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住宅樓工程事故預防和應急救援預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16743
2023-11-22
15頁
105.06KB
1、群體住宅樓工程事故預防和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一、工程情況2二、組織機構及責任分工3三、項目部應急小組職責4五、應急設施61、應急報警系統62、緊急救援工具63、緊急醫療工具6六、緊急聯絡工具6七、緊急撤離方法6八、緊急救援的原則和步驟6九、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61、培訓62、主要培訓以下內容:73、演練7十、潛在事故或緊急情況及相應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方案72、應急方案72、當工作時間發生火災時83、應急疏散84、急救92、應急方案92、應急方案113、具體步驟112、應急方案132、應急方2、案132、應急方案142、應急準備143、生產生活設施檢查144、生產安排145、應急程序1411、經業主、監理認同后,項目部應立即清理現場,恢復生產。15一、工程情況本群體工程為29#、31#、33#、34#四棟住宅樓。29#樓1個單元。每單元設一部電梯,電梯井為后砌磚墻式,墻體為加氣混凝土砌塊;東西長31.3米,南北寬17.75米,地下一層,地上十八層,標準層結構高度3米,建筑高度為56.456米,總建筑面積為7002.39,主體結構形式為現澆混凝土剪力墻結構。主體地下一層采用落地式腳手架,地上部分采用懸挑式腳手架,腳手架隨主體施工搭設。31#樓1個單元。每單元設一部電梯,電梯井為后砌磚墻3、式,墻體為加氣混凝土砌塊;東西長37.8米,南北寬17.45米,地下一層,地上十七層,地下結構高度為5.7m,標準層結構高度3米,建筑高度為56.335米,總建筑面積為8333.82,主體結構形式為現澆混凝土剪力墻結構。主體地下一層采用落地式腳手架,地上部分采用懸挑式腳手架,腳手架隨主體施工搭設。33#樓1個單元。每單元設二部電梯,電梯井為后砌磚墻式,墻體為加氣混凝土砌塊;東西長34.9米,南北寬19.2米,地下一層,地上十八層,地下結構高度為5.7m,標準層結構高度3米,建筑高度為56.382米,總建筑面積為9859.8,主體結構形式為現澆混凝土剪力墻結構。主體地下一層采用落地式腳手架,地上4、部分采用懸挑式腳手架,腳手架隨主體施工搭設。34#樓1個單元。每單元設二部電梯,電梯井為后砌磚墻式,墻體為加氣混凝土砌塊;東西長28.4米,南北寬17米,地下一層,地上十八層,地下結構高度為5.7m,標準層結構高度3.1米,建筑高度為54.26米,總建筑面積為7163.47,主體結構形式為現澆混凝土剪力墻結構。主體地下一層采用落地式腳手架,地上部分采用懸挑式腳手架,腳手架隨主體施工搭設。本工程主體施工時,垂直提升設備采用3臺QTZ5008型塔吊,裝飾施工段,垂直提升設備,每棟樓采用一臺SD200/200施工升降機。(詳見各專項方案) 事故預防應急預案所為:(1)火災事故 (2)觸電事故(3)施5、工現場坍塌事故 (4)機械傷害事故(5)高空墜落事故 (6)物體打擊事故(7)其它安全事故二、組織機構及責任分工組 長:陳曉立(項目經理)任項目部應急急救小組總指揮,負責指揮、協調應急小組的應急反應行動和監察應急操作人員的行動,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及對外聯絡,并全權處理現場事故。副組長:xx(項目副經理)負責現場應急小組的方案制定工作,并協助組長做好分派布置工作。成 員 : 對施工現場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定期檢查救援設備和應急人員的反應狀態,并定期組織培訓和演練。成 員 : 負責應急設備的更換、采購、維護和保養工作。其他成員:模板班組長、架子班組長、泥工班組長、鋼筋班組長在發生事故6、后參與指揮現場人員的疏散和急救工作。發生事故后,由項目經理陳曉立、項目副經理姚虎,負責迅速組成小組成員(技術、安全、后勤部門)一起研討處理措施。并按措施實施搶救、救護工作。如發生緊急事件(事故),組長負責全權處理,及時進行搶救、救護工作,同時通知業主、監理方,做好協調組織、預防和善后處理工作并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應急小組要經常教育施工人員進行急救、自救的方法和措施,如正確使用滅火器材及電器安全等。