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建設項目路基、路面設計說明.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18946
2023-11-23
8頁
135.64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涵洞路線設計說明文本WORD全套資料
1、 路基及路面說明- 1 -本次建設項目位于江津區白沙鎮,起點為馬道子,終點為橫路上,長3.233532公里。本項目為改建項目,原路段為泥結石路,原路基形成多年,原路交通量較小,多為當地村社居民使用,晴通雨阻。本項目的建設將有利于當地村社的生產和發展,并為當地村社群眾出行提供便利。一、設計概述路基設計主要依據交通部頒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及交通部頒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15),以及其它相關實地踏勘資料進行。(一)、路基橫斷面布置根據業主要求全線路基寬度4.5米,為了方便施工,路面采用平坡。(二)、超高方式路基設計標高為路基中心高程。本項目在平曲線路基超高、加2、寬過渡均在直線和圓曲線段內完成。外側硬路肩與行車道一起超高,超高旋轉軸為行車道中心線。(三)、加寬方式路基按照I類加寬值的一半進行加寬。二、路基設計路基設計以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15)和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2006)為依據,并結合外業調查資料進行。1、路線建設 路線通過地段為單斜脊狀重丘及梳狀沖溝。根據沿線巖土性質、構造特征、裂狀發育程度、水文地質條件等因素,進行邊坡設計。(1) 挖方邊坡:挖方路基邊坡系根據土的密實程度、成因類型及生成年代,以及巖石的巖性、構造、風化破碎程度,結合挖方邊坡高度、地下水、地表水等因素綜3、合擬定邊坡坡度如表1: 挖方邊坡表表1巖 土種 類邊 坡 高 度 (米)202030粘性土1:0.751:1.5泥巖1:0.251:0.751:0.751:1砂泥巖互層1:0.251:0.751:0.751:1砂 巖1:0.251:0.51:0.51:0.75灰 巖1:0.11:0.51:0.51:0.75順層砂泥巖按實際順層坡比開挖(2)填方邊坡:填土方時,填高8米時為1:1.5,8米時為1:1.75,并在8米高處設1.5米寬護坡道,并向路基外側傾斜24的橫坡。地面橫坡陡于1:5的填方地段,應將原地面挖成寬度不小于2米的臺階,臺階向內橫坡24。2、對0挖0填路基處理0填0挖路基根據實際測定彎4、沉值,如彎沉值大于282.3(0.01mm),需按要求換填片石、砂礫石或良質土。3、施工注意事項(1)路基頂面必須滿足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的壓實度及平整度要求,方可進行下一步的路面施工。(2)路基挖方施工時,對順層地段須沿層面開挖。如設計坡比與巖層傾角不符,應視實際順層情況調整挖方坡比。開挖土方時,禁止用爆破作業施工。開挖石方時,應根據地形、地質、開挖斷面及施工機械配備情況,采用能保證邊坡穩定的方法施工。石方的爆破應以小型及松動爆破為主,禁止用大中型爆破,影響巖體穩定,造成新的病害。(3)填方施工時,在填筑期內,應加強地表及地下排水,盲溝進出口不得阻塞。軟基施工地段,應嚴格控制填土速度,避免填5、土過快發生軟土地基失穩的事故。三、路基壓實標準與壓實度(一)、路基壓實標準全線路基壓實標準均采用重型壓實標準。(二)、路基壓實度填方路基應分層鋪筑、均勻壓實,路基壓實度均應符合下列規定:填挖類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壓實度(%)填方路基上路床03095下路床308095上路堤8015094下路堤150以下92零填及路塹路床03095注:表列數值系按公路土工試驗規程重型擊實試驗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壓實度。