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起重機械安全操作規程及管理制度(2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10465
2023-11-15
24頁
29.14KB
1、建筑工程起重機械安全操作規程及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第一章起重機械安全操作規程. 11.1、機械設備安全措施. 11.2、塔式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 21.3、起重司索工安全操作規程. 31.4、塔式起重機操作指揮人員安全操作規程. 41.5起重吊裝“十不吊”規定. 5第二章項目各級安全生產職責. 52.1、項目經理安全生產職責. 52.2、項目技術負責人安全生產職責. 62.3、施工員安全生產職責. 72.4、專職安全員安全生產職責. 72.5、工程質檢員安全生產職責. 82.6、班組長安全生2、產職責. 82.7、操作工人安全生產職責. 92.8、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人員崗位職責. 92.9、起重機械作業人員崗位職責. 10第三章起重機械各項管理制度. 103.1、起重機械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103.2、定期報檢制度. 123.3、起重機械作業人員培訓制度. 133.4、安全檢查制度. 133.5、起重機交接班制度. 143.6、起重機安全技術管理規程. 143.7、維修與保養管理制度. 15第一章起重機械安全操作規程1.1、機械設備xx1、各種施工機械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應制定使用過程中的定期檢測方案,并如實填寫施工機械安裝、使用、檢測、自檢記錄。2、在機械設備進場前,應結合現場情況,做好3、安裝、調試等部署規劃,并繪制出現場機械設備平面布置圖。3、機械設備安裝前要進行一次全面的維修、保養、檢修,達到安全要求后再進行安裝,并按計劃實施日常保養、維修。4、機械設備操作人員的配備應保持相對穩定,嚴格執行定人、定機、定崗位、不得隨意調動、頂班。5、操作人員嚴格執行例保制度,凡不按規定執行者均按違章處理。6、大型設備應由建設局及相關勞動部門檢驗認可,才能租賃、安裝、使用。7、各種機械設備在移動,清理、保養、維修時,必須切斷電源,并設專人監護,在設備使用間隙或停電后,必須及時切斷電源,掛停用標志牌。8、凡因違章、違紀而發生機械人身傷亡事故者,都要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嚴4、肅處理。1.2、xx機安全操作規程1、操作者必須持有上崗證,作業時必須精神集中。2、接班時,應對控制器、制動器、吊鉤、鋼絲繩、安全裝置及各潤滑點潤滑狀態進行檢查,并進行一次空載試驗,檢查起重機各運行機構的工作狀態。3、開車前必須鳴鈴或報警,操作中接近人時應斷續鳴鈴或報警。吊臂下、起吊物下方不得有人。4、操作者必須服從司索指揮,按司索的指揮信號進行操作,嚴禁起吊物件在人頭上越過。5、有下列情況不準起吊:起吊物體超載或重量不清;堆積物體捆綁吊掛不牢;起吊物體上有人或有浮置物;工作場地昏暗;不準斜拉、斜吊物品;有爆炸可能性的危險的物品;禁止用于拔樁類似的作業;。6、不準利用極限裝置、急停開關停車。75、不準在工作過程中進行調整和維修機械等作業;維護保養時必須切斷電源并掛上維護標志牌或加鎖。8、開關主電源前或工作中突然斷電時,應將所有控制手柄扳回零位。起重物件未放下,操作者不準離開操作崗位。9、當起重機作業結束時,應將塔機回轉機構松閘,吊鉤升起,小車停在臂架端部(即最大幅度處),并關閉總電源;當風力達到6級時,應停止塔機的使用。并關閉總電源。10、嚴禁將起重機上的安全裝置“人為短接或任意調整”。11、做好交接班記錄,在操作中發現故障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嚴禁起重機帶故障運行1.3、起重xx安全操作規程1、司索工必須熟悉各類起重機的安全規程和動作特性,并具備綁扎、吊掛知識,熟悉吊鉤、繩索等起重工6、具的性能和報廢標準。2、司索工在工作前必須認真檢查所使用的吊、索具是否牢固,若發現達到報廢標準的吊、索具應禁止使用。3、吊運物料時,應盡可能地不要離地面太高,在任何情況下禁止吊運物料從人的上空越過,所有人員不準在吊運物料下停留或行走,并不得將重物長時間吊懸空中,嚴禁使用塔機吊運人員。4、吊運物料時應綁扎牢固,不得在物料上堆放或懸掛零星物品,綁扎鋼絲繩與物料的夾角不得小于30度,嚴禁用手直接校正已被物料張緊的吊、索具。