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土建工程防暑降溫應急預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16782
2023-11-22
16頁
157.84KB
1、軌道交通土建工程防暑降溫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一、總則31.1 編制目的31.2 編制依據310、 其它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和技術規范。41.3 應急工作原則41.4 適用范圍4二、危險性分析42.1 工程概況42.2 xx市氣象資料52.3 中暑風險分析5三、中暑事故的預防53.1 中暑預防措施53、施工現場根據場地和施工需要設置相應的遮陽休息場所。66、加強防暑降溫保健知識宣傳。63.2 具體防范措施6四、組織機構及職責64.1 應急組織體系61、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織體系框圖見下圖:6姓2、名84.2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81、防暑保障組82、信息聯絡小組93、安全保障小組94、醫療救護組95、后勤保障組96、事件調查組97、善后處理組9五、應急響應95.1 信息報告91、應急值守電話和值班人92、報警方式103、預警信息報告內容105.2 中暑事故處理程序101、預案啟動102、人員救援103、恢復114、應急救援行動的優先原則:11六、應急處置126.1 應急處置次序126.2 應急處置措施121、輕度患者122、嚴重患者(昏倒、休克、身體嚴重缺水等)12七、后期處置137.1 恢復生產137.2 善后處置137.3 事故調查報告、應急工作總結與評估147.4 信息發布1413、信息發布的部門142、應急信息發布原則143、應急信息發布程序14八、保障措施148.1 通信及信息保障148.2 醫療救護路線158.3 應急物資設備保障158.4 經費保障16九、附則169.1 應急預案備案169.2 制定與修訂16一、總則 1.1 編制目的 為了保證本工程的順利施工,確保在施工中出現緊急情況時,應急救援工作能迅速有效,最大限度地保障企業職工生命、財產安全,根據本工程特點,特制定本預案。本預案是針對施工中的夏季高溫中暑緊急情況所制定的,保證各種應急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而且可以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序進行,防止因行動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混亂而延誤事故應急救援,從而降低人4、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2 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3、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4、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7號)5、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辦發2013101號文)6、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7、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8、安徽省安全生產條例 9、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 10、 其它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和技術規范。 1.3 應急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發生事故時優先保護人的安全。作為崗位人員必須做到處事不亂,應按應急預案要求盡可能地采取有效措施5、,若不能消除和阻止事故擴大,應采取正常的逃生方法進行撤離,并迅速將險情上報,組織救援。 2、統一指揮,分級負責。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指揮本單位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項目部相關各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 3、快速響應,果斷處置。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具有很強的突發性,在很短的時間內容易快速擴大,應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快速、及時啟動相應應急預案。 4、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做好預防、預測和預警工作。加大安全質量隱患查處力度、加強重大危險源管理,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物資儲備、隊伍建設、裝備完善、預案演練等工作。 1.4 適用范圍此預案適用于6、xx市軌道交通xx線土建TJ06標施工現場所發生的夏季高溫中暑應急工作。二、危險性分析 2.1 工程概況 xx市軌道交通xx線土建TJ06標包含xx站、xx站、xx區間隧道,共計2站2區間,xx站東側需拆除、還建中橋1座。 