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護理安全、暖箱等管理制度(3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8827
2023-11-15
32頁
78.61KB
1、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護理安全、暖箱等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1.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1 2.入產房、手術室出生監護制度及流程 33.新生兒科醫生進產科查房制度44.新生兒科消毒隔離制度55.NICU/新生兒病房患兒出入院核對及告知制度 86.緊急情況下口頭醫囑制度與執行流程97.配奶間消毒隔離制度 108.護理安全管理制度 119.科室臨床安全用藥制度 1310.嬰兒洗澡間工作制度 1411.兒科母嬰同室管理制度1512.兒科母乳喂養工作制度1613.配奶間工作制度1714.危重患者搶救制度182、15.NICU入出院須知2016.允許家屬入NICU喂養、撫觸、擁抱制度2217.暖箱管理制度2318.新生兒身份識別核對交接制度2419.代乳品管理制度2520.母乳喂養室管理制度 2621.NICU關于母乳的留取、儲存、運送告知制度27 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1.實行科主任、護士長負責制,科主任、護士長同為本科室新生兒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負責本科室新生兒安全工作,建立健全本科室新生兒安全管理應急預案。2.科室要加強新生兒安全知識教育,向產婦及家屬告知新生兒安全相關知識,增強安全防范意識。3.新生兒病房(室)應當嚴格按照護理級別落實巡視要求,無陪護病房實行全天巡視。4.嚴格執行母乳喂養有關規定。3、5.如新生兒患病轉入兒科,必須在家屬在場的情況下,按照新生兒轉運流程,產科醫生或護士與新生兒科醫生或護士一起核對患兒信息,核對正確后,兒科方可接收患兒。6. 新生兒出入病房(室)時,工作人員應當對接送人員和出入時間進行登記,并對接收人身份進行有效識別。責任護士應明確患兒出室目的及時間,核對患兒身份識別腕帶,與其家人一起將患兒抱至診室檢查,檢查結束回病房時,再次由護士雙人核對患兒身份識別腕帶無誤后,將患兒放至其床位上,繼續治療。7.新生兒在院期間必須配戴身份識別雙腕帶,如在沐浴、檢查、治療時損壞,應及時補戴,新的身份識別腕帶要護士雙人核對確認無誤后制作。8.保衛科要提高警惕,增強嬰兒防盜意識,嚴4、格出入口管理,24小時監控產科、產房、手術室和兒科通道,嚴禁新生兒被非法帶出。9.一旦發現新生兒丟失,值班人員應立即向分管院長報告,并通知科主任、護士長和保衛科,提供新生兒姓名、出生日期、性別、衣著等信息,科室迅速啟動新生兒失竊應急預案。如確認新生兒丟失,應立即按規定報警。10.對于不執行制度規定、工作疏忽導致發生新生兒安全事件的,將嚴肅追究責任,從重予以處罰;觸犯法律的,一律移交司法機關處理。11. 新生兒病房(室)應當定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和應急演練。入產房、手術室出生監護制度及流程1.所有高危兒均要進行出生監護,由高年資住院及以上醫師擔任。2.接到產科或手術室通知后10分鐘內趕到現場,了解5、高危因素并準備好復蘇器械及藥物。3.按新生兒復蘇流程對新生兒做出判斷并采取相應措施。4.出生監護完畢后,必要時按病歷書寫規范做好相關記錄,有特殊情況者需向患兒直系親屬交待病情。5.需要轉入新生兒病區的由監護(或產科)醫師陪護,并提前電話通知病房做好相應準備。6.住院證由監護醫師開立。