三、項目部應急小組職責1、事故現場搶險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緊急搶險工作,包括受困人員、現場貴重物資及設備的搶救、危險品的轉移等。2、事故現場救護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緊急救護工作,及時組織護送重7、病傷員到醫療中心救治。3、事故現場保護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保護、人員的清點及疏散工作。上級主管部門、政府、安全監督管理部門4、事故現場通訊組職責:負責收集相關單位部門的通信方式,保證各級通訊聯系暢通,做好聯絡工作。相鄰可依托力量四、緊急情況的處理程序和措施應急救援機構求救救助求援上報指令救助報告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事故現場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報告求援啟動指令救助救助相鄰可依托力量各應急救援小組 1、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應急專業組人員應立即開展工作,及時發出報警信號,互相幫助,積極組織自救;在事故現場及存在危險物資的重大危險源內外,采取緊急救援措施,特別是突發事件發生初期能采取的各種緊急措施,如緊8、急斷電、組織撤離、救助傷員、現場保護等;及時向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報告,必要時向相鄰可依靠力量求教,事故現場內外人員應積極參加援救。2、事故現場由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組長任現場指揮,全面負責事故的控制、處理工作。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組長接到報警后,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不能及時趕赴事故現場的,必須委派一名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成員或事故現場管理人員,及時啟動應急系統,控制事態發展。 3、各應急專業組人員,要接受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立即按照各自崗位職責采取措施,開展工作。4、事故現場搶險組,應根據事故特點,采用相應的應急救援物資、設備開展事故現場的緊急搶險工作,搶險過程中首先要注重人員的救援、事故9、現場內外易燃易爆等危險品的封存及轉移等,其次是貴重物資設備的搶救;隨時與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保護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5、事故現場救護組,應開展事故現場的緊急救護工作,及時組織救治及護送受傷人員到醫療急救中心醫治;隨時與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搶險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6、事故現場保護組,應開展保護事故現場,人員的疏散及清點工作。現場保護組人員應指引無關人員撤到安全區,指定專人記錄所有到達安全區的人員,并根據現場員工名單表,經事發現場人員的證實,確定事發現場人員名單,并與到達安全區人員進行核對,判斷是否有被困人員;隨時與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搶險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7、事故現場通10、訊組,應保證現場內與其相關單位及應急救援機構的通訊暢通;隨時與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搶險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8、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向上級安全領導小組報告。