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安裝工程公司火災爆炸應急準備和響應方案(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16770
2023-11-22
25頁
123.71KB
1、設備安裝工程公司火災爆炸應急準備和響應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火災爆炸應急準備和響應方案31 目的32 適用范圍33應急指揮中心32)應急指揮人員幾個分隊應急人員的職責,義務。4(1)與指揮中心聯系方法、步驟和要求:5(2)聯系人要應急指揮中心人員同意后方可掛斷電話。5(5)對外消防機關聯系需明確的內容:5(6)聯系人要經過對方同意后方可掛電話66)應急物資、設備及管理67)其他應急準備64應急響應62)到達事故現場,撲救人員要采取自身安全防護措施。64)火場指揮和職責6職責75)應急要求75 、火2、災爆炸控制流程圖:8火災爆炸應急準備和響應方案報警記錄96 施工現場火災101)事故報警103)滅火戰術要點104)滅火行動要求115)滅火力量調集12人身意外傷害應急準備與響應方案121 、目的122 、適用范圍123 應急準備131)應急指揮中心133)醫務人員責任、義務134)可能發生人身意外傷害的主要施工活動13(1) 與應急指揮中心聯系須明確的內容:14(2) 聯系人要經應急指揮中心人員同意后方可掛斷電話。14(1)與本地醫療機構聯系需明確的內容:14(3)聯系人要經對方同意后可掛斷電話。157)應急物資、設備及管理158)其它應急準備。154 應急響應153)根據傷情需要,聯系本地3、醫療機構,撥打急救電話。165)到達醫療機構后,醫務人員及時轉告受傷人員情況并協助搶救。165、 時候處理16暴雨、大風應急準備與響應方案181、 目的182、 使用范圍183、 應急準備181)可能發生暴雨、大風的場所19(1) 指揮中心組織網絡:20(1) 與內部指揮中心聯系須明確的內容20(2)聯系人要經應急指揮中心同意后方可掛斷電話。20(1) 與外界指揮中心聯系須明確的內容。21(2)聯系人要經外界指揮中心同意后方可掛斷電話。214)應急物資設備和管理215)應急人員責任與任務216)其他應急準備227)應急準備措施224 應急響應234)在外界救援隊伍到達之前,嚴格按照急救方案自救4、。236)若有人失蹤應盡可能尋找搜救,搜救情況及時向指揮中心匯報。238)外界救援隊伍到達后積極協助進行搶救。245事后處理246、 暴雨大風應急準備與響應流程24 火災爆炸應急準備和響應方案1 目的 確定公司各項目部潛在火災爆炸事故或緊急情況等應急準備和響應,預防火災、爆炸事故和減少火災、爆炸事故的危害,保護項目部財產和人身財產安全,減少可能伴隨產生的對環境影響,確保公司各項任務的順利進行,特編制火災爆炸應急準備和響應方案反事故預案。2 適用范圍適用于xxxx設備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現場內易燃易爆、液(氣)體,動火作業點或場所可能發生的火災、爆炸應急情況。3應急指揮中心組長:成員:各項目經理5、1)以項目部為單位成立相應的應急分隊,各項目部經理為應急分隊負責人。2)應急指揮人員幾個分隊應急人員的職責,義務。堅守工作崗位熟悉火災,爆炸撲救流程熟悉內,外部應急聯系電話號碼熟悉項目部的防火重點要害部位和主要線路負責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后現場人的疏散和撤離熟悉可能發生火災,爆炸的重點防護部位。3)氣瓶庫、物資儲存倉庫、木工加工區、生活區、滅火作業點及其他施工場所可能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的部位。4)可能發生爆炸的類別,主要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序號火災、爆炸事故類別主 要 原 因可能造成的后果1柴油、機油違反有關防火安全管理規定火焰燒傷,高度燙傷等2木柴、油漆違反有關防火安全管理規定火焰燒傷,高度6、燙傷等3氧氣、乙炔違反氧氣、乙炔防火安全管理規定等,如氣體泄漏、會火等火災爆炸,傷人4容器超壓違反有關安全管理規定,違章操作等人員傷亡5其它電氣設備超負荷運轉,電源短路以及人為因素等火焰燒傷,人員傷亡5)內外應急聯系方法、步驟和要求:項目部應急分隊應在施工現場明顯處公示公司“應急指揮中心電話號碼”。