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及景觀提升改造項目排水說明.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19746
2023-11-23
3頁
34.50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市政道路及景觀提升改造電氣交通施工圖紙設計說明CAD全套資料
1、3排 水 設 計 說 明一、概述本排水工程配合貴陽市白云區基礎設施改造工程 (尖山路)實施,工程考慮單側埋設排水管,收集道路匯水面積內之排水。全線管道順坡排放,雨水系統斷面為DN400-DN800, 污水系統斷面為DN300-DN400。雨水就近接入大路河排洪溝和云峰大道雨水管道,污水接入大路河截污干管(目前大路河這段未實施,帶后期實施時截污干管以本次設計標高來敷設污水截污干管)和云峰大道污水管道。溝槽開挖前須按市政工程勘察規范的有關規定進行地勘,施工單位根據地勘報告的結果,結合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中“溝槽開挖與回填”章節的有關規定,針對溝槽開挖的邊坡坡度、支護措施等進行施工組織設計2、,并在施工過程中切實執行,確保安全。凡溝管埋深較大及邊坡不穩定地段應作支護,且應按貴州省深基坑支護工程管理暫行規定的有關要求,進行專項治理。施工前必須復核老管道(溝)管(溝)底高程、斷面,并及時將復核資料返給我院進行核對處理后方可施工。二、設計依據1、業主提供的地形圖資料; 2、建設單位提供的本工程有關資料和設計任務書;3、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2016版;4、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ECS164:2004);5、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結構設計規范(GB50069-2016);6、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范(GB50332-2002);7、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3、驗收規范(GB50268-2008);8、給水排水構筑物施工及驗收規范(CB50141-2008);9、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 502892016)。三、設計標準設計參數參考“總體規劃”中的規定取值:1、排水制度:雨污分流制;2、本條道路排水,雨水管設計重現期為P=3年;3、徑流系數:建設地=0.75;綠地=0.30;4、污水量標準:生活污水q140L人日;公共污水q10.2q;5、雨量公式:采用設計手冊上之貴陽暴雨強度公式。四、標準圖集的使用:采用國家建筑標準設計給水排水標準圖集1、管材及管道基礎 排水管(DN800)采用的管材采用HDPE雙壁波紋管,管材必須是符合埋地用聚乙烯(PE4、)結構壁管道系統第1部分: 聚乙烯雙壁波紋管管材(GB/T19472.1-2004)標準的聚乙烯雙壁波紋管。管材(DN800)必須是符合國標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標準的鋼筋混凝土管產品。人行道下的雙壁波紋管環剛度應不小于4KN/m2,車行道下不宜小于8KN/m2,管道埋深大于6m時管道環鋼度應不小于10KN/m2。地基承載力須滿足道路地基承載力力要求,且不小于200KPa。DN800管頂覆土深度0.7H8m:雨污水管采用HDPE雙壁波紋管,砂石基礎,詳見04S520;管頂覆土深度H0.7、H8m:雨污水管采用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另做特殊加固處理。DN805、0管頂覆土深度0.7H7.5m:雨水采用級鋼筋混凝土管,120混凝土基礎,做法詳06MS201-1-17;雨水采用采用級鋼筋混凝土管,180混凝土基礎,做法詳06MS201-1-19;污水管采用HDPE雙壁波紋管,砂石基礎,詳見04S520。管頂覆土深度H0.7、H8m:雨水采用采用級鋼筋混凝土管,360滿包混凝土加固,管基混凝土標號為C15。污水管采用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另做特殊加固處理。2、管道接口HDPE雙壁波紋管承插接口,詳見06MS201-2-53;級鋼筋混凝土管鋼絲網水泥砂漿抹帶接口,詳見06MS201-1-28。3、檢查井砌筑污水管道DN=300-600,直徑1000圓井066、MS201-3-19;雨水管道DN=500-600,直徑1000圓井06MS201-3-10;雨水管道DN=800,直徑1250圓井06MS201-3-13;雨水管道DN=1000,直徑1500圓井06MS201-3-16;雨水管道DN=1200, 15001100矩形井06MS201-3-31。4、方溝檢查井-參照06MS201-3-10。5、扇形檢查井-D=8002000,06MS201-3-57。6、雨水連接暗井詳見大樣圖。