對發生的工傷、損失在10000元以上的重大機械設備事故,必須及時向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傷者人數、姓名、性別、年齡、受傷程度、事故簡要過程和發生事故的原因。不得以任何借口隱瞞不報、謊報、拖報,隨時接受上級安全領導機構的指令。9、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應根據事故程度確定,工程施工的停運,對危險源現場實施交通管制,并提防相應事故造成的傷害;根據事故現場的報告,立即判斷是否需要應急服務11、機構幫助,確需應急服務機構的幫助時,應立即與應急服務機構和相鄰可依托力量求教,同時在應急服務機構到來前,作好救援準備工作:如:道路疏通、現場無關人員撤離、提供必要的照明等。在應急服務機構到來后,積極作好配合工作。10、事后,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要及時組織恢復受事故影響區域的正常秩序,根據有關規定及上級指令,確定是否恢復生產,同時要積極配合上級安全領導小組及政府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及處理工作。 五、應急設施1、應急報警系統事故發生時,施工現場用于救助的報警裝置,采用發現人員高聲呼救,自帶手機撥打急救電話。2、緊急救援工具主要用于清理坍塌土體如:鐵锨、羊鎬,必要時應緊急調來挖掘機;臨時支護12、材料:鋼管、竹笆;切割工具:切割機、手鋸等;消防器材:滅火器,干砂、水桶等;切斷電源工具:電工手鉗、絕緣桿等。3、緊急醫療工具氧氣袋、擔架、醫療箱等。六、緊急聯絡工具項目部成員無線對講機手機,緊急聯絡號碼:醫療救護63839120,火警63839119,總公司安全生產管理部63123351。七、緊急撤離方法對于施工區的人員應在發生事故后,迅速從施工區域,沿安全通道撤離出事故區,到指定地點集合,清點人數。然后根據事故現場的情況采取緊急措施對財物進行搶救。八、緊急救援的原則和步驟1、首先要確保人員的安全,其次是控制材料的損失。緊急救援的關鍵是速度,并且要指揮正確,在第一時間內采取救援措施和開展救援13、行動。2、“63839120”急救中心/就近醫院的溝通,施工前項目安全員對工程所在地63839120急救中心、就近醫院、傷科醫院等就近醫療機構地點、交通線路、聯系電話了解清楚,打印張貼在安全宣傳欄。九、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1、培訓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按計劃組織施工項目部進行有效的培訓。項目部對進場員工,尤其是農民工,要認真細致地進行安全培訓,做好“三級”安全教育,認真講解“發生緊急情況急救措施和報告辦法”和“本崗位預防事故的辦法”,并做好記錄;從而具備其完成應急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應急組織小組在項目開工前和每季度進行一次培訓;新加入的人員及時培訓;2、主要培訓以下內容:(1)滅火器的使14、用以及滅火步驟的訓練。(2)施工安全防護、作業區內安全警示設置、個人的防護措施、施工用電常識、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機械的安全使用。(3)對危險源的突顯特性辯識。(4) 事故報警。(5)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6)現場搶救的基本知識。3、演練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經過有效的培訓,施工項目部在項目開工后演練一次,然后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使之獲得基本的消防知識和技能,每次演練結束,及時作出總結,對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十、潛在事故或緊急情況及相應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方案1、火災1、預防措施(1)按照消防規定配備消防器材;(2)對相關人員進行消防常規救助知識培訓和演練。(3)依據15、JGJ59-99相關規定在建建筑物樓層上設置專用消防水源。2、應急方案火情點員工應急領導小組當地消防隊義務消防隊滅 火報告就地組織撲救(1)在施工現場和工作場所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消防水源、砂箱、消防锨、擔架等;(2)工地供水管線兼作消防水管,其供水量必須滿足消防要求,在施工組織設計中予以明確。