(1)與指揮中心聯系方法、步驟和要求:a 、聯系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b、事故部門名稱c、事故現場具體位置和路線d、說明是什么物資燃燒e、簡要事故原因(2)聯系人要應急指揮中心人員同意后方可掛斷電話。(3)確認聯系后,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的項目部安排專人在現場主要路口接應。(4)應急指揮中心在因火勢無法控制7、或重大火災的情況下,負責撥打“119”火警電話求救。(5)對外消防機關聯系需明確的內容:A、聯系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B、單位名稱C、被困或傷亡人員數量D、說明是什么物資燃燒E、簡要事故原因F、其它有關事項(6)聯系人要經過對方同意后方可掛電話(7)確認聯系后,應急指揮中安排專人到主要路口處接應消防車輛。6)應急物資、設備及管理各項目部應急分隊必須配備的應急設備,物資有:外線電話,內線電話,消防器材等。根據有關規定定期(每季)對應急器材進行檢驗。項目部要定期安排人員對施工現場,生活區的消防器材,設被進行檢查確保其性能完好率。辦公室負責組織發生事故是的搶救和搶險工作。辦公室部門負責協調處理事故救援工8、作。工地醫務部門負責緊急處理事故中發生的人身救護工作。7)其他應急準備公司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分隊進行現場演練,并填寫消防演練記錄表嚴格審查動火作業票,并監督動火作業票的執行情況。4應急響應1)項目部應急分隊人員接到火災爆炸信息,作好記錄,及時反饋到應急指揮中心負責人,并向公司應急統一指揮部負責人報告,迅速組織應急小分隊到事發地點。2)到達事故現場,撲救人員要采取自身安全防護措施。3)嚴格按照“先救人后救火”“先重點后一般”的滅火原則進行撲救。4)火場指揮和職責總指揮:成員:火場指揮部根據火災現場情況和警力下達救援,保護現場設備的滅火命令。職責 負責人接到緊急事故報告報警后,集合項目部應急分隊9、,根據火場情況及時果斷的下達有關命令。 負責指揮火場現場撲救,及時向公司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報告,請示處理。 下達布置現場外圍警力命令,保證現場安全,道路暢通。 負責向地方“119”指揮中心求救,并安排專人在路口接應。 接警后以及撲救過程中遇到困難,應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 火災撲救后負責安排現場保衛工作。 協助消防部門和有關部門調查起火原因。 負責善后處理工作。(1) 負責清點人數,有無傷亡。(2) 聯系醫務部門搶救傷員。(3) 統計火災損失情況。(4) 清點,回收消防器材。(5) 知道有關崗位人員作好記錄(起火事件)(6) 通知有關部門清理現場。5)應急要求 參加現場滅火人員要沉著冷靜,遇險不慌10、,按照“應急響應”要求執行程序操作。 做好自我安全健康保護。 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按照制定方案,堅守崗位,做到令行禁止。 消防部門到達現場后,所有人員要積極主動服從統一指揮,協助做好火災和現場警衛工作。 5 、火災爆炸控制流程圖:聯系當地消防部門接急救電話,并做好記錄迅速趕赴事故現場根據現場情況選用器材根據情況聯系消防部門撲救后填寫(火災事故調查表)報應急指揮負責人公司應急統一指揮部消防人員到達后,應服從指揮在主要路接應消防車聯系當地消防部門火災爆炸應急準備和響應方案報警記錄編號:日期 年 月 日 時 分始報警人姓名單位或部門報警人電話號碼事故單位名稱事故現場具體位置和路線:什么物資燃燒或爆炸11、:簡要事故原因:接警人姓名: 年 月 日 時 分 結束備注6 施工現場火災1)事故報警當發生任何施工現場起火時,應立即撲救并報告或報警2)滅火的基本要求堅持“控制燃燒,適時消滅”的原則,迅速冷卻降溫,積極制止跑、冒、滴、漏、防止著火范圍擴大,適時消滅火災。3)滅火戰術要點冷卻降溫,控制火勢,迅速投入消防水裝置和就地的滅火裝置,積極冷卻燃燒條件,對火勢威脅的物品,應給與控制和隔離或搬運保護措施等。