1、xx站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中心里程為YSK37+607.375,總長144m,主體結構基坑圍護結構采用鉆孔灌注樁+內支撐體系,基坑加寬段寬25.1米,標準段寬20.7米。 2、xx站同樣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車站標準段為單柱雙跨(部分雙柱三跨)矩形框架結構。車站有效站臺中心里程為YSK38+555.893,有效站臺長120m,受車站出地面風井位置控制,車站總長269m。主7、體結構基坑圍護結構采用鉆孔灌注樁+內支撐體系,基坑加寬段寬24.6米,標準段寬20.7米。 3、和縣路站xx站區間起訖里程: ZSK36+307.978 ZSK37+600.675,左、右線長均為1292.697m。區間在YSK36+738設聯絡通道,在YSK37+179.158設聯絡通道兼泵房。 4、xx站xx站區間起訖里程: ZSK37+744.675ZSK38+357.893,左、右線長均為613.218m,區間在YSK38+052設聯絡通道。 2.2 xx市氣象資料 xx的夏季主要特點是:季節最長,天氣炎熱,雨量集中,降水強度大。 夏季的平均氣溫為26.9,比春季高14.3,其中7月中8、旬8月上旬各旬平均氣溫均超過28,季平均最高氣溫為31.0;平均日極端最高氣溫35的高溫日數為12.6天,最少為0天(1987年),最多36天(1978年);歷史極端最高氣溫為41.0(1959年8月23日)。 2.3 中暑風險分析根據xx市歷年高溫月(7月9月)以及本工程施工的特點,現場施工作業大多是此盛夏季節露天作業或室外高溫作業,在高氣溫和熱輻射的不良氣候條件下進行長時間的生產勞動,人體極易因過度蓄熱而中暑。使作業工人產生熱、頭暈、心慌、煩、渴、無力疲倦等不適反應,可出現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變,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體內酸堿平衡和滲透壓失調、血壓下降、消化不良和其他腸胃道疾病增加、神經系統可9、出現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三、中暑事故的預防 3.1 中暑預防措施1、生產一線必須提供必要的防護用品和防暑藥品及清涼飲料。如人丹、風油精、淡鹽水、涼茶等,一旦發現職工中暑,要及時組織救治和報告。2、作業環境溫度超過35攝氏度時,調整作息時間,11點至15點時段休息;超過39攝氏度時,停止露天作業。3、施工現場根據場地和施工需要設置相應的遮陽休息場所。4、對身體狀況不適合在高溫天氣露天作業的人員,應調離施工現場。5、加強對工地食堂衛生的管理,防止發生食物高溫變質導致的中毒事件,并加強對施工現場和集體宿舍臨時用電的檢查。6、加強防暑降溫保健知識宣傳。7、加強工地人員的管理,防止感染甲型流感,如有發現及10、時隔離并上報,防止疾病繼續傳染。 3.2 具體防范措施1、由信息小組在施工現場設置溫度計,并對每天的天氣情況進行收集、處理,然后上報項目部防暑保障小組,依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2、當室外氣溫高于39時,項目部應對各班組進行施工降溫專項安全交底,令其各班組停止現場施工作業。3、后勤保障小組應能隨時保證作業人員現場的飲水、緊急藥品。4、由防暑應急救援機構依具當年的氣溫情況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人員作息時間表”避開每天氣溫的最高時間(11:0014:00)段進行施工作業。經項目部討論,特制定本項目部夏季施工作息時間表,具體如下:項目部現場人員作息時間上午:07:0011:00(四個小時)11、下午:15:0019:00(四個小時)四、組織機構及職責 4.1 應急組織體系為保證救援工作的順利實施和救援組織的有效運轉,本項目建立防暑降溫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加強應急隊伍的業務培訓和應急演練,整合項目部現有應急資源,確保在應急救援過程中能承擔起其相應的職責。當有人員離開組織后,及時補充新的人員,并對其進行培訓。1、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織體系框圖見下圖:應急救援總指揮項目部經理:;常務副經理:應急救援副總指揮 安全總監: 應急救援副總指揮 項目部書記: 應急救援副總指揮 項目部總工:事件調查組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部xx市xx區應急救援指揮小組醫療救護組安全保障組防暑保障組副經理軌道公司應急救援指揮12、小組后勤保障組善后處理組信息聯絡組事故調查組王福君 圖4-1 應急救援指揮部組織機構圖 2、為了能最快的聯系到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相關人員,項目部特制作聯絡表,并將其發到每個勞務隊中。具體的人員名單及聯系方式見下表:表4-1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聯絡表姓名部門崗位職務應急職務工作職責電話項目經理總指揮主持全面工作常務副經理總指揮主持全面工作書 記副總指揮應急救援協調工作安全總監副總指揮應急救援實施工作總 工副總指揮現場應急救援工作表4-2 應急救援職能組聯絡表姓名部門崗位職務應急職務工作職責電話副經理防暑保障組盾構工區應急救援副經理防暑保障組盾構工區應急救援副經理防暑保障組龍崗工區應急救援副經理防暑保13、障組龍崗工區應急救援副經理防暑保障組xx工區應急救援副經理善后處理組參與應急救援副經理后勤保障組參與應急救援安質副部長安全保障組參與應急救援工程部長事件調查組參與應急救援計劃部長醫療救護組參與應急救援辦公室主任信息聯絡組參與應急救援 4.2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 1、防暑保障組 夏季施工過程中,人員作業分布區域復雜、多變;勞動強度大等方面的影響,給建筑工程在夏季施工來了諸多不便。