施工中要保持供水正常,必要時應設置消防水池。(3)施工道路保持通暢,施工樓層設置緊急逃生導向牌,并保持逃生道路暢通,腳手架外架斜道,樓層內樓梯臨時護欄保持安全可靠,工地安全員要隨時檢查并做好記錄;(4)應急小組組織義務消防隊進行消防演練和培訓,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使之獲得基本的消防知識和技能。2、當工作時間16、發生火災時(1)就地應急 火情萌芽、初始階段,作業點施工班長應帶領員工立即組織就地撲救,同時立即報告應急領導小組;(2)緊急號召 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在第一時間內緊急集合,根據火情發出指揮令,義務消防隊接到應急指揮令后在第一時間內集合待命、投入撲救;(3)緊急增援 火情較大時,可申請第三方援助(撥打火警電話63839119),講清著火具體位置,著火情況,聯系電話,同時立即組織人員,及時報告組長并同時報告集團公司安全委員會(電話63213362)和安全生產管理部(電話63223351)。3、應急疏散(1)當火情嚴重,為避免不必要的人員傷亡,也為消防部門提供良好的撲救環境,應急小應及時下達緊急疏散令17、,命令一切無關人員緊急撤離現場;(2)由發現者立即用距離最近的滅火器進行滅火,并關閉起火部位的電源。(3)應急小組成員應趕赴現場,就地指揮分流人員疏散到指定地點,并及時報告應急組長,做到有條不紊、忙而不亂。(4)出現人員負傷時,由小組成員把傷者移離現場,對其進行現場救護和常規受傷處理,傷勢嚴重時,由小組成員撥打急救電話63839120進行搶救。(5)組長陳曉立及副組長姚虎召集所有現場施工人員,并合理布置、疏散和緊急滅火,以減少、減小火災造成的損失。(6)當夜間或非施工時間發生火災時,發現者應立即采取滅火措施,并通知救援小組,關閉起火部位的電源,防止災情進一步擴大,如遇特大火災可直接申請第三方援18、助(撥打火警電話63839119)。(7)事故發生后,一周內配合安全生產管理部調查事故原因,寫出事故報告和預防控制措施改進意見,并執行。4、急救在生產過程中有時會受到一些明火、高溫物體燒燙傷害。嚴重的燒傷會破壞身體防病的重要屏障,血漿液體迅速外滲,血液濃縮,體內環境發生劇烈變化,產生難以抑制的疼痛。這時傷員很容易發生休克,危及生命。所以燒傷的緊急救護不能延遲,要在現場立即進行。基本原則是:消除熱源、滅火、自救互救。燒傷發生時,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沖洗,或傷員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燒傷面積進一步擴大。衣服著火時應立即脫去用水澆滅或就地躺下,滾壓滅火。冬天身穿棉衣時,有時明火熄滅,暗火仍燃,19、衣服如有冒煙現象應立即脫下或剪去以免繼續燒傷。身上起火不可驚慌奔跑,以免風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燒傷。傷員經過初步緊急處理后,要及時將傷員送往就近醫院進一步治療。如出現人員負傷時,由小組成員把傷者拖離火區對其進行現場緊急救護,并撥打急救電話63839120,迅速送到醫院進行搶救。2、觸電1、預防措施(1)嚴格執行JGJ46-2005臨時用電規范(2)按照規定設置漏電保護裝置。(3)定期或不定期對漏電保護裝置進行檢查維護,不合格品及時更換。(4)專職電工持證上崗作業。2、應急方案觸電事故發生時,由發現者立即切斷相應部位電源,現場觀察傷員的呼吸、心跳、有無休克現象,要積極實施現場人20、工心肺復蘇,遇有觸電者施救人員首先應切斷電源,若來不及切斷電源,可用絕緣物挑開電線。在未切斷電源之前,救護者切不可用手拉觸電者,也不能用金屬或潮濕的東西挑電線。把觸電者抬至安全地點后,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其具體方法如下:(1)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方法是把觸電者放置仰臥狀態,救護者一手將傷員下頜合上、向后托起,使傷員頭盡量向后仰,以保持呼吸道暢通。另一手將傷員鼻孔捏緊,此時救護者先深吸一口氣,對準傷員口部用力吹入。吹完后嘴離開,捏鼻手放松,如此反復實施。如吹氣時傷員胸臂上舉,吹氣停止后傷員口鼻有氣流呼出,表示有效。每分鐘吹氣16次左右,直至傷員自主呼吸為止。(2)心臟按壓術。