救制度與流程11、危重病人搶救程序12、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治預案13、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應急方案14、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應救援預案15、防止火災應急方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2、務院制定、頒發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特制定本預案。一、設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醫院領導擔任總指揮,負責對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實行責任追究制。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有醫院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成立醫療救護、消毒防疫、專家技術、后勤保障安全、4個組和一支應急隊。醫院各行政主管部門、各科室及各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應急處理的有關工作。三、此項工作應當遵循原則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依靠科學,統一領導,反應及時,措施果斷,加強合作的原則。四、建立應急報告制度(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立即3、向醫院主管部門報告:1、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的傳染病爆發、流行的2、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愛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攜帶者以及疑似的病人3、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的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4、發生或者發現群體性疾病;5、發生毒劇物品、放射源物品等丟失的。(二) 發現乙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以及疑似的病人的應當在事件發生后6小時向醫院主管部門報告。(三) 發現丙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以及疑似的病人的應當在事件發生后12小時向醫院主管部門報告。六、任何部門及個人對突發事件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十、應急預案啟動后,辦公室有權指揮各個職能部門及科室;有權調配各科室的儀器、設4、備。十一、應急預案啟動后所有在職人員必須無條件服從指揮部及辦公室的調動、安排。十二、應急預案應當根據事件的變化和實施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修訂、補充。十三、對于新發現的突發傳染病、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可請示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相關的技術標準、規范和控制措施。十四、在診治中發現甲類傳染病的疑似病例,應當在2日內作出明確診斷。十六、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攜帶者以及疑似的病人轉診或死亡后,應對病人接觸區域、儀器及物品等進行終末消毒。十九、醫院停車場保留必要的車位、通道,由保衛處負責疏導、指揮車輛。第十三條 建立突發事件應急報告制度。醫院職工對發生和可能發生5、突發事件及其潛在隱患均應在發現情況后立即報告相關部門。醫務科:(內線),(外線);后勤保障部:(內線);節假日休息報告院總值班:(內線),(外線)。第十五條 醫院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接到報告后,應根據情況立即組織力量對報告事項調查核實、確證,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自突發事件發生時計算2小時內向區衛生局報告。第十六條 任何科室和個人對突發事件,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總指揮:院長醫療副總指揮:醫務科主任后勤副總指揮:辦公室主任:醫療專家組成員: 醫療救護組成員: 后勤保障組成員: 消毒防疫組成員: 重大傳染病暴發流行、醫院感染暴發流行預案一、建立健6、全突發事件組織機構,成立領導小組,正確指揮,快速反應,積極應對。(一)成立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 成 員: (二)技術專家組,對遇到的突發事件的處置進行指導。(名單及聯系電話附后) 醫療組:醫技組:(三)及時報告請示;根據衛生部的有關規定,按規定時間向相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四)及時對決策作出必要的調整和修改,在收集信息基礎上,計劃執行過程一定要保持靈活性,必要時進行調整。二、強調分工合作 ,在處置突發事件的過程中,強調相互配合,防止相互推委,做好人員、財產、設備等籌備工作: 后勤保障組:負責藥品、設備、器材、病房設施等工作三、采取果斷措施,切斷一切感染途徑(一)認真進行教育以提高防護意識:7、利用朝會進行動員,請專家對傳染病暴發流行、醫院感染暴發流行的發病原因、診斷標準、進行專題講座及重點科室的所有工作人員強化培訓,使醫務人員熟練掌握防治知識和技能,做好自我防護工作。(二)準備防護用品預防用藥:籌備和購買防護用品及預防藥品。 (三)認真執行傳染病防治法,按要求對SARS成立發熱門診,傳染病病人,重點可疑病人,上報疫情。建立隔離區,對病區進行分區(清潔區 半污染區、污染區),配備必要的設備。(四)對病區醫務人員實行隔離管理和重點保護。醫務人員參加傳染病治療期間,嚴禁離開隔離區,同時,為他們在病區內提供必需生活用品等,在規定時間內進行隔離醫學觀察。(五)嚴格污物和垃圾處理:病區樓內污物8、通道與醫療通道嚴格區分,各病區的污物和垃圾直接與病區從專門通道送到固定地點,能焚燒的立即焚燒;需要重復使用和不能焚燒處理應進行消毒浸泡處理直接通過專門通道運送到指定地點處理。加大污水處理的消毒劑量。(六)加強消毒管理:對全院醫療工作地點和病區,每天噴霧器進行空氣消毒,感染管理科負責督促檢查,工作人員接觸每一病人后都要洗手并更換手套。對隔離病區內的污染物品要進行嚴密消毒。(七)保護易感受人群:為全院人員發放預防用藥。對重點科室及隔離病區的工作人員除發放預防用藥外,還要配發隔離衣、防護口罩、防護眼鏡等防護物品。