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公司監控量測工作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10278
2023-11-15
12頁
39.93KB
1、建筑工程公司監控量測工作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總 則監控量測工作是為動態描述工程施工期間結構自身、周圍地形地質情況的穩定性而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通過對工程施工期間變形監測得到的數據、信息進行采集與分析,為優化設計和施工方案提供依據,使工程建設更加安全、可靠。監測人員應充分認識到監控量測的重要性及特點,嚴格管理,精心施測,確保數據精確。為了確保測量精度,項目部應使用先進的測量儀器和技術,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定期對測量儀器和工具進行檢定,并保持監測工作人員的穩定。為確保工程的信息化設計與施工,加強工程監2、控量測管理工作,保證監測成果及時有效地為工程建設服務,特制定本管理辦法。一 、編制計劃及內容1)監控量測計劃根據工程的規模、地形地質條件、隧道支護類型和參數、開挖方式等制定。根據工程所處的地形地質情況確定監控量測內容,并根據實測資料對有關標準進行修正。監控量測計劃的內容應包括:量測項目及方法、量測儀器的選擇、測點布置、量測頻率、數據處理及量測作業人員的組織等。施工中,當地形地質條件、外界環境因素發生顯著變化時,應及時修改量測計劃。2)監控量測應符合下列要求:掌握隧道圍巖和支護動態、路基工后沉降和邊坡的穩定情況、基坑開挖后的穩定情況;確保工程的安全、經濟性;將監控量測結果反饋于設計及施工中;了解3、工程施工對附近建筑物的影響;積累資料,作為以后設計、施工參考;3)監控量測內容:隧道工程可分為必測項目(地表沉降、地質及支護狀態觀察、周邊位移、拱頂下沉)和選測項目兩類。必測項目在采用新奧法修建的隧道中必須進行,選測項目應根據圍巖性質、隧道埋置深度、開挖方式等條件確定。路基工程監測項目:路基沉降、特殊路基段邊坡位移及沉降、高邊坡邊坡位移及沉降、人工巡視及裂縫觀測。橋梁工程監測項目:深基坑邊坡位移及沉降、墩臺位移。二、監控量測組工作崗位職責1、建立健全監控量測管理體系。2、監控量測嚴格按設計要求及規范要求(頻率、點位、斷面)布點量測。做到三個及時(布點及時、觀測及時、反饋及時),二個統一(形式統4、一、斷面統一),四個固定(儀器、人員、線路、量測時間基本固定)。3、依據施工合同、設計文件、第三方監測方案及有關的施工監測技術要求、規范、規程等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監控量測方案。 4、監控量測布點(點位、斷面)應嚴格按照設計及方案要求進行,確保能全面準確的反映工程施工對周邊環境、工程自身關鍵部位造成的影響。量測頻率應隨工程進展情況而相應調整,以便能及時準確的掌握周邊環境、圍護結構體系及圍巖的動態。5、做好監測點的保護工作,確保不丟失、不損毀;定期對監測基準點進行復核和聯測,確保水準高程的準確性。6、監控量測過程中使用的儀器設備必須保證其精度和可靠性,定期對儀器進行檢校。7、監測數據及資料必須有完5、整清晰的記錄,包括圖表,曲線,文字報告等,以保證監控量測資料的連續性和完整性。8、量測數據的采集是量測過程中的最基本環節,是數據處理和信息反饋的基礎,量測人員要確保每個細節準確可靠,包括讀數準確、記錄規范、詳細等。9、原始數據采集之后要及時進行整理分析,判斷工程的穩定性,并及時將有關信息反饋到施工中。10、及時編制監測日報、監測周(月、年)報,通過電子版和書面形式上報監理和業主。11、確保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連續性。12、建立監控量測信息反饋體系,監測項目按照“分區、分級、分階段”的原則制定監控量測控制標準,并按黃色、橙色和紅色三級預警進行反饋和控制,出現監測異常情況后,第一時間上報監理6、單位和業主,并及時分析原因。按相關規定、要求及應急預案,馬上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13、定期與第三方監測單位核對同點監測的數據,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三、監測人員崗位職責及作業流程為保證監控量測工作正常有序開展,項目部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總負責的管理體系,項目總工程師、工程部和安質部負責對監控量測工作進行日常檢查、指導。