方法是將觸電者仰臥于平地21、上,救護人將雙手重疊,將掌根放在傷員胸骨下部位,兩臂伸直,肘關節不得彎曲,憑借救護者體重將力傳至臂掌,并有節奏性沖擊按壓,使胸骨下陷34cm。每次按壓后隨即放松,往復循環,直至傷員自主呼吸為止。同時撥打63839120急救電話通知急救中心,把傷者送往醫院進行醫救。3、坍塌1、預防措施(1)項目部根據地質勘查情況,經過邊坡驗算、確定放坡系數,制定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中制定相應的防坍塌等安全技術措施,報集團公司技術管理部總工程師審核簽字后,報監理公司、建設單位審批。(2)對土方工程施工單位及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簽訂安全管理合同,明確各自安全責任,嚴格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22、安全方針,制定各項操作規程,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告知操作人員危險部位和危險操作所帶來的危害。在施工過程中由項目部安全員進行檢查督促,發現問題及時要求進行整改,并落實整改情況。(3)基坑開挖前,由項目部做出系統的開挖監控方案,監控方案應包括監控目的、監測項目、監控報警值、監測方法及精度要求、監測點的布置、監測周期、工序管理和記錄制度以及信息反饋系統等。根據我公司的施工情況,主要是對土壁結構水平位移的監測,監測點不少于五處,在開挖前測得初始值,當變形超過有關標準,應加密觀測次數。在基坑周邊安全距離內堆放材料、安裝施工機械避免產生動荷載對土體震動造成原土層內部顆粒結構發生變化。(4)對所有進場土方開挖23、設備進行查驗,檢查其安全性能,是否滿足施工生產的要求。機械老化、磨損情況,對嚴重影響安全施工的要嚴禁使用。對施工機械要定人操作,嚴禁無證操作,防止錯誤操作造成機械事故。對挖掘機司機要認真交底,落實清楚。挖掘機進場時,應對機械的運轉情況進行檢查驗收,挖土機作業時,機身離基坑邊不得小于2m。(5)基坑邊緣堆放棄土或材料,應與基坑邊緣保持2m以上距離,保證邊坡穩定,基坑邊緣不得堆放機械及通行車輛,以防止塌方。在基坑周邊應設置擋水墻,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內。在整個土方開挖場所四周,設置安全防護圍欄,立桿間距為2m,在距地面0.3m、0.6m、1.2m處各設置通長欄桿予以圍欄,設專用入口。(6)模板工程施24、工前,由項目部應根據 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對鋼管模板支撐架進行驗算,確定鋼管模板支撐架立桿間距、步距和支撐小橫桿的間距,模板支撐架基礎形式,剪刀撐的布置,并對鋼管模板支撐架以及模板體系的穩定性進行驗算。在施工方案中應制定相應的防坍塌等安全技術措施,報集團公司技術管理部總工程師審核后,報監理公司、建設單位審批。(7)項目部根據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對施工班組進行詳細交底,確定施工工藝,并對施工過程進行安全監控,重點對縱橫掃地桿的設置、模板支撐架立桿的間距、接頭的位置,墊板的設置進行檢查,發現不符合交底的立即要求整改25、。澆注砼前對模板體系和支撐體系實施整體驗收。(8)模板工程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簽訂安全管理合同,明確各自安全責任,嚴格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制定各項操作規程,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告知操作人員危險部位和危險操作所帶來的危害。在施工過程中由項目部安全員進行檢查督促,發現問題及時要求進行整改,并落實整改情況。(9)澆注過程中前,由項目部安排專人對模板、支撐體系的應力、變形情況進行監測,發現異常變化立即上報,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拆除模板時,要設置警戒區和警示牌,安排專人監控巡視,嚴禁人員進入拆除施工區;拆除模板時砼的強度必須滿足拆除要求,由項目技術總工同意后,方可進行拆除作業。26、(10)對所有進場模板制作設備由總承包單位進行查驗,檢查其安全性能,是否滿足施工生產的要求,機械老化、磨損情況,對嚴重影響安全施工的要嚴禁使用。對施工機械要定人操作,嚴禁無證操作,防止誤操作造成機械事故。(11)對模板工程施工范圍的周邊設置安全防護,采用密目網全封閉防護,操作層滿鋪架板,施工人員在進行操作時必須有可靠的立足點,嚴禁攀登作業。