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裝公司災害及事故隱患預測預警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9920
2023-11-15
7頁
22.18KB
1、建筑安裝公司災害及事故隱患預測預警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自然災害及事故隱患預測預警管理制度1 目的為加強自然災害及事故隱患預測預警管理,增強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切實防止和減少自然災害事故,根據安全生產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管理暫行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工程實際,特制定本制度。2 范圍本制度實用于本公司工程自然災害及事故隱患預測預警管理。國家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3 術語3.1自然災害:主要包括干旱、洪澇災害,臺2、風、冰雹、雪、沙塵暴等氣象災害,火山、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森林草原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等。3.2自然災害預測預警:是指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對可能出現的各種自然災害的安全風險進行預警和防控,建立自然災害預測、預警機制,對防范和應對自然災害具有重要作用。3.3 洪災:洪災是由于江、河、湖、庫水位猛漲,堤壩漫溢或潰決,水流入境而造成的災害。3.4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3.5 臺風: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每秒33、2.7米至41.4米)的熱帶氣旋為臺風(typhoon) 或颶風(hurricane)。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地區通常稱其為臺風,而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地區則普遍稱之為颶風。每年的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 名為臺風(Typhoon)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于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4 自然災害引發事故預測江蘇地區地處沿海,汛期雨水多,常年降雨量在830mm/年以上,據多年統計,洪水、臺風主要出現在5月到10月。(1)強降雨導致基坑滑坡;(2)臺風導致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坍塌;(3)臺風導致塔吊、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傾覆;(4)臺風、強降4、雨導致混凝土拌合樓、臨時鋼便橋等臨時設施遇險;(5)臺風導致施工臨時板房損壞;(6)高水位、強降雨引發洪災,導致施工圍堰出險或漫頂淹沒閘塘;(7)雷電襲擊塔吊、混凝土拌合樓等引發事故;(8)其他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5 信息來源自然災害預測預警信息主要包括,氣象局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水利部的汛情、旱情預警信息,地震局的地震趨勢預測信息,國土資源部的地質災害預警信息,海洋局的海洋災害預警信息,林業局的森林火災和林業生物災害信息,農業部的草原火災和生物災害預警信息,測繪地信局的地理信息等。獲取途徑主要包括廣播、電視、新聞媒體、上級電話及來文等。6 組織機構自然災害及事故隱患預測預警工作由公司安全科負5、責,其主要職責為:(1)制定自然災害及事故隱患預測預警管理制度;(2)開展預測預警工作專項檢查;(3)組織開展預測預警教育培訓,開展應急演練;(4)做好預測預警信息進行排查、收集、傳遞和上報;(5)組織成立自然災害應急救援組織和救援隊伍,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設備;(6)發生自然災害時,執行上級及項目法人應急處置機構的指令,組織事故救援和處置。配合自然災害事故調查、分析和處理。7 工作要求7.1安全科應定期組織隱患排查,檢查時段主要為臺風、暴雨、冰雹、行洪等前后,檢查的部位主要包括深基坑、高邊坡、腳手架、高支模、水上作業、施工圍堰、地下暗挖等,檢查的內容主要包括現場應急防范措施落實情況。各部6、門、各工種隊應每天開展自查自糾。7.2安全科負責同志具體負責天氣和水情的收集,通過辦公區黑板報(情況緊急時應電話通知),每天及時發布,使現場人員及時了解天氣和水情變化的情況。7.3收到預警信息后,接收人員應立即向項目部主要負責同志報告,并及時傳達給各部門和工種隊,積極應對部署;通過上級部門或其他途徑獲取自然災害預報時,還應及時通知建設處。