為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與生命、財產安全,為作業人員營造一個有保障、舒適的環境,在作業人員發生高溫不良反應時,由組長立即組織該組成員,對事故人員進行轉移、與控制,防止周邊施工作業現場中暑人員的增加。使應急行動具有更強的針14、對性,提高行動的效率。以免造成巨大的事故損失。 2、信息聯絡小組 由組長負責了解人員傷亡情況和經濟損失及緊急情況影響范圍,每天組織收集天氣溫度狀況,然后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對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態發展情況,及時向上級報告及有關部門的聯絡。 3、安全保障小組 對撤離區和安置區內的治安工作,由安全員擔任組長并組織隊員負責對險情發展狀況進行監控,防止影響施工工期,并對各班組人員加強安全教育,以進一步提高安全意識且組織現場管理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以預防惡性事故的發生以及一旦發生事故時如何將事故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 4、醫療救護組 當事故發生時,由組長組織組員對傷員進行現場分類和急救15、處理,負責在第一時間對傷員實施有效救護;并及時向醫院轉送。救護人員的主要職責是:進入事故發生區搶救傷員;指導危害區內人員進行自救、互救活動;集中、清點、輸送、收治傷員。根據具體情況,迅速制定應急處理方案并組織實施。 5、后勤保障組 由組長負責組織調集物資設備,督促檢查各項搶險救災物資設備等落實到位。 6、事件調查組 負責調查事件的起因、責任方、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等情況,并提出對責任者處理意見及防范措施。 7、善后處理組負責做好受傷人員及其親屬的安撫、慰問和思想穩定及財產理賠工作。五、應急響應 緊急情況發生后,及時搶救傷員,并由在現場的項目部最高級別負責人指揮,到現場實施救援,如需要可直接撥打116、20求救電話。 值班人員在接到緊急情況報告后,必須在2分鐘內將情況報告到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和副組長。分派人員、車輛等到達現場。 5.1 信息報告 1、應急值守電話和值班人設置 24 小時有效固定報警值班電話,值班電話:,2、報警方式 (1)對施工現場作業人員及周圍群眾采用口頭、喇叭等報警方式。對上級單位和當地政府、供電部門、外部救援機構采用固定值班電話、手機、傳真等報警方式。 (2)事件現場如有人員傷亡時,同時撥打急救中心電話:120。 3、預警信息報告內容 (1)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事件類別、簡要經過、人員傷亡; (2)事件發生單位名稱,事件現場項目部負責人姓名; (3)事件險情發展事態、控17、制情況,緊急搶險救援情況; (4)初步分析事件的原因、性質; (5)事件的報告單位、簽發人和報告時間。 5.2 中暑事故處理程序 1、預案啟動 在施工過程中,如一旦出現中暑事件,當班人員(第一發現者)必須立即向現場負責人(緊急情況直接向項目經理報告)報告,同時向駐地監理工程師匯報,項目經理(或生產副經理)在接到報告后立即到達現場,會同現場負責人采取應急措施,組織相關人員采取應急措施,立即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 2、人員救援 (1)立即將中暑人員轉移到通風、陰涼、干燥的地方,如樹陰下、陰涼的地板上等。 (2)讓中暑人員仰臥,解開衣扣,脫去或松開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干衣服,同時開電扇或空調18、,以盡快散熱。 (3)盡快冷卻體溫,降至38度以下。具體做法有用涼濕毛巾冷敷頭部、腋下以及腹股溝等處;用溫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30分鐘等。 (4)意識清楚的中暑者或經過降溫清醒的中暑者可飲服綠豆湯、淡鹽水等解暑。 (5)還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氣水等解暑的藥品。另外,對于重癥中暑者,要立即送往附近醫院或撥打120電話,以便求助醫務人員緊急救治。 3、恢復 在沒有其他隱患情況下,現場負責人應根據實際情況研究補救措施,在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秩序。 4、應急救援行動的優先原則: A、員工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優先; B、防止事故擴散優先;C、保護環境優先。事故發生報告上級應19、急救援指揮中心、外部機構總指揮宣布應急狀態指揮部對事故初步評價內部逐級上報被人員發現應急響應開始分析原因制定處理方案實施處理方案觀察處理效果完成應急處理恢復正常施工調整處理方案實施處理方案監控量測圖5-1 中暑事故應急響應流程圖六、應急處置 6.1 應急處置次序人員營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控制發生危險源 安全保障組保護、封鎖現場(對城市道路有影響的要及時封閉),擴大應急響應,提請啟動上級部門應急救援預案防暑保障組及時搶險、救援清理現場善后處理恢復施工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必要時擴大應急 圖6-1 應急處置次序圖 6.2 應急處置措施1、輕度患者現場作業人員出現頭昏、乏力、目炫現象時,作業人員應立即停20、止作業,防止出現事故,其他周邊作業人員應將癥狀人員安排到陰涼、通風良好的區域休息,供應其涼水、濕毛巾等。