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健康檢查體系建設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8935
2023-11-15
14頁
41KB
1、幼兒園健康檢查體系建設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實驗幼兒園幼兒園健康檢查制度幼兒園所應建立和健全健康檢查的制度。健康檢查的對象應包括新人園的幼兒、在園的幼兒以及教師。 一、幼兒的健康檢查 對幼兒進行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健康檢查,可以了解到每個幼兒的生長發育情況和健康狀況,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更好地促進幼兒健康的成長,同時,對疾病也可以做到早發現、早隔離和早治療。 (一)人園前的健康檢查 即將進入幼兒園所生活的幼兒,在入園前(或入園的一周內)必須進行全面的健康檢查,以鑒定該幼兒健康情況,預防將某些傳染病2、帶入到幼兒園中;而且,入園前的健康檢查還能為幼兒園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每名幼兒生長發育的特點以及健康狀況提供重要的資料,幼兒入園前健康檢查的主要內容: (1)了解幼兒的疾病史、傳染病史、過敏史、家族疾病史等。 (2)檢查幼兒當前的生長發育與健康狀況,如:身高、體重、胸圍、頭圍、心肺功能、視力、聽力、皮膚、牙齒的發育、脊柱的發育、血紅蛋白、肝功能等。 (3)了解幼兒預防接種完成的情況等。 幼兒入園前的健康檢查,通常是在當地衛生院所進行,幼兒入園前的健康檢查,只在一個月內有效。 入園晨檢: 晨檢是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這一環節,不僅可以及早發現疾病,而且,對于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也可以及3、時加以處理。同時,也能了解到幼兒在家庭中的生活情況,有利于教師更好地做好當日的工作以及密切家園的聯系。 幼兒晨檢的主要內容概括起來是:一摸、二看、三問、四查。“一摸”是指摸摸幼兒的前額部位,粗知幼兒的體溫是否正常,摸摸幼兒頸部淋巴結是否腫大;“二看”是指認真查看幼兒的咽喉部位是否發紅,觀察幼兒的皮膚、臉色以及精神狀況等有無異常;“三問”是指詢問一下家長,幼兒在家里飲食、睡眠、排便等生活情況;“四查”是指檢查幼兒有無攜帶不安全的物品到園內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晨檢中如果發現幼兒有身體不適或疾病跡象,應勸說或聯系家長帶幼兒去醫院檢查,或暫時將該幼兒隔離,請衛生室醫生進一步檢查,然后再確定是否入班4、。 二、 教師的健康檢查 : 為了保證幼兒的健康,幼兒園的教師在進入幼兒園工作以前,都必須進行嚴格的健康檢查,健康檢查合格者方能進入到幼兒園中從事工作。每年還必須進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檢查。除了一般性健康檢查以外,還包括胸部X光透視、肝功能、陰道霉菌和滴蟲以及淋病、梅毒等項目的檢查。健康檢查不合格者,應立即調離或暫時離開工作崗位;有些疾病待痊愈后,持有關的健康診斷證明方可恢復工作。幼兒園食堂管理制度一、餐具用具衛生消毒制度(一)餐具用具使用前必須洗凈消毒。(二)洗刷餐飲用具必須使用專用水池,不準與清洗蔬菜、肉類等其他水池混用。(三)洗滌、消毒餐飲用具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必須符合食品用洗滌劑、消毒劑5、的衛生標準和要求。(四)消毒后的餐飲用具必須存放在餐具專用的保潔柜內備用。餐用保潔柜定期清洗消毒,避免污染。(五)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應分開存放,存放柜上必須有明顯標志。二、粗加工管理制度(一)粗加工間保持清潔衛生,并配有防蠅、防鼠設備,購回的原材料先進粗加工間,食品分類上架。(二)各種食品原料,在粗加工過程中,應首先檢查食品質量,發現腐爛、變質、發霉、生蟲、有毒有害原材料均不得加工。(三)洗肉、洗菜的水池要分開使用,并有明顯標識,加工肉類操作臺與蔬菜操作臺分開使用。(四)加工完的食品要妥善保管,做好三防。(五)每日對洗肉池、菜板、操作臺及用具進行消毒。三、食堂衛生檢查制度(一)嚴格執行各項衛6、生制度,食堂人員認真履行崗位職責。(二)食堂清潔衛生消毒做到:定人、定時、定區、定質量,每天消毒,并做好記錄(三)管理人員及保健醫生每天對食堂衛生進行檢查,每周組織全園大檢查,并作好記錄。(四)環境衛生要求:食堂清潔衛生,無垃圾,無積水,無污垢,墻腳、屋頂、屋腳無蜘蛛網,洗碗池無沉渣,下水道通暢無阻,抽油煙機無油垢。(五)餐具衛生要求:餐具、炊具做到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潔。保潔柜每天消毒,餐具消毒后立即放入保潔柜,防止二次污染。菜墩清潔,生熟分開,并有明顯標識。