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院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7388
2023-11-15
5頁
22.04KB
1、衛生院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條 為了建立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強化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安全生產隱患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市、區相關文件精神和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于xx所屬各科室、各職能部門。第三條 本制度所稱安全生產隱患(以下簡稱隱患),是指生產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企事業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基建過程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2、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安全生產隱患分為一般隱患和重大隱患。一般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后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重大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建設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第四條 職責權限。一、院長對所屬各各科室、各職能部門的重大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全面負責。二、各科室、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全面負責,組織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與治理工作。三、醫院安全生產辦公室監督檢查重大隱患的整改治理進度。其他科室、部門負責實施本職范圍內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四、各科室、各職能部3、門員工協助負責人監管安全生產隱患的日常監管工作,落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與治理制度。第五條 任何部門和個人發現安全生產隱患,均有權向醫院安全生產辦公室和有關監管領導報告。執行醫院隱患報告和舉報獎勵制度。第六條 醫院安全生產辦公室接到隱患報告后,要按照職責分工立即組織核實并予以查處;發現所報告隱患應當由其他有關部門處理的,應當立即移送有關部門并記錄備查,并跟蹤到隱患得到治理。第七條 隱患排查與治理所需的資金由醫院從專項資金中解決,要保證有充足的資金整改治理隱患并落實到位。第八條 安全生產隱患分級。隱患分級:按隱患的嚴重程度、解決難易程度不同,將隱患分為A、B、C三級。A級:難度大,醫院解決不了的,須4、上報上級領導部門配合解決的隱患。B級:難度較大,科室和部門解決不了,須經院部解決的隱患。C級:由部門和科室內部可以解決的隱患。第九條 安全生產隱患確認與上報。一、各科室、各職能部門每周星期一前要將上月的A、B級隱患呈報醫院安全生產辦公室,并提出整改意見,經安全生產辦公室確認安全隱患后,每月將隱患報表上報院部,并負責督察治理進度。二、隱患在未治理完成前必須每次都報,直至隱患整改治理完成,對于不報隱患的部門,醫院不安排安技措費用。第十條 安全生產隱患整改。一、隱患整改貫徹“分級負責,責任落實”的原則,院長全面負責;黨支部書記、行政副院長對隱患要抓緊整改,做到五落實,既“項目落實、設備材料落實、資金5、落實、時間進度落實、責任落實”。二、對于一般隱患,由各科室、各職能部門立即組織整改。對于重大隱患,要制定并實施隱患治理方案。重大隱患治理方案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治理的目標和任務;(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三)經費和物資的落實;(四)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五)治理的時限和要求;(六)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三、安全生產部門在隱患治理過程中,要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發生。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產或者停止使用。四、醫院要加強對自然災害的預防。對于因自然災害可能導致事故災難的隱患,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和本規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預防措施,制定應急預案。在接到有關自然災害預報時,要及時向各科室、各職能部門發出預警通知;發生自然災害可能危及人員安全的情況時,要采取撤離人員、停止作業、加強監測等安全措施,并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五、醫院安全生產辦公室要對隱患進行跟蹤監督檢查,直至隱患徹底整改解決或得到有效控制。第十一條 堅持“不安全,不生產”的原則,對當時不能立即排除的隱患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以控制,并限期解決。對隱患無防范措施的場所,要堅決予以停產整改。第十二條 作業科室及其主要負責人未履行隱患排查治理職責,導致發生安全事故的,將依法給予處罰。第十三條 本制度字發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