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項目周邊道路消防給水施工圖設計說明.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20062
2023-11-23
5頁
37.50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項目周邊道路工程設計說明計算書文本全套資料
1、(消防)給水施工圖設計說明11、設計依據及規范1.1設計依據(1)業主的設計委托書和雙方簽署的設計合同;(2)工程范圍內的地形管線圖(1:500);(3)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范和法規。(4)1862項目周邊道路建設工程初步設計批復,江北建發201833號。1.2設計依據(1)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 502892016);(2)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50013-2006);(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29-2001);(4)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5)給水排水管道結構設計規范(GB50332-2002);(6)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范(GB2、50332-2002);(7)給水鋼絲網骨架塑料(聚乙烯)復合管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ECS181:2005);(8)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范和法規。(9)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定GB50974-2014。1.3初步設計階段審查意見及執行情況(1) 涂塑復合鋼管在覆土厚度不低于1.0m的情況下可直埋過街,無需砼套管。回復:回復:考慮車輛荷載及管道的安全性,設計考慮在過街段增設砼套管。2、工程概況1862項目周邊道路位于江北區大石壩片區,項目周邊主要規劃配套道路有北濱路、建新西路四期和北濱路連接道及若干規劃連接道。其中建新西路四期起于石門立交,終點止于建新西路三期,全長約3353.038m;183、62項目周邊道路工程包含6條市政道路、3條內部道路及一個架空廣場。1)前衛江畔南側道路起點接建西路四期石門至中海段,終點接建新西路長安廠段及前衛廠段交叉口。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干路,本次實施范圍為K0+200K0+491.303,本次實施全長約291.303m,標準路幅寬度為22m,雙向四車道通行。2)北濱路前衛連接道一起點接前衛江畔南側道路,道路呈南北走向,終點接現狀北濱路,全長約142.727m。道路等級為城市支路,標準路幅寬度為16m,雙向兩車道通行。3)北濱路前衛連接道二起點與建新西路前衛廠段終點相交,道路呈南北走向,終點同樣接入現狀北濱路,道路全長約187.398m。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干路4、,標準路幅寬度為20m,雙向四車道通行。4)建新西路四期華潤段起點接前衛江畔南側道路終點,終點接建新西路長安廠段;本次實施長度約為191.095m,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干路,雙向六車道通行,標準路幅寬度為36m。5)鴻恩寺西側道路延伸段起點接建新西路四期華潤段,道路由南向北,終點接現狀鴻恩寺西側道路,道路全長約107.265m。道路等級城市支路,標準路幅寬度為16m,雙向兩車道通行。6)下碼頭道路起點同樣接建新西路四期華潤段,道路由北向南下穿現狀北濱路后,至河道碼頭;道路全長約169.512m,標準路幅寬度為16m。7)內部通道一為“長安1862項目”景區內部道路,道路起點接下碼頭道路,終點接入現5、狀北濱路。全長約676.178m,路幅寬度為8.5m,雙向兩車道。8)內部通道二為“長安1862項目”景區內部道路,近期作為景區臨時進出道路,道路起點接現狀北濱路,終點接內部通道一。全長約144.282m,路幅寬度為8.5m,雙向兩車道。3、設計范圍及原則3.1設計范圍本次設計為工程范圍內消防給水管道及其附屬構筑物的施工圖設計。規劃DN400DN500給水管道,由相關權屬單位進行設計。3.2設計原則1)城市給水管道施工圖設計應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和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基本要求。2)給水管網設計應滿足地區經濟和社會長遠發展的需要,同時注意遠期發展與分期實施相結合的原則。給水管道均按遠期設計,并能適應6、片區建設需要,考慮分期實施的可能性。