7.監護過程要求態度嚴謹,冷靜細致,嚴禁嬉笑喧嘩。8.監護過程中要遵守手術室和產房管理制度,做好消毒隔離。9.遇疑難危重及特殊情況要及時向上級醫師或科主任匯報。新生兒科醫生進產科查房制度1為保證新生兒醫療安全及愛嬰醫院工作需要,實行新生兒科醫生進產科查房工作。2兒科醫生每日需入產科查房一次,對新生兒進行常規產后訪視6、,詳細了解,認真體檢,正確宣教和指導母乳喂養,并與產科醫生及時溝通,做好交接工作。如遇特殊情況者,隨叫隨到,在新生兒科醫生離不開病房情況下,可將患兒抱至新生兒病房檢查。3每日進產科的醫生必須認真履行職責,負責產科新生兒常規查體,對早產兒、低體重兒、多胎兒應重點訪視,嚴密觀察,有問題及時會診或轉診。4給新生兒做檢查時,手法要細膩,動作要輕柔、準確、迅速,仔細檢查后,有需特殊處理的記錄在查房登記本上。5當新生兒有異常病情變化時,應及時將其轉入新生兒病房做進一步觀察與治療。6新兒科醫生不但要掌握新生兒常見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還必須定期參加心肺復蘇培訓,熟練掌握心肺復蘇程序和技術操作,必要時協助7、產科做好新生兒急救工作。7產、新生兒科醫生每月對新生兒死亡及疑難重癥病例進行討論與評估,做好兩科之間的會診、轉科、病例討論等協調工作。8及時向新生兒家屬介紹一些正常新生兒生后常見的幾種生理現象,如屬高危兒范疇的,做好登記并告知家長定時復診。9做好新生兒出院后在喂養及護理方面相關指導。新生兒科消毒隔離制度一、室內布局室內布局合理,床與床之間應有適度間距;感染性疾病或不明原因疾病的患兒應單間隔離,無條件時同類疾病可同室隔離。護理人員固定、診療用品專用,醫務人員接觸患兒前后應嚴格執行手衛生,同時應根據標準預防的原則使用隔離防護用品,落實相關的消毒隔離措施。二、空氣1.室內溫度保持在22-24,濕度保8、持在55-65,每天上、下午開窗通風各1次,每次15-30分鐘。2.監護室、治療室、隔離室24小時不間斷應用空氣凈化裝置進行空氣凈化消毒,定期對凈化屏進行清潔維護并進行效果評價。3.配奶間、洗澡間每日采用等離子空氣消毒機消毒2次。談話間、哺乳間、更衣室、值班室每天一次進行紫外線消毒,每次30分鐘或1小時。4.空調定期清洗、消毒,以避免空氣污染。三、環境和物品表面1.墻面和門窗:應保持清潔、干燥,無污跡、霉斑。2.地面:每天2次用含氯消毒劑及清水擦拭,污染時隨時擦拭。3.醫療器械:包括呼吸機、監護儀、注射泵、聽診器、血壓計等,應保持清潔無污染,尤其是頻繁接觸的物體表面,如儀器按鈕、操作面板,每天9、1次用75%酒精擦拭消毒。4.床單元:新生兒暖箱、藍光箱及嬰兒床等每天用清水及含氯消毒劑擦拭一次,如有污染及時清潔,患兒因出院、轉科(院)、死亡等離開以后以及住院日超過7天者,應及時對床單元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劑終末消毒。 5.新生兒使用的毛巾、衣物、包被等,一用一換,清洗干燥以后高壓蒸汽滅菌備用;床上用品,如枕套、床單、被套等,每周更換一次,污染時隨時更換。6.其他用品及物體表面,包括治療臺、治療車、操作臺面等,每天清潔擦拭一次,有污染及時清潔,電話機、電腦鍵盤、鼠標等,定時使用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7.清潔用具,包括拖把、抹布等,必須分區使用,拖把應區分監護室、治療室、配奶間、辦公室、10、衛生間等,并有明顯標記。有隔離病人時隔離室內的清潔用具應固定專用,當沒有明顯污染時,使用清水擦洗即可;當有血液或體液污染時,應使用20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當多重耐藥菌流行或有醫院感染暴發時,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每天至少2次。8.