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人民醫院放射科工作安全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7726
2023-11-15
14頁
52.50KB
1、縣人民醫院放射科工作安全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前 言放射科包括CT、DR及透視三臺機器,重視防護工作是進行正常的放射診斷工作,保障病患者和醫務人員健康的前提。放射科在認真組織學習國務院有關放射防護、放射防護法規和原則的文件基礎上,結合本部門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認真討論并制訂了放射防護管理條例。本條例將做為本科室今后日常工作中進行放射防護的指導文件,同時也是進行放射防護檢查管理的重要依據。條例為放射科放射安全管理制度。內容包括了環境保護、病患者保護和工作者的防護。放射科已經設立放射安全管理小組,從組織上2、重視和健全管理體系,并指定專人定期進行專項檢查。主要的工作是:配合自治州級管理部門,定期進行放射防護設備的檢測,保證使各放射設備在達到有關安全管理標準的前提下使用。監督從業人員是否持證上崗,健全工作人員工作時的防護制度和防護措施。實行規范化的操作規程,并且要結合新技術的開發不斷優化檢查流程,盡可能地減少對病人和工作人員的射線輻射。另一方面,放射工作人員的勞動保護一直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和落實,我們希望在醫院領導和有關部門的積極支持和關心下,今后能切實落實放射從業人員的每年體檢、放射休假制度,落實放射人員的崗位津貼不低于國家標準。此條例做為目前的方案肯定有不完善之處,我們將依據國家的有關規定結合工作3、的實際情況不斷地修正,使其真正成為一個符合國家標準、符合醫院安全管理、符合放射防護原則的切實可行的安全管理條例。目 錄一、放射科放射安全管理小組人員名單1二、放射科放射安全管理制度2三、放射科放射安全管理制度細則4四、放射防護文件1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05-12-1)2放射工作人員健康管理規定(1997-6-5)3電離輻射的劑量限值124醫用X射線診斷的合理應用原則(WS/T751996)155兒童X線診斷放射衛生防護標準(CB163501996)216育齡婦女和孕婦的X線檢查放射衛生防護標準237輻射防護規定268醫用診斷X線衛生防護標準(GB82791987)32XX4、縣人民醫院醫院放射科放射安全管理組成人員一、 放射安全質量管理小組:組長:許慶森組員:劉光睿、蘇克巴特、張磊、胥文浩 二、放射安全檢查管理小組:組長:許慶森組員:劉光睿、蘇克巴特、張磊、胥文浩放射科放射安全管理制度放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設備防護、患者防護、放射工作人員和醫務人員防護的相關保障四個部分的制度。1設備的安全管理制度:(1)屏蔽防護:通常采用X 線管殼、遮光筒、光圈濾過板、鉛屏蔽、鉛玻璃、鉛圍裙和鉛手套,墻壁應用2mm鉛當量的防護厚度。(2)距離防護:根據國家要求機房面積大于25m2(100mA),200mA以上應大于36m2,機房高度不低于3.5m。(3)X線設備:所購置的CT設備均5、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標準,技術監督局定期監測是否合格。2患者的安全管理制度:(1)選擇適當的檢查方法。(2)每次檢查的照射次數不宜過多,應當選擇恰當的檢查方法,設計正確的檢查程序,按照操作規程,嚴格控制受照劑量。(3)投照時注意控制投照范圍及照射條件。(4)對照射野相鄰的性腺應用鉛皮加以遮蓋。3放射工作人員的安全管理制度:(1)對準備參加X 線工作的人員必須進行體格檢查,有不適應癥者,不得從事X 線工作;工作后,至少沒半年就地進行一次血象檢查,每一至二年應當由當地有關部門負責組織一次較全面的體格檢查。(2)在國家規定的其他休假外,放射工作人員每年可享受保健休假2-4周,對從事放射工作滿20年6、的在崗人員,可由所在單位利用休假時間安排2-4周的健康療養。(3)確診已妊娠的工作人員,不應參與事先計劃的照射和有可能造成內照射的工作,受乳婦女在其哺乳期間應避免接受內照射。(4)從事放射工作人員的營養補助發放應在一般醫務人員營養補助的基礎上體現放射工作人員工作的危險性(放射營養費)。