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司客運專線雙塊式軌枕成品檢驗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9762
2023-11-15
11頁
85.04KB
1、建筑公司客運專線雙塊式軌枕成品檢驗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條 每個作業班開始作業前,由試驗室負責檢測同條件養護的軌枕強度,如強度達到40Mpa,則允許軌枕脫模,否則應適當延當蒸汽養護時間,直至滿足脫模強度要求為止。第二條 軌枕脫模后,由質檢室嚴格按照客運專線鐵路雙塊式無碴軌道雙塊式混凝土軌枕暫行技術條件要求檢測,檢測內容為雙塊式軌枕外觀質量和各部位尺寸。當原材料、生產工藝變化時,增加檢驗批次。具體質量要求如下:1 質量要求1.1 外觀質量:1.1.1軌枕上表面要求光滑平整,不允許有長度大于15m2、m或深度大于5mm的氣孔、粘皮、蜂窩麻面等缺陷。1.1.2其余表面不允許有長度大于30mm或深度大于10mm的干灰堆壘和夾雜物。1.1.3表面不得有可見裂縫。1.1.4上部圓角應光滑平整,不允許出現大于15mm15mm5mm棱角破損或掉角,,對于不超過此要求的掉角或破損應進行修補。1.2 雙塊式軌枕的外形尺寸和外觀質量雙塊式軌枕的外形尺寸和外觀質量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 雙塊式軌枕外形尺寸偏差和外觀質量要求序 號檢查項目檢 查相 別允許偏差(mm)每批檢查數量出廠檢查型式檢查外 形 尺 寸1鋼筋桁架上弦距雙塊式軌枕頂面距離B2310根20根2雙塊式軌枕長度C+4-210根20根3各斷面高度C33、10根20根4承軌部位雙塊式軌枕頂部寬度C310根20根5保持軌距的兩套管中心距配WJ-扣件7B1+2-110根20根配WJ-扣件8B11.510根20根6同一承軌槽的兩相鄰套管中心距配WJ-扣件7B1110根20根配WJ-扣件8B10.510根20根7預埋套管距軌槽面120mm深處偏離中心線距離B1210根20根8預埋套管的凸起高度B10-0.510根20根9承軌面表面平整度B11/15010根20根10兩承軌面間相對扭曲B10.710根20根11配WJ-扣件8兩承軌槽外側底腳間距離B1+1.5-1.010根20根同一承軌槽底腳間距離B2+1.5-0.5承軌槽底腳距套管中心距離B21軌底坡(4、100mm范圍內)B20.510根20根12承軌部位表面缺陷(氣孔、粘皮、麻面等)B2長 度10深 度2全檢20根13其他部位表面缺陷(氣孔、粘皮、麻面等)C長 度50深 度5全檢20根14承軌面與擋肩裂紋,雙塊式軌枕側面與橫截面平行的裂紋A不允許全檢20給15預埋套管內賭孔數A不允許全檢20根16雙塊式軌枕棱角破損扣掉角C長度50全檢20根1.2.2混凝土抗壓強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1.2.3 混凝土抗凍性指標應滿足D300的要求。1.2.4 混凝土的電通量應小于1000。1.2.5 混凝土內總堿含量不應超過3.5kg/ m3。當骨料具有潛在堿活性時,總堿含量不應超過3.0kg/ m3?;炷?、中氯離子總含量不應超過膠凝材料總量的0.01%。1.2.6 預埋套管抗拔力應滿足客運專線扣件系統暫行技術條件(鐵科技函2006248號)的相關要求,試驗后其周圍沒有可見裂紋,允許有少量砂漿氯離。1.3 軌下截面靜載抗裂強度檢驗值為90kN。1.4 預埋套管抗拔力不得小于60kN。2 技術要求2.1 雙塊式軌枕應按正式批準的設計圖紙和技術條件制造。2.2 雙塊式軌枕應工廠化生產。2.3 材料規格和要求2.3.1 所有原材料及預埋件入廠應有質量合格證明書,并按TB10210的相關要求進行復驗,不合格者不得使用。2.3.2 水泥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42.5級的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堿含量應不6、超過0.6%,三氧化硫含量應不超過3%,氯離子含量應不超過0.1%,熟料中的C3A含量應不超過8%,其他技術要求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工廠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的規定。