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5km農村公路新建工程總體設計說明.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18990
2023-11-23
6頁
1.23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農村公路新建項目施工圖紙設計說明預算表格CAD全套資料
1、第一篇 總體設計說明1、概述1.1項目背景 2015年5月2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基本建成覆蓋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實現“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總目標。全市交通行業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農村“出行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為全市鄉村振興和交通脫貧奠定堅實基礎。2017年底,全市農村公路總里程已達到13萬公里,實現所有撤并村100通達。永川區以“建好扶貧路、打通斷頭路、構建循環路、建2、設產業路、打造旅游路”為重點,建成硬(油)化農村公路303公里,通過強化政府責任、強化工程建設、強化安全保障、強化支持政策、強化營運監管“五強化”加快農村客運發展,極大地改善了全區農村群眾的出行條件。青新路是連接青峰和新店的新建道路。項目的實施,將打通兩地之間的交通阻礙,形成一條快捷的通道。青峰通往新店,不再繞行其他道路,有利于降低運輸成本,真正使沿線人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同時青新路的建成將完善永川公路網絡,促進永川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建設意義。項目地理位置圖1.2設計依據(1)永川區2018年“四好農村路”(重要農村公路)青新路新建工程施工圖設計的設計合同。1.3設計采用規范(1)公路3、工程技術標準 JTG B01-2014;(2)公路路線設計規范 JTG D20-2017;(3)重慶市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渝文審【25】;(4)公路路基設計規范 JTG D30-2015;(5)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 JTG F10-2006 ;(6)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 JTG F20-2015;(7)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 JTG D50-2017(8)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JTG F40-2004;(9)公路排水設計規范 JTG/T D33-2012;(1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 JTG D402011;(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細則 JTG F30-2014;(12)4、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 JTG D60-2015;(13)公路圬工橋涵設計規范 JTG D61-2005;(14)公路涵洞設計細則 JTG D65-04-2007;(15)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 JTG D63-2007;(16)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 JTG D62-2004;(17)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 JTG/T F50-2011;(18)公路擋土墻設計及施工技術細則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8.03;(19)交通部頒布的有關“技術標準”、“規范”、“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辦法”、“概預算編制辦法”、“預算定額”及有關規定。1.4設計文件組5、成本項目施工圖設計文件由第一篇(總體設計)、第二篇(路線)、第三篇(路基、路面)、第四篇(橋梁、涵洞)、第六篇(路線交叉)、第八篇(環境保護與景觀設計)、第九篇(其他工程)、第十篇(筑路材料)、第十一篇(施工組織計劃)、第十二篇(施工圖預算)共十篇內容組成。