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冒頂事故應急預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16592
2023-11-22
11頁
54.89KB
1、煤礦冒頂事故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1 總則31.3 本預案適用于xx煤礦發生頂板事故的應急處置。32 危險性(因素)與風險分析32.2 風險等級。33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44 組織機構及職責44.1應急組織體系44.2應急指揮機構的職責55 預防與預警65.1 危險源監控65.2 預警行動76 信息報告程序77 應急處置88 后期處置99 應急物資及裝備保障910 培訓911 預案演練1011.1 通過演練,可具體檢驗以下項目:1011.2 預案演練的基本要求:1012 附則10 1 總則1.12、為防止xx煤礦頂板事故和有效提高xx煤礦各級人員對煤礦頂板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消除頂板事故隱患或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損失,保障我礦職工生命及財產安全。1.2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煤礦安全規程、中國華能集團公司重大突發事件(事故)應急管理辦法等國家和行業的法規,上級主管部門對安全生產的有關規定、要求;結合xx煤礦生產實際,編制本預案。1.3 本預案適用于xx煤礦發生頂板事故的應急處置。2 危險性(因素)與風險分析2.1 xx煤礦在生產工藝流程中,由于煤炭賦存的地質條件復雜松散(斷層3、)、井巷(采煤工作面)支護方式、支護質量、沖擊地壓、淋水、地表水滲漏等原因,在一定條件下均對井下形成極大的威脅,存在較大的煤礦冒頂事故隱患。并且一旦發生冒頂事故將衍生埋壓風筒、阻斷風流、進而產生有害氣體積聚,引發瓦斯爆炸或無風區內有毒有害氣體大量涌出、超限等危害。2.2 風險等級。 二級狀態:煤礦井巷支護設施明顯變形、局部頂板跨落、出現裂隙和底鼓明顯增大、裂隙發育或松散巖層有滲(淋)水征兆。 一級狀態:井下發現頂板響動劇烈、裂隙急劇增大、底鼓量急劇增大、沖擊地壓來臨或發生頂板事故。3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3.1 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把保障企業職工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限度4、地減少頂板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設備損壞及財產損失。 3.2 堅持依靠科技,預防為主的原則。在高度重視頂板事故的特點和危害基礎上,采用先進技術,實行科學預防管理和先進的裝備,增強應急能力和煤礦企業的安全保障能力。3.3 堅持快速反應,高效運轉的原則。建立健全分級負責,企業責任主體為主的應急處置隊伍,制訂和完善井下臨時避災場所、避災路線和防止二次冒落的措施制度和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演練。4 組織機構及職責4.1應急組織體系頂板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 長:礦長 副組長:成 員:工程部、安全監察部、礦山救護隊、機電信息部、綜合管理部、醫療等部門負責人4.2應急指揮機構的職責事故應急領導小組下設專業應急5、組、現場救援組、物資保障組、后勤醫療保障組、保衛組、通訊保障組,以上統稱“事故應急小組”,各組組長為各部門負責人。專業應急組:工程部現場救援組:安全監察部 礦山救護隊物資保障組:綜合管理部后勤醫療保障組:綜合管理部、駐礦醫療組保衛組:安全監察部 駐礦保安隊通訊保障組:機電信息部 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的職責:.1負責煤礦頂板事故應急預案的制定、修訂;.2 組建應急專業隊伍,組織實施和演練;.3檢查督促做好防止頂板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的各項準備工作。.4 指揮開展事故應急處理、生產恢復等各項工作;.5負責向上級領導及有關部門報告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進展情況;.6 發布和解除應急命令、信號;.7 必要時向6、有關單位發出請求;.8組織事故調查,認真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總結事故教訓,并形成應急總結報告上報有關部門。專業應急組由工程部牽頭,采煤、掘進、地質、通風、各專業人員即為具體成員,工程部部長為第一責任人。