填石路基的壓實要求,應根據現場試驗確定。四、路基、路面排水系統及防護工程設計(一)路基防護 1、填方路基如為軟弱基礎時,地基應做處理或挖淤換填后,方可填筑路基本體。 2、擋土墻采用C20片石混6、凝土澆筑,結構型式采用仰斜式路肩墻或路塹墻擋土墻。 3、本項目局部路段地形復雜,橫坡陡,擋墻標準圖用理正擋墻軟件驗算。4、擋土墻設計及施工(1)地基及基礎A.地基容許承載力根據墻高滿足圖紙要求。B.基礎埋深:土質地基無沖刷時,應在地面以下至少1米;土質地基有沖刷時,應在沖刷線以下至少1米;風化后強度銳減的地基,應在地面線下至少1.5米(包括換填的砂石墊層厚度在內);當地基處于軟弱層,不能保證足夠強度時,應采用換填砂卵石或擴大基礎等措施處理;巖石地基時,基礎埋深應在中風化以下不小于0.25米1米,并視基巖情況趾前襟邊寬度不小于0.251.5米,巖石表面風化層應清除。C.擋土墻墻趾有縱坡時,擋土墻7、墻底可作成不大于5的縱坡,如地基為巖石時,可在縱向作成臺階,其高寬比不大于1:2,臺階長度不應小于1米。當墻趾處地面橫坡較陡而地基為完整堅硬的巖層時,基礎可作成臺階形,其高寬比不應大于1:2,臺階寬不宜小于0.5米。(3)墻身回填及其他A.墻身材料及砌筑工藝應符合有關規范及施工規范要求。B.當圬工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5,方可進行墻背回填,回填材料為土質材料時,應按規定松鋪厚度每層不大于20cm一層分層填筑,當填料為石質材料時,也應分層填筑并應用小石子填縫,壓實度與路基相同。回填時注意不要沖擊墻背。不合要求的填料如細砂、重粘土、腐質土、膨脹土、淤泥均不得作回填土。C.泄水孔每隔23米設一個,按上8、下、左、右交錯排列,孔徑1015cm,或設直徑10cm圓孔,墻高4米時設一排,4米以上時視情況增加排數,最下排泄水孔底部應高出地面0.3米,當為路塹墻時,出水口應高出邊溝水位0.3米。沉降縫每隔1015米設置一道,縫寬23cm,內填瀝青麻筋或草筋膠泥,填塞深度不小于15cm。5.施工注意事項由于對擋墻基礎進行開挖時會影響舊路路基或原狀穩定土方,應盡可能的保證對舊路路基不進行大范圍的破壞。因本路交通車輛均為零散農用車輛,對于困難路段可斷道施工。(二)排水 本項目擬定采用如下:1排水邊溝:采用0.4米0.3米梯形土邊溝,邊溝壁坡比1:0.5。2排水涵洞:考慮到涵洞修好后便于今后排水,故擬定采用凈9、空為0.5的鋼筋混凝土圓管涵,涵洞進口采用跌水井,出口采用八字墻。五、取土、棄土設計方案、環保及節約用地措施(一)取土、棄土設計方案施工時應到指定的棄土場棄土,做好環保工作,避免水土流失和滑坡等病害,棄土場地面坡度大于20%的地段必須挖地質臺階,寬度在24米。棄土場需修筑護腳及排水溝。部分路段可根據具體情況增設棄土場。(二)環境保護1、路線線形布設時考慮了與地形、地物、環境、景觀及規劃的相互配合,盡量少占地、少拆遷,減少工程對景觀的破壞。2、盡量保持已有水利設施及徑流系統,理順因工程建設而改變的排灌系統,確保水流暢通,減少水土流失。3、合理設置管涵構造物和平交道口,不因公路建設而給沿線群眾過多10、地帶來生產、生活的不便。4、做好施工組織計劃,使施工對環境的影響降低至最小程度。工程完工前,做好沿線場地清理平整工作,整飾路容,對已破壞的地表,要進行重新整平、恢復,公路用地范圍應適當栽種樹木進行綠化。5、節約用地措施取土場、棄土場位置盡量設置在荒坡、荒地處。預制場、拌合場等臨時用地盡量選用閑荒地,少占耕地。六、路面設計及硬路肩加固形式(一)路面結構組合設計1、設計原則路面結構組合設計主要根據重慶市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渝交委法201124號和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下達2017年農村公路建設任務的通知 江津府辦2017130號文件要求及本公路交通量、公路等級對路面的使用要求,道路的功能要11、求,結合沿線氣候、水文、地質及筑路材料的分布情況,本著因地制宜、合理取材、方便施工、利于養護、節約投資的原則和歷年的設計、施工經驗進行各結構層的組合與設計。