5、如吊運的物件涂有油污,應將綁扎處的油污除凈,以防滑脫。銳邊棱角應用軟物襯墊付,防止割斷吊、索具,綁扎后長出的不受力的繩頭,必須緊繞在吊鉤或吊物上,以防吊物在移動中鉤掛到人員或物7、品。6、合理選擇起吊區,嚴禁使用吊機進行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沒或凝結在地面的重物。在任何情況下,嚴禁用人身重量來平衡吊物或以人力支撐重物起吊。7、起吊滿載或接近滿負荷時,應先將重物吊離地面20厘米,停機檢查塔機的穩定性、制動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穩性、綁扎的牢固性,確認無誤后方可提升。對于有可能晃動的物料必須拴拉繩。8、盤狀的鋼筋原材料(一般每盤重約2.53噸),必須根據物料實重,按起重力矩幅度指示標志調整小車的相應力矩位置后,方可起吊物料。9、司索工必須熟悉各型號塔機臂端所能起吊重量和熟悉各截面規格鋼材每根的重量。10、司索工必須熟悉常用木方每根的重量(2000mm80 mm80 mm規格,每8、條重量12.8kg),最大幅度可吊100條。11、司索工必須熟悉現使用的門式腳手架和48用作搭設外墻排柵用的鋼管(門型鋼管腳手架規格1220mm1930mm每個重量16kg、排柵鋼管48mm3mm6000mm每條重量27.5kg)最大幅度可吊門型鋼管腳手架80個,搭設外墻排柵鋼管最大幅度可吊47條。1.4、塔式起重機操作指揮人員安全操作規程1、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作業時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2、嚴禁酒后操作,在非生產時間不得私自使用機械設備。3、操作人員進入工地必須戴安全帽,不得穿硬底鞋和拖鞋。4、操作人員與指揮者應加強溝通,如遇生產和安全有矛盾時,必須服從安全第一的原則,嚴禁違章操作和指揮9、。5、嚴格執行十“不吊”的規定:指揮信號不明或無指揮不吊;超負荷和斜料不吊;細長物件單點或捆扎不牢不吊;吊物上站人不吊;吊物邊緣鋒利,無防護措施不吊;埋在地下的物體不吊;安全裝置失靈不吊;光線陰暗看不清吊物不吊;六級以上強風天氣不吊;散物裝得太滿或捆扎不牢不吊。6、操作人員要精力集中,操作時必須在收到正確指揮信號后方可操作,在進行回轉、變幅、吊鉤升降時應鳴鈴示意。7、當起重機與鄰近建筑物、構筑物距離較近或兩臺及以上相鄰較近的起重機同時交叉作業時,要根據工程特點注意相互的高差位置,嚴格區分相互間的指揮信號,避免碰撞鄰近建筑物、構筑物及起重機,確保安全作業。1.5起重吊裝“十不吊”規定1、起重臂和10、吊起的重物下面有人停留或行走不準吊。2、起重指揮應由技術培訓合格的專職人員擔任,無指揮或信號不清不準吊。3、鋼筋、型鋼、管材等細長和多根物件必須捆扎牢靠,多點起吊。單頭“千斤”或捆扎不牢靠不準吊。4、多孔板、積灰斗、手推翻斗車不用四點吊或大磨板外掛板不用卸甲不準吊。預制鋼筋混凝土樓板不準雙拼吊。5、吊砌塊必須使用安全可靠的砌塊夾具,吊磚必須使用磚籠,并堆放整齊。木磚、預制埋件等零星物件要用盛器堆放穩妥,疊放不齊不準吊。6、樓板、大梁等吊物上站人不準吊。7、埋入地面的板樁、井點管等以及粘連、附著的物件不準吊。8、多機作業,應保證所吊重物距離不小于3米,在同一軌道上多機作業,無安全措施不準吊。9、11、六級以上強風區不準吊。10、斜拉重物或超過機械允許載荷不準吊。第二章項目各級安全生產職責2.1、項目經理安全生產職責項目負責人領導和組織本項目部安全生產工作,對本項目安全生產負總的責任,其職責如下:1、在組織管理本項目生產過程中,具體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令和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職責制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及事故應急預案制度。2、確保安全生產費用的有效使用,并負責制定資金使用計劃,監督使用情況,防止資金被xx。3、根據工程特點組織制定安全施工技術措施,消除事故隱患,保護作業人員生產和健康及財產的損失。4、定期組織專項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大檢查,發現隱患按三定(定人、定時間、定12、措施)進行整改發現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立即下令停止作業,撤出人員。