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集團現場工程質量管理及檢查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9385
2023-11-15
8頁
34.08KB
1、建工集團現場工程質量管理及檢查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現場工程質量管理及檢查制度一、質量管理要求1、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實行崗位質量責任制,明確質量管理責任,建立考核、獎懲管理辦法。2、貫徹國家和上級有關質量目標及標準。在現場施工過程中實現教育經常化、計量標準化、檢查制度化。3、開展質量教育工作,樹立“質量第一、用戶至上的管理理念,做到全員參與質量管理,提高質量意識,工作責任性和自我約束能力,不斷優化施工方案。4、加強對施工過程原材料的檢測和監控,嚴把進場材料檢驗關,不合格的產品不進入施工現場。原材料2、應分類堆放、標識清楚、使施工現場井然有序。二、工程質量檢查制度1、 施工班組的“三檢”制度(1) 自檢,分為操作工人自檢和班組自檢,施工工人自己檢查自己所完成的工作是否符合施工質量驗收要求,班組長每天檢查自己班組的工人完成的工作是否符合施工質量驗收要求。(2) 互檢,指同一工種或不同工種之間,由作業班組相互檢查、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3) 交接檢、是指同一工程,多班制,上下班組或上下工序之間交接時的相互檢查,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2、 項目部檢查制度(1) 、項目部各棟號施工員每天配合專職質檢員對自己所管轄的棟號進行檢查驗收,每個工序完成后,由棟號施工員驗收,驗收合格后申3、請專職質檢員進行驗收,再由專職質檢員向監理部門申請驗收,驗收合格后再進入下道工序。(2) 、項目部定期每周組織各相關人員對各棟號進行質量驗收檢查,由項目經理牽頭,技術負責人組織,項目質檢員記錄,針對檢查時發現的問題,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見。舉一反三,將后續工作中可能出現的質量通病做出防治措施。(3) 、對項目部檢查時提出的問題,由棟號負責人和項目質檢員監督落實。對于不落實、不整改的,對項目部提出的問題置之不理的棟號負責人,項目部應予以經濟處罰且責令其整改。(4) 、公司質安部每月定期組織質量檢查活動,對關鍵工序、關鍵部位提前做出預控措施,同時配合項目部做好現場質量、內業資料、質量記錄、文明施工4、工作。施工測量復核制度 為了嚴格有效的控制施工測量,防止因測量放樣錯誤,造成工程質量事故和經濟損失,確保施工過程處于受控狀態,測量精度滿足設計要求。由于本項目占地面積大,樓棟號比較多,高程各不相同,但整個小區的地下工程又連同為一個整體,所有,前期的施工放線工作尤為重要,測量放線工作作為施工建設的第一道工序,必須精準精確,所以復核工作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必不可少。一、樁位復測1、 施工員施工放線完畢后,對測量資料的數據進行復核,復核后報送項目部,由項目經理帶頭,組織現場復核,復核時采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或兩人換手測量的方法進行。2、 復核測量時特別要注意貫通測量,確定縱橫向的定位軸線,若發現不對或精度5、不夠時,應及時與規劃部門聯系進行處理。3、 復測工作完成后,要及時對定點樁位進行保護、標識,未經復測的樁位不得作為施工放線的依據。二、 測量資料的復核1、 測量資料是施工現場原始地貌標高、樓棟號定位、工程量計算的第一手資料,所以填寫必須規范、完整、準確。2、 復核檢查的主要內容有:現場記錄和內業資料是否規范完整,測量方法是否合理,記錄是否真實可靠,標注是否清楚明顯,計算是否正確,簽署是否完善,圖表是否齊全。3、 控制測量資料復核完成后,應及時形成控制測量復核記錄,移交資料室統一管理歸檔。施工技術交底制度 技術交底貫穿于項目施工全過程,從開工進場到竣工驗收的整個過程中,項目部與施工班組之間的各類6、質量要求、技術要求、施工工藝要求,均需要進行書面技術交底,是施工技術資料中的重要部分,每分項工程施工前,項目部必須進行技術交底,完整及時對施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項目部建立完善、完整的技術交底制度,即能達到項目部工程技術人員對分項工程質量要求的熟悉和工程質量的提前預控,也能達到技術質量的可追溯性。1、 每分項工程施工前,由項目部技術負責編制完整的技術交底內容,然后在內部對各棟號施工員進行內部交底與討論,再由棟號施工員向各施工班組進行書面交底,2、 技術交底一式三份,分別由編制人、受交底人、資料員保存。