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公司危險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22552
2023-11-27
13頁
43.50KB
1、化工公司危險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目的為了預防或減少潛在的施工安全事故或緊急情況對施工安全造成的影響,對可能發現的機械傷害、電擊、火災、高空墜落、爆炸及危險泄露、食物中毒等進行預防和控制,保證人員和物品的安全,特別制定本預案。二、應急準備(1)項目成立應急準備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隊員:(2)組成應急響應分隊:隊員:(3)應急準備領導小組辦公室、安全監督電話:(4)應急準備和應急領導小組的職責:1、技術部門負責應急準備與響應的施工工藝措施與管理;2、安全監督部門負責項目潛在施工安2、全事故和緊急情況的處理工作,以及負責現場消防、火災等緊急情況的處理。3、物資部門負責化學危險品泄露的處理;4、各分隊成員對進行應急準備和響應的培訓;5、對本項目發生事件時,組織救援分隊成員及時有效處理險情,搶救物資減少損失;6、執行本項目應急準備響應流程圖。首先確保人身安全,組織搶救,再采取有效措施減少財產的損失和對環境的污染;7、組織突發事件響應分隊成員每季一次學習滅火、演習搶救,再采取有效措施減少財產的損失和對環境的污染;8、了解化學危險品的存放、保管、使用,防止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9、每年進行一次模擬消防演習,每季度培訓義務消防隊,以檢驗應急準備工作是否充分,是否有效。三、突發事件應急準3、備和響應(1)火災事件1、初起火災啟動自己的應急組織自防、自救;2、自救能力有限的,根據火勢及時報警“119”,說清楚起火詳細地址、單位電話、著火材料、報警人姓名,并派人到事故路口引導消防車及時到達火災地點,并立即報告公司及有關部門;3、在消防車未到達現場前,應急小組指揮應急分隊使用常備的消防器材及設備進行補救;4、應急小組應有通訊設備保障,首先搶救人員,再搶救貴重物資和可能發生爆炸、有毒有害的物品;5、組織人員對火災現場警戒,維護火災現場秩序;6、了解有無觸電、房屋倒塌危險,先斷電、疏散人員,如有或勢蔓延危險的要拆除相連的建筑,避免火災的擴大;7、在消防車到達后,積極配合滅火,對搶救出的物資4、放置在安全地點,組織好滅火用水的供應和器材以及人員支援;8、保證滅火物資供應;9、火災搶救完后,全面細致的檢查火場,防止余火復燃,必要時安排應急分隊人員監護火場,保護現場,配合消防部門調查處理;10、恢復消防設施,使其處于備用狀態,對已使用的消防器材進行檢修。(2)爆炸事件及暴燃1、如出現爆炸等突發事件,應及時報告公司應急引導小組,并報警搶救,報警時要詳細講清爆炸地點,是否有人員傷亡,是否引起爆燃或火災;2、在公安、消防、醫務部門搶救到場前,應急小組應組織分隊人員進行搶救,對爆炸場地進行警戒保護,組織其他人員撤離,避免二次爆炸;3、對爆炸現場附近的氧氣、乙炔等易燃易暴物品應迅速搬運到安全地點;5、4、對受傷人員要組織自救或及時送往就近醫院;5、對現場水、電、燃氣管道設施采取保護措施以減少破壞和對環境的污染;(3)易造成事故的不安全狀態有哪些?1、現場操作面的臨邊防護、腳手架的搭設、荷載、卸荷等不符合安全規定;2、中小型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設計不當,結構不符和安全要求,防護裝置、接零、接地不妥;3、機械的保險、絕緣性能、信號裝置有缺陷,或吊索(具)的強度不夠;4、機械設備超負荷或帶病運轉;5、大型機械設備、小型機具設施地基不牢,地面不平,安裝不穩,年久失修,保養不當,設備、設施失靈;6、電器焊的焊間距離、氣瓶的隔離以及易燃物品的存放不符合安全要求;7、電梯井、孔洞的防護不嚴密,6、大模板構件擱置不穩;8、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或使用不當;9、施工現場環境不良等。(4)易造成事故的不安全行為有哪些?1、操作失誤,造成安全裝置失靈;2、使用不安全設備;3、手代替工具操作;4、忽視安全、忽視警告、冒險進入危險場所;5、攀、走、坐不安全裝置;6、在必須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的工作場合不使用,忽視其作用;7、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和安全操作規程。