7、跌水井 D=300400(直線外跌),06MS201-3-99; D=400600(直線外跌),06MS201-3-103; D=300400(支線外跌),06M7、S201-3-106; D=8001600,06MS201-3-110。 (跌水井井墻材料采用MU15水泥標磚)8、檢查井、跌水井施工砌筑要求(1)材料:a、在車行道范圍內的檢查井應使用強度不小于MU15水泥標磚,M10水泥砂漿砌筑。b、人行道范圍內的檢查井,應使用強度不小于MU10水泥標磚,M7.5水泥砂漿砌筑。(2)砌筑方法:a、砌筑時磚寬邊為橫向,長邊向井心的砌法,上下層不得通縫。b、最小灰縫不小于8mm,最大不超過15mm,要求灰縫砂漿滿飽。(3)內粉:檢查井內壁必須粉光,先用1:2防水水泥砂漿(體積比)粉層厚15mm;后用1:2防水水泥砂漿粉層厚10mm,表面應壓光。(4)流槽:采用8、C30砼。(5)基礎:參照給水排水標準圖集S2。井基采用C20砼,地基承載力不小于200KPa。(6)井外回填:井外回填不能與路基同時分層碾壓的范圍(約1m內),采用強度不低于30Mpa的平毛石及M7.5水泥砂漿砌筑。(7)加強鋼筋網:詳城市排水設計規范有關條文。(8)井圈、井蓋:a、井圈與井蓋要配套,不得出現幾點支撐,行車后產生搖晃的現象。井蓋須有“雨水”、“污水”字樣,以示區別。b、井蓋、蓋座應符合使用性能,強度應滿足設計荷載要求。c、人行道下采用輕型井蓋、井座,車行道下采用重型井蓋、井座。9、井蓋、蓋座、踏步塑鋼踏步06MS201-6頁16;井蓋,蓋座采用高強度復合材料產品,由業主確定廠9、家。10、雨水口需采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材料由甲方確定,尺寸形式可參考以下標準圖:偏溝式雨水口06MS201-9、10、11;聯合式雨水口06MS201-12、13、14;雨水口箅子06MS201-53、54、61、62。五、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項1、高程系統采用黃海高程。2、縱斷面圖的“設計路中標高”為道路中心線設計高程。3、道路及排水的水準基點必須統一設置。4、排水管道平面位置詳“管綜標準橫斷面圖”。5、溝槽開挖前,必須會同有關部門查清地下設施、地下埋設物的現狀、分布位置及埋深,在施工過程中注意保護。6、施工前需對建成段與新建段銜接點的溝管平面位置、高程及斷面進行復核,并將復核結果呈送建設方10、轉我院核定后才可進行砌筑安裝。7、設計排水溝管平面位置、高程與已建其它專業管道發生矛盾時,其它專業管道的修改由“管綜設計”另行確定;涉及排水溝管的修改需由施工單位做出工作聯系單送建設方,由我院根據具體情況做出處理。8、沿線原有合流溝管均須截流后分別接入排水系統,化糞池污水接入污水管。9、檢查井的樁號為排水中心線樁號,在彎道處內外弧長度不等,造成的高程差,可在檢查井跌水高度上調整。10、排水管渠為隱蔽工程,在分段回填之前須報請建設方和質檢部門分段驗收;對排水管道必須進行閉水試驗,試驗合格后才可回填。回填要求詳04S520-16,17及“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11、。11、鋼筋混凝土管內壁粗糙系數n=0.014,塑料管內壁粗造系數n=0.01。埋深不大于8m的雨污管道要求地基承載力150KPa,埋深大于8m的雨污管道要求的地基承載力另詳。12、雨水口間距根據貴陽市長期經驗及市政管養部門的要求按2040m間距布置,詳排水平面圖。交叉口及接支路低洼處,增設聯合式雨水口。排水縱坡豎曲線低洼處所設雨水口型式、數量見排水平面圖。單箅雨水口耳管DN200,雙箅耳管DN300,三箅四箅耳管D=400。雨水耳管采用HDPE雙壁波紋管,雨水口耳管就近接入雨水檢查井或雨水連接暗井,特殊耳管詳排水平面,縱斷的說明、標注。13、雨水耳管基槽須夯實,雨水耳管采用滿包砼加固04S512、16.7。在道路面層施工通過壓路機前,應注意保護雨水井圈及耳管。14、道路大開挖地段必須待路基平整后方可開挖管溝。局部挖深地段須“跳槽”開挖(跳槽間隔距離-10m),增設擋板支撐,注意施工安全。溝槽開挖的底寬及邊坡大小由施工單位視土質情況根據地勘資料及施工規范、規程確定。管道敷設前,要注意檢查挖槽斷面和堆土位置是否符合規定。16、內底埋深超過3m的溝管必須按市政工程勘察規范進行地勘。17、塑料排水管道與檢查井的連接,先將管道與檢查井接觸面進行粗化處理,在將管道與檢查井間1cm的縫隙用1:2防水水泥砂漿填實。參見04S520-59。18、排水管道應根據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13、-2008)規范按無壓管道進行嚴密性試驗,HDPE雙壁波紋管的密閉性檢驗還應符合CECS164:2004規程的要求。19、本工程施工應嚴格遵循現行有關施工驗收規范和技術規程辦理。20、工程正式開工前,建設或施工單位應組織一次圖紙技術交底。希望施工單位全面系統地熟悉圖紙,如發現設計中的問題(包括各專業之間的錯、漏、碰、缺),請及時通知我院會同解決。對施工問題的處理,應以書面簽署蓋章為準。21、在所有的鋼筋混凝土構件上的預留孔洞,預埋套管及預埋件,在混凝土澆筑前必須由水專業的施工人員配合工作,并簽署后方可澆筑,以免錯漏和移位。嚴禁事后打孔鑿洞。22、其余未盡事宜按國家現行規范和標準執行。附 注:本說明書中管徑、直徑單位以mm計。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