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煤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體系及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7780
2023-11-15
16頁
82.73KB
1、縣城煤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體系及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煤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體系和制度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的一系列文件要求,對易發重特大事故的行業領域采取推動安全生產關口前移。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關于“生產經營單位必須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規定,指導煤礦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工作機制,進一步強化煤礦安全基礎,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特建立礦長為第一責任人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體系和制度。有關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體系的建2、立和工作展開具體要求如下:一、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體系1、總體要求:按照“全員參與,領導負責,職責明確,落實到位”的原則進行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生產。安全指揮中心結合各部門實際情況,嚴格落實,做到“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風險管控模式。2、工作目標:根據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試行)關于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的要求,開展年度辨識評估和專項辨識評估,并通過建立風險管控體系做到有效遏制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發生,保障煤礦職工生命財產安全。3、基本原則:堅持“統一指導、標準先行、分級推進,全面實施、持續改進”的基本原則,充分發揮各部門基層專業技術人員的主導作用,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43、領導機構組 長:徐文釗(礦長)副組長:王成海(總工程師)成 員:梁水洪(生產礦長)、劉道軍(安全礦長)韓保亮(副總工程師)、段崗立(機電副總) 張恒勛(機電礦長) 、劉艷方(通風科長) 劉長青(辦公室主任)、楊懷西(安全員) 黃永生(采煤隊長)、陳先援(掘進隊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礦生產技術科,主任由礦長擔任,日常工作由王成海負責。生產技術科負責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負責對分管負責人負責分管范圍內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監督管理及考核。二、分管負責人分級管控工作機制1、礦長徐文釗:是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第一責任人,對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全面負責。負責安全風險分級評估、管控工作的總體組織、協調。生4、產技術科是安全風險評估管理工作的牽頭部門,負責組織制訂XX煤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和考核標準,定期協調組織相關業務職能部門對各單位安全風險管控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2、總工程師王成海:對礦井“一通三防”、防治水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負責。負責礦井“一通三防”、防治水安全風險辨識與評估,并定期檢查分析安全風險管控措施的落實情況,評估管控效果,完善管控措施;對分管部門的安全風險評估、管控工作的組織協調、業務指導和檢查督導。3、生產礦長:對礦井采煤工作面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負責。負責礦井采煤工作面安全風險辨識與評估,并定期檢查分析安全風險管控措施的落實情況,評估管控效果,完善管控措施;對分管部門的安5、全風險評估、管控工作的組織協調、業務指導和檢查督導。4、安全礦長:對礦井掘進工作面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負責。負責礦井掘進工作面安全風險辨識與評估,并定期檢查分析安全風險管控措施的落實情況,評估管控效果,完善管控措施;對分管部門的安全風險評估、管控工作的組織協調、業務指導和檢查督導。5、機電礦長:對礦井機電、運輸、監測監控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負責。負責礦井機電、運輸、監測監控安全風險辨識與評估,并定期檢查分析安全風險管控措施的落實情況,評估管控效果,完善管控措施;對分管部門的安全風險評估、管控工作的組織協調、業務指導和檢查督導。6、辦公室主任劉長青:對礦井職業衛生、調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負責。6、負責礦井職業衛生、調度安全風險辨識與評估,并定期檢查分析安全風險管控措施的落實情況,評估管控效果,完善管控措施;對分管部門的安全風險評估、管控工作的組織協調、業務指導和檢查督導。