堿廠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16730
2023-11-22
15頁
62.50KB
1、堿廠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管理制度11總則31.1編制目的31.2編制依據31.3適用范圍31.4 工作原則41.5現狀42組織機構與職責42.1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43預防機制和預警行動73.1預防機制73.2預警行動74應急響應84.1報警、通訊聯系方式8火警:119 救護:120防護84.2基本響應程序84.3應急指揮程序8鍋爐、壓力容器、工業壓力管道事故應急程序94.4擴大應急104.5事故級別與權限104.6 新聞報導114.7 應急結束115后期處置115.1 生產恢2、復和現場清理125.2調查和總結126保障措施126.1通信與信息保障組成126.2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裝備保障136.3應急隊伍保障136.4交通運輸保障136.5醫療衛生保障136.6治安保障136.7物資保障147培訓和演習147.1培訓147.2演習148附則148.1名詞術語148.2預案管理與修訂158.3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161總則 1.1編制目的 以最快的速度、最合理的分工,有效有序地對突發特種設備事故實施處置,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在最短時間內恢復生產,把事故危害和損失降到最低點,維護我公司生產安全和社社區穩定。 1.2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特種3、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第373號令) 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定 1.3適用范圍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特種設備事故應對工作,適用本預案: 發生毒性程度為極度和高度介質泄漏時; 發生毒性程度為中度介質、爆炸危險性介質、高溫高壓介質泄漏且失控時; 發生或可能發生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 發生1人死亡或可能發生1人重傷以上; 造成較嚴重社會影響。 1.4 工作原則 特種設備特大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應急救援體系力求職責明確、規范有序,結構完整、功能全面,反應靈敏4、運轉高效。 1.5現狀 特種設備安全狀況分析報告,見表一。 特種設備安全信息聯絡員基本情況表,見表二。 2組織機構與職責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指揮中心是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領導機構和指揮機構,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設在生產調度室(聯系電話:85),日常工作機構設在安質部聯系電話:84。 2.1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指揮中心總指揮: 副總指揮:成員:部部長、安全質量部部長、設備部部部長、職工醫院院長、保衛部部長、采購部部長、思政部部長、運銷部部長職責任務:(1) 評估事故災害程度,制定應急救援工作方案,組織和指揮各工作組投入事故控制,人員疏散、救援、搶救以及事故調查等工作。(2) 隨時掌握事故現場情況,果斷采5、取相應對策和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 及時向集團公司救援中心報告工作進展情況,根據工作需要,指揮調度集團公司各方面力量參與搶險救援工作。 救援工作組 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指揮中心下設6個工作組和1個事故專家組。 .1搶險救助組 組長:安質部部長應急救援隊成員:生產一、二、三部部長、設備部部部長、采購部部長、思政部部長、運銷部部長職責任務:保障事故現場通訊暢通,組織安排救援人員和調運所需裝備物資;迅速處理事故現場,防止勢態擴大;組織、研究搶救事故現場受傷人員。 .2交通管制組 組長:保衛部部長應急救援隊成員任務:迅速調集警力,組織事故現場人員,疏散和警戒工作。維護現場治安,防6、止事故現場人為破壞和其它突發事故。協助搶救工作組,組織調運運輸工具。維護事故現場附近交通秩序。.3醫療救護組 組長:職工醫院院長職責任務:迅速趕赴事故現場,制定救護方案,搶救傷員。根據事故狀態協調周邊醫療機構對事故現場中受傷人員及時進行救治。.4事故救援協調組組長:思政部部長副組長:事故單位黨支部書記職責任務:組織做好傷亡人員家屬臨時安撫工作,組織協調有關治療和善后處理工作。.5事故調查組組長:副組長:生產一、二、三部部長、安全質量部部長、設備部部部長、保衛部部長、廠工會職責任務:開展事故勘察、取證、分析等工作;追查事故原因及有關責任人員;完成上級部門和領導交辦的調查工作。.6事故專家組組 長7、:副組長:發展部、生產一、二、三部、設備部職責任務:為在特種設備引發的事故現場為防止因不熟悉其特性而延誤或擴大事故勢態,特聘請專家參與指揮部的救援工作,各位專家接到通知后應立即趕赴現場為領導當參謀、出主意、想對策。.6事故綜合組組長:副組長:安全質量部、廠工會職責任務:負責綜合協調并向社會公布事故應急救援的進展情況。