5、經常向職工進行勞動紀律、規章制度和安全知識、操作技術教育,對特種作業人員要經考核合格,領取操作證后方準獨立操作,對新工人,新調換工種人員在其上崗前進行安全教育。6、發生事故后應立即報告,組織搶救,保護現場,參加事故調查,組織編制和落實整改措施,并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7、定期組織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的現場演練,熟悉應急救援的組織、程序、措施和協調工作。8、召開安全生產例會,對所提出出問題應及時解決,或按規定權限向有關領導和部門提出報告,組織班組安全活動,支持安全員工作。9、教育職工正確使用個人保護用品。10、做好對女工特殊13、保護的具體工作。2.2、項目技術負責人安全生產職責1、對項目工程生產經營中的安全生產技術負責。2、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嚴格執行安全技術規程、規范、標準,結合項目工程特點,主持項目工程的安全技術交底。3、參加或組織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審查施工方案時,要制定審查安全技術措施,保證其可行性與針對性,并隨時檢查、監督、落實。4、參加有關安全設施的驗收工作。5、主持制定技術措施計劃和季節性施工方案的同時,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并監督執行,及時解決執行中出現的問題。6、主持制定施工現場應急救援預案工作。7、項目工程應用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要及時上報,經批準后方可實施,同時要組織上崗人員14、的安全技術培訓、教育,認真執行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與安全操作工藝要求,預防施工中可能造成的事故。8、參加重在傷亡事故的調查分析,針對事故原因,從技術上提出防患措施。2.3、施工員安全生產職責1、認真執行上級有關安全技術、職業安全衛生的各項規定,對本工程工人的安全、健康負責。2、向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措施交底,組織實施安全技術措施。3、對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裝置和設置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4、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操作規程培訓,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避免產生安全隱患,不違章指揮。5、認真消除事故隱患,當發生重大或惡性工傷事故時,應保護現場,立即上報并參與事故調查處理。2.4、專職安全員安全生產職責115、負責對安全生產進行現場巡視檢查,發現事故隱患及時向項目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報告,同時還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隱患繼續擴大。2、參加項目部定期的安全檢查,監督安全隱患整改落實情況。3、指導生產班組安全員開展安全工作。4、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項目各類人員的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總結和推廣安全生產的先進經驗。5、參與現場各類安全設施、機械設備的安全驗收工作。6、參加傷亡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做好工傷事故的統計、分析和報告。監督整改預防措施的落實。7、項目安全投入的管理和統計。8、制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的相關人員和單位進行執罰。對不聽勸告者,有權責令其離場。2.5、工程質檢員安全生產職責1、認真16、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法規,落實企業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結合項目工程特點,對本項目安全生產負責協查和管理責任。2、對施工現場環境安全和一切安全防護設施的完整、齊全、有效是否符合安全要求負監督責任。