同時成立監控量測小組,制定崗位職責,明確分工,責任到人。1、項目經理崗位職責(1)項目經理是本工程安全生產保證和進度控制的第一責任人,負責審定各種監測成果,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建立和實施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各項安全活動的正常開展。確立本項目質量目標,組織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負7、責對工程項目進行資源配置,保證質量體系有效運行及對人、財、物等資源的需要。2、項目總工程師崗位職責(1)項目總工負責貫徹執行國家方針、政策、法規,堅持全面質量管理,確保產品質量穩定提高,滿足業主要求,爭創名牌工程。(2)確保項目監測工作的正確開展,負責本項目的監測實施過程控制;(3)對測量、監測、現場巡視、安全風險管理等專項技術工作負領導責任,指導、解決監測過程中的技術疑難問題和重大問題的處理; (4)對監測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質量通病及其糾正、預防措施進行審核;(5)審核向相關單位提交的監測周報、月報、風險管理成果等各種成果。3、項目部工程部、安質部負責監控量測全面管理、日常檢查、指導和重大8、問題上報工作,并參與重大問題的處理。4、測量主管崗位職責(1)對本項目測量整體工作負全責;(2)宣傳貫徹本公司的質量方針、質量目標。(3)認真組織全組人員完成相關的各項監測任務,編制項目監測實施方案,做好監測工作計劃安排,掌握監測工作進度;(4)負責向參加監測的人員進行監控量測工作指導和技術交底;(5)負責監測現場的組織、指揮工作;(6)做好儀器設備的管理工作,具體負責定期對儀器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和檢定;(7)負責監測數據、信息的收集、分析、處理及反饋。5、監控量測負責人崗位職責(1)負責主管監控測量組工作,掌握監控量測工作狀態,分析和上報有關監控量測數據,制定處理措施,下達技術交底;(2)及9、時組織相關人員開展監控量測工作,并對監控量測結果負責,分析監控量測數據和上報監控量測動態。6、監控量測員崗位職責(1)負責現場情況的初始調查,編制實施性監控測量計劃,測點的布設和保護;(2)及時取得監控量測數據,現場監測,數據處理,提交監測結果,上報并編寫總結報告;(3)負責監控量測資料收集、整理、簽認、匯總和歸檔等資料管理工作。7、作業流程熟悉資料(圖紙、規范) 測點布置 數據采集 整理簽認 數據分析處理 位移管理 信息反饋 工程對策 資料歸檔四、監測人員操作規定1、觀測人員儀器必須架設在穩定的地面,觀測視線不得穿越玻璃或其它可使視線發生跳躍處等;每測站應正確清楚地讀數,包括前后視讀數及其距10、離,保證符合技術要求。2、記錄人員記錄格式應符合規范要求,必須用5H鉛筆記錄,讀錯或記錯時需劃掉原數,在第二次讀數欄中書寫,任何情況下不得偽造數據。原始記錄不得涂抹、涂改。3、立尺人員應將尺嚴格垂直放置,觀測點上如有塵土及污物應擦出點頭;如遇不能立直的點或可能被碰動的點須通知記錄人如實記錄;在轉站時,尺墊嚴禁放置于軟土、木板、鐵板、塑料及其它不穩定的物體上,立尺人員要服從觀測人員的指揮,保證視距符合規范要求。4、找點人員正確報出點號,排除觀測障礙物,對于不能觀測的點報告觀測人員填入沉降觀測現場工作日志并說明原因。每位監測人員必需要有極強的責任心,并有義務提醒其他人員時刻注意以上各項要求,以保證11、觀測工作順利進行。五、監測儀器設備使用與管理正確使用、科學保養儀器是保證監測成果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延長儀器使用年限的重要條件,是每個監測工作人員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否則不但影響監測工作的進展和任務的完成,而且會造成儀器損壞。為此,我們必須正確使用儀器,了解儀器性能,基本構造和操作方法,加強儀器的維護和保養。1、各種監測儀器應符合計量器具管理規定。2、新購儀器、工具,在使用前應到國家法定計量技術檢定機構檢定,認真閱讀說明書,從初級到高級,先基本操作后高級操作,反復學習、總結、力求做到“得心應手”最大限度地發揮儀器的作用,不熟悉儀器操作的人員不得盲目用機。3、各種監測儀器使用前后必須進行常規檢驗12、校正,使用過程做好維護,使用后及時進行養護。4、各種光電類、激光類儀器必須定期送到具有資質的部門進行鑒定。鑒定時間不宜超過規定時間,以確保監測的準確和精度。