即使小牛滅外圍的火點,有效控制火勢。根據滅火需求,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采取有效方式攔截可燃物。防止復燃和爆炸。要拽住戰機,適時實行強攻,合理使用消防設備,交叉射水分隔,密集水流交叉射水和泡沫降溫阻斷及干12、粉制等方法消滅火焰。及時疏散員工,清除火種。疏散無關人員劃定危險區域。切斷電源,杜絕明火、電火、靜電、撞擊摩擦火花的產生。4)滅火行動要求火情偵察:通過外部觀察和詢問值班人員,迅速了解火速蔓延,被困人員情況,火災初期的撲救情況,燃燒物的數量;了解被困人員所在的位置及疏散搶救路線和方式。活在蔓延的途徑,火災的范圍情況,有無爆炸危險,進攻路線和堵截陣地的情況。劃定警戒區:搞好警戒,建立明顯的警戒標識,掌握燃燒物的擴散流動方向。做好安全隔離;用水或泡沫消滅外圍火焰,用直流或噴霧水槍的射流組成嚴密水幕,控制火焰的方向。重點位置冷卻,防止爆炸。對于火焰直接燒烤的受熱面,要加大冷卻強度,必須保證充足的水源13、,充分發揮噴淋設備的作用。控制燃燒:采取隔離燃燒,積極堵漏等工藝滅火措施。適時強攻,消滅火災,抓住戰機,用交叉射流對準火焰根部未燃燒的物品實施強攻,消滅火災。加強現場看護,防止二次復燃和爆炸。5)滅火力量調集公司員工應貫徹“有火情報火警”的 指導思想,當火情已無法控制時,應及時報告火警“119”,滅會力量不足時,可及時報建設方、當地消防隊 (火警電話119),同時向120醫療救護隊、公安和交通、武警等部門要求救援。人身意外傷害應急準備與響應方案1 、目的確定人身意外傷害發生的范圍、原因和后果,制定相應的應急準備與相應措施,迅速對受傷人員進行搶救,控制各類損失的進一步擴大。2 、適用范圍適用于在14、分公司施工現場活動范圍內對人身意外傷害的應急準備與響應。3 應急準備1)應急指揮中心分公司成應急指揮中心,應急指揮中心人員組成如下: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各項目組負責人2)以各項目部為單位成立應急分隊,在分公司應急指揮中心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3)醫務人員責任、義務堅守工作崗位。熟悉人身意外傷害搶救流程。熟悉內、外應急聯系電話號碼,并定期檢驗。熟悉項目工地主要施工場所和搶救路線。熟悉本地醫療機構搶救路線。根據人員傷害情況確定搶救方案和是否轉外院治療。4)可能發生人身意外傷害的主要施工活動所有存在危險因素的施工活動,特別是存在重大危險因素的施工活動,有可能發生人生意外傷害。5)可能發生人生15、意外傷害的類別、主要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6)內、外應急聯系方式、步驟和要求項目部應急分隊在施工現場明顯處設置“應急準備響應聯系應急指揮中心。施工中發生人身意外傷害后,項目部應急分隊首先聯系應急指揮中心。(1) 與應急指揮中心聯系須明確的內容:a聯系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b事故單位名稱;c事故現場具體位置和搶救路線;d受傷人員數量和部位;e簡要事故原因。(2) 聯系人要經應急指揮中心人員同意后方可掛斷電話。(3) 確認聯系后,發生人身意外傷害的單位安排專人在現場主要路口處接應。應急指揮中心負責人立即報告公司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并與本地有資質的醫療機構聯系。(急救電話:120)(1)與本地醫療機構聯系16、需明確的內容:a聯系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b單位名稱;c受傷人員數量;d受傷部位和受傷程度;e簡要事故原因;f其他有關事項。(2)當應急車輛不能滿足搶救時,對外聯系要明確來救護車搶救,明確急救路線,并安排專人在主要路口接應。(3)聯系人要經對方同意后可掛斷電話。7)應急物資、設備及管理項目部應急分隊應配備的應急醫療設備、物資有:急救箱、醫用氧氣瓶、擔架等。根據有關規定定期檢驗醫療設備。定期檢查、補充、更換急救藥品及其他物資。8)其它應急準備。現場應急搶救工作實行首診負責制,首診義務人員負責急救、轉診、匯報和現場急救記錄的填寫、上報。