3、日常工作檢查時,及時糾正工人違章作業,認真消除事故隱患。4、發生傷亡事故要保護現場并立即上報。5、有權拒絕不科學、不安全、不衛生的生產指令。2.6、班組長安全生產職責1、認真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各項規定,模范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對本班組工人在生產中的安全和健康負責。2、根據生產任務、生產環境和工人思想狀況等特點,開展班前安全活動,對新調入的工人進行崗位安全教育,并在熟悉工作前指定專人負責其安全。17、3、組織本班工人學習安全生產規程,檢查執行情況,教育工人在任何情況下不違章蠻干,發現違章作業,立即制止。4、經常進行安全檢查制度,遇有不安全問題及時解決。對不能解決的問題,要采取臨時措施,并及時上報。5、認真執行交接班制度,遇有不安全問題,在未排除之前或責任未分清之前不交接。6、發生工傷事故,要保護現場,搶救傷員,立即上報,并組織全班工人認真分析,吸取教訓,提出防范措施。7、帶領本班工人積極參加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掌握急救的基本知識和器材使用方法。2.7、操作工人安全生產職責操作工人必須遵守以下安全生產職責:1、遵守勞動紀律,執行安全規章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聽從指揮。2、保證本崗位工作18、地點和設備、工具的安全,不隨便拆除安全防護裝置,不使用自己不該使用的機械和設備,正確使用防護用品。3、學習安全知識,提高操作水平。4、及時反映、處理不安全問題,積極參加事故搶救工作。5、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并對上級單位和領導忽視工人安全、健康的錯誤決定和行為提出批評或控告。2.8、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人員崗位職責1、熟悉并執行起重機械有關的國家政策、法規,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不斷完善起重機械的管理工作,檢查和糾正起重機械使用中的違章行為。2、熟悉起重機的基本原理、性能、使用方法。3、監督起重機作業人員認真執行起重機械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4、參與編制起重機械定期檢查和維護19、保養計劃,并監督執行。5、協助有關部門按國家規定要求向特種設備檢驗機構申請定期監督檢查。6、根據單位職工培訓制度,組織起重機械作業人員參加有關部門舉辦的培訓班和組織內部學習。7、組織、督促、聯系有關部門人員進行起重機械事故隱患整改。8、參與組織起重機械一般事故的調查分析,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起重機械事故的情況。9、參與建立、管理起重機械技術檔案和原始記錄檔案。10、組織緊急救援演習。11、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人員必須經專業培訓,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考核合格。2.9、起重機械作業人員崗位職責1、熟悉并執行起重機械有關的國家政策、法規。2、作業人員必須經過知識培訓,由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考核合格后方可20、上崗。做到持證操作,定期復審。3、有高度責任心和職業道德。4、做到懂性能、懂原理、懂構造、懂用途,會操作,不斷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和工作質量。5、協助起重機械日常檢查,配合維護保養人員對起重機械進行檢查和維護。6、嚴守崗位,不得擅自離崗。7、密切注意起重機的運行情況,如發現設備、機件有異常情況或故障,及時向有關部門人員報告,及時排除隱患后方可繼續使用,嚴禁帶病運行。8.做好當班起重機械運行情況記錄和交接班記錄。9、保持起重機械清潔衛生。第三章起重機械各項管理制度3.1、起重機械技術檔案管理制度1、起重機械技術檔案的接收、登記、管理、借閱等參照本單位特種設備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執行。2、起重機械技術檔案21、種類A.