7、工程師及業務科室負責實施專業范圍內的系統安全風險評估管理。8、區隊負責實施現場開工條件安全風險評估管理。9、班組負責實施重點工序安全風險評估管理。10、崗位人員負責實施本崗位的安全風險評估管理。三、安全風險管控流程按照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規范要求,結合我礦實際,形成“危險源辨識與評估 生產系統控制和崗位行為控制 培訓、檢查及考核提升”的閉環模式,是我礦落實和執行安全風險預控管理的具體操作規范。安全風險預控管理流7、程圖如下:安全風險辨識與評估風險管控措施保障措施持續改進與提升措施保障工作組通風科調度室安全管理科綜合辦公室機電運輸科生產技術科地測防治水科風險控制工作組礦長、副礦長、各科隊各操作崗位風險管控工作組礦井生產系統安全全全評價安全評價安全風險評估安全風險辨識劃分生產系統管理要素制定管理標準制定防范措施落實控制措施制定崗位責任制落實崗位流程規范培訓檢查生產系統控制職責行為控制安全風險辨識與評估工作組考核四、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制度總 則第一條、為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安全生產方針,全面推行安全風險分級評估,提升安全風險管控水平,保證礦井安全生產,制定本制度。第二條、本制度所指的安全風險8、分級管控,是指XX煤礦為保障安全生產自主組織開展的,對生產、管理各環節可能存在或產生的危險、危害因素進行超前辨識、分析、分級評估、管理控制的活動。本制度不包括國家法律法規要求的由中介機構承擔的各類安全評價活動。第三條、本制度適用于XX煤礦所屬各單位和干部職工。組織管理第四條、礦長是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第一責任人,負責安全風險分級評估、管控工作的總體組織、協調。生產技術科是安全風險評估管理工作的牽頭部門,負責組織制訂XX煤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和考核標準,定期協調組織相關業務職能部門對各單位安全風險管控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各業務職能部門是安全風險管控工作專業管理部門,負責本專業范圍內安全風險評估9、管控工作的組織協調、業務指導和檢查督導。第五條、總工程師對安全風險管控工作全面負責,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安全風險管控組織機構,明確各級評估責任,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實施辦法或細則,明確組織程序、方式方法、監督管理及考核獎懲等內容?!拔迓毜V長”對分管范圍內的安全風險管控工作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分管范圍內的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分級、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工程師及業務科室負責實施專業范圍內的系統安全風險評估管理,區隊負責實施現場開工條件安全風險評估管理,班組負責實施重點工序安全風險評估管理,崗位人員負責實施本崗位的安全風險評估管理。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第六條、礦長要組織工程10、技術人員和全體員工,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全過程辨識生產工藝、設備設施、作業環境、人員行為和管理體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做到系統、全面、無遺漏,并持續更新完善。第七條、制定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工作方案。重點對容易導致重特大事故的瓦斯、水、火、粉塵、頂板及提升運輸系統等災害因素、工藝環節、設施設備進行安全風險進行辨識評估。第八條、及時編制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建立可能引發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辨識評估結果用于確定下一年度安全生產工作重點,并指導和完善下一年度生產計劃、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應急救援預案。第九條、以下情況,應進行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 1、煤礦新水平11、新采(盤)區、新工作面前;此專項辨識由總工程師組織有關業務科室進行。重點辨識地質條件和重大災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補充完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并制定相應管控措施;辨識評估結果用于完善設計方案,指導生產工藝選擇、生產系統布置、設備選型、勞動組織確定等。2、生產系統、生產工藝、主要設施設備、重大災害因素等發生重大變化時;此專項辨識由分管負責人組織有關業務科室進行;重點辨識作業環境、生產過程、重大災害因素和設施設備運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補充完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并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辨識評估結果用于指導重新編制或修訂完善作業規程、操作規程。3、礦井石門揭煤和過構造帶、排放瓦斯等高危作業實施前,12、新技術、新材料試驗或推廣應用前,連續停工停產一個月以上的煤礦在復工復產前;此專項辨識由分管負責人組織有關業務科室、生產組織單位(區隊)進行;重點辨識作業環境、工程技術、設備設施、現場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補充完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并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辨識評估結果作為編制安全技術措施依據。