(5)安全事故預防預防安全事故發生的基本原則主要以下幾點:1、事故可以預防。以這種原則為基礎,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和過程,研究、探索防止事故發生的理論、對策及措施方法;2、防患于未然。造成事故的原因與后果存在必然性聯系7、,采取積極有效的、科學的預防措施、方法就能防止事故發生;3、根除可能的原因。應當認真、全面的對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進行分析,準確的找出直接原因、間接原因,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避免事故的發生;4、全面治理的原則。技術原因、教育原因、管理原因是引起安全事故諸多原因中最重要的三種原因,必須全面考慮。預防三種原因的相應對策就是要采取技術對策、教育對策以及管理對策,這是預防事故的三根支柱。(6)預防事故的措施事故預防可以分成三種:1、工程技術措施:主要提出采取科學有效的預防措施,改善作業環境和生長產條件,提高安全技術裝備水平,以利消除危險因素和安全隱患;2、教育措施:安全知識教育、安全技術教育、安全思想教8、育;3、管理措施:管理措施的內容、方法很多,施工的各個環節存在著管理措施。因此,要建立健全管理機構和各項規章制度,規范安全行為。(7)安全事故的報告程序1、輕傷事故報告工長和工程項目經理,同時填寫事故報告表,于2天內報告技術安全部;2、重傷、死亡事故由工程項目經理報告公司經理的技安部門。將事故概況、發生時間、地點、傷者姓名、年齡、傷害程度、簡要經過和原因填寫報公司。公司經理接到報告后,按規定立即上報上級有關部門;(8)事故發生后的救護措施1、事故發生后,應立即搶救傷員,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降低財產損失;2、搶救傷員的同時,迅速備車將傷員送往醫院或急救中心搶救,急救醫務人員應該在車內做必要的9、急救處理;3、搶救時。根據傷員的傷害部位,盡可能送往專科醫院,讓傷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9)發生事故傷害時注意事項1、當有事故發生傷害時,如果傷員沒有自覺癥狀時,不要輕易放走傷員,一定要由醫務人員進行全面檢查并觀察24小時,確實沒有損傷時才能視為正常;2、當發現傷員心跳、呼吸停止時不要不搶救就轉送,要立即進行心復蘇直至急救醫務人員到現場進一步搶救;3、當現場發生事故造成傷害時,請不要忙亂,要派專人守在傷員旁進行臨時救護,并派人與急救中心或醫院聯系,說明傷員所在地點、行車路線及到達所在地點的明顯標志,待醫療單位聽清楚后再放下電話;4、對于骨折傷員,特別是懷疑頸、胸、腰椎骨折的傷員要做好固定,用10、硬板搬動,不得隨意拉扯、扭曲身體搬運;5、現場發現法定傳染病人應立即報告公司醫院,并按要求進行隔離,環境消毒及檢疫,由公司醫院與有關單位聯系,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處理。(10)四項技術1、外傷止血:由于物體打擊、高空墜落、塌等事故可引起出血、失血量在達600ml左右可出現明顯癥狀,失血量1500ml以上可以危及生命,因此識別出血的類型和正確止血是在院前急救中重要的一個環節。1各種出血特點a、動脈出血:血色鮮紅,血液像噴泉一樣射出,危險性大,必須立即止血處理;b、靜脈出血:血色暗紅,血液不停流出;c、毛細血管出血:血色鮮紅,血液從整個創面滲出,危險性較小。2出血的種類a、外出血:由皮膚損傷處向外出血11、;b、內出血: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組織、臟器和體腔內,不易被發現,容易誤診,要特別警惕。3失血表現失血量達到800ml以上時可出現臉色蒼白,冷汗淋漓,手腳發涼,呼吸急迫,心慌氣短,出血量繼續增加,可以出現脈搏細而弱以致摸不到,血壓急劇下降,以致測不到,導致出血性休克。4止血方法:一般小動脈和靜脈出血可用加壓包扎止血、較大的動脈出血用止水帶止血。在緊急情況下,須用壓迫法止血,然后再根據出血情況改用其他止血方法。a、指壓止血方法:較大的動脈出血,用拇指壓住出血的血管的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壓住,中斷血液,止血后即需要更換其他方法;b、加壓包扎止血法:運用于小動脈、靜脈、毛細血管出血,用消毒紗布墊在12、創面,再用三角巾或繃帶等包扎,如傷外有骨折時,須加夾板固定。