起重機械隨機出廠文件(包括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監督檢驗證明、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使用和維護保養說明書、裝箱單、電氣原理接線圖、起重機械功能表、主要部件安裝示意圖、易損壞目錄);B.安全保護裝置的型式試驗合格證明;C.特種設備檢驗機構起重機械驗收報告、定期檢驗報告和定期自行檢查記錄;3、需建立、完善、實施更新的機電設備管理基礎資料管理(1)、項目部機械設備臺帳;(包括自有、租賃及其它形式使用的機械設備)(見附表一)(2)、特種設備臺帳(起重設備、蒸汽鍋爐、需安裝的帶儲氣罐空氣壓縮機);(見附表二)(3)、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22、術文件和資料;(4)、特種設備獲得當地技術監督局出具的檢驗資料、備案或檢驗合格證(牌);(5)、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周、月)自行檢查的記錄;_項目部機械設備維修、保養記錄;(見附表三)(6)、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機械運轉及交接班記錄簿;(見附表四)(7)、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機械運轉及交接班記錄簿;(見附表四)(8)、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機械運轉及交接班記錄簿;(見附表四)(9)、各類設備隨機技術資料;(10)、主要施工工程機械設備履歷書;(見附表五)(11)、主要施工機械設備機械設備鑒定表;(見附表六)(23、12)、機械設備定人定機臺帳;(見附表七)(13)、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臺帳;根據安質提供的特種作業人員臺帳去掉架子工、爆破工等非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即可。(見附表八)(14)、機械設備保養計劃表;(見附表九)(15)、年度機械設備大(項)修計劃表;(見附表十)3.2、定期報檢制度1、起重機械安全檢驗合格標志有效期滿前一個月向特種設備安全檢驗機構申請定期檢驗。2、起重機械停用一年重新啟用,或發生重大的設備事故和人員傷亡事故,或經受了可能影響其安全技術性能的自然災害(火災、水淹、地震、雷擊、大風等)后也應該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機構申請檢驗。3、起重機械經較長時間停用,超過一年時間的,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人24、員認為有必要的可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機構申請安全檢驗。4、申請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檢驗應以書面的形式,一份報送執行檢驗的部門,另一份有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人員負責保管,作為起重機械管理檔案保存。5、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起重機械,必須經檢驗檢測機構按照相應的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實施監督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1)首次啟用或停用一年后重新啟用的;(2)經xx、改造后的;(3)發生事故后可能影響設備安全技術性能的;(4)自然災害后可能影響設備安全技術性能的;(5)轉場安裝和移位安裝的;(6)國家其他法律法規要求的。3.3、起重機械作業人員培訓制度1、機械設備安全操作使用知識,必須納入“三級教育”內容。2、機械25、設備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的安全技術教育、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方能持證上崗,上崗人員必須定期接受再教育。3、安全教育要分工種、分崗位進行。教育內容包括:安全法規、本崗位職責、現場其他標準、安全技術、安全知識、安全制度、操作規程、事故案例、注意事項等,并有教育記錄,歸檔備查。4、執行班組每日班前講話制度,并結合施工季節,施工環境,施工進度,施工部位及易發生事故的地點等,做好有針對性的分部分項安全技術交底工作。