1.5測設經過(1)2018年5月,在與業主簽定合同后,我單位立即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該項目進行1:2000地形圖和舊路現狀測量,采用GPS進行控制點測量,在控制測量完成后,進行舊路擬合。(2)2018年6月,進行紙上定線,并多次與永川區公路管理所、青峰鎮政府、紅爐鎮府等相關單位現場踏勘,結合相關部門的意見,優化了路線方案。(3)2018年76、月,就路線方案與交委、青峰鎮政府、紅爐鎮府以及業主進行匯報,經協商討論,確定了路線線位方案、道路等級、路基寬度、路面結構、護欄型式等相關設計內容。(4)2018年8月,現場進行路線中樁放樣、橫斷面測量,完成了路基、橋涵、水文、拆遷等調查和地質勘察工作。(5)2018年月,完成施工圖設計文件的編制工作。2、技術標準根據項目特點,結合沿線地形、地質以及道路的功能定位,本項目采用設計速度30km/h的三級公路線形標準,路基寬度7.5米,行車道寬度23.25米,路肩20.50m,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荷載采用公路-級。主要技術指標表項 目單 位規范規定值采用指標公路等級三級行車速度Km/h3030路基寬7、度m7.57.5行車道寬度m6.56.5一般最小平曲線半徑m3030回頭曲線最小半徑m2020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最小半徑m350350不設加寬的平曲線最小半徑m250250回旋線最小長度m2020平曲線最小長度m5053最大縱坡%99豎曲線凸形最小值m250300凹形最小值m250250最小長度m2525.5設計荷載公路-級公路-級設計洪水頻率小橋涵及路基1/25大、中橋1/503、路線起訖點、沿線公路、鄉鎮、舊路現狀及工程概況3.1路線起訖點、沿線公路、鄉鎮路線起點(K0+000)位于青峰鎮青草坡與既有已硬化道路(農村公路)相交, 經青草坡、田家院子、云龍山(紅爐與青峰交界處)、鐘家院子、新院8、子、川主廟、楊家院子,止于會龍橋村,在會龍橋村與XA25線相交,路線全長6.476km。其中新建段長5.0km,占76%,利用等外級公路走廊帶1.5km,占24%。中間控制點:云龍山、新院子、川主廟。沿線鄉鎮:青峰鎮青草坡村、紅爐鎮新店村。沿線公路:起點處的既有硬化道路。3.2舊路現狀本項目K0+000K1+020段和K5+820K6+260段利用等外級公路走廊帶。1、K0+000K1+020段舊路平面K0+000K1+020段舊路為等外級公路,路基寬度為4.05.0m米,路面與路基同寬,泥結碎石路面,舊路平面線形差,主要表現為:1)平曲線半徑小,最小不足15米;2)平曲線長度較短,達不到規范9、要求;縱斷面1)舊路縱坡變換頻繁,該段舊路共有17個變坡點,局部路段表現為“波浪公路”。2)部分路段豎曲線半徑小,坡長短,視距不良,行駛舒適性差,安全隱患多。3)全線縱坡嚴重超標,上坡路段K0+000K0+200段,平均縱坡約9.8%,最大縱坡為13.743%,下坡路段K0+670 K0+760段,平均縱坡約為12.2%,最大縱坡為16.52%。縱坡超過三級路最大縱坡8%路段長約0.5km,占上坡路段總長約50.%,其余縱坡零碎,無法利用;最大縱坡約23.37%,舊路縱坡嚴重超標,坡陡彎急,行車舒適性差;尤其是小半徑曲線與大縱坡組合,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2)路基路基寬度4.05.0米,路基整10、體狀況良好,但局部路段存在坑槽等病害。(3)路基排水舊路沿線排水均為土質邊溝,局部已發生堵塞。(4)路面舊路為泥結碎石路面,路面多處出現坑槽等病害。(5)安全設施舊路沿線無交安設施。(6)涵洞沿線分布不同孔徑圓管涵,孔徑小,存在淤堵、破壞現象。(7)交通狀況舊路以沿線群眾出入交通為主,目前車輛以運輸生產生活物資的小貨車和摩托車位主,隨著沿線鄉鎮的快速發展,交通量將大幅增加,舊路現狀不能滿足交通的發展,拓寬改造迫在眉睫。(8)舊路存在的問題舊路線形指標為等外級公路,公路等級低,彎道半徑小,縱坡大,坡長短,縱坡變換頻繁,通行條件受限,容易發生交通事故,行車安全得不到保障,通行能力低,服務水平差。211、K5+820K6+260段舊路K5+820K6+260段舊路為等外級公路,路基寬度為3.04.0m米,路面與路基同寬,水泥混凝土路面。舊路平面線和縱斷面相對較好,現狀舊路水泥路面相對較好,但路基較窄小,不能滿足本項目要求。本次設計在平面和縱斷面上盡量利用K5+820K6+260段舊路。3.3舊路利用情況由于舊路平縱指標達不到三級路設計時速30Km/h的技術指標要求,舊路無法利用,僅能利用舊路走廊帶。擬建項目約全長6.451Km,其中新建段長5.0km,占76%,利用等外級公路走廊帶1.5km,占24%。;3.4工程概況(1)工程規模該項目路線長度6.451km,主要建設內容為路基、路面、涵洞12、環境保護、其他工程等。