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工程機械設備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16258
2023-11-22
13頁
91.18KB
1、高速公路工程機械設備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一、基本情況2二、編制依據31、國家法律法規及地方法規32、國家條例、規程、標準43、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4三、編制目的4四、適用范圍41、可能發生機械設備事故的主要活動范圍:42、機械設備事故的類別、主要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5五、預案原則5六、組織機構6搶險救災組6七、職責分工7吉懷15標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人員名單及聯系電話9八、報警與報告101、報告程序102、報告內容12九、機械事故應急救援措施與操作步驟12(一)觸電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22、(二)機械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3一、基本情況工程概況 :(1)工程目的:預測潛在的機械設備事故和人身傷害事故以,并在發生事故時及時救援,盡力減少人員傷亡,降低風險損失,控制環境污染,特制定本預案。(2)工程地質:本合同段路線大致沿北西西南東東方向展線。地貌類型為低山丘陵地貌,沿地形起伏較大,地面黃海高程為230460m,相對高差一般為100200m。剝蝕較強烈,山丘自然邊坡一般20400,局部達600,坡面上植被較發育,主要為低矮灌木及蕨類植物。沿線山坡基巖埋深淺,沖溝中分布有厚度不大的第四系全新統土層。沿線覆蓋層主要為殘坡積、沖積成因的粉質黏土,在山坡厚度一般不到2m,在沖溝中厚度一般不到5 3、m;基巖大面積出露,為白堊系中統的泥質粉砂巖和細砂巖。沿線基巖表層節理發育,以走向0100、30400的節理為主,間距一般12m,節理產狀陡立。沿線主要的不良地質為受陡節理切割的邊坡表層碎裂巖體在暴雨作用下的崩塌及碎落。二、編制依據1、國家法律法規及地方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其他國家及地方法律、法規2、國家條例、規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3、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三、編制目的為了對機械設備使用范圍內可能出現的突發性事故,采取預防和控制措施,及使各級人員在一旦發生突發性事故時,能作4、出應急快速反應,實施搶救措施,忙而不亂,發揮整體救災效能,迅速控制局面。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對人員造成的傷害、對財產造成的損失、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對企業與社會造成的影響,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特制訂本預案。四、適用范圍1、可能發生機械設備事故的主要活動范圍:起重機械設備的高空交叉作業;起重機械接近高壓線的吊裝作業;起重機械的負荷試驗;大件設備的吊裝作業及運輸作業;大型機械設備的安裝與拆除;機械設備滿負荷或接近滿負荷使用;機械設備在惡劣環境下使用;機械設備在復雜環境中作業;其它特殊情況下的施工。2、機械設備事故的類別、主要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整機傾翻機械損傷或人身傷害機械撞擊觸5、電傷害五、預案原則1、根本原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消除一切事故隱患,確保人員設備安全。2、啟動原則: 在機械設備發生事故及災害時,本預案由應急救援指揮部立即啟動。3、響應原則: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各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在接到事故及災害報告后,無論何時,只要在本地區,必須馬上以最快的方式趕赴事故現場,按相應的事故處理預案正確有效地開展事故應急處理和救援工作,盡可能避免或減少人員傷亡,盡最大努力減少事故損失和縮小事故影響范圍。4、請假原則: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各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在離開本地區時,必須向應急救援指揮長請假,同時將自己的職責向指定人員交待清楚。5、指揮原則: 在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未到達現場6、前,事故處理由工區負責人負責指揮;在應急救援指揮長未到達之前,事故處理由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指揮;應急救援指揮長到達現場后,事故處理由指揮長統一指揮。6、處理原則:事故應急處理堅持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一般工作服從應急工作的基本原則。 