每周組織科室人員徹底衛生清潔一次。四、人員管理1.醫務人員須穿室內專用的清潔工作服,有明顯污染時應及時更換;室內工作人員要有嚴格的手衛生意識,包括醫生、護士,應根據洗手和手消毒的指征嚴格執行手衛生制度,室內應合理放置方便使用的快速手消毒劑。2.限制不必要的探視,確需探視時,探視者不得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探視者接觸新生兒之前醫務人員應指導探視者做好11、手衛生。3.與工作無關人員謝絕進入新生兒監護中心,如有發熱、腹瀉等相關癥狀的工作人員也謝絕進入,進入新生兒監護中心的工作人員應按規定更衣、換鞋,并清洗雙手。五、其他1.新生兒監護中心的消毒隔離制度在醫院消毒隔離制度的基礎上制定,醫院消毒隔離的相關要求必須嚴格執行。2.配奶間的管理應嚴格執行配奶間管理制度。3.制定各種醫療、護理操作規程,操作時應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如換尿布時應及時將臟尿布放入污物袋,避免排泄物的污染。4.每月一次根據要求對室內空氣、物體表面、醫務人員手、配奶間內物品進行衛生學情況監測。5.若發生三例或三例以上出現相同癥狀(如發熱、腹瀉等)的患兒時應立即報告院感科,并配合院感科做12、好調查處置等相關工作。NICU/新生兒病房患兒出入院核對及告知制度1.入院時,所有新生兒均需佩戴寫有患兒姓名、性別、年齡、入院日期、床號、住院號的腕帶,采集左腳腳印并家屬簽字確認。2.簽署入出院須知、各種知情同意書、特殊藥物使用告知書及根據病情簽署其他告知書。3.出院時護士同主管醫生或值班醫生及家屬共同核對以下內容:(1)患兒:姓名、性別、年齡、入院日期、診斷、床號、住院號。(2)家屬:姓名、住院證、雙方身份證。4.上述內容核對有誤或者證件不齊,應請示科主任或護士長,夜間、節假日時應請示本科高年資醫師或住院總醫師。5.以上核對完成后,采集患兒左腳腳印并家屬簽字確認,將患兒交與家屬,并告知出院后13、注意事項及隨訪時間。緊急情況下口頭醫囑制度與執行流程1.在非搶救情況下,護士不執行口頭醫囑及電話通知的醫囑,口頭醫囑只有在搶救或手術中執行。2.危重搶救過程中,醫生下達口頭醫囑后,護士需復誦一遍,得到醫生確認后方可執行。3.在執行口頭醫囑給藥時,需請下達醫囑者再次核對藥物名稱、劑量及給藥途徑,以確保用藥安全。4.搶救結束醫生應及時補記所下達的口頭醫囑,保留用過的空安瓿,需經兩人核對記錄后方可棄去。5.在接到電話醫囑或重要檢驗結果時,接聽護士需對醫囑內容或檢驗結果進行復述,確認無誤后方能記錄和執行。6.對擅自執行口頭醫囑行為視為違規,一經發現將給予處理。配奶間消毒隔離制度一、物品的清潔消毒要求114、.奶瓶、奶嘴:每次用后清洗瀝干水分后,由供應室高壓滅菌后放置于存放柜中備用。 2.配奶杯:每天一次高壓滅菌,每次配制使用后可以在消毒柜消毒,干燥保存備用。3.開水:配奶用開水應保證使用燒開的水。4.配制后奶液:應盡量做到現配現喂,配制多余的奶液應存放于加蓋的廣口瓶內冷藏保存,存放時間最長不能超過24小時。5.外送的母奶:暫時不喂時應放入冰箱冷藏,存放時間最長不能超過24小時。二、環境及物體表面清潔消毒要求1.每天一次清潔冰箱、奶瓶奶具存放柜、消毒柜;配奶操作臺操作前后用含氯消毒劑擦拭;地面每天用含氯消毒劑擦拭一次,如有污染及時擦拭。2.每天二次對配奶間進行空氣消毒,每次120分鐘,并每次通風315、0分鐘。三、工作人員要求配奶工作由護士負責完成,進入配奶間配奶前應戴口罩并規范清洗雙手戴無菌手套,配奶過程中疑有手污染時應及時更換手套,配奶時應遵守無菌操作規程,配奶后做好清潔工作,保持配奶間清潔干燥。四、衛生學監測每月一次對配奶間的空氣、奶瓶、奶頭及操作臺物體表面等進行衛生學監測,發現問題及時查找原因并落實相應的措施。護理安全管理制度1.加強對護士執業資格和新技術、新業務準入管理,為患者安全護理服務提供保障。2.