2.3.3 骨料粗骨料:應采用材質堅硬,表面清潔的二級或多級單粒級碎石,按最小堆積密度配制而成。各級粗骨料應分級儲存,分級運輸,分級計量,最大粒徑為25mm,含泥量按重量計不大于0.5%,氯化物含量不大于0.02%,其他技術要求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的規定。細骨料:應采用材質堅硬、表面清潔、級配合理的天然中粗河沙。含泥量按重量計不大于1.5%,氯化物含量不大于0.027、%,其他技術要求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的規定。不應使用具有堿碳酸鹽反應活性或砂漿棒膨脹率大于0.2%的堿硅酸鹽反應活性的骨料。當骨料的砂漿棒膨脹率為0.1%0.2%時,混凝土堿含量應不超過3kg/m3。在軌道板投產前及骨料來源改變時,應根據TB/T2922和TB/3054的規定對骨料的堿活性進行試驗和評價,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檢驗單位提出報告。2.3.4 水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的規定。2.3.5 外加劑應采用減水率不小于25%、收縮率比不大于110%的聚羧酸鹽系減水劑,其他技術要求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8、補充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的規定。禁止使用摻入氯鹽類外加劑。2.3.6 摻合料應能夠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其性能應符合表2.3.6的要求。表2.3.6 摻合料技術要求序 號項 目技 術 要 求1氯離子含量(%)不宜大于0.022燒失量(%)4.03S O3(%)3.04含水率(%)1.05需水量比(%)1056活性指數(%)1d12528d1102.3.7 鋼材桁架鋼筋采用CRB550級鋼筋,其性能應符合GB13788的規定。箍筋采用CRB550級鋼筋,其性能應符合GB13788的規定。箍筋固定采用低碳鋼冷拔鋼絲,其性能應符合YB/T5294的規定。螺旋筋采用低碳鋼冷拔鋼絲,其性能應符合Y9、B/T5294的規定。用于加工冷軋帶肋鋼筋的低碳鋼熱軋圓盤條的性能應符合GB/T701的規定。2.3.8 雙塊式軌枕內預埋套管應滿足客運專線扣件系統暫行技術條件(鐵科技函2006248號)的相關規定。2.3.9 除特殊要求外,鋼材、水泥、摻合料、骨料和外加劑的檢驗、儲存和施工等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的規定。2.4 主要工藝技術要求2.4.1 模板 應采用具有足夠強度、剛度和穩定性的鋼模。模板應能保證雙塊式軌枕各部形狀、尺寸及預埋件的準確位置。 模板的制造允許公差以雙塊式軌枕成品允許公差的1/2為準。 模板應實行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檢查結果應記錄在模型10、檢查表中。日常檢查應在每天作業前進行,內容包括外觀、平整度;定期檢查每月進行一次,內容包括長度、寬度、厚度、承軌部位尺寸以及模板間高度偏差等。 模板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2.4.2 鋼筋桁架應符合設計圖的要求。2.4.3 鋼筋編組 鋼筋桁架應采用電阻點焊接成型機械加工,鋼筋焊接的工藝、參數、質量、驗收等應符合JGJ18的規定。 鋼筋表面的油漬、漆污、水泥漿和敲擊能脫落的浮皮、鐵銹等應清理干凈。 鋼筋的加工在常溫下進行,按照設計圖檢查尺寸,并以不損害其材質的方法加工,鋼筋彎折應利用機具一次成形,不得進行回復操作。 鋼筋組裝和預埋件安裝結束后,應按設計圖檢查確認其位置和間距,并填寫檢查記錄。2.411、.4 混凝土配制和澆筑 混凝土中應選用聚羧酸鹽系減水劑及能夠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強度和后期耐久性能的摻合料?;炷聊z凝材料用量不宜超過480kg/ m3,水膠比應不大于0.35,混凝土含氣量應不大于3%。 混凝土原材料應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進行稱量,材料計量誤差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的規定。 