3預防機制和預警行動3.1預防機制 特種設備使用部門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規和公司相關管理規定,對特種設備重大危險源,各單位必須嚴格執行以下規定: 建立完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并認真實施; 根據特種設備運行情況,適時分析安全狀況,制訂、完善事故應急預案; 使用部8、門新增特種設備要及時上報設備部,設備部接到報告后立即到技術監督局辦理特種設備使用登記; 生產部門按期申報特種設備定期檢驗,如有到期不能檢驗的,必須按規定上報級部門;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持證上崗; 特種設備隱患整治率達到100。 3.2預警行動 當以下事件發生時,應當做好啟動本預案的準備: 系統開停車階段; 特種設備帶病運行期間; 山上水池供水急劇下降時; 起重設備發生人員傷亡或重大經濟損失時候;自然災害危及安全生產時候;其他可能引起特種設備事故的災害性事故。4應急響應4.1報警、通訊聯系方式報警人為事故發生單位或知情人等緊急電話:一旦發生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有關報警如下: 火警:119 救護:129、0防護工廠調度室:84 8464.2基本響應程序 特種設備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單位應當立即撥打相關報警電話,并啟動本單位應急預案開展自救。 安質部在接到報警電話后,應當盡快對事故發生的基本情況做出初始評估,包括事故范圍及事故危害擴展的趨勢以及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等。 安質部根據初步調查情況,通知相應領導和相關單位,對應1.3條決定啟動本預案與否。啟動預案后,應迅速通知搶險救助組、交通管制組、醫療救護組、救援協調組、事故調查組和事故綜合組的責任人立即趕赴現場,按照各組職責開展搶險救助、醫療救護、衛生防疫、交通管制、現場監控、人員疏散、安全防護、社會動員、隊伍調譴、物資征用、調用等工作。4.3應10、急指揮程序鍋爐、壓力容器、工業壓力管道事故應急程序.1到達現場的交通管制組負責組織警力,組織事故現場人員疏散并做好警戒工作,根據專家組提供的意見劃定警戒范圍,確定人員疏散方向,設立交通管制和隔離區域。按事故范圍確定若干個小組,每組至少有一人負責,維護好現場治安,防止其它次生、衍生事件。 .2搶險救助組迅速與專家組及事故單位人員商確事故性質,預見其危害,確定是否還會再次發生事故,應做到切斷與相聯裝置及管道的連接,放空和排凈殘余物料,降低系統壓力,采取噴淋等方式給周圍的設備或裝置降溫,以減少危險程度。同時組織搶險隊伍做好搶險前的準備工作。 .3搶險救助組在上述工作做好的同時應迅速調運搶險裝備和物資11、工具,組織搶險人員并由專家及事故單位人員介紹裝置工作原理、事故性質、危險程度、搶險部位、搶險措施、自身防護等,搶險隊伍方可實施搶險工作。 .4醫療救護組根據人員傷亡情況,制定救護方案,初步確定受傷人員的救治地點,并進行合理分配,保證受傷人員及時得到救治。 .5事故調查組應及早介入事故調查,以獲得第一手資料,對事故當事人、設備操作人員、檢查人員等相關人員要在第一時間詢問和記錄,即有利于事故調查也有利于事故的分析判斷,并應設專人進行必要的攝、錄影像工作,為搶險工作提供依據和措施。 起重機械事故應急程序 .1塔式起重機多用于建筑工地,易發生傾覆、折臂、斷索事故,一旦事故發生極易造成多人傷害。發生上12、述事故要迅速切斷電源,疏散人群,快速巡視現場及周邊情況(高壓線),如有人被埋壓現場,應迅速用千斤頂、手拉葫蘆等進行搶救,以防二次傷害和觸電,保護好現場,如果塔身、塔臂、配重等搭壓建筑物,有懸掛、游蕩等隱患要及時消除。 .2橋門式起重機易發生觸電、兩車相撞、吊鉤載荷墜落事故,龍門式起重機易被大風吹滑行、吹倒、歪拉斜吊、重物傷人等事故流動式起重機易發生吊車基礎不合格、支撐腳塌陷造成側翻折臂等事故。發生事故時要立即切斷電源,判斷事故現場狀況,采取措施,迅速搶救受傷人員。 4.4擴大應急 事態難以控制或有擴大發展趨勢時事故指揮中心應考慮擴大應急措施,啟動上一級預案。4.5事故級別與權限事故級別劃分為一13、般(IV級)、嚴重(級)、重大(級)、和特別重大(I級)四級預警,并依次用藍、黃、橙、紅色表示。 IV級事故指發生毒性程度為中度介質、爆炸危險性介質、高溫高壓介質泄漏未失控時;啟用事故單位應急預案。級事故指(1)發生毒性程度為極度和高度介質泄漏時;(2)發生毒性程度為中度介質、爆炸危險性介質、高溫高壓介質泄漏且失控時;(3)發生或可能發生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啟用本應急預案。級事故指發生1人死亡或可能發生1人重傷,造成較嚴重社會影響;啟用本應急預案。 I級事故指發生1人死亡以上或可能發生3人重傷,造成嚴重社會影響;啟用上級應急預案。 因此,特種設備事故指揮中心在I級事故發生時應當在工廠組14、成指揮中心的領導下做具體應急救援工作。 4.6 新聞報導 事故發生原因、事故救助進展情況等信息報導和新聞發布必須由指揮中心決定做出。負責此項工作的機構是事故綜合組。 具體工作程序是:指揮中心做出新聞報導決定;綜合組負責編寫報導材料,報指揮中心批準;通知新聞媒體屆時到場; 4.7 應急結束 應急救援工作結束的決策機構是市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指揮中心。指揮中心做出應急救授工作結束決定時,事故綜合組草擬新聞發布稿,指定新聞發言人予以發布。其他救援工作組經指揮中心同意,方可撤離事故現場。 5后期處置 5.1 生產恢復和現場清理事故現場的清理和處理,生產恢復由事故發生單位擬定方案,在事故結束后上報事故指揮中15、心,由事故指揮中心組織討論其可行性,經確定后的方案由事故發生單位負責現場清理和處理,其它保障和服務單位配合工作。清理方案要明確責任人、指揮人員、操作人員、操作清理程序、要預見到可能再發生事故及救助處理的辦法。5.2調查和總結特種設備的事故調查由事故調查組負責,事故調查組依照國家質檢總局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定履行下列職責:1、調查事故發生前設備的狀況;2、查明人員傷亡、設備損壞、現場破壞以及經濟損失(包括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3、分析事故原因(必要時應當進行技術鑒定);4、查明事故的性質和相關人員的責任;5、提出對事故有關責任人員的處理建議;6、提出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的措施;16、7、寫出事故調查報告書。