由各項目部應急分隊負責每年組織一次醫務人員進行現場急救模擬演習。17、由應急指揮中心負責最少每年組織一次現場急救培訓,確保一定比例的施工人員學會緊急救護法,如:會正確解脫電源、會心肺復蘇法、會止血、會包扎、會轉移搬運傷員、會處理急救外傷等現場基本應急技能。機組啟動、運行期間,根據現場指揮部需要,安排醫務人員應急值班。4 應急響應1)醫務人員接到急救信息后,做好紀錄,及時反饋給應急分隊負責人,應急分隊負責人應立即報告應急指揮中心。并迅速攜帶急救箱趕到事發現場。2)到達搶救地點,嚴格按照人身意外傷害搶救流程對受傷人員進行搶救。3)根據傷情需要,聯系本地醫療機構,撥打急救電話。4)到達醫療機構前,決不能根據受傷人員沒有呼吸或脈搏,擅自判定死亡而放棄搶救;應隨時掌握受傷18、人員的體征、血壓、脈搏、呼吸、瞳孔、意識等變化,開展搶救工作,為繼續治療創造條件5)到達醫療機構后,醫務人員及時轉告受傷人員情況并協助搶救。5、 時候處理1)參與搶救醫務人員負責填寫現場急救記錄表,報應急指揮中心負責人。2)應急指揮中心負責人應及時將現場人員傷情、救治和進展情況向公司應急統一指揮部總指揮回報。6 、人生以外傷害搶救流程接急救電話并做好記錄搶救后填寫現場急救記錄表轉告傷員病情協助搶救迅速趕赴事發現場 報應急指揮中心負責人 必要時,聯系救護車報公司應急統一指揮部根據傷員情況現場搶救搶救完后填寫現場急救記錄表聯系當地醫療機構根據傷情確定轉外治療7、 施工安全事故(人身和機械)1)現場19、發生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后,現場任何人員都可以按照現場設置緊急指揮和聯絡標示牌上的聯絡辦法與應急小組人員聯絡;應急領導小組立即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搶險救災,指揮安全事故應急工作。2)項目部應急分隊迅速了解災情,確定有關應急工程范圍,指定工程搶險排除與報告;負責布置和指導應急救災建議和制定搶險排除方案的安全措施,同時向公司建設方及當地政府安全管理機構報告應急工作并組織實施。在發生特大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時,部署和組織力量對發生事故現場進行緊急支援;對現場被破壞的供排水電源道路交通進行搶險排險,盡快恢復,防止和減輕再次事故的發生和發展。爭取在較短時引向盡可能的恢復施工和正常施工秩序。3)針對事故的報告檢查20、處理等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和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報表,在防范措施沒有制定好之前,不得從事相同性質的施工。4)各項目部在整個事故中應嚴格履行本文件規定的職責,整個事故處理完畢后,應有詳細的記錄。暴雨、大風應急準備與響應方案1、 目的 確定暴雨、大風到來時對現場、人身傷害發生的范圍、原因和后果,制定相應的應急準備與響應措施,迅速對現場及人員進行搶救,將各損失減少到最小。2、 使用范圍 適用于分公司范圍內對暴雨、大風可能造成傷害或事故的應急準備與響應。3、 應急準備 1)可能發生暴雨、大風的場所 項目部施工現場及生活區、外協生活區都有可能受暴雨、大風的影響。 2)可能發生事故的原因分析和可能發生的后果序號21、可能發生的事故主要原因可能造成的后果1房屋坍塌暴雨或大風浸泡造成設備損壞或人員傷亡2設備被水淹沒發生特大洪水災害,超出正常想想,超出內部控制能力設備損壞或人員傷亡3大型機械設備事故洪水浸泡基礎或臺風造成正在工作或固定不老的大型機械倒塌設備損壞或人員傷亡4高空墜落大方將在高空施工或行走的人員吹到墜落人員摔傷(亡)5高空墜物或物體傾斜大風將施工過程中為固定牢固的材料設備刮起或掛到設備損壞或人員砸傷(亡)6電線電纜短路或漏電洪水浸泡或大風將電線刮斷設備損壞人身觸電,發生火災3)內、外應急聯系方法、步驟和要求成立應急指揮中心及應急分隊(1) 指揮中心組織網絡: 組 長 :梁平 副組長:馬建軍 成員 :22、各項目小組負責人 以項目部為單位成立應急分隊。在施工現場明顯處設置“應積急救電話號碼對講機號碼和線路通告牌”。在接到暴雨大風預報后,指揮中心及時通知個應急分隊進入應急準備狀態。發生暴雨大風災害后,應急分隊應立即與指揮中心聯系。回報災害情況,獲得指揮中心的支持。