并通知項目部醫療救護人員進行觀察、診治。2、嚴重患者(昏倒、休克、身體嚴重缺水等)當作業現場出現中暑人員時,作業周邊人員應立即通知項目部,并及時將事故人員轉移至陰涼通風區域,觀察其癥狀,以便于醫療人員來臨時掌握第一手醫治資料。項目部應根據具體情況,由應急總指揮決定是否啟動防暑降溫應急預案。并立即組織救護人員親臨現場對事故人員進行救治。癥狀嚴重者,在項目部醫療設備無法救治的情況下,應第一時間轉移到最近的醫院進行觀察、治療。并逐級上報。七、后期處置 7.1 恢復生產恢復生產及應急搶險總結工作在搶21、險救援結束后,由監理單位主持、業主等相關單位參加的恢復生產會,對高溫中暑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確定下部恢復生產應采取的安全、文明、質量等施工措施和管理措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恢復生產: 1、進行生產秩序恢復前的人員情緒的安撫及搶救過程應急能力評估,必要時應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以確保應急預案的操作可行性。 2、做好事故處理和善后工作,對受害人或受害單位進行領導慰問或團體慰問。對良性事跡加強報道。 3、因事故對相關單位、人員造成的損失,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規定進行賠償。 7.2 善后處置1、項目部做好事故處置工作,盡快消除事件影響,減少事件造成的損失,盡快恢復秩序。 2、成立善后工作小組,協22、調事件的善后處置工作,包括人員安置與補償、現場清理與污染物處理、事件后果影響消除、生產秩序恢復、搶險過程和應急救援能力評估等事項,對于應急救援期間征用物資和救援費用予以補償和支付。 7.3 事故調查報告、應急工作總結與評估 1、事故發生后,事故調查組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認真查清事故經過,分析事故原因,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制定事故防范措施,防止類似事故發生。2、應急響應結束后,有關部門應做好預案的持續改進,負責收集、整理應急救援工作記錄、方案、文件等資料。由各應急小組負責對應急預案演練和實際執行情況進行評審,對應急預案的符合性、有效性、適用性進行評估,找出不足并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并將總結報告23、逐級報送至軌道公司或集團公司有關部門申請修訂。 7.4 信息發布1、信息發布的部門應急救援指揮部指定項目部負責人負責事故的信息發布工作。2、應急信息發布原則在信息發布過程中,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及時準確的報道事故發生、發展的過程。3、應急信息發布程序所有對外發布的報道,須由項目部報請集團公司審定后方可在媒體上發布。八、保障措施 8.1 通信及信息保障為保障信息暢通,采用內部固定電話、對講機及涉及本預案人員的手機等多種渠道進行相互之間的聯系,各級應急小組人員的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按照應急救援小組分工定人定崗,確保能夠及時溝通信息。信息必須逐級上報,任何人不得拖延上報時間。24、發生較大事故后,在項目部無法控制情況下需要外部支援時,要求員工熟知常用的救援電話及醫療救護路線。表8-1 外部聯絡電話序號報警對象聯絡電話1醫療急救1202報警1103xx市xx區公安局治安大隊4xx市xx區公安局巡警大隊5xx市xx區xx市第二人民醫院6xx市xx區安監局24小時值守電話7業主代表:8總監理工程師:9項目部24小時值守電話0551表8-2 xx市急救醫院序號醫院名稱地址電話123456急救電話:120 上述醫院地址和電話僅供參考 8.2 醫療救護路線1、xx站距離xx市第二人民醫院約9.0km,車速在60km/h情況下,救護時駕車約9分鐘可以到達,可為傷員救護節約寶貴時間。圖25、8-1 xx站醫療救護路線 2、xx站距離xx市第二人民醫院約6.0km,車速在60km/h情況下,救護時駕車約6分鐘可以到達,可為傷員救護節約寶貴時間。圖8-2 xx站醫療救護路線 8.3 應急物資設備保障項目部防暑物資的購置由醫務員魏月功負責,主要藥品及醫療救護器具如下:(1)藥品:感冒藥、發燒藥、腹瀉藥、消炎藥等治療藥品及仁丹、十滴水、風油精、藿香正氣水、菊花茶、降火涼茶、清涼油、花露水等。(2)救護器具:單架、救護車輛、聽筒、毛巾、急救藥箱等。 8.4 經費保障項目部按照規定標準提取安措費,在成本中列支,專門用于完善和改進項目部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監控設備定期檢測、應急救援物資采購、應急救援演習和應急人員培訓等。項目經理及財務部門確保應急費用專款專用,不得隨意挪用并接受監督。九、附則 9.1 應急預案備案 本預案經評審后上報監理單位、中鐵十四局集團公司備案,并抄送項目部各部門。 9.2 制定與修訂 本預案由xx市軌道交通xx線土建TJ06標項目部負責制定與解釋。 根據事故發生處理及現場應急救援演練情況對方案進行調整和改進,實現可持續改進與修訂。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