混凝土澆筑前,應確認鋼筋及預埋件的位置和間距。 混凝土應具有良好的密實性,澆筑時應保證鋼筋和預埋件的正確位置。 混凝土應連續澆筑,下料應均勻連續,振動成型。 混凝土澆筑時,模板溫度宜在5-35。 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溫度應控制在5-30。當晝夜平均氣溫低于5或最低氣溫12、低于-3時,應采用骨料保溫、預熱鋼模等措施,并按冬期施工處理;夏期混凝土澆筑時,骨料使用前采用降溫措施。 試生產前應采用所選用的水泥、骨料、摻合料、外加劑等原材料制作抗凍性、電通量試件各一組,進行耐久性試驗,并確保由不同原材料帶入混凝土內的總堿含量和總氯離子含量符合本暫行技術條件的要求。 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應隨機取樣制作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試件,試件應與雙塊式軌枕相同條件下振動成型和養護,28d試件應在脫模后進行標準養護。試件制作、養護應符合GB/T50081的規定。2.4.5 混凝土養護和雙塊式軌枕脫模 雙塊式軌枕可采用自然養護或蒸汽養護。 采用自然養護時,應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立即進行,覆蓋13、混凝土保濕膜。 采用蒸汽養護時,養護分為靜置、升溫、恒溫、降溫四個階段。混凝土澆筑后在5-30的環境中靜置2h-3h后方可升溫,升溫速度應不大于15/h,恒溫時枕心溫度應不大于55。降溫速度應不大于15/h。蒸養結束時,雙塊式軌枕表面與環境溫差應不大于15. 混凝土脫模強度應不低于40Mpa。 當環境溫度低于5時,應采取保溫養護措施。2.5 試驗方法2.5.1 雙塊式軌枕外形尺寸應采用統一的專用工具檢測,并定期校正。 水泥、摻合量的堿含量按GB/T176的規定進行檢驗,外加劑的堿含量按GB/T8077的規定進行檢驗。 水泥、摻合料的氯離子含量JC/T420的規定進行檢驗,外加劑、骨料和拌和水的14、氯離子含量按GB/T8077的規定進行檢驗。 骨料的堿活性按TB/T3054和TB/T2922的規定進行檢驗。 混凝土伴合物性能試驗應符合GB/T50080的規定。 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應符合GB/T50081的規定。試件混凝土應與雙塊式軌枕相同條件成型和養護,28d抗壓強度試件應在脫模后進行標準養護。取樣制作3組混凝土抗壓強度試件,用于混凝土脫模強度和28d抗壓強度的檢測;每隔半個月制作1組28d混凝土彈性模量試件。28d標準試件制作完成后,直接在標準養護室內進行養護。 混凝土抗凍性試驗應符合GBJ82快凍法的規定。 混凝土電通量試驗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鐵建設20051615、0號)的規定。 預埋套管抗拔力試驗應符合客運專線扣件系統暫行技術條件(鐵科技函2006248號)的規定。3 標志性證明3.1 雙塊式軌枕頂面應按設計圖紙規定的部位印壓出下列標記;型號、鋼模編號、制造廠名、制造年份。3.2 制造工廠應對每批雙塊式軌枕附質量合格證明書中應包括以下內容: 制造工廠名稱; 雙塊式軌枕型號; 批號; 雙塊式軌枕數量; 檢驗結果; 制造日期;4 存放、運輸賀裝卸4.1. 雙塊式軌枕應按型號和批次分別存放,不合格的單獨存放。雙塊式軌枕的存放場地堅固平整。4.2雙塊式軌枕在存放和運輸中應按水平層次(枕底向下)放置。每兩層間應用一定厚度(不小于40mm)的木條或其他墊層墊好。承16、墊物上下對齊。堆放層不宜超過12層。雙塊式軌枕長期存放時,可采取棚布遮蓋等措施,外露鋼筋銹蝕嚴重的不得出廠。4.3 雙塊式軌枕運輸、裝卸時,嚴禁碰、撞、摔、擲。4.4 雙塊式軌枕宜采用鐵路或公路運輸,運輸時應牢固捆綁,嚴禁碰撞。第三條 質檢室完成上述檢測后,將檢測結果及時反饋給生產場長和全面質量管理小組,對于發現的問題,由生產場長負責召集質量管理小組成員召開質量分析會議,對質量問題拿出處理措施,并向監理工程師匯報,對于重大質量問題必須逐級上報。第四條 根據每天的檢測記錄,積累資料,總結成品軌枕各部位尺寸的變化規律,從而掌握模具的形變情況,使軌枕質量始終處于可控狀態。第五條 預埋套管抗拔試驗用枕在外觀質量和各部位尺寸檢驗合格的產品中按5抽取。試驗在混凝土強度達到28天強度后進行,由安質室、試驗室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