六、組織機構設立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長:成員: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四個應急救援組通訊聯絡組組 長: 組 員:救護行動組組 長:組 員:搶險救災組組 長:組 員:后勤保障組組 長: 組 員: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指揮部 指揮長通 訊 聯絡 組救 護 行動 組搶 險 救災 組后 勤 保障 組指揮部 成 員審查培訓計劃的有效性制定進一步培訓的計劃是否保存學習記錄與政府聯合進行7、培訓自學考試培訓實施培訓演習自學現場演示工作會議課堂教學選擇培訓方式制訂學習目標確定執行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確定與其它培訓計劃相重復的部分確定執行任務確定每個人的職責是否制定學習目標是否進行必要性分析析指令、援助上報、求助上級主管、政府、應急救援機構 求援 求援 進入崗位 求援救助 七、職責分工1、應急救援指揮長:在遇到重大突發危害事件發生時,接到報警報告后,根據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各方面的資源開展應急救援搶險工作。通知各應急救援小組立即趕往現場,向其下達各種應急處理指令,進行排險搶險、應急救援,并根據險情程度與應急小組的應急能力決定是否需要外部資源的援助。2、指揮部成員:協助指揮長8、負責應急搶險的具體指揮工作,指揮各搶險小組落實排險搶險、應急救援的具體措施,并及時向指揮長報告本應急救援小組的工作情況。當指揮長不在現場時,自動承擔指揮長的一切職責。3、通訊聯絡組:接到指揮長的通知后,立即與事發現場保持暢通的聯系,根據險情程度和需要與地方政府、醫院、消防、公安等相關部門進行聯系。如指揮長決定需要外部資源援助,接到指令后迅速與相關部門進行聯系,報告有關情況并派人到指定地點接車、接人、接物,引導搶險救援人員、物資到事發現場。 4、救護行動組:接到指揮長的通知后,應立即趕到現場組織人員搶救受傷者脫離事故危險區域,同時根據具體情況通知醫療機構前來救護,在專業醫療人員沒有到達之前對受傷9、人員進行簡單救助。或者根據傷者人數及傷情將受傷人員迅速送往醫院,通知醫院做好救護準備,務必使人身傷害降至最低程度。 5、搶險救災組:接到指揮長的通知后,立即趕到現場抓好事故現場的警戒和保衛工作,進行人員搜救、疏散受災人員、現場偵察和組織救災搶險工作。在確保人員安全的情況下,盡最大可能排險搶險、搶救物質財產,使國家和企業的財產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把事故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6、后勤保障小組:接到指揮長的通知后,應立即組織必須的物資材料、工器具、設備等,以確保搶救現場的需要。附:相關電話:吉懷15標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人員名單及聯系電話序號聯系人職務聯系電話1指揮長2副指揮長兼綜合協調組組長3副指揮長10、兼技術專家組組長4副指揮長兼現場搶救組組長5現場搶救組成員6現場搶救組成員7綜合協調組成員8綜合協調組成員9技術專家組成員10技術專家組成員11報導治安保衛組組長12報導治安保衛組組員13報導治安保衛組組員14后勤保障組組長15后勤保障組成員16醫院救護組組長17醫院救護組成員18醫院救護組成員19善后處理組組長20善后處理組成員21善后處理組成員八、報警與報告1、報告程序事故及災害報告程序現場發現人員班組長工區負責人專職安全員人應急指揮長應急救援指揮部消防部門120或醫院 2、報告內容 A、發生事故的具體地點。B、事故類型:(1)爆破作業時炸傷或飛滾石砸傷事故。(2)爆破地震波、沖擊波等危害11、效應引起的各類事故。(3)由于自然災害引起的各類事故等。C、有無人員傷亡。D、事故嚴重程度。E、現場搶險救援情況。九、機械事故應急救援措施與操作步驟(一)觸電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如果發生觸電事故,盡快使觸電人員脫離帶電體時,搶救人員必須首先保證自己不被傷害。如在附近有電源開關,應首先采用切斷電源的方法;如附近無電源開關,應尋找干燥木方、木板等絕緣材料,挑開帶電體;如可以迅速呼喚到周圍電工,電工可利用本人絕緣手套、絕緣鞋齊全的條件,迅速使觸電者擺脫帶電部分。觸電者擺脫帶電體后,應立即就地對其進行救護,除非周圍狹窄、潮溫,不具備搶救條件,可將其轉移到另外的地方。急救步驟如下:使觸電者仰面平躺于干燥木板12、上,檢查有無呼吸和心臟跳動;如觸電者呼吸短促或微弱,胸部無明顯呼吸起伏,立即給其做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如觸電者脈搏微弱,應立即對其進行人工心臟按摩,在心臟部位不斷按壓、松開,頻率為60次/分鐘,幫助觸電者復蘇心臟跳動;因觸電的不良影響,不是立即表現出來的。因此,即使觸電者自我感覺良好,也不得繼續工作,應使其平躺,保持安靜,同時保證周圍空氣流通,由醫生來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二)機械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或撥打電話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求助,同時通知生產負責人組織應急小組進行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因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按照事前分工各負其責,領導小組成員協助現場搶救工作,門衛在大門口迎接前來救護的車輛,做到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