3)新建給水管網充分考慮區域給水現狀及地塊建設的情況,結合地塊建設規劃,在給水管道斷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適應功能的需要和地塊使用的可能性、便利性。4)給水管網設計注意技術性與經濟性相結合。5)給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慮各種城市管線的敷設走廊,在考慮經濟性的同時預留足夠的空間,為管線綜合提供條件。3.3現狀給水及片區規劃給水3.3.1現狀給水工程范圍內有兩根東西走向穿越地塊的現狀給水管道,規模分別為DN200和DN500。在建新西路四期華潤段有兩根斜穿道路的給水管道,規模為DN200。在鴻恩寺西側道路延伸段道路西側有一根現狀DN400給水管道,在下河7、道路下游兩根穿越道路的給水管道,規模分別為DN200和DN500。在北濱一路道路北側有一根現狀DN160的給水管道。3.3.2片區規劃給水本項目工程位于忠恕沱流域,與本項目發生交叉的路段有建新西路四期前衛廠段、建新西路四期長安廠段、科技小學西側道路、鴻恩西側道路等,各路段給水規劃如下:在建新西路四期前衛廠段道路規劃一根DN500給水管道,在科技小學西側道路規劃一根DN200給水,在鴻恩西側道路東側規劃一根DN400給水管道,在建新西路長安廠段規劃一根DN200給水管道。4、給水管道設計4.1給水管道平面設計由于道路的修建,需要對工程范圍內的現狀給水管道進行遷改。在前衛江畔南側道路南側新建一根給8、水管道,規模為DN200,位于人行道下,距路緣石0.8m,給水管道兩端分別與現狀及設計劃給水相接順。在建新西路四期華潤段南側新建一根DN200給水管道,位于人行道下,距路緣石1.0m,給水管道兩端分別與規劃給水相接順。在鴻恩寺西側道路延伸段道路西側規劃一根DN400給水管道,位于人行道下,距路緣石3.0m,給水管道兩端分別與現狀及設計給水相接順。在北濱路前衛連接道一道路西側新建一根DN200給水管道,位于人行道下,距路緣石1.2m,給水管道兩端分別與現狀及設計給水相接順。在北濱路前衛連接道二道路東側新建一根DN200給水管道,位于人行道下,距路緣石1.2m,給水管道兩端分別與現狀及設計給水相接9、順。在下河道路西側新建一根DN200給水管道,位于人行道下,距路緣石1.2m,給水道兩端分別設計及規劃給水相接順。在內部道路一北側新建一根DN200的給水管道,位于人行道下,距路緣石1.2m,給水道兩端分別設計及規劃給水相接順。在內部道路二東側新建一根DN200的給水管道,位于人行道下,距路緣石1.2m,給水道兩端分別設計及規劃給水相接順。工程范圍內預留過街給水管道,規模為DN200。2)當市政給水管網設有市政消火栓時,其平時運行工作壓力不應小于 0.14MPa ,火災時水力最不利市政消火栓的出流量不應小于 15L/s ,且供水壓力從地面算起不應小于 0.10MPa。室外消火栓設置間距不大于110、20米,其保護半徑不應超過150米。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和部分地下式,地下消火栓應有明顯的標志。3)本次設計給水管道工作壓力暫按0.6MPa考慮,若后期給水管理部門及相關權屬部門對此工作壓力給出明確規定,最終施工以給水管理部門及相關權屬部門的決定為準。4.2穿越現狀主城污水箱涵段做法工程范圍內有一條東西走向的現狀污水箱涵,該現狀污水箱涵為主城A線污水干管,箱涵規模為BXH=BxH=2.0mx2.3m。由于1862項目周邊道路工程的修建,需要與現在污水干管相交,因此,新建消防給水管道將與現狀污水箱涵發生豎向交叉的關系,經與由主城污水箱涵主管部門協商后,需要在穿越現狀污水箱涵段采取保護措施,具體設11、計如下:(1)在北濱路前衛連接道一K0+130K0+140段道路西側新建一根DN200給水管道。該段現狀污水箱涵管頂標高為189.88,設計給水管底標高為193.25,給水管道上跨現狀污水箱涵,垂直凈距為3.37m。考慮到現狀污水箱涵的安全性,本次設計給水管道考慮在穿越現狀污水箱涵段,給水管道采用C30混凝土滿包。(2)在北濱路前衛連接道二K0+810K0+830段道路東側新建一根DN200給水管道。該段現狀污水箱涵管頂標高為189.84,設計給水管底標高為193.80,給水管道上跨現狀污水箱涵,垂直凈距為3.96m。考慮到現狀污水箱涵的安全性,本次設計給水管道考慮在穿越現狀污水箱涵段,給水管12、道采用C30混凝土滿包。(3)在下河道路道路K0+100K0+120段西側新建一根DN200給水管道。該段現狀污水箱涵管底標高為187.24,新建給水管底標高為190.00,給水管道上跨現狀污水箱涵,垂直凈距為0.16m。考慮到現狀污水箱涵的安全性,給水管道采用C30混凝土滿包。5、豎向布置給水管道坡向與道路坡向基本一致。考慮到綜合管線豎向交叉較多,人行道下給水管管頂覆土原則上按1.2m控制,穿越車行道部分管頂覆土按1.3m左右控制,與其它管線交叉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具體設計詳縱斷面圖。6、管材及接口1)給水管道主要采用涂塑復合鋼管,壓力等級為1.6MPa;橫穿車行道的管道應加設套管,套管13、采用級鋼筋混凝土管。2)涂塑復合鋼管應執行CT/120-2008給水涂塑復合鋼管要求。所有管材管件的壓力等級應滿足設計要求。3)采用成品管件,彎頭采用90、45、30、22.5、11.25成品,彎曲角度小于11時可利用可曲撓接頭借轉,允許轉角應符合CECS181:2005的規定。