傷口內有碎骨存在時,不用此方法;c、止血帶法: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能采用,因此法易造成肢體壞死。材料取彈性好的橡皮管或橡皮帶。上肢出血時,結扎于上臂1/3處,下肢出血時結扎于大腿的中部。結扎時應先將傷肢抬高,局部墊上毛巾等軟織物,將止血帶適當拉長,繞肢體兩周,在外側打結固定。注意局部應有明顯標志,寫上結扎止血時間,每40分鐘放松一次止血帶,每次1-2分鐘。2、包扎各種傷口清床處理后,或無條件清創為避免加重污染,需包扎傷口。a、包扎的目的:壓迫止血,減少污染,保護傷口,減輕疼痛,固定敷料和夾板;b、包扎材料:繃帶、三角巾、四頭帶、可用毛巾、13、手絹、被單、布塊、衣服,但傷口處必須敷料才能包扎,不能將包扎用品直接包在傷口處。3、骨折固定1目的:為了使斷骨不再加重,避免加重斷骨對周圍組織的損傷,減輕傷員的痛苦并便于搬運。2骨折的種類:a、閉合性骨折:斷骨沒有暴露b、開放性骨折:斷骨暴露在外3骨折的癥狀a、疼痛:受傷后有明顯的壓痛點,移動時有劇疼;b、腫脹:出血和骨折端的錯位,中疊部分會使外表呈現腫脹現象;c、畸形:骨折時肢體出現萎縮、彎曲中轉向畸形;d、機能障礙:原有的運動能力受到影響或完全喪失。4急救原則a、注意傷員全身情況,當心跳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搶救;b、有出血時要先止血;c、開放性骨折時局部要做清潔消毒處理;d、用消毒14、紗布將傷口包好,以暴露在外邊的骨頭嚴禁送回組織內;e、使用止痛藥,以免引起休克;f、防暑、保溫:夏季預防中暑、冬天注意保暖。5骨折固定注意事項a、有出血時應先止血和消毒包扎傷口,然后固定骨折,如有休克,同時進行搶救,給予擴、升壓藥、吸氧氣治療;b、對于大腿、小腿和脊椎骨折,一般就地固定,不要隨便移動傷員;c、固定力求穩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的兩端和上、下兩個關節;d、夾板或其他固定材料不應直接接觸皮膚,在固定時要墊以棉花、碎布或毛巾等,墊在夾板和肢體之間,尤其是夾板兩端和有空隙的地方可適當加厚,以免引起皮膚的損傷,而且要牢固;e、繃帶松緊要適宜,過松達不到固定目的,過緊影響血液循環,導致肢體壞死;15、f、在四肢固定時要露出手指或腳趾,以便隨時觀察其有無蒼白、青紫、發冷和麻木等現象,發現有上述現象是說明固定過緊應立即松開重新固定;g、四肢固定時,應先捆綁骨折斷處的上端后,再捆綁骨折斷處的上端后,再捆綁骨折斷處的上端后,再捆綁骨折斷處的下端,如捆綁順序顛倒,則導致斷端再度錯位,增加傷員痛苦;h、上肢固定時肢體要呈屈肘狀,下肢固定時肢體要伸直;i、頭部骨折:一般無須特殊固定,保持頭部安定,頭稍墊高,頭部兩側放紗帶或枕頭固定,轉運途中避免頭部來回晃動;j、脊柱骨折:病情多較嚴重,嚴禁亂加搬動,應輕巧平穩的在保護脊柱安定的狀況下,移至硬板擔架上,用三角巾固定,及早轉運,切勿扶持傷員走動或躺在軟擔架上16、,這樣會使脊柱骨折,加重對神經的損傷,引起終身截癱。6搬運a、上肢骨折時多能自己行走,下肢骨折須用擔架;b、脊柱骨折傷員,用門板或硬板擔架搬運傷員時,使其面向上,由3-4人分別用手托其頭、腦、骨盆、腿部,動作一致平放在擔架上,用寬布將傷員綁在擔架上,并用紗布或枕頭墊在頭頸部兩側,避免晃動;注意:高空墜落的患者,無論情況如何,都要按脊柱骨折的方法處理,以備無患。(11)現場心肺復蘇心肺驟停是各種原因所循環和呼吸突然停止的意識喪失,是臨床上最緊迫的急診,心肺復蘇是對這一急診所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施工現場經常出現電擊、嚴重創傷。如:顱腦損傷、嚴重骨折、大出血和重癥中暑、急性中毒引起心臟驟停。心跳停17、止后其后果是嚴重的。主要是人體主要器官,如:腦、心、腎、肝缺氧,其中腦組織對缺氧最敏感,正常情況下,心跳停搏3-4分鐘即可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可見心跳驟停后及時搶救時最重要的。關鍵在于“早”字,越早成功率越高。目前世界上有最長達18分鐘及25分鐘搶救成功的先例,因此不能把時間看成不可逾越的絕對界限。然而無視時間因素也是錯誤的,因此要求在心臟驟停4分鐘內開始心臟復蘇,越早其成活率越高。1、如何判斷心跳停止a、頸動脈搏消失;b、意識喪失、呼之不應;c、瞳孔散大、呼吸停止,紫紺,抽搐;d、心音消失;e、心電圖示心室停頓。在現場以a、b項作為指標,可行心肺復蘇術。