工作時間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堅守崗位,不隨意脫崗。護士長應定期巡查病房。護士長排班合理,各班次護理人員老、中、青搭配。3.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 保障病人的治療護理安全。16、4.遵醫囑執行各項護理操作、特殊治療、檢查均需履行告知程序, 5.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按要求及時書寫護理記錄。6.對開展的新項目及新技術應及時制定護理常規,以使護理人員能夠遵照執行。7.進行無菌技術操作時,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范。8.各類藥品放置有序,注意藥物配伍禁忌,密切觀察藥物不良反應、確保患者用藥安全。9.如出現護理差錯或護理投訴按規定及時上報科室領導及護理部,不得隱瞞,并保存好病歷。10.護理用具、搶救儀器要定期檢查,保證處于備用狀態,護理人員要熟悉放置位置,熟練各種儀器的使用方法。11.按規定認真交接班,危重患者、新患者、年老體弱、特殊檢查及突然發生病情變化等患者要床頭交接班。12.17、按有關規定使用一次性醫療物品,并定期檢查,防止過期、包裝破損、潮濕、污染等現象發生。13.按規定處理醫用垃圾,防止再次污染及交叉感染,給患者帶來傷害。14.做好護士職業防護。15.住院期間要保證患者安全,病室通道要通暢,病房環境布置、設置設施應考慮病人的安全,病房內禁止吸煙、使用電爐、蠟燭及點燃明火,防止各種意外發生。16.制定并落實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預案和危重患者搶救護理預案。科室臨床安全用藥制度1.醫師根據患者病情和臨床診斷合理用藥,嚴格掌握藥物的使用方法、劑量及適應癥。2.臨床醫師開具處方的法律規范是以中國藥典、藥物手冊和藥品的使用說明書為依據,在開處方前必須認真閱讀,了解此藥的用法、用18、量,有些超說明書范圍的開拓性應用或急救時應用,應該跟患者、患者家屬交待清楚,征得患者的同意和理解,否則,不宜使用。3.對藥品說明書中的“不良反應”中的重要項目應給患者交待,對禁忌癥及用藥注意事項應遵照執行。4.護士應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制度,按照操作程序規范操作,確保輸液配伍的各個環節質量,同時應按說明書中的配制方法配制。杜絕藥品不良反應和輸液反應的發生,保障患者用藥安全。5.使用有關抗生素要詳細詢問過敏史或過去用藥史。6.對新特藥的使用,要及時同藥劑科聯系,并注意觀察藥物的臨床療效,一旦發生不良反應必須及時上報。嬰兒洗澡間工作制度1.保持室內清潔,隨時清理。每日擦拭臺面、地面兩次,空氣消毒兩次,19、每周徹底清理一次,每月環境衛生學檢測一次。2.嚴格控制室溫(28-30)和水溫(38-40),達到要求后方可操作。3.洗澡前后嚴格查對嬰兒床頭卡、腕帶,查對無誤后方可進行操作。4.洗澡時 一名護士一次只允許對一名嬰兒進行操作。5.洗澡時動作要輕柔,洗澡水不可直接接觸患兒身體,以免燙傷,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洗澡動作要求進行操作。6.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一嬰一用一洗一消毒,絕不允許交叉重疊使用。7.操作完畢及時物歸原處、整理室內衛生,繼續打開換氣扇及浴霸30分鐘,對室內臺面及地面進行烘干,保持室內清潔干燥。兒科母嬰同室管理制度1.母嬰同室實行責任護士負責制。母嬰24小時同室,每天分開時間不得超過1小20、時。 2.責任制護士負責指導母親哺乳,觀察嬰兒吸吮,對產后三天的產婦進行母乳喂養測試。發現母嬰異常,及時報告醫生。3.母嬰同室應保持整潔、安靜,限制陪護,每床僅限1人。