2、應急方案發生事故后,施工人員常發生異物吸入窒息造成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土體砸傷造成顱腦損傷等傷害。模板工程發生事故后,施工人員常發生的傷害有:機械性窒息造成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物體砸傷造成顱腦損傷造成中樞神經系統功能衰竭、高空墜落、觸電等傷害。3、具體步27、驟(1)當施工現場的監控人員發現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紋或發出異常聲音時,應立即報告給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并立即下令停止作業,并組織施工人員快速撤離到安全地點。(2)當土方、建筑物或模板支撐體系發生坍塌后,造成人員被埋、被壓的情況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全員上崗進行救援。除應立即逐級報告給主管部門之外,應保護好現場,在確認不會再次發生同類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受傷人員。(3)當少部分土方或架體坍塌時,現場搶救組專業救護人員要用鐵鍬進行挖掘,并注意不要傷及被埋人員。當建筑物整體倒塌,造成特大事故時,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指揮,各有關部門協調作戰,保證搶險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要采用吊車、28、挖掘機進行搶救,現場要有指揮并監護,防止機械傷及被埋或被壓人員。(4)被搶救出來的傷員,要由現場醫療室醫生或急救組急救中心救護人員進行搶救,用擔架把傷員抬到救護車上,對傷勢嚴重的人立即進行吸氧和輸液,到醫院后組織醫務人員全力救治傷員。(5)當核實所有人員獲救后,將受傷人員的位置進行拍照或錄像,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等待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6)當施工現場的監控人員發現支撐系統或模板系統有裂紋或發出異常聲音時,應立即報告給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并立即下令停止作業,并組織施工人員快速撤離到安全地點。(7)遇有骨折類傷害,首先觀察受傷部位,如果不能做緊急處理則等待醫護人員到來,如能夠做好緊急29、處理則做好緊急處理后,再送醫院搶救。為了使傷員在運送途中安全,防止斷骨刺傷周圍的神經和血管組織,加重傷員痛苦,對骨折處理的基本原則是盡量不讓折骨做肢體活動。因此,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及時、正確的對骨折做好臨時固定,臨時固定應注意以下事項:a、如有開放性傷口和出血,應先止血和包扎傷口,再進行骨折固定。b、不要把刺出的斷骨送回傷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經。c、固定動作要輕快,最好不要隨意移動傷肢或翻動傷員,以免加重損傷,增加疼痛。d、夾板或簡便材料不能與皮膚直接接觸,要用棉花或代替品墊好,以防局部受壓。e、搬運時要輕、穩、快,避免震蕩,并隨時注意傷者的病情變化。沒有擔架時,可利用門板、椅子、30、梯子等制做簡單擔架運送。如果呼吸停止,由急救成員對傷者進行人工呼吸和做胸外心臟按摩,等待醫院急診人員到來。4、機械傷害1、預防措施(1)機械工具所有外露的旋轉部分都必須設置防護裝置,防護裝置必須安裝牢固,并且性能可靠。(2)為防止運行中的機械設備或零部件超過極限位置,應配置可靠的限位裝置。(3)機械設備設置可靠的制動裝置,以保證接近危險時有效的制動。(4)制定機械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堅持操作人員持證上崗制度。(5)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佩帶防護用品。(6)機械設備容易發生危險的部位,必須設在安全標志,安全色和標志應保護顏色鮮明、清晰、持久。(7)機械設備在高速運轉中容易甩出的部件,應設置防松脫裝置,31、并配置防護罩或防護網等安全裝置。2、應急方案(1)項目部建立急救機構,隨時提供急救服務,確保將受傷者和急病人員及時送往醫院。