主要工程數量表 項 目單 位數量備 注路線長度Km6.451路基挖方m3325286路基填方m3115311特殊路基m311114路基防護m330734路基排水m33506水泥混凝土路面m246953涵洞道24新增用地畝183.49(2)新增用地本項目新增用183.49畝,公路用地按填方邊坡坡腳(有排水溝時為排水外緣)以外1m,路塹邊坡坡頂(有截水溝時為截水溝外緣)以外1m計算用地。4、沿線自然地理條件及對項目的影響4.1地理位置永川位于長江上游北岸,重慶西部,東鄰江津區,東北靠壁山區,北接銅梁區,西接榮昌區,南與四川省合江縣、瀘縣接壤。青峰鎮地處重慶市永川區西南城郊,13、距城區3公里,緊靠永川一環路,與勝利路街道、南大街街道和來蘇鎮交界。紅爐鎮位于重慶市永川區西部,陰山山脈北西翼的淺丘地帶。南鄰永榮,北接雙石,東與大足、榮昌兩縣交界本項目位于青峰鎮與紅爐鎮交界區域,區域內交通便利。4.2氣象、水文(1)氣象永川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較溫和,四季變化較明顯,平均氣溫18.2,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2。年平均降雨量1042.2毫米,平均日照1298.5小時,年平均無霜期317天。(2)水文多年平均降雨量1050.8mm,年最大降雨量為1560mm,一年中降雨量分布不均, 59月為雨季,其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65。雨季和霜期時常大霧彌漫,能見度低,每隔35年出現14、春旱伏旱,春旱20天左右,伏旱一般達50天。4.3地形、地貌測區地貌上總體屬構造剝蝕丘陵淺丘地貌,地形地勢起伏相對較大。線路區受構造控制,地形地勢較陡,局部呈陡坎狀,可達4575。沿線路走向,地形呈逐步抬升趨勢。4.4地質構造及地震勘察區構造位于新店子背斜南東翼,巖層產狀1703,巖層呈單斜構造,區內未發現斷層及次級褶皺,地質構造簡單。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路線所經區域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35s,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分區為0.05g,對應地震基本烈度為VI度。應根據公路工程抗震規范(JTG B02-2013)及公路橋梁抗震細則(JTG/TB02-01-2008)的相15、關規定進行設防。4.5不良地質現象路線走廊區未發現斷裂等,主要不良地質為過濕土。過濕土分布于丘谷中,地形低洼,地表大多分布稻田、魚塘,地表為第四系全新統殘坡積層粉質粘土覆蓋,厚度變化較大,位于丘谷邊緣地帶厚度較小,丘谷中心地段厚度較大,厚度一般約為13m。過濕土工程特性差,承載力值低,填筑路基易產生不均勻沉降及失穩,路基填筑前,應對表層呈流塑軟塑狀的粉質粘土進行清除。5、沿線筑路材料、水、電等建設條件及與公路建設的關系項目沿線塊石、片石、碎石匱乏,需外購,各材料運輸地點,距離遠近不一。(1)路基填料路線區路基填料豐富,在工程建設期間,可利用路基開挖土石方填筑路基。(2)塊、片石、塊、片石可從紅16、爐鎮新店村采購,石料符合工程要求,儲量豐富,運輸條件便利。(3)碎石、砂本項目所需碎石、砂,可從紅爐鎮新店村購買,通過現有道路運至工地,作為公路建設施工之用。(4)鋼材、木材、水泥、瀝青等材料木材、水泥等可從紅爐鎮新店村購買;鋼材可從永川城區及周邊建材市場采購,采用汽車運至工地。(5)工程用水本項目沿線溝渠水、池塘水等較發育,工程及生活用水可選擇水質良好的溝渠水、池塘水,采用汽車運至工地。(6)工程用電沿線電網較發達,工程用電可向當地供電部門申請解決。(7)運輸條件本項目區域內交通運輸網絡以公路為主導,交通便利,可以利用現有公路通行,工程材料可以直接采用汽車運輸到工地。6、環境保護措施及要求該17、項目地面橫坡較緩,修筑路基、設置橋涵對自然水系和地下水的影響;營運中的廢氣及噪音污染等。其環境保護對策為:設計好斜坡路堤,選擇好取土坑,并作好取土坑設計,不得形成泥石流;作好路基邊坡的工程防護,避免水土流失;種植樹木綠化美化路容,保護好沿線的自然植被,結合自然水系及排灌系統設置橋梁涵洞、排水溝及導流消能設施,保護好水資源。(1)設計階段在公路選線時根據地形,做到了少占農田,減少拆遷,把建設項目對沿線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對沿線房屋、電力設施、通訊設施的拆遷改建,認真聽取和采納有關部門和人員的合理意見,力求把影響度降到最低,以求長遠發展。公路線位盡可能調整到遠離環境敏感點位置,合18、理使用、規劃公路用地,重視路基、路面排水系統設計,避免明顯改變地表水徑流的機制。在滿足技術標準的情況下,公路布線充分利用地形,減少填挖方,減少占用良田、森地和破壞地表植被。(2)施工階段精心組織、合理規劃,做好土石方的縱向調運,減少臨時占地與借土占地。路基、施工便道及未鋪裝的道路必須經常灑水,以減少粉塵污染,拌和站應設置在開闊空礦之處并遠離環境空氣敏感點。