4)管道采用電熱熔連接和電熱熔法蘭頭加金屬法蘭兩種基本連接方式。電熱熔管件和電熱熔法蘭頭采用同質材料注塑成型,其壓力等級不小于管材壓力等級。5)管道與金屬管道、閥門、消火栓連接時采用電熱熔法蘭頭加特制金屬法蘭連接方式。連接元件的壓力等級應不小于管材壓力等級。6)法蘭連接采用的鋼制活套管法蘭和螺栓緊固件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14、準鋼制管法蘭技術條件(GB/T9124)7)橡膠圈應由管道供貨廠方配套提供,膠圈、焊條的質量和規格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電熱熔連接和電熱熔法蘭頭加金屬法蘭的安裝方法和連接質量應符合CECS181:2005的規定。7、管溝及基礎1)管道槽底開挖寬度為管道外徑兩側各加300mm;局部地段必要時適當加寬;接口處適當加寬。2)溝槽開挖時,邊坡坡度和支撐加固方式可結合地質資料參照GB50268-2008確定,并結合現場情況適當調整;必要時應對場地和基坑采取排水措施,確保安全。3)管道地基承載力不應小于0.2Mpa。在挖方路段,給水管道可敷設在未經擾動的原狀土層上,若遇基巖應超挖200mm后用粗砂鋪填至設計15、標高;填方地段應在路基處理達到要求后再開槽敷設給水管道,在2m深度范圍內的壓實度95%,遇不良地基時應作基礎處理。4)溝槽回填方式、回填材料和壓實度要求應符合GB50268-2008的規定,且壓實度不得低于道路專業的要求。5)由于內部道路一、二段的給水實施先于道路實施,為了避免道路修建及雨污水管道修建時對已修建的給水造成影響,設計考慮在內部道路一、二段給水管道外0.2m處溝槽采用C30混凝土滿包。,具體詳見本工程給水溝槽開挖大樣圖。8、附屬設施(1)給水主管設有控制閥門,間距不超過5個室外消火栓;預留支管上設有控制閥門;自動排氣閥和泄水排泥閥的具體位置詳見平面圖。(2)在給水管道上設置室外地上16、式消火栓,間距不大于120米。(3)給水管道上的所有閥門均設檢查井及井蓋,閥門井作法詳見標準圖集05S502-15。(以上圖集中砌體砂漿均由M7.5改為M10。)4)管道在設置彎頭、三通和堵盤處應設置支墩,其具體作法詳見標準圖集03SS505。9、試壓消毒 1)施工完畢后必須嚴格按照規范對管道進行水壓試驗及沖洗消毒。嚴禁用閥門作試壓件。 2)水壓試驗長度不宜大于1000米,水壓試驗壓力應符合給水鋼絲網骨架塑料(聚乙烯)復合管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ECS181:2005)和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之規定。3)管道分段試壓合格后應對整條管道進行沖洗消毒。沖洗水應清潔17、,濁度應小于3NTU,沖洗流速應大于1m/s,直至沖洗排放水與進水濁度一致。4)管道沖洗后應進行含氯水浸泡消毒,用有效氯濃度不低于20mg/l的清潔水浸泡24小時后,水質化驗合格為止。10、 施工注意事項1)本圖尺寸標注和管徑以毫米計,標高和管道長度以米計。2)管道縱斷面中所示的檢查井設計路面標高若與道路標高不吻合,以道路標設計高為準。3)本工程設計要求在施工放線時復核管廊位置地形狀況、接水點的位置、斷面尺寸等,若與設計有不符之處,必須立即通知設計單位研究處理。4)由于工程范圍內綜合管線種類較多,給水管道施工時必須與其他管線施工相配合,統籌安排。5)管道交叉時應嚴格按照先下后上的順序施工。給水18、管道應敷設在污水管上部,若不可避免需設在污水管下部時,交叉處給水管應設鋼套管,套管伸出交叉管長度每邊不小于3米,兩端采用防水材料封堵。6)給水管道和各種附屬設施,在滿足相關規范和不影響其它管線的情況下,施工單位可以根據施工現場情況作適當調整。7)給水管道施工驗收應根據GB50268-2008規范執行,在管道安裝完畢后,應在回填前按規范進行強度、外觀、斷面及嚴密性試驗,待試驗合格,沖洗、消毒后方能回填通水。8)當設計的給水管道與規劃管道相接時,若規劃給水管道近期內不能實施,業主單位應與相關管理部門協商,采取必要措施,以解決末端給水管道由于水流不暢而帶來的水質變差的問題。9)管道水壓試驗管段內不得采用閥門做堵板,不得有消火栓等附件;水壓試驗過程中,后背頂撐、管道兩端嚴禁站人;管道升壓時,管段內氣體應排除,升高過程中發現彈簧壓力表擺動不穩且升壓較慢時,應重新排氣后再升壓。10)給水管道施工前必須與當地給水主管部門銜接,施工中必須嚴格滿足其技術要求。11)施工中發現問題,或設計資料之間、設計與現場情況之間有不符之處,應及時通知設計單位,以會同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及質監等部門共同研究處理,以確保工程質量。施工單位不得擅自進行處理。12)其余未盡事宜按國家現行規范和標準執行。 13)本次設計消防給水管道圖紙僅為土建部分施工圖紙,最終施工以給水管理部門及相關權屬部門的決定為準。5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28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7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