灶臺、案板清潔無污垢,無油膩,毛巾分類專用,冰箱廚柜定期消毒。(六)庫房檢查:按庫房管理制度執行。四、配餐制度(一)烹飪好的食品分7、放進明顯標志的容器內(盆、桶),并作好分開使用,定位存放。用后少將保持清潔。(二)幼兒食品煮熟后,其中心溫度不低于70攝氏度,煮熟后的食品應當與食品原料或半成品食品分開存放。(三)在烹飪后,到食用前需要較長時間存放的食品,應當在高于60攝氏度或低于10攝氏度的條件下存放。(四)凡存放熟食品的容器要消毒后使用。五、食品衛生“五四制”(一)由原料到成品實行“四不”制度:1、采購員不買腐爛變質原料。2、 保管員、驗收員不收腐爛變質原料。3、加工人員、廚師不用腐爛變質原料。4、各班老師不給幼兒食用變質食品,不用手拿食品,不用不潔材料存放和包裝食品。(二)成品食品存放實行“四隔離”:1、成品與半成品隔離8、。2、生熟食品隔離。3、食品與藥物隔離。4、食品與天然水隔離。(三)用(食)具實行“四過關”:一洗、二刷、三沖、四消毒(蒸汽或開水消毒)。(四)環境衛生實行“四定”:定人、定物、定時間、定質量,劃片分工包干負責。(五)個人衛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發、勤洗衣服被褥、勤換工作服。六、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1、幼兒園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實行衛生行政部門監督指導、教育行政部門管理督查、幼兒園具體實施的工作原則。2、幼兒園成立“食品衛生安全領導小組”,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食品衛生管理人員。制定嚴格的檢查、落實措施,建立崗位責任制,把責任逐級分解,落實到具體崗位和具9、體人員,一級抓一級,逐級負責,定期對責任落實情況進行督查。3、幼兒園食堂必須取得所在區縣衛生行政部門發放的上海市食品衛生許可證,嚴格執行衛生部門制定的有關幼兒園食堂規定的設施、人員配置標準,并積極配合、主動接受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的衛生監督檢查。4、幼兒園食堂應當建立各種食品衛生安全規章制度及崗位職責,相關的衛生管理條款應在用餐場所公示,接受用餐者的監督。5、必須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以“衛生法”為準繩,定期組織食堂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進行食品衛生安全各項法律法規與營養知識的學習和培訓,并進行考核。6、落實“幼兒園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定期開展各類檢查評比活動及從業人員基本功大比武10、活動。七、食品衛生安全保衛制度1、食堂應建立嚴格的安全保衛措施,嚴禁非食堂工作人員隨意進入幼兒園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間及食品原料存放間,防止投毒事件的發生,確保師生用餐的衛生與安全。2、食堂從業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新參加工作和臨時參加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都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參加工作。3、食堂從業人員應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必須做到:(1)工作前、處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動清水洗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之前應洗手消毒;(2)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并把頭發置于帽內;(3)不得留長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4)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銷售場所內吸煙。4、認真執行“食品驗收、11、儲存、加工制度”,蔬菜和伙食品按當天的需要量定購和烹調。5、嚴格執行“周幼餐用、工用具清洗、消毒、保潔制度”、“周幼食堂從業人員晨檢制度”、“周幼食堂環境衛生保潔、檢查制度”等一系列衛生管理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幼兒園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落實食品衛生責任追究制度,嚴防集體性食物中毒。6、每天下班前,檢查灶具、液化氣、各電器開關是否關閉。7、冬夏季節供應點心、午餐,做到“五熱”、“五涼”,出食堂的飯、菜、湯必須加蓋。