7、各項工程施工的總體實施步驟、工序銜接等技術問題的說明及有關注意事項7.1各項工程施工的總體實施步驟、工序銜接全線施工應結合區域氣象、水文條件,項目區干濕季節分明特點,路基工程、排水工程,應根據所在區域氣候及降雨特點,宜避開雨季施工,從而確19、保工程質量,加快工程進度。由于該項目為既有公路改建,通行車輛多,施工干擾大,初步擬定建設工期為12個月,可根據項目計劃安排和實際情況調整。(1)準備工作本項目主要準備工作是與當地政府一起作好征地拆遷安置補償工作,作好招投標工作,選好施工單位及監理單位。(2)路基工程路基工程量相對較大,施工時間短,施工時應選擇有利季節施工。路基工程采用機械施工為主,適當配合人力施工的方案,所在地區每年47月降雨量較為集中,對土方路段施工應控制土壤最佳含水量,以確保路基壓實度符合規定要求。對于巖石地段施工,爆破的選擇,應充分考慮移挖作填的石料粒徑限制。對斜坡路堤和路線縱向填挖交界的過渡路段,應按規范要求,采取必要20、的施工措施,以保證路基的穩定和防止路基差異沉降導致路面開裂破壞。巖石地段靠近挖方邊坡開挖線3米范圍內應采用光面爆破,保證路基邊坡的整齊、安全、美觀。對軟弱地基,在路基填筑前,應按設計要求進行地基處理。土石方調配盡量做到就近移挖作填。取棄土位置盡量選用荒地、空地和劣地,少占耕地和良田。為防止水土流失,路基排水及防護工程都非常系統和完善,并對棄土堆進行綠化防護。(3)路面工程路面采用混凝土路面,施工時應保證各項指標符合施工驗收規范。在曲線地段尤其要注意路面標高的控制,嚴格按施工規范精心施工,科學管理。為了嚴格控制路面用料,便于質量管理,混凝土采取拌和場集中拌和的方案,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混合料的配21、合比例和攪拌時間等。路面施工應采用配套的路面施工機械設備和有豐富路面施工經驗的專業隊伍,嚴禁在不滿足規定氣溫要求的條件下施工。(4)涵洞工程涵洞工程根據不同結構型式及部位,采用機械與人工相結合的方案,涵洞蓋板采用場外預制,小型機具吊裝,也可就地現澆。(5)道路接順為滿足沿線村民的出行及耕作的需要,在與本項目交叉的道路,根據交叉道路的寬度采用接順方式處理。(6)主要材料的供應本項目外購或調撥材料通過公路運至工地,供筑路用的砂、碎石等材料,多數需購買,使用前需進一步與貨主協議,以保證使用。7.2施工注意事項(1)施工中應設置保護管道設施安全的標志、標識。(2)施工中一旦發現古墓或其他歷史文物,應立22、即做好現場保護工作,并報請當地文物部門,以便進行妥善處理。(3)施工前應對導線點、水準點進行復測,滿足規定精度方可使用。(4)導線點坐標以導線成果表中的坐標為準,方位角及距離以坐標推算為準。(5)施工中,應加強地質監測及監理工作,及時發現和掌握地質異常,以便采取相應工程措施。(6)構造物基礎施工前應進一步核實基底地質組成,查明是否滿足構造物基礎承載力的要求,若施工中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提出,以便采取相應的工程措施。(7)施工時所用的砂石料、塊片石、水泥、瀝青、鋼筋等材料質量必須符合有關規定要求。(8)耕植土和清淤土方應集中堆放,以便用于棄土場的復墾。(9)沿線經過居民區,在征地拆遷的過程中應注23、意“以人為本”的原則,不給沿線居民增加負擔,施工的過程中,應注意文明施工,注意保護當地居民正常的生產生活。8、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的采用情況本次設計充分體現了我單位精心勘察,準確設計的宗旨,在勘察設計過程中主要運用了以下勘察手段和設計方法:(1)外業測設采用GPS作控制測量、全站儀結合測設,確保橫斷面和中樁控制高程的準確性,并且提高了外業測設速度,縮短設計周期。(2)設計文件全部采用計算機成圖、編制,計算機成圖率達100%。路線、路基采用緯地道路Hint6.08、AutoCAD、理正擋土墻軟件;路面采用Hpds2011計算;涵洞采用海特PVCX軟件;預算采用縱橫SmartCost專業24、版-V9.10編制。9、與有關部門的協商情況設計方案多次征求地方政府及業主意見,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業主的同意;在走訪沿線人民群眾,詢問其對本項目改建的意見時,大多持歡迎態度,并希望本路建成后給沿線的村民帶來方便。10、問題與建議(1)根據現場調查,沿線天然氣管道、飲水管道沿公路布設,公路建設前應與相關單位和個人預先溝通,達成拆遷和保護協議。(2)公路建設需新增用地,占用村民地壩,拆除少量結構物,對施工造成一定的影響,應做好相關協調工作。(3)為了盡量減少征地拆遷等因素對施工工期的影響,在路線線位布設中與何埂鎮政府相關負責人現場查勘,確定了的“不占房屋、不拆高壓電桿,盡量少占墳”的建議,并對路線線位進行了適當的調整。(4)建議政府把控沿線房屋建設規劃和審批,以免對路線線位造成不利影響。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9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