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醫院醫務部門輻射安全相關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8815
2023-11-15
13頁
22.86KB
1、市人民醫院醫務部門輻射安全相關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一、放射工作人員崗位職責.3二、放射性監測方案.5三、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記制度.7四、輻射防護、安全保衛和設備檢修維護制度.8五、放射工作人員培訓計劃.9六、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管理制度.10七、職業安全監測制度.11放射工作人員崗位職責一、放射工作人員要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二、各使用單位要成立由院領導負責的放射性同位素安全管理小2、組,明確安全職責,負責本單位放射性同位素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采取有效措施使本單位的放射性工作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三、各使用單位組織好本單位放射工作人員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及放射性同位素安全使用和管理的基本知識。四、認真執行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的安全規定等各項規章制度及定期檢查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做實驗的工作人員必須通過所在地、市環境保護部門組織的上崗培訓和考核,合格后方可進入實驗室工作。培訓不合格者不得從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五、放射工作人員必須熟知放射性同位素安全使用和管理的要求,嚴格按照使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六、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要進行登記,每次取出和放回必須清點,認真仔細3、核對,確認無誤后存入專用保險柜。七、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的管理人員要做好設備檢修和維護工作,保證輻射防護監測和報警儀器能正常運轉,防止由于設備故障及安全防護疏漏,造成安全隱患引發輻射事故。八、放射性同位素要單獨存放于專用的保險柜中,不得與易燃、易爆、腐蝕性物品混存、混放,配備雙把鎖并由雙人保管。儲存場所要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盜的安全防護措施;儲存、使用放射源的實驗室須設置明顯的放射性標志及中文警示說明。九、做到放射性物品在安全方面無丟失、無被盜、無違章、無事故、保安全的管理目標。十、有義務對學生和相關教師進行輻射防護知識培訓,以確保放射性同位素使用安全。十一、協助資產設備處技術安全辦公室進行相應的4、檢查工作。放射性監測方案一、使用單位和放射工作人員要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二、放射工作人員要認真學習輻射安全和防護專業知識,嚴格執行有關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的規定。三、監測計劃:購置相應的監測儀器,定期對工作場所和周圍環境進行監測。如發現異常情況或懷疑有異常情況,及時對工作場所和環境進行監測。1、輻射環境監測方案及內容(1)監測對象輻射。(2)監測項目空氣吸收劑量率。(3)監測點位放射源為中心,周圍50m范圍內。(4)監測頻次四、一季度一次或應急。近距離操作人員應該佩戴5、個人劑量計。定期檢查和評估工作人員的個人劑量,建立個人劑量檔案。五、使用單位應定期邀請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放射性污染監測機構進行環境監測。六、一旦發生放射性事故,有關單位應立即啟動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輻射事故應急響應方案(試行)事故應急響應方案,控制事故區域,減小事故造成的損失。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記制度一、實驗人員從事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必須提前預約并填寫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記表,經批準后方可進行實驗;二、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做實驗,需提前三個工作日與同位素實驗室的管理人員聯系登記,以便管理人員提前對實驗項目進行安排,做好實驗所需儀器和防護器材的準備工作;三、從事放射性同位素實驗操作的人員必須持有環保局頒6、發的放射性同位素上崗資格證。無證人員一律不得入內;四、從事放射性同位素操作的人員要熟悉放射性同位素操作基本知識,認真閱讀放射性同位素操作規程、安全管理制度等項規定,服從同位素實驗室管理人員的指導;五、使用放射性同位素過程中,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六、實驗過程中放射源取出和放回時,應對放射源的名稱、編號、枚數等認真仔細核對,確認無誤后,放入專用保險柜儲存;七、實驗完成后,放射性同位素廢液和廢固放入指定容器內,集中按有關規定處置,不準私自排放;八、實驗結束后,由實驗室管理人員測試實驗工作臺面污染情況并簽字。造成污染的,應立即進行清潔處理。造成嚴重放射性事故的要立即上報學院和校領導,啟動事故應急預7、案予以處置;九、要求實驗人員做到實驗前需在管理人員處登記,并將實驗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等情況要如實填寫,實驗期間對實驗室水電、門窗、安全、衛生等情況負責監督,實驗結束后負責進行清潔。