4、煤礦發生死亡事故或涉險事故、出現重大事故隱患,或黔西南其它煤礦發生重特大事故后;此專項辨識由礦長組織分管負責人和業務科室進行;識別安全風險辨識結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區;補充完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并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辨識評估結果用于指導修訂完善設計方案、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等技術文件。13、第十條、區隊現場開工條件風險辨識。連續生產作業的現場每班開工前,由區隊跟班或值班領導、安全員、班組長對作業現場環境、設備、安全設施和工程質量等是否具備安全生產條件進行評估。第十一條、班組重點工序評估。各作業班組在組織生產、施工、設備安裝、檢維修等作業過程中,由安全負責人組織對重點工序涉及的環境、設備、安全設施、工程質量、人員和安全措施等情況進行安全評估。第十二條、崗位評估。作業人員每班上崗前,對自身上崗條件和本崗位職責范圍內的環境、設備、設施、勞動防護進行安全評估。第十三條、檢維修、臨時施工和零星作業評估。檢維修作業、臨時施工和零星作業前,作業負責人會同安全負責人,對施工材料和工具準備,設備和14、工器具完好,作業環境,電源、高溫、高壓源等危險能量源以及有毒有害物質隔離,重物失穩防控及其他安全防護措施落實,作業人員身體狀況、精神狀態和勞動防護用品佩戴等情況進行評估和確認。作業完畢試運轉前,作業負責人會同安全負責人,對施工質量,材料、工器具回收和人員撤離,安全設施及安全防護以及采取的安保措施恢復等情況進行評估和確認。第十四條、特殊施工作業評估。特殊施工作業前,由礦長負責人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施工人員等對作業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因素和可能產生的危害后果等進行分析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確定程序步驟、施工工藝及安全措施。特殊施工作業主要指下列內容:1、危險巷道維修、開啟密閉、排放瓦斯等煤礦安全規程規15、定需要補充安全技術措施的作業;2、井下動火作業等特殊條件作業;3、重要設備安裝、撤除、改造、維修等特殊作業;4、其他復雜、特殊施工作業。第十五條、異常狀況評估。正常生產的系統在生產工序、工作流程、技術工藝發生變化以及工作區域的設備、設施、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瓦斯超限或發生事故(包括未遂事故)時,應由專業職能部門組織相關人員對系統安全可靠性重新評估。第十六條、“四新”試驗評估。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試驗或推廣應用前,應對其安全性能、環境適應性、存在的危險因素、可能造成的危害及應對措施、人員技術能力等是否具備安全試驗或推廣應用條件進行綜合評估。第十七條、其他評估。1、作業人員。新招聘和長期(16、一年)中斷作業的員工上崗前,應對其身體健康狀況、職業禁忌情況、崗位所需技術業務知識和技能、規程措施和有關規章制度掌握情況等是否具備上崗資格進行綜合考核評估。2、帶班礦長應利用班前會、入井檢身等環節對作業人員上崗前的精神狀態、是否飲酒、是否攜帶違禁物品、勞動防護用品和安全防護器具配備等狀況進行動態評估。3、重大災害。礦長應定期對本單位可能發生的重大災害及已采取安全管控措施的可靠性進行分析評估。安全風險管控第十八條、建立礦長及“五職礦長”安全風險定期檢查分析工作機制,檢查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評估管控效果,完善管控措施。第十九條、建立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結果應用機制,將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結果應用于指17、導生產計劃、作業規程、操作規程、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應急救援預案以及安全技術措施等技術文件的編制和完善。第二十條、重大安全風險有專門的管控方案,管控責任明確,人員、技術、資金有保障。第二十一條、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由礦長組織實施,有具體工作方案,人員、資金有保障。第二十二條、礦長每月組織對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管控效果進行一次檢查分析,針對管控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調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結合年度和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結果,布置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明確責任分工。第二十三條、“五職礦長”每月組織對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實施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檢查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完善改進管控措施。第二十四條、按18、照煤礦領導帶班下井及安全監督檢查規定,執行煤礦領導帶班制度,跟蹤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第二十五條、帶班礦長跟蹤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執行煤礦領導帶班下井制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公告警示第二十六條、及時公告重大安全風險。