每日定時空氣消毒2小時,并用消毒液擦洗器具及地面,每月對室內物體表面、空氣、工作人員手進行衛生學監測并記錄。產婦出院后,做好終末消毒。4.醫師每天按時查房,有異常情況隨時處理,及時寫查房記錄。5.嚴格實行醫生、護士值班、交接班制度。6.母嬰同室區內定期進行母乳喂養知識宣教。 7.母嬰同室內堅持母乳喂養,不得給嬰兒使用奶瓶、橡皮奶頭及母乳代用品。 8.認真實施促進母乳喂養措施,嚴格遵守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兒科母乳喂養工作制度121、.有關母乳兒科醫護人員認真執行本院有關母乳喂養的政策,提高愛嬰醫院的長效管理,落實醫院母乳喂養的政策。2.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母乳喂養的技術水平,全體醫護人員每年進行技術培訓,每次培訓3小時,新進人員不少于18小時,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3. 認真落實兒科工作制度和管理措施,為母乳喂養和母嬰同室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4.對產婦及家屬做好母乳喂養的知識宣教,針對每一個新入院的病人進行強化教育,使每個哺乳期母親都能理解并接受母乳喂養,并且掌握正確的母乳喂養及擠奶的方法。所有產婦在寶寶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均可到新生兒科進行母乳喂養或及時將母乳送至新生兒科予母乳喂養。5.醫務人員應該認真監督除母乳外禁止給新22、生兒任何水或者其他飲料,除有醫學指征外,禁止給嬰兒奶瓶和橡皮奶頭或其他安慰物,更不能宣傳和使用母乳代用品。配奶間工作制度1.保持室內空氣清新與流通,每天開窗通風2次,每次1530分鐘。室內溫度24-26,相對濕度55%-65%。每天采用等離子空氣消毒機消毒。所有墻面、角落及天花板每周大清掃一次,有污染時及時消毒。2.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配奶間,配奶時洗手,戴無菌手套及口罩、帽子。3.每天對存奶冰箱、奶瓶、奶具存放柜清潔一次,配奶操作臺每次配奶前后需用含氯消毒劑擦拭。地面每天濕式清掃,如有污染及時擦拭消毒。存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須清潔消毒。4.奶粉在有效期內使用,保存在清潔干燥處。開啟后注明啟用時間23、,密閉保存,保存時間按照說明書要求。取用奶粉的勺子不得再放回奶粉中保存。 5.哺乳用品清洗消毒(1)洗手。(2)取下奶嘴,將剩余奶液倒凈。(3)在流動水下用手揉搓清洗奶嘴,使用適量洗滌劑清洗奶嘴奶瓶及配奶容器,以祛除油漬,用專用毛刷刷洗奶瓶及配奶容器。(4)流動水沖洗奶瓶、配奶容器及奶嘴。(5)奶嘴、奶瓶、配奶容器清洗干凈后瀝干水分,由供應室高壓蒸汽滅菌。6.每次清洗奶具后對水槽、清洗刷進行清潔消毒。 7.疑有感染性患兒使用的奶瓶、奶嘴,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清洗干凈后瀝干水分,由供應室單獨高壓蒸汽滅菌。危重患者搶救制度1.對危重患者不得以任何借口推遲搶救,必須全力以赴,分秒必爭,并做到嚴肅、認24、真、細致、準確。2.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醫師負責組織并主持搶救工作,如不在則由職稱最高的醫師主持搶救工作,但必須及時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醫師。3.特殊患者或需跨科協同搶救的患者應及時報請醫教部、護理部和業務副院長,以便組織有關科室共同進行搶救工作。參加跨科搶救患者的各級醫師應運用本科特長致力于患者的搶救工作。