2、路況參數路基寬度: 4.5m路面寬度: 3.5m硬路肩寬度:20.5m=1m3、路面結構組合本路全路段路面采用20cm厚C30混凝土,采用5cm厚碎石調平層。根據交通量的預測,經過技術經濟比較,并征得建設單位意見,本項目路面按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水泥混凝土設計抗彎(折)拉強度為4.0Mpa,混凝土彎拉模量27Gpa路肩采用C30現澆混凝土。4、質量標準厚度代表值:-5mm,單點合格值:-10mm 中線高程:15mm 路面寬度允許偏差:212、0mm 水泥面板抗折強度: 4.0MPa 抗滑構造深度:一般路段不小于0.5mm且不大于1.0mm,特殊路段不小于0.6mm且不大于1.1mm。 路面施工前必須先對路基進行驗收,達到要求后方可施工面層。(二)設計依據及主要技術指標路面設計采用或參照以下資料: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 JTG D40-2011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JTGF801-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細則 JTG F30-2014重慶公路路面典型結構研究重慶市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渝交委法201124號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下達2017年農村公路建設任務的通知 江津府辦2017130號路面設計使用年限1013、年;(三)路面結構設計本項目路面結構層如下:項 目改建部分公路 水泥混凝土面層厚度(cm)20碎石找平層5(四)特殊路段路基處理本項目中路基基礎出現濕軟,路面出現彈簧、破裂、帽漿等現象,必須挖除軟弱層,換填天然砂礫石或片石,夯實后恢復標高,其基層、面層處理方式與所在路段路面結構相同。 軟土劃分標準土類含水量(%)孔隙比壓縮系數(100-200Kpa壓力下)飽和度(%)快剪內摩檫角()粘土401.20.05955中低流限粘土300.950.03935(五)施工驗收控制:各個結構層施工驗收彎層值應符合以下標準:路基頂面竣工驗收彎沉值 LS=282.3 (0.01mm)(五)材料1)面層材料基本要求14、1、水泥路面砼應采用強度高、收縮性小、耐磨性強、抗凍性好的P.O.42.5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進場時,應有產品合格證及化驗單,并應對品種、強度等級、包裝、數量、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驗收,須自檢、抽檢合格后再行使用,對不合格原材禁止使用。不同強度等級、廠牌品種、出廠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合堆放,嚴禁混合使用。出廠日期超過三個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須經過試驗,按其試驗結果決定正常、降級使用或不得使用。粗、細集料應質地堅硬、耐久、潔凈;并應符合規定級配;卵石最大公稱料徑不應大于19.0mm,碎卵石最大公稱粒徑不應大于26.5mm,碎石粗集料最大公稱粒徑不應超過31.5mm(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應15、符合水泥砼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并通過試驗確定。