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煤礦山防洪應急預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16574
2023-11-22
14頁
57KB
1、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煤礦山防洪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1、總則21.1編制目的21.2編制原則31.3編制依據31.4適用范圍32、基本情況33、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53.1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53.2應急組織體系框架64、預警和預防機制64.1信息監測與報告64.2預警預防行動64.3預警級別及發布75、應急響應85.1分級響應程序8緊急避災的預警程序85.2通訊105.3指揮與協調115.4應急結束116、保障措施116.1應急支援與裝備保障116.2宣傳、培訓與演習127、附則127.1預案管理與2、更新127.2獎勵與責任12獎勵127.3制訂與解釋部門137.4預案實施和生效時間131、總則1.1編制目的防洪是我礦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貫徹“以防為主、防重于搶、搶重于救、常備不懈”的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有效防御煤礦山洪災害,最大限度地減少礦山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杜絕群死群傷事件的發生,制定本預案。1.2編制原則堅持科學發展觀,體現以人為本,以保障礦區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為首要目標;貫徹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防、搶、救相結合;堅持礦長負責制,進一步落實煤礦企業主體責任,實行統一指揮、統一調度,按照服從大局,團結抗洪的原則,采取各項有效措施,杜絕群死群傷,減輕災害損失。1.33、編制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害應急預案、陜西省煤礦事故災難應急救援預案、等法律法規和文件有關規定,結合xx煤礦防洪工作實際,制定本應急預案。1.4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本工作所屬區域防洪應急工作。2、基本情況xx煤業有限公司位于xx。xx煤礦距xx市區60km,距省城xx市340km,距xx火車站10公里,交通較為方便。礦區地處黃土高原北部,屬黃土沖刷山地地貌,地形切割中等,最高海拔標高在礦區西面,其海拔標高1385.5m,最低點為木階河在礦區東部出口處,海拔標高1023.0m,相對高差約360m。礦區內無山塘、水庫及大的河4、流通過,僅發育有小沖溝。區域內最大的地表水體為xx河,水流量不大,平均僅為46m/h,在雨季流量可達400 m/h,屬黃河水系支流。礦區范圍內及周邊無河流及文物保護等建筑物,礦區南部有三處村寨存在,這三處村寨分別位于井田南東邊界煤層深部,即,井下開采對該村寨對布置有著較大的影響。因此留設保安煤柱列入禁采區。礦區面積110 KM,礦井地質資源/儲量2.5億噸,礦井工業資源/儲量1.5億t,設計可采儲量1.3億噸。礦井設計能力300萬t/a,服務年限30a。我市總的氣候特點是:日照充足,雨量中等,四季分明。冬春二季日照較長,夏秋之間水、熱不調。年平均降雨量為950.7毫米,最多值為1986.8毫米5、,最少值為715.9毫米,且在時間上、空間上分布極為不均。降雨集中及發育的水系決定了山洪災害的突發性。陡峻的山坡,集中的降水,造成匯流時間短,能迅速形成具有強大沖擊力的地表徑流,導致山洪災害的突發性。由于礦區位于黃土高原,黃土堆積成山,山勢陡峭,地表植被附著較淺,山洪暴發的同時易引發泥石流。礦區獨特的地質條件決定了山體滑坡的易發性。巖土大量裸露破碎、風化、植被稀疏,山坡陡峻,部分地段因采掘影響至地表有裂縫及塌陷,受力條件差,極易造成山體滑坡。由于持續大強度降雨,加上地表的裂縫及塌陷區導致地表水從從這些通道灌入井下,造成煤礦井下設備被淹被毀。由于降雨集中,導致井下涌水持續增加,而由于井下排水設備6、達不到防洪要求,導致井下各水平、作業面被淹。3、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3.1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設立xx煤礦防洪指揮部。指揮長:副指揮長:成員: 防洪指揮部辦公設在調度室,辦公室主任李海剛。