5、嚴禁使用未經檢驗和鑒定、超過鑒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損和示值難辯的儀器。6、使用全站儀、光電測距儀,在無濾光片的情況下禁止將望遠鏡直接對準太陽,以免傷害眼睛和損害測距部分發光二級管。7、在強烈陽光、雨天或潮濕環境下作業,務必在傘的遮掩下工作。8、對儀器要小心輕放,避免強烈的沖擊震動,安置儀器前應檢查三腳架的牢固性,整個作業過程中工作人員不得離開儀器,防止意外發生。9、轉站時,即使很近也應取下儀器裝箱。監測工作結束后,先關機卸下電池后裝箱,13、長途運輸要提供合適的減震措施,防止儀器受到突然震動。10、監測儀器要設置專庫存放,環境要求干燥、通風、防震、防霧、防塵、防銹。儀器應保持干燥,遇雨后將其擦干,放在通風處、晾干后再裝箱。各種儀器均不可受壓、受凍、受潮或受高溫,儀器箱不要靠近火爐或暖氣管。11、儀器長途運輸時,應切實做好防震、防潮工作。裝車時務必使儀器正放,不可倒置。監測人員攜帶儀器乘汽車時,應將儀器放在防震墊上或腿上抱持,以防震動顛簸損壞儀器。12、必須建立健全監測儀器設備臺帳、精密監測儀器卡,儀器檔案等制度,儀器出庫、入庫調遷項目,應辦理登記、簽認手續。13、監測儀器必須由專人保管,對貴重精密監測儀器(如電子水準儀)應規定專人14、專用,專人送檢,他人不得隨意動用,以防損壞,降低精度。六、監控量測內業工作技術要求1、原始記錄數據不得涂改、擦抹、重描,當計算數據修正錯誤時,應把錯誤處劃一斜杠,在旁邊寫上正確數據。2、記錄單初查和校對工作必須由不同人員分別進行。3、根據起始高程,采用測站平差方式平差計算;統一書寫格式,改正數用整數。4、記錄單表頭必須填寫正確、完整,觀測手簿中觀測人、計算人、校對人欄必須手寫簽字方可生效。5、觀測工作結束后,及時進行相關內業計算分析。6、嚴格技術質量標準,嚴禁弄虛作假。七、資料分析過程及質量控制1、資料分析前對數據進行檢查及初步分析,確保原始監測數據的真實、準確。2、采用已有軟件或自編程序進行15、分析數據處理分析,盡量實現自動化,減少人為因素影響。3、分析過程中如發現數據異常,應及時與項目總工程師、工程部長共同協商解決。八、監控量測審核和審定項目部在監測工作中建立監控量測組、工程部、項目總工程師三級審核技術質量控制體系,確保監測成果的質量和監測資料的可靠性。監測報告實施逐級審核制度,保證報告的整體水平質量和合理性。對于安全風險的分析、評估、預警等報告,制定如下審核制度:1、制定風險預警控制指標的技術人員對評估報告進行自查,多人開展互查工作。2、項目部測量主管對預警控制指標評估成果進行初審。3、項目部安質部長及工程部長對預警控制指標成果進行第二級審核。4、項目部總工程師對預警控制指標評估16、進行審定,并簽發最終文件。九、監控量測信息報送與反饋1、監控信息報送形式監控信息的報送形式有日報、預警快報和周報、月報。具體報送形式如下:(1)日報:通過書面文字報表形式和電子版報送當日全部監測數據和巡視信息;(2)周(月)報:以書面文字報表形式發送,內容應分別包括近一周、近一月的監測數據、巡視信息及其匯總分析、風險評估預警情況、監控跟蹤情況、變化趨勢和存在問題等。2、監控信息報送時間(1)日報:當日16:00前通過電子版上報;(2)周報、月報:應分別于每周一16:00和每月1號前以書面形式上報。3、監控信息的報送對象(1)日報:通過電子版上報項目總工程師,必要時以書面或電話、短信等形式報送監17、理、業主;(2) 周(月)報:以書面形式上報送監理、業主。3、監控信息報送流程按照規范規定的監控信息報送程序,及時以日報、周報、月報和預警快報形式報送相關的監控信息。十一、安全保證制度所有現場監測作業人員,在任何情況下不得違章指揮或違章作業,并遵守如下安全工作制度:1、全體施工人員嚴格遵守施工現場的各項安全施工管理制度,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堅決貫徹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獎懲制度。2、監測人員進入現場必須帶好安全帽,禁止跑跳,要注意來往車輛,要注意腳下是否有障礙物,以確保安全,吊裝區內作業時設監護人員,嚴禁在吊物下作業。3、監測現場根據實際情況和工程需要合理設置臨時圍檔設施,避免無關人員進入監測現場。4、進行墩臺沉降監測的人員必須帶安全繩,確保安全。5、在有車輛交通的路面進行沉降監測、水平位移監測人員,必須穿戴反光背心,并注意來往車輛,必要時設專人對施工現場周圍交通進行疏導。6、現場所有監測人員嚴格遵守項目安全方面的管理要求,遵循現場的各項安全管理措施,積極配合項目進行的安全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