病兒隔離制度1、幼兒園設立保健藥箱,兒童及工作人員患傳染病,應立即隔離治療,所在班要徹底消毒。患者待隔離期病痊愈后經醫生證明方可回班。 2、對患者專人護理12、。仔細觀察,按時服藥。 3、對患傳染病幼兒所在班以及與傳染病患者有接觸的幼兒都要進行檢疫、隔離、觀察。檢疫期間,不收1、幼兒園設立保健藥箱,兒童及工作人員患傳染病,應立即隔離治療,所在班要徹底消毒。患者待隔離期病痊愈后經醫生證明方可回班。2、對患者專人護理。仔細觀察,按時服藥。3、對患傳染病幼兒所在班以及與傳染病患者有接觸的幼兒都要進行檢疫、隔離、觀察。檢疫期間,不收新兒童,園內兒童不混班不串班,檢疫期滿無癥狀方可解除隔離。4、幼兒離園一個月以上,或外出返園時,應向家長詢問有無傳染病接觸史。并要經醫務人員重新檢查,方可回班。未接觸傳染病的要觀察兩周、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待檢疫期滿后方可回班。5、工13、作人員家中及幼兒家中,發現傳染病時應報告園領導,采取必要措施。6、若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中毒事故,應立即將中毒人員送往醫院,并采取現場控制,通風并疏散人員。7、實行嚴格使用(1)嚴格按照消毒劑配置程序進行配置、稀釋,在使用過程中做好必要的身體防護。(2)不得將消毒劑隨意攜帶、私自使用。(3)不得在有人情況下使用消毒劑,更不得對著人進行噴灑。(4)不得在食堂操作間、食品儲藏室使用過氧乙酸,更不得對著食品、貴重物品、金屬表面進行噴灑。(5)嚴格按照消毒劑操作程序進行密封噴灑,作用30分鐘后開窗通風。家長委員會制度 一、各班推薦一名家長代表,組成家委會委員。 二、每學年召開1-2次會議,有必要時可隨時召14、開。 三、發揮家園間的橋梁作用,積極向家長們宣傳幼兒園辦園思想、目標和主要業績。家長代表主動對幼兒園的保教工作,提出寶貴意見。 四、根據情況,每學年增補新的家長委員會委員。 家園聯系制度 一、新生入園前后,與家長取得聯系,了解幼兒身體健康狀況及個性特點。 二、利用家長接送幼兒的時間,與家長交流幼兒在家、園的表現。 三、利用家長園地,公布每月教學活動計劃、介紹家教方法和保健常識。 四、每學期向家長開放一次半日活動,增進家園溝通。 五、每年對新生家長舉辦一屆家長學校,介紹幼兒園一日活動及家教保健方法。 六、對因病缺席的幼兒,要與家長取得聯系,了解幼兒健康狀況。 七、幼兒在園期間發生異常狀況,要及時15、通知家長,并配合做好處理工作。 家長開放日制度 一、每學期以年級組為單位分別向家長開放一次半日活動 二、制定開放日活動計劃,總結全班幼兒在園表現及其發展情況,開放活動時間向家長全面匯報,主動征求家長意見。 三、做好開放日活動資料收集,按時上報。 四、對個別特殊幼兒的家長,可不定期開放,以便共同配合教育。 特殊幼兒管理著制度為了準確了解特殊兒童的身體狀況、家庭背景、生活習慣等,我園專門制定了對特殊兒童的管理制度,對其跟蹤隨訪,措施得力,實施到位。 一、班主任要備有每位特殊兒童家長的電話號碼,隨時清楚地掌握幼兒身體的基本狀況,保證手機等通訊工具的暢通。 二、教師在進行各種活動時為了準確了解特殊兒童16、的身體狀況、家庭背景、生活習慣等,我園專門制定了對特殊兒童的管理制度,對其跟蹤隨訪,措施得力,實施到位。一、班主任要備有每位特殊兒童家長的電話號碼,隨時清楚地掌握幼兒身體的基本狀況,保證手機等通訊工具的暢通。二、教師在進行各種活動時,必須重點關注該類幼兒,并做好全日觀察,及時記錄有關幼兒的各種表現。三、教師不僅要注意滿足該類幼兒生理的需要,更要滿足其心理的需要,正面的、正確的方式方法引導、鼓勵他們,促進特殊兒童的健康成長。四、教師與特殊兒童的家長要多多進行交流,及時進行家訪,進一步了解幼兒的生活背景及各種行為習慣,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的特點,努力做到家園共同合作,促使特殊兒童得到正面的教全日觀察17、制度教師應對入園幼兒進行全日觀察,處理在園幼兒的健康相關問題,并做好相應的記錄,具體工作如下: 1、 對帶藥入園的患兒,應檢查其服藥情況、在園活動情況及病情變化情況,以便離園時知道家長,并做好觀察記錄。 2、 對在園幼兒應觀察其有無健康問題。 (1) 看幼兒的精神教師應對入園幼兒進行全日觀察,處理在園幼兒的健康相關問題,并做好相應的記錄,具體工作如下:1、 對帶藥入園的患兒,應檢查其服藥情況、在園活動情況及病情變化情況,以便離園時知道家長,并做好觀察記錄。2、 對在園幼兒應觀察其有無健康問題。(1) 看幼兒的精神狀態、面容,必要時測量體溫。(2) 觀察幼兒的情緒、食欲、大小便情況,注意有無異常情況。(3) 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是否正常。(4) 注意防范意外事故的發生,在園中如果發生摔、碰、劃破皮膚等事故應及時處理,離園時必須告知家長,并做記錄。3、離園時應與家長做好交接工作,并進行必要的衛生、安全宣傳。對全日觀察中有發現問題的幼兒,或帶藥入園者,離園時教師應告及時告知家長幼兒在園中的表現、病情的變化情況,提出合理的衛生保健指導和建議。
管理運營
上傳時間:2024-12-16
18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