礦防洪指揮部的主要職責是: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煤礦防洪與救災工作;分析、判斷成災或多次成災的原因,制定煤礦防洪工作方案;部署、組織和協調有關部門和有關受災區域進行緊急援救;做好煤礦防洪工作;處理其它有關煤礦防洪的重要工作。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匯集、上報災情和應急處置與救災進展情況;提出具體的應急處置與救災方案及措施建議;貫徹上級防洪指揮部的指示和協調成員單位之間的工作,并督促落實;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分析災害發展趨7、勢,對災害損失及影響進行評估;負責各類文書資料的準備和整理;承擔礦防洪指揮部日常事務和交辦的其它工作。xx煤礦煤礦防洪指揮部下設四個組:綜合組:組長溫凌翔,負責對市防洪指揮部、氣象、水文等部門各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預報、降水、泥石流、滑坡、煤礦井下險情等信息,及時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調度組:組長李海剛負責搶險人員的調配,調度并管理搶險救災物質、車輛等。搶險救援組:組長趙靠社,負責組織相關人員與市礦山救護隊聯系,并組織相關人員參加,主要負責對煤礦洪災的搶險救援,現場控制和保護。后勤保障組:組長王延峰,主要負責落實應急救援的物質準備,煤礦洪災善后處理等。3.2應急組織體系框架向市氣8、象局要起災害天氣信息和實時雨量監測資料,市政府辦、市防汛辦應急響應并報警,然后按照市防汛辦統一指揮,隨時聯動參與。礦防洪指揮部通知相關人員應急響應,并由指揮部辦室負責通知各采掘作業點的所有人員參與聯動響應,有較大的雷陣雨及大爆雨或其它緊急情況時,將井下所有人員撤到地面。4、預警和預防機制4.1信息監測與報告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由礦有關其員與氣象部門建立天氣信息來源與分析,礦防洪辦進行重大洪水災害風險分析與分級分等。4.2預警預防行動服從市委市政府煤炭局的統一領導,按照市防指和市防汛辦的要求,及時發布指示和預警行動。4.3預警級別及發布根據重大洪水發生的嚴重性,分為一般(級)、較重9、(級)、嚴重(級)、特別嚴重(級)四級預警,顏色依次為藍、黃、橙、紅。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進入級(藍色)預警:(1)24小時降雨超過80毫米,低于100毫米;(2)主要江河水系的干流水位超過警戒水位,但預報將不超過保證水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進入級(黃色)警戒:(1)24小時小降雨量超過100毫米,低于120毫米,或6小時內降雨量超過80毫米;(2)主要是江河水系的干流水位超過警戒水位,且預報將超過保證水位;(3)市氣象部門預報強熱帶風暴、大風將嚴重影響我礦區,并發出緊急警報。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進入級(橙色)警戒:(1)24小時降雨量超過120毫米,低于150毫米,或6小時內降雨量超過110、00毫米;(2)主要江河水系的干流水位超過警戒水位;(3)主要江河水系的干流水超過保證水位,并預報還有所上漲。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進入級(紅色)警戒:(1)24小時降雨量超過150毫米,或6小時內降雨量超過120毫米;(2)主要江河水系的干流控制站水位超過歷史最高實測水位。雨量信息由綜合組與市氣象部門及市防汛辦市煤炭局確認與發布。5、應急響應5.1分級響應程序緊急避災的預警程序如出現以下二種情況之一,按礦指揮部各行動組井下的次序,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發出緊急避災信號。第一,氣象指標達到警戒數據,由綜合組向市氣象部門、市防指發出暴雨信息,再由市防指向各鄉鎮及相關部門傳出。第二,煤礦出現險情。即煤礦井11、下涌水增加,地表水倒灌井下,洪水即將漫井或礦區山體出現裂縫、滑坡,具體由煤礦責任人及時現場監測報告。在特殊情況下,可由負責人直接發出緊急轉移信號,同時向上一級報告。級(藍色)預警:各行動組做好險情處理,煤礦撤出井下作業人員。級(黃色)預警:煤礦防洪指揮部立即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進一步分析研究暴雨、洪水等可能帶來的影響或危害,分析煤礦受險狀況,提出處置意見,部署抗洪搶險及應采取的緊急工程措施和重大險情搶護的物資器材的應急措施。按照分片包干的原則視汛情迅速增派人員分赴各自防汛責任區,指導、協助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級(橙色)預警:煤礦防洪指揮部及時召開緊急會議,分析洪水發展趨勢,未來天氣變化情況,研12、究決策抗洪搶險中的重大問題及人力、物力、財力的實時調度。發布緊急通知,切實做好抗洪搶險工作,討論貫徹上級部門關于抗洪搶險的指示精神,及時向市山洪災害防御指揮部、市委、市政府通報情況。