粗集料標準級配見下表:面層粗集料標準級配范圍 粒徑級配類型方篩孔尺寸(mm)2.364.759.5016.019.026.531.537.5累計篩余(以質量計)(%)合成級配4.7516951008510040600104.7519951008595607530450504.7526.595100901007090507025400504.7531.595100901007590607540602035050粒級4.759.5951008010001509.516951008010001509.519951008510040600150162616、.5951005570254001001631.595100851005570254001002、砂應采用潔凈、堅硬、符合規定級配、細度模數宜在2.33.0之間。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細度模數變化范圍不應超過0.3,砂的技術要求應符合下表的規定細集料標準級配范圍砂分級方篩孔尺寸(mm)0.150.300.601.182.364.75累計篩余(以質量計)(%)粗砂90100899571853565535010中砂90100709241701050025010細砂90100558516400250150103、碎(礫)石碎(礫)石應質地堅硬,并應符合規定級配,最大公稱粒徑不應大于31.5mm。碎石、碎卵17、石和卵石的技術要求應符合下表的規定;項目技 術 要 求I級II級III級碎石壓碎指標(%)101520卵石壓碎指標(%)121416堅固性(按質量損失計)5812針片狀顆粒含量(按質量計%)51520含泥量(按質量計%)0.51.01.5泥塊含量(按質量計%)00.20.5有機物含量(比色法)合格合格合格硫化物及硫酸鹽(按SO3質量計%)0.51.02500kg/m3松散堆積密度1350kg/m3孔隙率47%堿集料反映經堿集料反應試驗后,試件無裂縫、酥裂、膠體外溢等現象,在規定試驗齡期的膨脹率應小于0.10%。注:III級碎石的壓碎指標,用做路面時,應小于20%;用做下面層或基層時,可小于2518、%;III級粗集料的針片狀顆粒含量,用做路面時,應小于20%;用做下面層或基層時,可小于25%。4、水混凝土攪拌和養護用水應清潔,宜采用飲用水;使用非飲用水時,應經過化驗,硫酸鹽含量(按SO4計)不得超過2700mg/L,含鹽量不得超過5000mg/l,PH值不得小于4,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雜質。5、外摻劑 應經配合比試驗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為減少混凝土拌和物的用水量,改善和易性,節約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強度,可摻入減水劑。 夏季施工或需要延長作業時間時,可摻入緩凝劑。 冬季施工為提高早期強度或縮短養護時間,可摻入早強劑。 嚴寒地區抗凍,可摻入引氣劑。6、鋼筋應符合下列要求: 鋼筋品種、19、規格,應符合沒計要求; 鋼筋應順直,不得有裂縫、斷傷、刻痕,表面油污或顆粒狀,片狀銹蝕應清除。7、混凝土拌和物的澆筑(1) 模板宜采用鋼模板,模板的制作與立模應符合下列規定: 鋼模板的高度應與混凝土板厚度一致; 鋼模板的高度允許誤差為2mm,企口舌部或凹槽的長度允許誤差為1mm; 立模的平面位置與高程,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支立準確穩固,接頭緊密平順,不得有離縫、前后錯茬和高低不平等現象。模板接頭和模板與基層接觸處均不得漏漿。模板與混凝土接觸的表面應涂隔離劑。(2) 混凝土拌和物的攤鋪,應符合下列規定: 本項目混凝土板厚度為20cm,可一次攤鋪; 攤鋪厚度應考慮振實預留高度; 采用人工攤鋪,應用20、鍬反扣,嚴禁拋擲和耬耙,防止混凝土拌和物離析:因故造成1h以上停工或達到2/3初凝時間,致使拌合物無法振實時,應在已鋪建了的面板端頭設置施工縫,廢棄不能被振實的拌合物。(3) 混凝土拌和物的振搗,應符合下列規定: 對厚度為20cm的混凝土板,靠邊部和板角應先用插入式振搗器順序振搗,再用功率不小于2.2KW平板振搗器縱橫交錯全面振搗,振搗時應重疊10cm20cm,然后用振搗梁振搗拖平。