(2)如有開放性傷口和出血,應先止血和包扎傷口,再進行骨折固定。(3)搬運時要輕、穩、快,避免震蕩,并隨時注意傷者的病情變化。沒有擔架時,可利用門板、椅子、梯子等制做簡單擔架運送。(4)被搶救出來的傷員,要由現場醫療室醫生或急救組急救中心救護人員進行搶救,用擔架把傷員抬到救護車上,對傷勢嚴重的人立即進行吸氧和輸液,到醫院后組織醫務人員全力救治傷員。5、高空墜落1、預防措施(1)進場人員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特種作業施工前,先交底再施工,加強施工人員的安全自我保護意識。32、(2)基礎開挖后四周設欄桿圍護,防止人員意外墜落。(3)腳手架搭設操作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好個人安全防護用品。(4)架體外側用密目安全網封閉。內立桿與建筑物之間鋪架板全封閉,操作面滿鋪竹架板,并設200高的擋腳板,1.2米高處設防護欄桿。(5)施工升降機卸料平臺兩側防護欄桿和擋腳板,安全網張掛嚴密、結實。卸料平臺安裝半自動安全防護門,當提升機到達指定位置時,施工人員先打開防護門,卸料后防護門立即復位。防護架四周安全網密掛,綁扎結實,停靠裝置層層設置,經常檢查,保證安全有效。(6)翻斗車裝物品,不能過多過滿,以防物體墜落傷人,模板、鋼管運用物料提升機運輸時,不能超載。(7)腳手架上施工層滿鋪架板后,33、所碼放物品不能超重、超高。操作完畢后,所余物品及時清運至安全地點。(8)模板支設時,連接件、工具必須放在安全地點或工具袋內,拆時上下應有人接應,鋼管、扣件隨拆隨轉運至安全地點,不得放在腳手板上,嚴禁隨便亂放,向下拋擲。2、應急方案1、施工總承包單位勞務公司簽訂安全管理合同,及時對進場施工人員進行“三級”安全教育,明確個自安全責任,嚴格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制定各項操作規程,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告知操作人員危險部位和危險操作所帶來的危害。在施工過程中由項目部安全員進行檢查督促,發現問題及時要求進行整改,并落實整改情況。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指揮,各有關部門協調作34、戰,保證搶險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3、被搶救出來的傷員,要由現場醫療室醫生或急救組急救中心救護人員進行搶救,用擔架把傷員抬到救護車上,對傷勢嚴重的人立即進行吸氧和輸液,到醫院后組織醫務人員全力救治傷員。6、高溫中暑1、預防措施(1)設置溫度計,對室外溫度進行測量,在高溫高熱期間,適當調整作業時間。(2)配置防暑降溫藥品,并下發給施工人員。2、應急方案(1)由發現者安排相關人員把中暑者迅速轉移出高溫高熱工作環境,到通風良好的地方。(2)解開衣扣,適當補充含淡鹽飲料,服用藥物。(3)對重度中暑者由應急成員送至醫院急診科進行救治。7、自然災害應急1、應急范圍本章僅含大風和汛期引發的自然災害,如有突發的35、其它自然災害則按國家和地方政府統一部署執行。2、應急準備氣象信息的收集汛期、暴雨季節,分公司項目部均應設專人收集氣象信息,做好記錄,并張榜公布。3、生產生活設施檢查大風汛期期間,項目部要對生產生活臨設進行加固處理,同時清理場內外排水溝道,保持暢通;對塔吊等大型設備的附著、迴轉、吊鉤等進行加固和處理,對場內機械設備防雷接地裝置做好檢查。4、生產安排暴雨期間盡可能不安排混凝土連續澆注作業,如果施工必須,則應做好防雨措施(如隨澆注隨覆蓋)和施工縫設置預案。5、應急程序 (1)用電管理暴雨期間,要加強用電管理。期間除了必須的生活用電外,工地實施用電管制,任何人未經批準不得啟動電源。(2)人員疏散特大暴雨期間,工地停工,人員有組織的疏散到安全住地。(3)混凝土作業面處理如果混凝土作業期間突發大暴雨,現場施工技術人員立即啟動施工縫設置預案緊急處理,人員迅速撤離。(4)治安警戒人員疏散的現場,應急小組組織項目管理及現場警衛人員留守,并和當地警方聯絡溝通,做好工地、住地的警戒工作,保護企業、員工的人身和財產安全。(5)恢復生產大風、暴雨災害后,分公司應急小組配合項目部立即做好災害損失統計,編制清單,提取物證,上報業主、監理、地方政府。 11、經業主、監理認同后,項目部應立即清理現場,恢復生產。分公司值班電話:項目總監理工程師:(火警: 匪警: 急救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