4.參加搶救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各種疾病的搶救規程。明確分工,緊密配合,聽從指揮,堅守崗位。5.醫生未到以前,護理人員應根據緊急需要,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如吸氧、止血、建立靜脈通道等。6.醫師開具口頭醫囑要準確、清楚,尤其是藥名、劑量、給藥途徑與時間等。要及時記錄于病歷上25、,并補開醫囑和處方。7.護士應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隨時將醫囑執行情況和病情變化報告主持搶救者。執行口頭醫囑時應復誦一遍,并與醫師核對藥品后執行,防止發生差錯事故。8.各種急救藥物使用后的空安瓿、輸液空瓶、輸血空袋等應暫行保留,以便統計與查對。9.各種搶救藥品、器械定位放置,用后均需及時清理、消毒,消耗部分應及時補充。搶救物品一律不許外借。10.一切搶救工作均要做好記錄,要求及時、準確、清楚、扼要、完整,并要注明執行時間。11.涉及法律糾紛的,要及時報告醫務科或院行政總值班。12.不參加搶救工作的醫護人員不準進入搶救現場,但須協助搶救工作。13.搶救工作期間,藥房、檢驗、放射或其他科室,應滿足26、臨床搶救工作的需要,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拒絕或推遲,后勤科室應保證水、電、氣等正常供應。NICU入出院須知1.由于新生兒的解剖生理功能不成熟,容易出現各種疾患,為了預防交叉感染,本科實行全無陪制度。患兒入住我科后即由我科護士24小時治療護理,不需家屬陪護,患兒病情穩定情況下可在規定時間探視。辦理住院時請提供父母雙方身份證復印件。2.請持戶口本或出生醫學證明(或出生證明草卡,本院出生者到11樓出生醫學證明辦公室辦理)到市民之家東樓一樓辦理城鄉醫保繳費,自出生之日起享受醫療保險待遇。繳費后24小時內到一樓城鄉醫保窗口進行信息上傳,出院后未上傳信息的不予報銷。轉診患兒必須在轉診3日內持轉診證明到市民之27、家醫保窗口備案,未經備案,發生的住院費用不予報銷。病人轉診當天必須辦理出院城鄉醫保報銷手續,以免出現重疊住院,影響報銷。城鄉醫保姓名一定要與入院姓名相符,若因姓名不符造成的各種后果,醫院不承擔責任。例如入院時登記姓名為“XX之子”,城鄉醫保姓名也必須為“XX之子”。3.醫療安全關系到每一位患者的切身利益,我院提供的所有用品及材料是通過仔細篩選,并經過嚴格的檢測及消毒措施,確保潔凈、安全。住NICU期間不需要您為寶寶準備奶瓶和衣服。若醫生通知您的寶寶需要外出檢查,請您先不要離開,因為檢查時需要您的陪同。請確保住院登記時您留給我們的電話為寶寶父母的電話號碼,并保持24小時暢通,以方便我們隨時和您聯28、系。4.我們提倡母乳喂養,寶媽可在寶寶病情允許的情況下來NICU行母乳喂養、撫觸等,或請您擠奶放儲奶袋,將準備好的母乳及時送至NICU,并在儲奶袋上注明床號、姓名、擠奶時間,我們會有專人接收;如果您不能來母乳喂養或及時將母乳送達NICU,我們將會為您的寶寶予配方奶喂養。5.住院處按規定收取預交金,請妥善保管好押金收據。由于我院是根據電腦指令取藥,欠款時藥品無法取出,各項檢查也無法進行,請于探視或詢問病情時查詢自己的詳單及余額,應保證余額大于500元,以保證患兒檢查、用藥的順利進行。在接到催款通知后,及時補交住院費,由于診療費不到位而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后果,醫院不承擔責任。6.患兒家屬在辦理入院手29、續時護士發放住院證,此證應保留至患兒出院,以作為直系家屬詢問病情、探視、外出檢查及出院時的憑證。7.探視時間:每周二、四15:00-16:00,詢問病情(非探視)時間為每天15:0017:00,其他時間為治療時間,請家屬配合。(若探視時遇搶救患兒,請體諒不能在規定時間內探視)。