煤礦除留下必要的值守人員外,其余全部撤離至安全區。級(紅色)預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相關規定,礦防洪指揮部在市防指的領導下可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動員所有力量全力抗洪救災。及時召開專題會商議,處理解決當前抗洪救災面臨的重大問題和困難。及時向市防指、市委、市政府匯報相關情況,堅決貫徹上級各項指示和命令,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在緊急防汛期間,礦防洪指揮部有權在管轄范圍內調用物資、設備、交通運輸工具和人力,決13、定采取取土占地、砍伐林木、清除阻水障礙物和其他必要的緊急措施。信號發送手段和責任人礦防洪指揮部與各井下各作業點,兩級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緊急避險區的信號發送分為警報、鳴鑼、喊話3種。鄉鎮、煤礦責任人在接到緊急避險轉移命令或獲得嚴重的監測信息后,必須緊急趕到責任區發布信息,按照責任分工履行職責。人員轉移路線轉移路線本著就近、迅速、安全的原則進行安排。轉移安置的原則第一,信號發送責任人和轉移責任人必須最后離開警戒區;第二,按照先特級警戒區,再一級警戒區的原則;第三,先人員,后財產;先老、弱、病、殘人員,后一般人員。轉移安置紀律第一,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第二,堅守崗位,勤政務實。領導小組、指揮部成14、員及水雨量測報成員、轉移安置責任人、信息發送人不得擅自離崗,玩忽職守者追究瀆職責任。第三,雨情報告必須及時,有險速報,會商必須及時,指揮必須果斷。第四,對瞞報、漏報者必須追究其責任,對離陣者查辦,對怠誤戰機、釀成惡果者繩之以法。第五,部門分工,各司其責,團結抗災。第六,安全救災,臨危不亂。第七,防災紀律鐵容置疑,如有違抗,嚴懲不怠。5.2通訊通訊原則上采用固定電話,移動通信為備用聯系方式,但所有防洪指揮部成員的手機必須保持24小時常開狀態。5.3指揮與協調現場指揮遵循工隊為主的原則。實行礦上統一領導、以工隊為主、各部門參與的應急救援協調機制。5.4應急結束重大洪水消退后,被安全轉移的人員回到各15、自住所,由礦防汛指揮部宣布解除重大洪水應急狀態。6、保障措施6.1應急支援與裝備保障現場救援保障礦山排水設備發電機組由各煤礦準備,各礦負責統籌安排,發生重大洪水災害時,隨時調用。應急隊伍保障應急隊伍包括市礦山救護隊,本礦輔助救護隊員。道路交通保障當礦區公路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中斷時,由礦組織礦用鏟車搶修。經費保障煤礦必須在安全費用中安排專門的山洪災害防御應急工作專項資金,在發生重大洪水災害時,煤礦防洪應急指揮部應積極協調各部門爭取專項防洪救災資金用于煤礦抗災救災啟動資金。6.2宣傳、培訓與演習公眾信息交流本預案審定后,通過有礦的班前、班后會、安全培訓會大力宣傳,倡導自救、互救等基本常識。培訓煤16、礦企業,應急管理人員、救援人員進行必要的常規培訓。演習每年進行一次煤礦防洪緊急救援演習,由煤礦防洪指揮部組織實施。7、附則7.1預案管理與更新本預案應根據煤礦發展狀況煤炭產業發展情況的變化予以適時的更新。7.2獎勵與責任獎勵礦對在抗洪搶險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與個人予以獎勵。對于在煤礦抗洪搶險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與個人,由煤礦防洪指揮部申報,向市山洪災害防御指揮部、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審查后由市人民政府給予表彰或獎勵。在影響全礦的洪水災害應急處置及救災工作完成后,經礦領導批準,召開總結表彰大會,表彰有功人員。(1)對在防洪救災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2)17、對因參與抗洪救災應急工作致病、致殘、死亡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補助和撫恤。責任追究在洪水災害應急處置過程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有關責任人員和部門領導給予行政處分。(1)不按本預案規定和市山洪災害防御指揮部要求實施洪水災害應急處置預案的。(2)不按規定及時報告災情,或虛報、瞞報、假報災情造成嚴重后果的。(3)拒不執行命令指揮的,違抗指揮部命令拒不提供援助的。(4)阻撓搶險人員調用物資和資金的。(5)貪污、挪用搶險物資和資金的。(6)有特定責任的工作人員,不堅守崗位,臨陣脫逃和玩忽職守的。(7)對洪水災害應急處置工作造成其他危害的。7.3制訂與解釋部門本預案由煤礦防洪指揮部辦公室制定并負責解釋。7.4預案實施和生效時間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