有鋼筋的部位,振搗時應防止鋼筋變位; 振搗器在每一位置振搗的持續時間,應以拌和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泡并泛出水泥漿為準,并不宜過振,用平板式振搗器振搗時,不宜少于15s;水灰比小于0.45時,不宜少于30s;用插入式振21、搗器時,不宜少于20s; 當采用插入式震動器與平板式振搗器配合使用時,應先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而后用平板式振搗器振搗。插入式振搗器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徑的1.5倍,其至模板的距離不應大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0.5倍,并應避免碰撞模板和鋼筋; 振搗時應輔以人工找平,并應隨時檢查模板。如有下沉、變形或松動,應及時糾正。8、澆筑混凝土面板澆筑水泥混凝土面板,采用真空吸水工藝,應按下列要求操作:(1)采用真空吸水的混凝土拌和物,按設計配合比適當增大用水量,水灰比可為0.480.55之間,其他材料用量維持原設計不變;(2) 混凝土拌和物經振搗、整平后進行真空吸水。真空吸水時間(min)宜為板厚(cm22、)的1.5倍,并應以剩余水灰比來檢驗真空吸水效果;(3) 真空吸水的作業深度不宜超過30cm;(4) 開機后真空度應逐漸增加,當達到要求的真空度(500600mm汞柱)開始正常出水后,真空度要保持均勻;結束吸水工作前,真空度應逐漸減弱,防止在混凝土內部留下出水通路,影響混凝土的密實度;(5) 混凝土板完成真空吸水作業后,用抹光機抹面養生,并進行拉毛或壓槽等工作。9、混凝土拌和物整平混凝土整平工藝,應符合下列規定:(1) 填補找平板面,應選用碎(礫)石較細的混凝土拌和物的原漿,嚴禁用純砂漿填補找平;(2) 混凝土拌和物,經用振動梁整平后,可再用滾筒進一步整平;(3) 設有路拱時,應使用路拱成形板23、整平,整平時必須保持模板頂面整潔、接縫板面平整。10、混凝土板做面水泥混凝土做面應符合下列規定:(1) 混凝土做面時,應設置移動式遮陽棚,防止烈日暴曬或于早風吹;(2) 做面前應做好清邊整縫、清除粘漿、修補掉邊、缺角。做面時嚴禁在面板混凝土上灑水、撒水泥粉;(3) 做面宜分二次進行。先找平抹平,待混凝土表面無泌水時,再作第二次抹平,混凝土板面應平整、密實;(4) 抹平后沿橫坡方向拉毛或采用機具壓槽,其拉毛或壓槽深度應為0.51mm,特殊路段為0.61.1mm。11、混凝土面板接縫施工(1) 脹縫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脹縫應與路面中心線垂直,縫璧與板面必須垂直,縫隙寬度必須一致,縫中不得連漿24、,縫隙下部應設置脹縫板,上部應灌填縫料; 脹縫傳力桿的活動端,可設在縫的一邊,或交錯布置,固定后的傳力桿必須平行板面與路面中心線,其誤差不得大于5mm,傳力桿的固定可采用頂頭木模或支架固定安裝的方法。(2) 縮縫的施工,應采用切縫法,當受條件限制時,可采用壓縫法,切縫法和壓縫法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切縫法施工。 當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2530,應采用切縫機進行切縫; 切縫前應調整刀片的進刀深度,宜為1/4板厚,切縫時應隨時調整刀片切割方向,停止切縫時,應先關閉開關,將刀片提升到板面以上,停止運轉; 切割時刀片冷卻用水,其壓力不低于0.2MPa; 碎石混凝土的最佳切縫抗壓強度為6.012MPa25、,礫石混凝土為9.012.0MPa; 待縫槽干燥后,應盡快灌注填縫料; 壓縫法施工。 當混凝土拌和物做面后,應立即用振動壓縫刀壓縫,當壓至規定深度時,提出壓縫刀,用原漿修平縫槽,嚴禁另外調漿,然后,應放人鐵制嵌條再次修平縫槽,待混凝土終凝前泌水后,取出嵌縫條,形成縫槽。12、填縫施工填縫料一般分為加熱施工式填縫料和常溫施工式填縫料。(1)用于水泥混凝上路面修補的填縫料應具備如下技術性能: 與水泥混凝土板縫璧具有較好的粘結力。