(1) 與內部指揮中心聯系須明確的內容 a 聯系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 b 單位名稱 c 具體位置與路線; d 損失傷害情況;(2)聯系人要經應急指揮中心同意后方可掛斷電話。應急指揮中心負責與外界指揮中心聯系。(1) 與外界指揮中心聯系須明確的內容。a 聯系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b 單位名稱;c 具體位置與路線;d 損失傷害情況;e 其他有關23、事項。 (2)聯系人要經外界指揮中心同意后方可掛斷電話。 (3)當受災區域急救車輛及物資不能滿足急救要求時,對外聯系要明確來救車輛和物資,進一步明確急救路線,并安排專人在雙方指定的地方接應。4)應急物資設備和管理項目部應急分隊必須配備適當的急救物資藥品和工具等。根據有關的規定補充和更新急救物資。物資管理部門負責應急物資和用品的管理和維護,醫務室負責對急救藥品的維護餓更新。辦公室負責應急車輛的調度。5)應急人員責任與任務項目部應急分隊根據暴雨大風洪水情況確定應急方案并組織實施。進入應急準備狀態后,堅守工作崗位外出辦事嚴格登記制度,服從上級指揮。熟悉暴雨大風到來時的應急措施及流程。熟悉內外應急聯系24、電話號碼,并定期校對。熟悉項目工地(基地)主要施工場所的道路路線。負責現場人員的統計尋找疏散撤離搶救等工作。6)其他應急準備現場應加強對職工的教育宣傳,使職工掌握災害自救的基本方法。定期組織災害急救的模仿練習。7)應急準備措施接到暴雨大風的預報后,應急指揮中心即宣布進入應急準備狀態,各項目部應急分隊嚴格按應急準備措施執行并服從指揮中心安排。項目部應急分隊應組織迅速對施工現場及生產生活區域進行檢查,對存在的危險因素一一列出并制定防范措施,按防范措施實施搶險救災或撤離。應急指揮中心應對災情發生后個項目部應急分隊集中地點明確規劃,以防通訊中斷失去聯系。應急指揮中心在接到應急預報后,安排對應急材料設備25、進行檢查,不足部分安排補充。應急指揮中心及各項目部應急分隊均應明確夜間值班人員值班地點電話保證應急期間的聯絡通暢。應急分隊接到預報后,立即清點本單位人員(包括本單位家屬等)并登記(包括本單位家屬等),通知所有人員外出應登記并盡量不要單獨行動,人員登記應根據實際情況隨時更新。應急分隊按照指定的防范措施迅速行動,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任務。當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任務困難時,及時向指揮中心匯報請求支援。指揮中心應密切跟蹤暴雨大風情況,根據情況及時安排停止危險工作,人員設備撤出危險區域。4 應急響應1)災害發生后各應急分隊應及時清點人員,及時了解現場的傷害損失情況,并做好記錄,危機區域根據情況可先行采取措施26、控制災情擴大,及時向指揮中心匯報。2)指揮中心根據各應急分隊匯報,立即指定急救方案安排個應急分隊執行;各應急分隊應將急救方案執行情況及急救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時向指揮中心匯報,由指揮中心根據情況安排下一步工作。3)當災情嚴重內部難以控制及處理,指揮中心應立即通知周邊主管機構,報警時必須講明險情地點性質聯系方式等。4)在外界救援隊伍到達之前,嚴格按照急救方案自救。5)發現傷員應立即聯系醫務部門施救,醫務部門施救困難時打120報警電話聯系外界救援。6)若有人失蹤應盡可能尋找搜救,搜救情況及時向指揮中心匯報。7)所有應急人員在執行任務時必須兩個人以上同時行動,并與上級保持聯系,危險區域不得盲目進入,應向上級匯報后按上級指示進行施救。在施救他人時,必須確保自身安全。8)外界救援隊伍到達后積極協助進行搶救。5事后處理1) 項目部應急分隊向指揮中心匯報急救情況。2) 應急指揮中心負責人向外界指揮中心匯報受災情況。3) 及時處理災情,盡快回復恢復生產。4) 指揮中心通知各應急分隊解除應急準備狀態,恢復正常生產生活。5) 各應急分隊及應急指揮中心在災情結束后應對應急準備與響應方案進行評估。6、 暴雨大風應急準備與響應流程接到預報+通知進入應急準備狀態進行各項準備工作災情發生了解受災情況指定自救方案進行自救與外界取得聯系根據災害情況確定是否須援助協助外界救災就災后匯報事后處理回復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