事故調查組應當將調查報告書報送組織該起事故調查的行政部門,并由其進行批復,事故批復后,組織該起事故調查的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事故調查報告書歸檔備查,并將副本送達國家質檢總局、當地人民政府和有關主管部門。 6保障措施 6.1通信與信息保障組成 貴州開磷遵義堿廠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指揮中心總指揮統一由調度室聯絡各成員的聯絡電話包括辦公電話和手機調度室電話:08528467045 08528465924 6.2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裝備保障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根據本單位生產裝置及特種設備的特性,配備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基本裝備,其數量應足以滿足救援和搶險需要,救援和搶險裝備存17、放在各單位單獨設立的存放處,存放位置應處于顯要地位,并應保證取用裝備及時、方法簡單,救援和搶險裝備應設專人保管,并應建立相應的維護、保養和調用制度。6.3應急隊伍保障特種設備事故的應急隊伍主要依靠事故單位、生產一、二、三部、設備部、保衛部 6.4交通運輸保障 廠辦、運銷部負責搶險求援物資和事故現場需轉移物品的運送工作。保衛部負責事故發生后交通管制和運輸線路的規劃,并保障其暢通。6.5醫療衛生保障醫療衛生保障級負責搜集建立醫療衛生保障數據庫,明確周邊各醫院的分布,救治能力和專業特長,數據庫還應包括各醫療單位的救治能力,應急接待能力、負責人姓名及聯系方式。6.6治安保障 應急狀態下,交通治安保障組18、負責調集警力,組織事故現場人員,疏散和警戒工作,維護現場治安,防止事故現場人員破壞和其它事故,協助搶救工作組,組織調運運輸工具,維護事故現場附近的交通秩序。6.7物資保障物資供應部負責組織安排所需物資的調運,并做好救助期間的物資儲備。7培訓和演習7.1培訓依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特種設備的操作人員、管理人員均應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組織考核,培訓內容包括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等。 7.2演習 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根據自身特點組成的搶險救援隊伍,事故救援預案,每年要在各自的范圍內演習幾次,演習內容包括前期處置、傷員救護、人員集結、搶險救援、設備使用等等。每次演習的內容、目的、狀況、問題等都要作真19、實記載。 8附則 8.1名詞術語 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 鍋爐,是指利用各種燃料、電或者其他能源,將所盛裝的液體加熱到一定的參數,并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設備,其范圍規定為容積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壓蒸汽鍋爐;出口水壓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壓),且額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壓熱水鍋爐;有機熱載體鍋爐。 壓力容器,是指盛裝氣體或者液體,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設備,其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壓),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最高工作溫度高20、于或者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動式容器;盛裝公稱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壓),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或者等于1.O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標準沸點等于或者低于60液體的氣瓶、氧艙等。 壓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壓力,用于輸送氣體或者液體的管狀設備,其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壓)的氣體、液化氣體、蒸汽介質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介質,且公稱直徑大于25mm的管道。 起重機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動重物的機電設備,其范圍規定為額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機;額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 l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機和承重形式固定的電動葫蘆等。8.2預案管理與修訂本預案應經相關部門討論,報安質備案。本預案由設備部負責修訂和解釋。8.3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