關于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預案為貫徹落實全國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會議精神,根據市、9、區衛生局關于做好人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院在防控禽流感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一、 成立防控禽流感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 成員:醫務科科長 護理部主任 門診主任 后勤主任領導小組工作職責:1、做好全院職工的禽流感培訓工作,使全院職工充分認識做好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緊急行動起來,堅定信心,沉著應對,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堅決阻止人間疫情的發生和擴散。2、加強院感和消毒工作,防止疫情在醫院傳播。3、成立流調隊,如出現疫情,立刻進行流調工作。4、做好防控工作的后勤保障。5、制定本院禽流感的防控措施,并監督檢查防控措施的落實情況。二、嚴格做好發熱病人10、的篩查登記工作,檢疫門診、急診、門診更要常抓不懈,同時做好醫護人員的防護,防止院內交叉感染,對發熱病人問診時,增加有無禽類動物接觸史及是否到過疫區,發現可疑情況要及時通知醫務科,請示院禽流感防控領導小組,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防控。三、加強就醫患者的宣傳工作廣泛開展健康教育,提高群眾的防病意識和能力,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增進對禽流感知識的了解。四、加強信息溝通工作。為了更好的掌握疫情播散情況及其它地方防控措施效果,要求院信息科及時了解每日疫情傳播情況,院辦公室要對防控文件快速傳達,并且責任到人。突發事件中群體傷員、中毒等患者搶救組織工作預案一、準備階段:(1) 接到電話后,通知急診科主任,11、護士長,值班醫生接診準備.(2) 通知行政,醫療主管部門(行政負責人: 醫務科負責人:). (3) 通知相關科室醫師,護理人員到現場集中.(4) 隨時向醫院領導匯報. (6) 成立搶救領導小組:醫療組成員: 后勤保障組:負責藥品、設備、器材、病房設施等工作.后勤保障組成員: (7) 通知醫院宣傳部門,進行必需的攝影、攝像工作,一方面可及時做總結,一方能為醫院留檔。(二)預檢分診(1) 指定專人負責病人登記及統計.(2) 根據群體傷員病情進行預檢分診.如;危重病人與輕病人,內科和外科作大致區分.對需緊急搶救的病人做到緊急處理;(3) 根據病人的主要傷情,確定首診負責科室。(4) 組織對病員的輸送12、人員,對重傷員需指定專人守護。 搶 救 制 度 第一條:為了保證急危重病人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提高搶救的成功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各級各類醫務人員要熟練掌握心肺復蘇技能,急診科、重癥監護病房及其他涉及急危重病人處理的科室工作人員要掌握急救醫學理論和搶救技術。 第三條:醫院建立院內急救、搶救網絡及應對社會突發事件醫療小分隊,成立院級急救、搶救小組,小組成員掌握急救醫學理論和搶救技術,保持通訊暢通。 急危重癥救治的實施辦法醫院的急診擔負著對急性病、傷與慢性病急性發作等突發疾病和意外災害事故的治療工作。急診病人具有疾病的突發性與危重性、病種的多科性、救治的復雜性與連續性、病人和家屬的急躁性等13、特點。針對我院的具體情況,為了避免醫療事故發生,保證急危重癥病人綜合救治成功率,盡快安排病人轉上級醫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應急方案我院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時,應當按照以下要求及時采取緊急處理措施:一、確定流失、泄漏、擴散的醫療廢物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范圍及嚴重程度。二、組織有關人員盡快按照應急方案,對發生醫療廢物泄漏、擴散的現場進行處理。三、對被醫療廢物污染的區域進行處理時,應盡可能減少對病人、醫務人員、其他現場人員及環境的影響。四、采取適當的安全處理措施,對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理,必要時封鎖污染區域,以防擴大污染。五、14、感染性廢物污染區域進行消毒時,消毒工作從污染最輕區域向污染最嚴重區域進行,對可能污染的所有使用過的工具也應當進行消毒。六、工作人員應當做好衛生安全防護后進行工作。處理工作結束后,我院應當對事故的起因進行調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預防類似事件的發生。防止火災應急方案通過學習北京市消防安全責任監督管理辦法,為了加強我單位安全工作的管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公共財產和人身安全,把損失降到最低點,根據國家和本市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單位實際情況,特制定防火應急方案。一、 發現火災后,立即報火警119,并報告總值班,逐級通知,必 須在最快的時間內到達現場。二、 按指揮機構統一行動。三、 根據每人15、職責分工,堅決迅速行事。四、 在四小時內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情況經過。五、 現場處置:1、 總指揮、副總指揮必須在115分鐘沒及時到達現場。2、 積極滅火。六、 指揮機構:1、 總指揮: 院長 2、 副總指揮: 副院長 3、 執行指揮: 總務科長 4、 聯絡員: 辦公室主任 5、 搶救疏導指揮:書記 副院長 6、 供斷電安全員:電工 七、 各科室消防責任人:1、 行政樓:2、 婦科:3、 放射科:4、 化驗室:5、 治療室:6、 手術室:7、 綜合科:8、 藥庫、房:9、 各科人員在各科主任領導下為義務消防員八、 指揮機構職責:1、根據發生災情情況,必要時啟動應急預案,并按照“預案”之能迅速開展16、搶救滅火工作,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2、 主動配合上級相關部門做好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3、 定期組織預案的演練、檢查,根據變化,及時對預案進行調整、修訂和補充。九、 應急預案指揮機構職責:1、 單位一旦發生災情,迅速通知總值班,并通知總指揮、副總指揮和相關人員。2、 指揮機構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抵達事故現場(115分鐘)。3、 到達現場后,在總指揮的指揮下,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事故擴大,把損失降到最低點。4、 如有傷員,積極組織搶救。5、 保護現場。6、 收集第一手資料,并做好資料記錄。十、 災情事故發生后通知如下:1、 根據災情發生情況,必須立即報告相應主管部門。2、 重大事故報區主管部門。3、 單位總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