4醫務人員的安全管理制度:(1)按照放射防護規定正確進行X 線檢查操作。(2)定期檢測放射從業人員接受的劑量,根據國家規定應每月測量一次,定期到防疫站進行體格檢查。周圍的居民和工作人員限制的劑量為0.5雷姆/年,放射從業人員每年的X 線接受劑量都應分別計算,高于年限值的3/10時應查明原因。(3)根據1984年中7、國放射防護規定(GB4792-84),醫務人員的重要器官受輻射的劑量當量應低于國家規定的有關標準。(4)近臺操作時要戴鉛圍裙、鉛手套、鉛眼鏡、鉛圍脖等。(5)運用距離防護,加強自我防護,減少不必要的透視和攝片。(6)從事MRI檢查和診斷的工作人員必須熟知相關的磁場工作防護條例。附:制訂本制度的參考文獻:(1)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05-12-1)(2)放射工作人員健康管理規定(1997-6-5)(3)電離輻射的劑量限值(4)醫用X射線診斷的合理應用原則(WS/T751996)(5)兒童X線診斷放射衛生防護標準(CB163501996)(6)輻射防護規定(7)醫用診斷X線衛生8、防護標準(GB82791)放射科放射安全管理制度細則一 X線放射安全管理細則1環境安全管理:為防止射線外瀉,作好環境防護,X線機房設計、建造時必須作到: (1)機房面積24平方米;(2)機房高度3米;(3)地面及屋頂混凝土澆筑厚度20厘米(0.3鉛當量);(4)四面墻壁防護0.3鉛當量(混凝土澆筑厚度18厘米或磚混結 構厚度40厘米);(5)觀察窗鉛玻璃0.25鉛當量;(6)工作人員通道、病員通道必須安裝防護門(防護效能0.3鉛當量);(7)觀察窗、防護門邊縫必須安裝3毫米鉛皮壓縫;(8)機房外必須安裝警示標志及警示門燈;(9)環境監測必須由國家認可的環保部門進行檢測,符合國家標準并出據合格證9、方可啟用;(10)新安裝X線設備,必須由國家認可的計量檢測部門進行檢測,符合國家標準并出據合格證方可啟用;(11)已經使用的 X線設備,每年必須由國家認可的計量檢測部門進行檢測,符合國家標準并出據合格證方可繼續用;(12)每間隔3年,進行一次由國家認可的環保部門進行環境監測,符合國家標準并出據合格證方可使用。2放射人員安全管理:應對工作人員及所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并應遵循對輻射防護最優化的有關要求。(1)建立工作人員健康檔案,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工作人員進入機房,必須切斷X線源發生,減少不必要X線輻射;(2)因檢查需要,工作人員在機房內進行操作,必須穿戴防護鉛衣、脖套、防護目鏡;(3)嚴格遵10、守操作規程,合理進行檢查;(4)優化檢查程序,減少受照時間;3患者、陪送人員安全管理對患者所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防護,遵循對輻射防護有關要求。(1)檢查時必須使用鉛防護設備遮擋受檢區域以外部分,特別是腺體部位;(2)使用遮線系統,嚴格控制照射區域;(3)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采用最優曝光條件,減少患者正常照射計量;(4)嚴格審核會診單,取消不必要檢查;(5)加強質控管理,減少復照率;(6)檢查時,其他患者不得進入機房,避免不必要X線輻射;(7)陪送人員在患者病情許可下,曝光時離開機房;(7)當陪送人員不能離開,要求陪送人員必須穿戴防護衣。二 CT介入放射安全管理細則1設備的安全管理:(1)新建、擴建11、改建放射介入機房必須按規定接受衛生行政部門(縣以上)的監管,審查合格后方可使用;(2)必須向衛生行政部門(縣以上)申辦、領取放射裝置工作許可證方可使用;(3)機房設計應有足夠的面積(40-60m2/1000mA);(4)機房的防護:墻壁應大于2mm鉛當量;機房窗戶及門應大于5mm鉛當量;(5)配備工作人員輔助防護用品:鉛眼鏡、鉛脖套、鉛手套、鉛衣等;(6)適當配備患者輔助防護用品;(7)定期進行設備檢測,計量監測。根據設備情況進行適當計量校準;(8)機房內在不影響手術的情況下,盡量減少其他物品;2醫/患人員安全管理:(1)放射介入工作人員必須體檢合格,建立健康檔案;(2)放射介入工作人員必須12、持有從事放射專業的有效證書;(3)必須經過專業防護培訓;(4)必須具有專業技術知識和相應文化水平;(5)必須正確使用放射設備,保證質量減少重復照射;(6)在不影響診斷和治療的情況下,合理使用照射野,盡量減少工作人員及患者的放射劑量,其他人員不應留在機房內;(7)患者非投照部位進行合理防護,腺體進行必要防護;(8)教學中,嚴禁對示教病人隨意增加照射量,必須對學員進行防護教育,使其具備初步的防護意識。