當混凝土板伸縮時,填縫料能與混凝土板縫璧粘接牢固,而不致從混凝土縫璧上拉脫。 具有較高的拉伸率,填縫料必須能隨混凝土板伸縮,而不致被拉斷。 耐熱及耐嵌人性好,在夏季高溫時,26、填縫料不發生流淌。填縫料應耐砂石雜物嵌入,保證混凝土板伸脹不受阻。 具有較好的低溫塑性。在冬季低溫時,填縫料不發生脆裂,仍具有一定的延伸性。 耐久性好。填縫料應能在較長時間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即耐磨、耐水等,不過早老化。脹縫板材的技術要求試驗項目脹 縫 板 材 的 技 術 要 求木材類塑膠、橡膠泡沫類纖維類壓縮應力(MPa)5.020.00.20.62.010.0彈性復原率(%)559065擠出量(mm)5.55.03.0彎曲荷載(N)100400050540 (2)加熱施工式填縫料加熱施工式填縫料的品種主要有聚氯乙烯膠泥、瀝青橡膠類和瀝青瑪蹄脂等,其技術要求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加熱施工式填縫料27、的技術要求試驗項目低彈性型高彈性型針入度(0.1mm)5090彈性(復原率)()3060流動度(mm)52拉伸量(mm)1515(3)常溫施工式填縫料常溫施丁式填縫料的品種主要有聚氨酯焦油類、氯丁橡膠類、乳化瀝青橡膠類等。其技術要求應符下表的規定。常溫施工式填縫料的技術要求試 驗 項 日技術要求失粘(固化)時間(h)316彈性(復原率)()90流動度(mm)O拉仲量(mm)15與混凝土粘結強度(MPa)0.4粘結延伸率(%)400填縫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填縫前必須保持縫內清潔,防止砂石等雜物進入縫內; 灌注填縫料必須在縫槽干燥狀態下進行,填縫料應與混凝土縫璧粘附緊密不滲水; 填縫料灌注深度宜28、為3-4cm。當縫槽大于34cm時,可填人多孔柔性襯底材料。填縫料的灌注高度,夏天宜與板面子,冬天宜稍低于板面;(4) 加熱施工式填縫料加熱時,應一邊加熱一邊攪拌均勻,直至規定溫度。13、水泥混凝土面板養生(1)濕治養生應符合下列規定: 宜用草袋、草簾等物,在混凝土終凝后覆蓋于面板表面,每天應均勻灑水,經常保持潮濕狀態; 在晝夜溫差大的地區,混凝土板澆注1d內,應采取保溫措施,防止混凝土板產生收縮裂縫; 在混凝土板養護期間和填縫前,應禁止車輛通行,在達到設計強度的40以后,方可允許行人通行。(2)塑料薄膜養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塑料薄膜溶液的配合比,應由試驗確定,并做好貯運和安全工作; 塑料薄膜29、施工,宜采用噴灑法。當混凝土表面不見浮土或用手指壓無痕跡時,可進行噴灑; 噴灑厚度宜能形成薄膜為度,其用量宜控制在350g/m2以上; 塑料薄膜噴灑后3d內,禁止行人通行,養護期和填縫前禁止一切車輛通行,以確保薄膜的完整。 (3)模板的拆除,應符合下列規定: 拆模時間應根據氣溫和混凝土強度增長情況確定,采用普通水泥時,一般允許拆模時間,見下表。混凝土板允許拆模時間晝夜平均氣溫()允許拆模時間(h)晝夜平均氣溫()允許拆模時間(h)572203010482524153630以上18 注: 允許拆模時間,自混凝土成型后開始拆模時計算; 使用礦渣水泥拆模時間延長50-100。拆模時,不得損壞混凝土板的角、邊,盡量保持混凝土面板完好。(4)混凝土強度面板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開放交通。 本說明未盡事宜,請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規范執行。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21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9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