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貿公司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制度及崗位職責.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8765
2023-11-15
10頁
26.54KB
1、工貿公司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制度及崗位職責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主要負責人崗位責任制 1、建立、健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有限空間作業負責人、作業者、監護者職責。 2、組織制定專項作業方案、安全作業操作規程、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安全技術措施等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3、保證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風、檢測、防護、照明等安全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 4、督促、檢查本單位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生產工作,落實有限空間作業的各項安全要求。 5、提供應急救援保障,做好應急救援工作。 6、及時、如2、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作業負責人崗位責任制 1、正確佩戴和使用安全與職業健康防護用品。 2、了解整個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并組織召開會議,告知作業人員。 3、確認作業環境、作業程序、防護設施、作業人員符合要求后,授權批準作業。 4、及時掌握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條件變化,當有限空間作業條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時,終止作業。 5、按規定參加相關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專項培訓。 6、有權拒絕違章作業指令。監護人員崗位責任制 1、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 2、熟悉作業區域的環境、工藝情況,能及時判斷和處理異常情況。 3、全過程掌握作業者作業期間情況,保證在有限空間外持續監護,能夠與作業者進行有3、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 4、應對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落實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時,有權提出暫不進行作業。 5、應熟悉應急預案,掌握和熟練使用配備的應急救護設備、設施、報警裝置等,并堅守崗位。 6、及時記錄現場存在的問題,并保管好相關檢杳、檢測記錄材料。作業人員崗位責任制 1、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 2、應與監護者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 3、嚴格按照“危險作業審批表”上簽署的任務、地點、時間作業。 4、作業前應檢查作業場所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5、熟悉應急預案,掌握報警聯絡方式。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制度 1、作業負責人填寫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報安全管4、理機構; 經安全機構負責人審核批準后,方可作業。 2、按照先檢測、通風,后作業的原則。 3、作業時所用的一切電氣設備,必須符合有關用電安全 技術操作規程。 4、有可燃氣體或可燃性粉塵存在的作業現場,作業場所的缺氧危險可能影響附近作業場所人員的安全時,應及時通知這些作業場所的有關人員。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場所,并應在醒目處設置警示標志。 5、在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場所,必須配備搶救器具。 6、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場所作業前和離開時應準確清點人數。進入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場所作業,作業人員與監護人員應事先規定明確的聯絡信號。有限空間現場安全管理制度 1、有限空間作業應嚴格執行“先檢測、5、再審批、后作業”的程序,作業中還應根據作業環境可能發生的變化實施持續檢測或動態檢測。2、有限空間作業必須辦理有限空間作業票。3、應熟悉作業區域的環境、工藝情況及作業人員,有判斷和處理異常情況的能力,具備基本急救常識,掌握應急報警方式。 4、檢查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發現落實不到位或措施不 完善時,有權下達暫?;蚪K止作業的指令。 5、遵守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設施與個人防護用品; 6、違反本制度及有關規程、預案規定的,由本單位視情節輕重作出處罰決定,導致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應報請有關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追究其責任。 7、每年進行一次演練,演練后應及時進行可行性評估、修訂。6、有限空間作業現場負責人、監護人、作業人員、應急救援人員安全培訓教育制度 1、 按照安全生產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建立健全安全培訓工作制度。 2、 進行安全培訓的從業人員包括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有限空間作業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和其他從業人員。 3、 必須對新上崗的員工進行強制性安全培訓,保證其具備本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應急處置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崗作業。 4、 新上崗的從業人員,崗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車間操作員,規定崗前培訓時間為40小時。 5、從業人員在本單位內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時,應當重新接受安全培訓。 6、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7、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接受專門的安全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作業。有限空間作業應急管理制度 l、成立相應的應急組織機構,制定完善的有限空間作業應急救援預案,明確各工種的職責和義務c 2、對現場的危險源進行監控并做好記錄,如有問題及時通知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3、做好事故應急救援的信息報告程序。 4、定期對應急物資及其它必備的器具和設備進行檢查、更換和完善。 5、對應急救援小組及相關人員進行上崗前培訓,并做好相關專業方面的培訓。 6、定期進行有限空間作業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演練結束后及時進行總結,并對預案進行評估。 7、對有限空間作業應急救援預案及時進行補充、修訂,并組8、織職工進行定期學習。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1、按照先檢測、后作業的原則。 2、確保有限空間危險作業現場的空氣質量。 3、在有限空間危險作業進行過程中,應加強通風換氣,嚴禁用純氧進行通風換氣,在氧氣濃度、有害氣體、可燃性氣體、粉塵的濃度可能發生變化的危險作業中應保持必要的測定次數或連續檢測。 4、發現可能存在有害氣體、可燃氣體時,檢測人員應同時使用有害氣體檢測儀表、可燃氣體測試儀等設備進行檢測。 5、有可燃氣體或可燃性粉塵存在的作業現場,所有的檢測儀器,電動工具,照明燈具等,必須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要求的防爆型產品。 6、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場所作業前和離開時應準確清點人數。 7、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場所,并應在醒目處設置警示標志。 8、當作業人員在密閉設備內作業時,一般打開出入口的門或蓋,如果設備與正在抽氣或已經處于負壓的管路相通時,嚴禁關閉出入口的門或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