第二十七條、在井口或存在重大安全風險區域的顯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風險、管控責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保障措施第二十八條、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實現對安全風險記錄、跟蹤、統計、分析等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第二十九條、入井人員安全培訓內容,應包括年度和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結果、與本崗位相關的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第三十條、定期組織安全風險知識培訓:每半19、年至少組織參與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工作的人員學習1次安全風險辨識評估技術。方法及要求第三十一條、礦長要按照系統、場所、設備設施、作業類型等不同類別,結合專業、崗位特點和評估內容復雜、重要程度,按照“科學、實用、簡明、高效”的原則,合理選擇安全風險評估的方式、方法。第三十二條、安全評估表制作要結合安全管理經驗和生產實際,盡可能完整列舉危險危害因素,按照危險因素對人員、系統、裝備危害程度不同,分成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四種類型,分別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標示。重大風險: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主要系統損壞的。較大風險:可能造成人員傷害,但不會降低系統性能或損壞的。一般風險:不可能造成人員傷害20、,但會降低系統性能或損壞的。低風險:不會造成人員傷害和系統損壞的。第三十三條、采用評估表評估時,要逐項檢查確認,評估人員簽署評估結論和姓名,并牌板公示或告知作業人員評估情況。第三十四條、采用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集體檢查分析或專家綜合評估方式評估時,必須編寫評估報告書,明確評估內容、范圍、條件、環境、結論、建議等內容,參與評估人員簽名。評估報告書必須報貴州福平能源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審查。第三十五條、崗位評估采用評估表方法時,可以采用評估卡片或評估活頁表,必須將涉及到的班組、工序和本崗位的評估結論和要求記入記錄中,被通知崗位整改作業的必須經班組長簽名復查確認。第三十六條、“五職礦長”對現場評估出現的21、不同類別安全風險,必須明確匯報、處置程序。經評估存在不可控風險的,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或停止運行,發出預警,撤出危險區域人員,并報告上一級管理部門和單位值班人員,制定措施進行整改,整改完畢后再進行評估;存在中等可控風險的,必須通知崗位人員,同時明確整改措施、落實復查驗收責任;存在可控風險的,采取預防性措施直接進行作業。第三十七條、對安全風險的控制應遵循消除、減弱、隔離、警示、個體防護的先后順序原則,優先考慮和采取可靠的控制措施。第三十八條、各級評估得出的結論及存在的安全風險因素能現場公示的應在明顯位置予以公示,不能公示的應及時告知相關人員。第三十九條、各類評估報告、評估表、檢查記錄等資料的內容,必22、須符合國家及行業有關標準、規范和上級規定制度要求。第四十條、確定安全風險評估方式方法和編制規程措施時,應充分聽取基層單位員工的意見和建議,確保作業方法的可操作性、安全風險評估的全面性和防范控制措施的針對性。第四十一條、“五職礦長”應建立安全風險評估專項檔案,各類評估報告、安全評估表以及檢查記錄等文字資料,應做到誰評估、誰簽字、誰負責,根據實際需要確定保存期限,存檔備查。第四十二條、礦長應每年至少對全員進行一次以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估為主的教育培訓。檢查考核第四十三條、礦長應建立安全風險評估考核獎懲機制,對各級安全風險評估執行情況進行動態檢查督導,定期檢查考核。第四十四條、XX縣XX煤礦每季度對各23、單位安全風險評估工作進行一次檢查考核。不合格單位,處罰1000-2000元。附則第四十五條、本制度由XX煤礦制定,解釋權在XX煤礦礦委會。第四十六條、本制度由礦委會審查通過之日起執行。附:安全風險評估檢查考核評分標準XX縣XX煤礦XX年8月18日煤礦安全風險評估檢查考核評分標準檢查項目及標準標準分評分標準扣分實得分基礎保障1.建立風險評估制度。2.各級安全風險評估職責清晰。3.明確各類評估的方式方法。4.建立定期考核獎懲機制。5.建立完備的信息流通渠道。6.明確各類風險等級標準。301.無制度扣5 分,制度不完善扣2 分。2.責任不明確扣2 分。3.評估方式方法不明確一處扣1 分。4.信息傳遞24、不暢通扣2 分。5.風險等級劃分不合理扣2分。現場執行1.員工掌握風險評估相關規定要求和評估方法。2.各專業、各場所、各崗位嚴格按規定執行所要求的安全風險評估。3.現場無中等及以上安全風險。4.現場風險評估表格、記錄等填寫內容齊全,表述準確。5.評估出的安全風險按照規定程序進行處置。6.考核期內無因安全風險評估不到位造成的責任事故。501.現場員工對本崗位工種風險評估不熟悉一人次扣0.5 分。2.現場未按規定開展安全風險評估一處扣2 分,有遺漏的一次扣1 分。3.現場存在中等以上風險的一處扣2 分。4.現場表格、記錄等資料填寫不合格一處扣0.5 分。5.評估出的風險未進行處置的每處扣2 分,未形成閉環的每處扣0.5 分。6.發生安全風險評估責任事故的一次扣5 分。資料管理1.建立安全風險評估專項檔案。2.明確專人負責評估資料的收集、整理、保管。3.不同類別評估資料明確相應的保存期限。4.評估資料齊全,無丟失。5.各類評估報告、表格、記錄等資料內容填寫符合要求,表述準確。201.未建立安全風險評估專項檔案的扣3 分。2.無專人管理的扣2 分。3.評估資料存檔期限不合理扣2 分。4.存檔不及時、不齊全的扣1分。5.表格、記錄等資料填寫不合格一處扣0.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