5、各項培訓記錄、考核試卷、標準答案、考核人員成績匯總表,均應歸檔備查。3.4、xx制度1、項目部機械安全檢查每月不少于三次,工長、班組長每天普查。2、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 5926、-99)對現場實施定期和不定期檢查,重點檢查機械制動和安全裝置是否安全、有效、可靠。機械設備是否帶病作業,是否有異常現象;金屬結構部分是否開焊、開裂、變形;連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是否定期保養、清潔;操作人員是否持證上崗;有無違章指揮、違章作為行為等。3、對塔吊軌道接地裝置、機身垂直度等,應定期檢查、檢測。并認真做好記錄,備案待查。4、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采取相應措施,定人、定時間、定措施落實解決,并及時進行復查,填寫檢查、整改記錄表。5、每次檢查后,進行全面評估,對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和事故隱患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進行嚴肅處理,并做好記錄,歸檔備查。3.5、起重機交接班制度1、起重機工作完27、畢,交班駕駛員應做到a.將吊鉤上升到接近上限位置,停在規定地點,小車停在操縱室一邊,各遙控器撥到零位,斷開閘刀開關。b.交班前應有15-20分鐘的清掃和檢查時間,檢查設備的機械和電氣部分是否完好,同時做好衛生清潔工作。c.詳細記錄當班工作情況、設備運行情況及設備存在的問題或立即排除故障等。2、接班駕駛員應做到a.認真聽取上一班司機的記述工作情況和查閱交接班日報記錄。b.檢查起重機操作系統是否靈活可靠和制動器的制動性能是否良好c.固定鋼絲繩是否牢靠,卷筒鋼絲繩排列是否正確。d.使用前進行空載運行檢查,特別是限位開關,緊急開關,行程開關等是否可靠安全,如有發現問題必須修復后方可使用。e.上述檢查中28、,雙方認為正常無誤后,與交接班人員共同在工作記錄上簽字,交班人員方可離開。3.6、起重機安全技術管理規程1、每臺起重設備必須經有關部門確認的持有司機操作證的專職司機操作。2、起重機的側面或其他明顯的部位必須掛有從地面上可看清的起重量標牌。3、禁止在起重機上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4、吊具處在下極限位置起升重物時,卷筒上除固定用的鋼絲繩外,還應有兩圈以上的安全圈。5、禁止從起重機上往地面上扔任何物品。6、工具及備用等必須存放在專用箱中,禁止散放在大車或小車上。拆換的舊部件應及時送回地面7、到起重機上進行檢查或修理時,起重機必須斷電,并在電源開關處掛上“不準送電”的字樣。多機共用同一電源時,應掛29、在該起重機的保護配電箱的電源開關上,并應在被修理的起重機兩側設上擋器、標志牌和信號燈,必要時設專人守護和指揮,以防臨機碰撞。8、必須帶點修理時,應該帶上絕緣手套和穿上絕緣靴,必須使用絕緣手柄的工具。9、修理用的照明燈電壓應在36V以下。10、有可能產生導電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接地。11、夜間作業必須有充足的照明。12、起重機的操縱室中和走臺上應備有滅火器,應設有安全繩,以備特殊情況時上下車。13、每年至少有一次對起重機進行全面的安全技術檢查工作。3.7、維修與保養管理制度1、每周保養1)、按操作說明,確保每天進行檢查。2)、確保小齒輪和壓輪在驅動板上可靠緊固,同時檢查驅動底板螺栓固定情況。30、3)、檢查限速器的位,必須時補充新油。4)、檢查吊籠門和圍欄門的聯鎖裝置,上下行程開關和對重斷繩保護開關,試分別開著圍欄門,吊籠門及切斷各行程開關,啟動電機,這時,升降機應無法啟動(注意:每次試驗公檢查一個功能)。5)、檢查限位器的制動力矩。6)、檢查吊籠所有門的連鎖裝置。7)、檢查導軌架上的限位碰塊位置是否正確。8)、檢查電纜導向架的護纜情況。9)、檢查電纜支撐臂和電纜導向架的相對位置。10)、檢查所有標準節和斜支撐的連接點,同時檢查齒條的緊固螺栓。11)、確保電力電纜無破損。12)、檢查對重導向滾輪的調整和固定情況,檢查鋼絲繩的均衡裝置,天輪和對重鋼絲繩托架。2、每月保養1)、檢查小齒輪和齒條的磨損情況。2)、用塞片檢查蝸輪減速器的蝸輪磨損情況。3)、對潤滑部位進行潤滑。3、每季保養1)、檢查軸承及吊籠導向輪的磨損情況,如滾輪被磨損則進行校正,如軸承被破損則更換導向輪。2)、用墜落試驗檢查安全限速器。4、每年保養檢查電動機和蝸輪減速器之間的聯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