3、 技術交底格式必須采用現行板地資料表格,嚴格按照單位工程進行編號,建立分項工程技術交底清單,7、對交底后的清單及時歸檔。4、 當實際情況與技術交底發生變化時,要及時改變交底內容并重新發放至原持有人手中。隱蔽工程及關鍵部位的申報、驗收管理制度 隱蔽工程是項目施工管理的關鍵環節,也是工程質量控制的重點和難點,隱蔽工程驗收檢查制度,是強化施工過程質量控制、防止和杜絕工程質量通病、質量缺陷質量隱患的重要手段。1、 按照建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單位工程中每道工序完工之后必須向監理單位進行報驗,經驗收合格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嚴格實行過程控制。2、 每分項工程完工后,由施工班組自行檢驗,檢驗完畢后報送項目質檢員進行驗收,項目部驗收合格后,方可向監理部門進行驗收申請。經監理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隱8、蔽。3、 強化監督檢查,項目經理應不定期的對隱蔽工程的驗收進行監督檢查,對驗收項目進行復檢或抽檢。對上道工序未完就進入下道工序、未經驗收私自隱蔽等現象,一經發現,視情節嚴重,給予處罰。4、 隱蔽驗收資料要及時跟進,驗收資料是隱蔽 工程的重要證明資料,堅決杜絕資料滯后、填寫錯誤等現象的出現。5、 項目部對工程質量管理實行定期周檢查,由項目經理牽頭、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項目質檢員記錄,每周組織項目管理人員對工程施工質量進行檢查驗收,將各棟號的檢查驗收結果進行對比,總結經驗,揚長避短。對發現的質量通病及管理不到的部位,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案,督促落實;6、 公司質安部對項目工程質量管理實行定期或不定期9、的旬檢查制度,由質安部經理牽頭,項目經理組織,對工程質量進行全面檢查,對檢查過程中提出的問題監督落實,且對形成的文件及時上報公司。成品保護制度1、 由專人負責成品、半成品的保護工作,經常對成品保護工作進行監察,發現被撞壞,損毀、污染等現象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對責任人進行通報批評及經濟處罰。2、 定期對施工班組操作人員進行文明施工、成品保護的教育工作,提高施工操作人員的成品保護意識。3、 合理安排施工順序,減少工序之間的相互損壞、污染現象,凡下道工序對上道工序會產生損傷、污染的,須采取有效的成品保護措施,否則,不得進入下道工序。4、 嚴格按照施工總平面圖中的規定位置堆放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10、堆放整齊有效,保護良好。5、 進入施工現場的水泥制品,應按照產品質量要求進行保護,特別是自行預制的水泥蓋板和制品,在養護期內必須有效覆蓋和澆水養護。6、 提倡文明作業,嚴禁野蠻施工,對野蠻施工的行為要立即進行制止,一經發現不論是否造成成品損傷,都要給予處罰。7、 各棟號的成品保護責任人為棟號施工員,施工日志填寫制度 施工日志是施工活動的原始記錄,以單位工程為記載對象,主要記錄單位工程有關技術,安全、質量管理活動內容及其他重大事項,貫穿單位工程開工至竣工的全過程,是編制施工文件,積累資料,總結施工經驗的重要依據,由現場施工人員負責逐日填寫,保證施工日志內容的真實性,連續性和完整性。一、 填寫要求11、 1、各棟號的施工日志由各棟號施工員負責填寫,填寫必須及時、準確、具體,不得補記,不得隔頁和扯頁,內容齊全,不潦草,不隨意撕毀,妥善保管,不得丟失。 2、施工日志的填寫采用黑色鋼筆或簽字筆填寫,保證字跡清楚。 3、施工日志記錄應詳實、具體,不能僅流于形式或記流水賬。二、 填寫內容 1、氣象情況及溫度。 2、工程準備工作的記錄及測量放線記錄。包括現場準備、各技術交底要求和交底日期、交接人員及其主要內容、施工關鍵部位的保證措施,測量放線的時間及放樣的內容。 3、施工部位和勞動力的安排以及施工過程主要操作記錄。 4、施工機具的數量及其運轉情況。 5、本工程各種技術文件中存在的問題。 6、有關洽商、變12、更情況的記錄。 7、工程材料代用情況和有關部門人員的同意、確認情況。 8、工程特殊過程施工方法的實施情況和質量檢查情況。 9、工程停水、停電、停工待料、氣候變化等影響工程進度情況。 10、質量、安全、機械設備事故及原因、責任單位或個人的初步調查情況分析。 11、建設單位對工程施工中提出的技術、質量要求、意見及采納實施情況。12、 有關上級領導和質量監督部門對本工程施工所作出的有關技術、質量方面的決定或采取的措施等。13、 工程材料的進場、見證取樣記錄和送樣檢驗情況。14、 工程例會、專題會議中解決施工、技術等方面問題的情況。15、 在緊急情況下采取特殊措施的施工方法等。施工日志的填寫數量為一份,歸檔時應在接收單位的竣工資料內,確保施工過程中的可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