8.出院須知:寶寶病情痊愈,醫生會提前通知您寶寶出院的時間。辦理出院手續前,您需要準備以下物品:(1)寶寶父母的身份證、入出院須知、住院押金單,住院證;(2)寶寶的隨身衣物,如偏衫、毛巾被、包被等;(3)如非患兒父母辦理出院,需攜帶辦理人身份證、患兒父母雙方身份證或復印件、住院押金單及入出院須知及住院證。9.本人已詳細閱30、讀以上內容,對護士的解釋表示清楚和理解,經考慮讓孩子住入新生兒科治療,并配合病區各項管理規定。xx市婦幼保健院允許家屬入NICU喂養、撫觸、擁抱制度近年來多項研究表明,母乳喂養及撫觸對寶寶的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意義。撫觸包括:托起、擁抱、撫摸、晃動、哺乳、按摩以及袋鼠式照料等,溫柔地撫觸可以極大地促進寶寶身體、情感以及智力的健康發展。為此,我院特制定允許家屬來NICU探望寶寶,給予撫觸、母乳喂養的制度。1.鼓勵媽媽來NICU探望寶寶,予以母乳喂養,抱抱孩子,寶寶神經系統的正常發展,需要皮膚對皮膚的親密接觸,所以,最好是皮膚貼皮膚的袋鼠抱,以利于母子身體康復及感情的建立。2.母乳喂養可以增強寶寶免疫31、力并增進親子感情,減少并發癥及寶寶不適的發生,我們提倡母乳喂養,不能來母乳喂養的情況下,請您擠奶放儲奶袋,將準備好的母乳及時送至NICU,并在儲奶袋上注明床號、姓名、擠奶時間,我們會有專人接收;若不能及時將母乳送達NICU,我們只能為您的寶寶予配方奶喂養。3.寶媽來為寶寶進行母乳喂養前,請提前電話聯系NICU,確認寶寶目前是否可以探視并進行母乳喂養。暖箱管理制度1. 專人負責管理,操作者需經專門培訓后方可上崗。2. 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嚴禁違規操作。工作人員入箱操作、檢查接觸患兒前,必須洗手,防止交叉感染。3. 暖箱放置的房間溫度應高于23為宜,以減少暖箱輻射的損失,暖箱應避免陽光直射或靠近暖氣32、,也不可置于窗戶旁邊,以免影響其溫度,暖箱距暖氣150cm以上。4. 保持暖箱清潔、無味,每日用清水和含氯消毒劑擦拭箱內外一遍,每日更換一次水槽內滅菌注射用水,一周終末消毒。新生兒出院后暖箱徹底消毒后備用。5. 治療、護理應集中操作,避免過多開啟暖箱側門、端門,影響暖箱的恒定。除稱體重外,一切護理操作盡量在箱內進行。6. 暖箱用畢后退至處置間,終末處置后備用。新生兒身份識別核對交接制度為加強醫療安全管理,嚴格執行查對制度,確保患兒安全,特制定我院新生兒身份識別及核對制度:1.新生兒入科時,當班護士應認真做好入科登記,同時建立新生兒身份識別記號(包括患兒或患兒母親姓名貼于額頭、留取患兒左腳腳印)33、。 2.嚴格執行雙腕帶識別制度,同時在使用“腕帶”時,必須進行雙核對。認真核對嬰兒姓名、性別、年齡、入院日期、床號、住院號及父母姓名(復印父母身份證)。 3.給患兒治療時,除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制度外,還需查新生兒床頭卡、手腕標識,核對無誤后方可實施操作。 4.新生兒出入病房(室)時,工作人員應當對接送人員和出入時間進行登記,并對接收人身份進行有效識別。責任護士應明確患兒出室目的及時間,核對患兒身份識別腕帶,與其家人一起將患兒抱至診室檢查,檢查結束回病房時,再次由護士雙人核對患兒身份識別腕帶無誤后,將患兒放至其床位上,繼續治療或護理。 5.新生兒轉入時,責任醫師與轉入科室的護士、患兒父母實行三方核34、對,檢查新生兒的全身皮膚及核對新生兒手腕標識,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診斷、住院號、床號,并核對新生兒攜帶的各類物品,包括胸片、CT片等,核對無誤后接收新生兒。代乳品管理制度1.大力提倡、積極宣傳母乳喂養。