其職責為:.1 設置或修筑隔離帶,對現場進行物理隔離。.2 改變運行方式等技術方案的確定和具體操作。.3 協助進行現場恢復以及事故分析、調查工作。 現場救援組由安全監察部、礦山救護隊和礦義務救援隊組成,其職責是現場救援、人員及物資搶救、疏散。物資保障應急組由綜合管理部物資供應人員組成,其職責是為事故處理提供車輛、搶險物資及備品備件保證,協助現場救護傷員。后勤醫療保障組為綜合管理部和駐礦醫療組人員7、,其職責是為事故處理提供醫療及食品保證,現場救護傷員。保衛組為安全監察部和駐礦保安隊,其職責是負責事故現場及礦區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工作,確保事故現場不遭破壞,確保現場的治安秩序。通訊保障組設在機電信息部,機電信息部部長為第一責任人。在事故發生后,通訊保障組全力確保生產、調度電話的暢通,確保值長崗位全國直撥電話的暢通5 預防與預警5.1 危險源監控在井巷掘砌布置中嚴格按照有關規定,保留和保護好工業場地、礦界防水和井巷保護煤柱;根據巖層巖性、水文地質條件,確定井巷支護方式;在頂板支護前首先進行“敲邦問頂”,處理活矸;支架與頂邦之間剎緊、背實;錨噴支護時對巷道進行頂板離層檢測、對錨桿進行8、拉力實驗、對噴體進行厚度強度檢查,并記錄;支柱必須設防倒柱裝置、嚴禁空頂作業;落實專人加強對支架(柱)、砌碹和錨噴支護地點、破碎帶支護情況進行巡視檢查,并建立記錄;設立井下臨時避災場所和避災路線等,及時發現和排除頂板隱患。5.2 預警行動二級狀態時,負責巡視或工作現場人員要立即報告生產調度指揮中心,當值人員要立即通知生產技術部、通風、安監、綜合部、經營部等部門,報告頂板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一級狀態時,負責巡視或工作現場人員立即報告生產調度指揮中心,生產指揮中心當值人員立即向頂板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匯報,并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由各部門分別向相關上級部門進行匯報。6 信息報告程序姓 名職9、務及崗位主 任基建副主任機電副主任安全副主任副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調度室副主任機電部安監部綜合部副主任項目部經理項目部經理醫 院院長調度值班室7 應急處置7.1發生二級狀態時,由頂板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統一指揮工作,迅速組織現場人員撤至井下臨時避災場所,生產技術、安監等部門組成現場會診組,對現場情況進行會診確認,制定加強支護等具體方案并立即實施。7.2發生一級狀態時,由頂板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統一指揮工作,宣布啟動本預案,各部門按照工作職責分工迅速到位,立即組織現場人員沿避災路線撤至地面或撤至井下臨時避災場所;探明冒頂范圍和被埋壓(堵截)的人數;保證正常通風(必要時用壓風管和排水管進行10、臨時供風);由外向內進行恢復,對冒落區頂板加固,防止二次冒頂。7.3 應急結束。當應急行動中確認人員全部撤離或得到救治、通風恢復正常,且冒頂區域支護得到加強,周邊影響和二次冒頂可能排除,經事故現場應急領導小組批準后,宣告應急結束。8 后期處置8.1 發生頂板事故的單位要積極配合地方主管部門進行災害調查,盡快消除災害影響,妥善安置和慰問頂板災害涉及的人員,清理因冒頂造成的井巷坍塌等障礙物,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8.2 發生冒頂災害單位的現場應急領導小組要分析總結應急經驗教訓,提出改進預案的建議,完成應急總結報告。9 應急物資及裝備保障根據煤礦井下頂板特性和煤層賦存條件特征,由經營管理部儲(配11、)備相應的物資和防護裝備、支護材料(設施),作為專項物資和裝備,定點安裝或存放,確保預案啟動時裝備和物資的及時供給并發揮有效作用。10 培訓10.1 企業通過日常培訓提高各級人員的應急及責任意識,明確各自在應急處置中的職責,在應急處置中能夠按要求到位。10.2 加強對全體員工安全知識教育和防范煤礦頂板事故的技能培訓,建立并完善企業生產安全責任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10.3 開展技術講課,講解煤礦企業頂板事故危險源存在方式及特點、預防措施、應急操作技能、自救常識、避險原則等知識。11 預案演練11.1 通過演練,可具體檢驗以下項目: 在事故期間通訊是否正常; 人員是否安全撤離; 應急服務機構能否及時參與; 配置的器材和人員數量是否與事故規模匹配,裝備能否滿足要求;現實情況是否與預案內容相符,一旦發生意外情況,響應程序是否具有靈活性。11.2 預案演練的基本要求: 日常演練由各指揮部設計演練內容,并對演練過程進行監督和評價,各專業組組長要積極組織人員配合。 演練情況設置要盡量與真實場景相符。 整個演練過程要有完整的記錄,并有總結、分析、改進意見。12 附則12.1 本預案由xx煤礦負責制定和解釋。12.2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