三 CT室放射安全管理細則1環境保護(1)CT室機房應較大,外墻應保證射線不能穿透,并有通風設備,防止射線對周圍環境的污染。(2)CT室機房的門、窗必須設置合理,要有合適的鉛當量的玻璃做觀察窗口。(313、)CT室機房門外有工作指示燈,告知CT機正在工作中。(4)機房內不得堆放與診斷工作無關的雜物。(5)督促有關部門定期對CT室機房防護設施、機房周圍環境進行安全檢查測試,確保放射本底在國家允許的范圍內。2病患者保護(1)在對患者進行檢查時,應當選擇恰當的檢查方法,設計正確的檢查程序,按照操作規程,嚴格控制受照劑量。(2)對接受CT檢查的患者(受檢者),應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檢查, 并盡可能縮短照射時間,縮小照射范圍。(3)對兒童進行檢查時,應當告知對健康的影響。(4)對嬰幼兒、孕婦需慎用,孕婦盡量避免CT檢查。(5)CT機處于工作狀態時,檢查室門上的警告指示燈會亮,此時要嚴禁候診者及其他人員隨意開門14、入室。(6)在他人接收檢查時,候診者應一律在防護門外等候。 (7)沒有特別需要陪護的患者,家屬不允許在檢查過程中一同進入機房。3放射工作人員的防護(1)工作人員對患者檢查中,啟動CT機開關電鈕前,應確保機房門關閉,機房內無工作人員和不必要的陪護,并避免其它人隨意開門。(2)醫技人員在擺放病人體位或護士進行靜脈注射時,確保CT機處于不曝光狀態。(3)遵照國家有關放射護衛生標準的規定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認真執行相關保健條例。定期監測射線工作者所接受的射線劑量。(4)必須加強對放射工作人員健康管理規定,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射線劑量監測。(5)保證科室工作人員,能享受國家規定的放射休假。(6)放射工作人15、員的工齡,應按國家的有關規定計算。四 DR室安全管理細則1環境保護(1)DR室機房應較大,外墻應保證射線不能穿透,并有通風設備,防止射線對周圍環境的污染。(2)DR室機房的門、窗必須設置合理,要有合適的鉛當量的玻璃做觀察窗口。(3)DR室機房門外有工作指示燈,告知DR機正在工作中。(4)機房內不得堆放與診斷工作無關的雜物。(5)督促有關部門定期對CT室機房防護設施、機房周圍環境進行安全檢查測試,確保放射本底在國家允許的范圍內。2病患者保護(1)在對患者進行檢查時,應當選擇恰當的檢查方法,設計正確的檢查程序,按照操作規程,嚴格控制受照劑量。(2)對接受DR檢查的患者(受檢者),應避免不必要的重復16、檢查, 并盡可能縮短照射時間,縮小照射范圍。(3)對兒童進行檢查時,應當告知對健康的影響。(4)對嬰幼兒、孕婦需慎用,孕婦盡量避免DR檢查。(5)DR機處于工作狀態時,檢查室門上的警告指示燈會亮,此時要嚴禁候診者及其他人員隨意開門入室。(6)在他人接收檢查時,候診者應一律在防護門外等候。 (7)沒有特別需要陪護的患者,家屬不允許在檢查過程中一同進入機房。3放射工作人員的防護(1)工作人員對患者檢查中,啟動DR機開關電鈕前,應確保機房門關閉,機房內無工作人員和不必要的陪護,并避免其它人隨意開門。(2)醫技人員在擺放病人體位或護士進行靜脈注射時,確保DR機處于不曝光狀態。(3)遵照國家有關放射護衛生標準的規定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認真執行相關保健條例。定期監測射線工作者所接受的射線劑量。(4)必須加強對放射工作人員健康管理規定,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射線劑量監測。(5)保證科室工作人員,能享受國家規定的放射休假。(6)放射工作人員的工齡,應按國家的有關規定計算。 XX縣人民醫院放射科 XX年一月一日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8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14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