對所有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兒,所有醫務人員應積極宣傳母乳喂養的優點、指導母親正確母乳喂養的方法,幫助母親樹立母乳喂養的信心。2.對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兒,部分因母親或新生兒原因暫時或長期需人工喂養者,需嚴格掌握指征,要有醫生醫囑并在病程記錄中注明醫學指征,醫生可提供人工喂養的相關知識、指導母親正確人工喂養的方法,但禁止醫生提供對奶粉品牌選擇的具體意見,所需奶粉由家屬自行購買。3.在我院新生兒科住35、院的新生兒,住院期間均需人工喂養,所需奶粉按藥品采購流程由醫院集中采購,醫院提供足月兒配方奶、早產兒配方奶供臨床醫師選擇。對某些特殊疾病因治療所需的特殊配方奶粉如水解蛋白奶、無乳糖配方奶,由醫生向家長告知治療需要,由家長自行購買。醫生應提供醫學相關的指導意見,采購品牌由家長自行決定。4.嚴禁醫務人員接受代乳品生產者、銷售者為推銷產品而給予的饋贈和贊助,嚴禁參加各種形式的母乳代乳品推銷與宣傳。5.加強產科、兒科、新生兒科的管理與監督,嚴格執行母乳喂養的相關規定,確保愛嬰措施落實到位。母乳喂養室管理制度1.本室設有沙發、茶幾、屏風等均為公物,敬請愛惜使用,其他裝備如吸奶器、嬰兒用品等,由家屬自備。36、2.本室僅作為哺乳之用,不得挪作他用(如飲食、休息或私人討論等),非哺乳人員(尤其男性)不得隨意進入本室。3.使用后請保持室內清潔,方便其他人員使用。4.室內所有物體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劑擦拭,每日不少于1次,每日紫外線消毒一次,每次30分鐘或1小時。NICU關于母乳的留取、儲存、運送告知制度為了寶寶健康成長,我們提倡母乳喂養,在寶寶住院期間支持家屬送母乳。母乳營養豐富同時也是細菌最喜歡的食物,為保證母乳的品質,在留取、儲存、運送母乳過程中需要家長注意以下事項。一、擠母乳前的準備1選擇一個消毒過的容器(專用儲奶袋或帶蓋廣口玻璃瓶)2熱敷乳房或洗個熱水澡,洗凈雙手,清潔乳頭。二、擠母乳的方法1用手擠37、母乳:大拇指放在乳暈上,距乳頭根部2cm,食指放在對側,其余手指輕托乳房下部,向胸壁方向壓-擠-松,沿乳頭一次擠壓所有乳竇,兩側乳房交替,每20-30分鐘為宜。2用吸奶器擠母乳:吸奶器要在舒服和放松的狀態下使用,媽媽要按照循序漸進的步驟慢慢手動使用吸奶器,由慢到快,按照吸奶的順序正確使用。當感覺到乳頭疼痛或者吸不出奶時,不要繼續使用吸奶器。吸奶器使用完畢后,必須進行煮沸或消毒。三、母乳的保存 世界衛生組織(WTO)規定,在無菌條件下:初乳(產后6天之內擠出的奶)27-32室溫內可以保存12小時;成熟母乳(產后6天擠出的奶)15室溫內可保存24小時;19-22室溫內可保存10小時;25室溫內可保38、存6小時。 擠出的母乳要立即放入無菌袋或無菌容器內,然后放進冷藏室或者冷凍室保存。四、母乳的運送 請家屬在盛放母乳的容器上標明擠奶日期及時間(具體到分鐘)。按上述要求,院內母乳現擠現送。院外母乳將載有母乳的容器放入清潔防水袋內,防止容器直接接觸冰塊,在保溫盒內加上冰塊保存母乳的溫度,確保母乳儲存于低溫。為了保證母乳的品質,如擠出的母乳4小時,或疑似污染者,謝絕接收。五、為保障寶寶用奶安全1艾滋病產婦提倡人工喂養,避免母乳喂養,杜絕混合喂養。2病毒性肝炎急性期人工喂養,大小三陽產婦肝功能正常,寶寶進行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后可以母乳喂養。3乙肝媽媽實行母乳喂養時,應注意:喂奶前洗手,擦拭奶頭。奶頭皸裂或嬰兒口腔潰瘍,暫停母乳喂養。孩子和媽媽的用品隔離。嬰兒定期檢測乙肝抗原抗體。檢測母肝功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8-14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