輻射防護、安全保衛和設備檢修維護制度一、放射性同位素必須存儲在指定的場所,由專職庫房管理人員統一管理,其他人員不得擅入; 二、放射工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三、進入放射性同位素存儲場所取用放射性同位素時,必須穿防護服; 四、放射工作人員應定期進行放射性同位素的核查工作,定期向資產設備處技術安全辦公室匯報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和管理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向各職能部門報告,妥善處理;五、放射工作人員應隨時監測本人及涉源人員的受輻照劑8、量。 六、放射工作人員必須定期檢測劑量儀器、報警裝置等的工作狀態,出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報修,爭取在較短時間內使儀器恢復正常; 七、實驗使用放射源,必須由任課教師向輻射工作人員提出用源申請,詳細說明用途、使用時間等情況,并填寫借源記錄,使用后必須及時歸還。放射源的測量必須在裝置內進行,不能隨便擱放; 八、對不遵守規則,造成事故的責任人,根據有關規定嚴肅處理。放射工作人員培訓計劃一、所有放射工作人員必須通過所在地、市級環境保護部門舉辦的輻射安全和防護專業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和考核,取得崗位培訓合格證;二、使用單位要定期組織放射工作人員學習和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9、安全和防護條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三、使用單位要定期組織放射工作人員學習和貫徹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放射工作安全管理辦法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輻射事故應急響應方案(試行)及其他管理制度;四、資產設備處技術安全辦公室每學期組織二次集中學習,組織放射工作人員學習關于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線裝置的安全和防護知識,以增強教學、科研及醫療工作的能力;五、資產設備處技術安全辦公室定期組織進行放射性事故應急預案演習培訓。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管理制度一、放射工作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安排本單位的放射工作人員接受個人劑量監測,并遵守下列規定: 1、外照射個人劑量10、監測周期一般為30天,最長不應超過90天;內照射個人劑量監測周期按照有關標準執行; 2、建立并終生保存個人劑量監測檔案; 3、允許放射工作人員查閱、復印本人的個人劑量監測檔案。 二、個人劑量監測檔案應當包括: 1、常規監測的方法和結果等相關資料; 2、應急或者事故中受到照射的劑量和調查報告等相關資料。 三、放射工作人員進入放射工作場所,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正確佩戴個人劑量計; 2、操作結束離開非密封放射性物質工作場所時,按要求進行個人體表、衣物及防護用品的放射性表面污染監測,發現污染要及時處理,做好記錄并存檔; 3、進入輻照裝置、工業探傷、放射治療等強輻射工作場所時,除佩戴常規個人劑量計外11、,還應當攜帶報警式劑量計。職業安全監測制度為維護醫院工作人員的職業安全,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醫院工作人員中出現職業危害,切實保障員工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特制定本制度。一、做好高危崗位個人安全監測檔案醫院每季度對特殊職業防護科室,如放射介入科、CT室、腫瘤科放療室、核醫學科等科室工作人員進行個人劑量監測,每年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并建立個人健康監護檔案;定期組織對放射診療工作場所、設備和人員進行放射防護檢測、監測和檢查。醫務部對監測、檢測和檢查結果進行分析,如發現異常,立即報告醫院。二、職業暴露及時上報、處理感染管理科定期對各臨床、醫技科室進行檢查,是否存在職業暴露未及時上報及處理12、的情況。三、定期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體檢定期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體檢,及時將檢查結果告知本人。若發現作業流程不合理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四、加強對全院醫務人員的培訓加強工作人員對醫療環境中職業安全防護教育,新職工上崗前進行醫院感染、職業防護等崗前教育;不定期進行全員職業衛生教育,對員工進行有關知識培訓。五、醫務人員做好職業安全防護(一)醫護人員在臨床診療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傳染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做好職業安全防護。(二)各臨床醫技部門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員工從事與禁忌相關的有害作業。(三)各臨床醫技部門應配備醫療急救藥品和急救設施。(四)嚴格管理有毒物品、放射源或其他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品,并在醒目位置設置安全標志。六、及時報告處理并認真整改(一)若發生職業危害后,醫務部、感染管理科應及時調查事件的發生原因和事件性質,估算事件的危害波及范圍和危險程度,查明人員傷害情況,做好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如發生放射安全事件,根據現場情況,由放射安全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事故發生時間、地點、造成事故的核素、核素現有活度、危害程度和范圍及射線裝置的名稱等主要情況報告市衛生局、環保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二)對已受損害的接觸者可視情況調整工作崗位,并予以合理的治療,促進職工康復。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8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14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