7.4安全科應定期組織職工學習,普及自然災害預測預警知識,提升職工應對自然災害處置能力。7.5項目部組織編制自然災害現場應急處置方案,成立應急救援隊伍、配備應急救援設備設施,每年至少組織一次自然災害應急救援演練,具體工作由安全科牽頭。7.6加強應急值守,落實27、4小時值班制度,領導帶班制度和重要情況報告制度,遇有重大災情迅速處置并第一時間上報。8 處罰由于在自然災害預測預警管理中玩忽職守、不負責任或責任心不強,造成責任事故的,對責任人將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處分和處理;造成較大事故或后果嚴重的責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安全生產形勢預測預警指南安全生產形勢預測預警是指以隱患排查結果和儀器儀表監測檢測數據為基礎,辨識和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其可能產生的后果并予以量化,將有關信息經過綜合分析形成直觀的、動態的反映企業安全生產現狀的安全生產預警指數系統,運用預測理論,建立數學模型,對未來的安全生產趨勢進行預測,得出安全生產趨勢的發展情況。一、預測預警的任務1.以企業日常8、隱患排查工作為基礎,發現工作場所存在的隱患,并及時糾正,使生產過程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處于被監測、識別、診斷和干預的監控之下。2.通過對隱患排查數據、監測信息的分析,可以確定各種信息可能造成的后果,辨明造成傷亡的嚴重程度如何,確定是否處于安全狀態,其主要任務是應用適宜的識別指標判斷可能造成的后果,此對整個預警系統的活動至關重要。將分析得出的不安全因素進行量化,對可能造成的后果進行量化統計分析,加以系數修正,計算得出安全生產預警指數,通過安全生產預警指數走向的升高和降低,直觀反映當前安全狀況是安全、注意、警告或是危險。3.利用系統分析、信息處理、建模、預測9、決策、控制等主要內容的預測理論,定量計算未來安全生產發展趨勢,警示生產過程中將面臨的危險程度,提請企業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事件事故的發生。4.根據安全生產預警指數數值大小,對事故征兆(險肇事件)的不良趨勢采取不同的措施,進行矯正、預防與控制。5.對可能造成損失的事件及時進行整改,分析規律,防范同類事件的發生。二、預測預警指數系統的建立1.收集數據安全生產預警的基礎是數據的收集,數據來源為兩個方面:隱患排查的結果及儀器儀表監測數據。在隱患排查中,不僅要發現物的不安全狀態,同時對人的行為也要加以判斷,對于好的安全行為要及時表揚并記錄在案,儀器儀表監測過程中不正常的數據要進行整理。通過對歷史數據、即時10、數據的整理、分析、存儲,建立安全預警數據檔案。2.分析判斷對收集到的信息、數據進行分析,判斷已經發生的異常征兆及可能發生的連鎖反應,評價事故征兆可能造成的損失。對分析的結果進行分類統計,形成部門安全預警情況報告,上報企業安全管理部門,匯總分析后,得出當前安全生產預警指數報告。(1)原始數據判斷各部門對隱患排查情況、監測檢測數據中,運用判斷指標,對可能造成人員傷害、疾病的狀況或行為,分為“不安全狀況”或“不安全行為”進行統計。(2)傷害等級判斷將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狀況可能導致的人員傷害分為:死亡、重傷、輕傷、無傷害等4個等級。采用“事故當量”的概念,量化可能造成的傷害等級。3.系數修正(1)報告11、份數修正為了消除規定時間內安全預警情況報告數量的不同對安全生產預警指數的影響,按每周(月)適合本 企業的平均數來修正周(月)傷害統計值。(2)事故修正事故的發生會造成安全生產預警指數的升高,另外,每次事故發生后都會對一定時期內的安全生產工作產生影響,因此,系數修正要考慮不同級別事故及事故發生后一段時期內的影響。(3)隱患整改率修正隱患整改率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安全生產狀況,因此,要根據不同的隱患整改率,進行修正。(4)培訓及演練修正安全教育培訓是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防止產生不安全行為,減少人員失誤的重要途徑。因此,培訓能夠降低企業安全風險,降低安全生產預警指數值不同級別的培訓(公司級、分12、公司項目部和班組級)對員工的影響不同,修正值不同。應急演練可以在事故真正發生前暴露應急預案存在的問題,提高應急人員的熟練程度和技術水平,提高整體應急反應能力,降低事故發生造成的損失,降低安全生產預警指數數值。考慮每次培訓、演練后都會對一定時期內的安全生產狀況產生的影響。4.計算安全生產預警指數的計算是以規定時間段內的各部門安全預警情況報告為基礎,進行報告份數、演練、培訓、事故、隱患整改率等系數修正,計算得到安全生產預警指數值,其計算過程如下。統計值計算:根據原始數據的分類統計值與所對應的傷害等級,加權得出周或月傷害統計值。安全生產預警指數計算:安全生產預警指數=安全預警報告修正值+事故修正值+隱患排查率修正值+培訓、演練修正值+其他修正值5.生成圖形根據預警指數數值,并按照時間順序,將一段時間內的安全生產預警指數連接后,即構成了安全生產預警指數圖,從而直觀反映企業整體安全形勢。運用預測理論,對歷史安全生產預警指數進行整理、修正后,消除影響因素,建立數學模型,生成安全生產趨勢圖,直觀預測企業安全生產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