2、現場心肺復蘇I、呼救:一旦判斷病18、人昏迷,就要呼救,即使附近無人,也有希望把聽到喊聲的人招呼回來,協助打電話通知就近急救單位,或找來救護車;(急救電話120)病人的體位:病人要仰臥在硬地板或硬床板上,如病人是俯臥位,轉動病人時一定要求使病人全身各個部分成一個整體,頭肩軀干同時轉動;心肺復蘇法:a、打開氣道:將病人頸部上抬使頭后仰保證呼吸道暢通;b、人工呼吸:口對口吹氣,要捏緊鼻子防止漏氣,每次吹氣800ml,不超過2000ml,每次吹氣時注意胸部是否起落。每分鐘吹氣12-16下;c、心外擠壓,建立人工循環:1)用拳擊心前區,拳距前胸20-30,向前胸猛擊二下,有時即可恢復心跳;2)胸外擠壓:部位: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處,下壓深19、度3-5頻率每分鐘80-100次。雙人操作:吹氣與按壓的比例為1:5,每4-5分鐘檢一次靜動脈搏及自主呼吸是否恢復;單人操作:每次壓15次,吹氣2次,每4-5分鐘檢一次靜動脈搏及自主呼吸是否恢復;、按壓注意事項a、按壓必須平穩,有規律進行,不能間斷;b、手掌不能離開胸膛,不能猛壓猛松,以免改變按壓位置,或引起肋骨骨折;c、雙肩應在胸前正上方,手臂要與胸垂直,按壓時身體不要前后搖擺;d、胸部按壓部位必須正確,否則不僅按壓無效,反有危險。(12)電擊傷(包括雷擊傷)處理1、 診斷要點:a、看電源種類、電壓、觸電時刻及當時情況;b、表現為電擊性休克、抽搐、昏迷、青紫、四肢厥冷、心律不齊,重者呼吸心跳20、停止;c、局部組織電燒傷,高壓電時可見燒傷處焦或碳化,伴有組織壞死;d、并發癥:伴有其他損傷,如外傷、骨折、脊椎受損者可見肢體癱瘓等。2、 搶救措施a、立即切斷電源,用絕緣不導電的物體使患者脫離電源。b、呼吸心跳停止時,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壓術;c、對局部電燒傷進行臨時消毒包扎處理;d、呼救中心轉醫院搶救。(13)中暑處理1、診斷要點:1輕度中暑:因長時間的日光暴曬,或在高溫環境下工作,出現大汗、頭暈、無力、口渴、眼花、心慌、四肢麻木、體溫偏高、血壓下降等癥狀;2重度中暑:a、高熱型:煩躁不安,皮膚干熱無汗,體溫可達40度以上,甚至驚厥、昏迷;b、痙攣性:由于喪失汗液過多,引起肌肉間21、歇性痙攣、抽搐,體溫升高或略高;c、循環衰竭型:大量出汗,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細而無力,血壓下降,體溫略高或正常;2、搶救措施發現中暑病人都應立即將其移到陰涼通風處!a、清度中暑:給予含鹽冷飲,可服用十滴水或藿香正氣水人丹,休息后即可恢復;b、高熱型:重點是物理降溫,用26-29度溫水或50%酒精全身擦浴,用電吹扇吹風,頭部大血管分布區放置冰袋,靜脈點滴生理鹽水加氧氣丙嗪50mg;c、痙攣型:重點補充鈉,靜脈點滴5%葡萄糖鹽水或3%高濃度鹽水,抽搐者加用10%水合氯醛10-20ml口服或灌腸;(送醫院治療)d、循環衰竭型:重點是擴充血容量用5%葡萄糖鹽水,低分子右旋糖酐靜脈點滴,糾正電介質及22、酸堿平衡失調;(送醫院治療)e、預防避免長時間在日光下暴曬或高溫作業,多飲含0.3%食鹽的冷開水,加強自然通風。(14)事故發生處理1、保護好事故現場,掌握第一手資料,以現場遺留痕跡、物證、人證等進行調查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分清事故的責任,制定預防事故的措施。2、按照事故的“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處理:a、發生事故的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b、事故的責任者和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c、事故的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罰不放過;d、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15)食物中毒的處理1、如發現食物中毒事件,應及時向公司報告,撥打“120”或及時送往就近的醫院搶救。2、如有人中毒,對可能涉及的有毒物品進行控制,等待衛生、環保、公安機關檢測;3、對涉及到有毒物品,組織人員檢查,避免毒后復發;4、對有毒物品的處理,根據公司有關物資程序處理;5、配合有關部門調查追蹤有毒物品來源,對有毒物品可能涉及的場地進行檢查,避免事故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