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開封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1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23052
2023-11-27
15頁
2.83MB
1、 開封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開封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Ecological restoration planning of land space in Kaifeng City 2021-20352021-2035 公示版 開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開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二二三年十一月 “八朝古都”開封,國家級歷史名城,中原城市群核心發展區的中心城市之一、轄4縣6區,河南省省轄市。開封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以下簡稱規劃)分析了開封市生態環境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其次,根據國家、省和市委市政府對生態修復工作的總體要求,明確了開封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指導思想和2、目標,圍繞開封市生態核心問題,明確本次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作的重點區域、重點任務和重點工程,提出了規劃目標以及實現規劃目標的具體任務、修復分區、重點工程和保障措施。為新時期的開封人民提供更安全、更健康、更宜居的生態空間。為了凝聚社會各界智慧和共識,提高規劃成果質量,共同建設美麗家園,懇請廣大熱心市民和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積極為本輪規劃建言獻策。前前言言 1.1.指導思想指導思想 2.2.規劃范圍、期限與目標規劃范圍、期限與目標3.3.生態保護修復格局生態保護修復格局4.4.生態修復分區生態修復分區5 5.生態修復重點區域生態修復重點區域 5.5.1 1 濕地生態修復重點區濕地生態修復重點區 5 53、.2 2 森林質量提升重點區森林質量提升重點區 5 5.3 3 水生態修復重點區水生態修復重點區 5 5.4 4 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區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區 5 5.5 5 水土流失治理重點區水土流失治理重點區 5 5.6 6 防風固沙重點區防風固沙重點區 5 5.7 7 土地綜合整治重點區土地綜合整治重點區6 6.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程布局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程布局1.指導思想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及開封蘭考縣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重在保護,要在治理,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全面提升生態安全屏障質量、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永續利4、用為目標,以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統籌“濕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為主線,構建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分區,科學布局和實施森林保護發展與生態修復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著力提高生態系統自然修復能力,切實增強生態系統穩定性,顯著提升生態系統功能,全面擴大優質生態產品供給,推動形成生態保護和修復新格局,服務開封市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開封絢麗篇章。2.規劃范圍、期限與目標 規劃范圍:本次規劃范圍為開封市轄區,總面積5919.89平方公里(含港區為 6240.26 平方公里)。包括杞縣、通許縣、尉氏縣、蘭考縣、龍亭區(含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順河回族區、鼓樓區、禹王臺區和5、祥符區。規劃期限:近期20212025年 中期20262030年 遠期20312035年 規劃目標:市域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態承載力明顯提升。I、類水體達到95%以上。消除臟亂差水體景觀,使水體景觀優化提升率達60%以上,建設富有活力、宜居宜業宜游的北方濕地名城。大力推進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統籌低效閑置建設用地整理、農用地整理、工礦廢棄地復墾及未利用地開發等,開展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優化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促進耕地綠色生產、生態產品供給、農民居住的協調發展,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效率,提升農產品生產能力,優化鄉村人居環境。擴大城市綠色生態空間,構建“四楔四環、多廊多園”的6、城市綠地系統,提升城鎮生態空間品質,實現到2035年開封市城區建成區80%以上面積達到海綿城市標準,各縣城建成區30%以上面積達到目標要求。3.生態保護修復格局 “一帶”:黃河生態帶 “兩區”:沿黃水土保持區、黃淮平原生態涵養區 “四廊”:黃河故道生態廊道、惠濟河(隋唐大運河)生態廊道、運糧河渦河生態廊道、賈魯河生態廊道 “多點”: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地、國有林場、水源地和生態源地等重要生態節點4.生態修復分區沿黃生態保護修復區:生態類型為黃河下游季節性濕地生態類型,主要生態功能為生物多樣性及其維持,屬極重要級別;其次為水源涵養和防風固沙,為中等重要級別。黃河故道土地綜合整治區:生態類型主要為人7、工農田生態系統,其主要生態功能為土地沙化治理、水源涵養等。惠濟河水土保持與生物多樣性修復區:生態類型以人工農田生態系統為主,主要生態功能為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樣性修復等。渦河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區:生態類型以人工農田生態系統為主,主要生態功能為水源涵養、物質循環等。汴西防風固沙生態保育區:生態類型以人工農田生態系統為主,并有大量的魚塘和林地等。主要生態功能為防風固沙和生態保育等。5.1 濕地生態修復重點區 規劃范圍:主要分布于沿黃生態保護修復區,涉及龍亭區(含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水稻鄉、柳園口鄉,祥符區劉店鄉,蘭考縣三義寨鄉、東壩頭鎮、谷營鎮等3縣(區)6個鄉(鎮)。建設重點:加強濕地保護與恢復8、,通過采取針對性的濕地科學修復措施,改善和恢復濕地生境質量,提高濕地自然岸線保有率,減少人為干預對濕地生態環境惡化產生的影響,使其形成穩定良好的生態系統并與城市環境相融合;建設沿黃林帶、生態濕地,搞好黃河大堤及灘區綠化,將其建設成為具有濕地資源保護、濕地文化科普宣教、濕地生態體驗等綜合功能的穩定生態濕地生境。5.生態修復重點區域5.2 森林質量提升重點區 規劃范圍:涉及尉氏縣國有用地,龍亭區(含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杏花營鎮、西郊鄉、北郊鄉、柳園口鄉,鼓樓區南苑街道,禹王臺區南郊鄉,順河回族區東郊鄉(黃淮平原水源涵養生態保護紅線內的森林),蘭考縣造紙林場、儀封鎮、葡萄架鄉、考城鎮、許河鄉、小宋鎮,9、杞縣西寨鄉等7縣(區)15個鄉(鎮)。建設重點:通過深入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加快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推動綠色富民產業發展、強化資源保護、推進林業改革創新等任務,全面加強林業生態建設,使森林資源總量進一步增加,森林質量明顯提升,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構建健康穩定、覆蓋全面、造福市民的森林生態系統,提升區域水土保持功能和水源涵養能力。5.3 水生態修復重點區 規劃范圍:涉及禹王臺區汪屯鄉,祥符區范村鄉、半坡店鄉、杜良鄉、八里灣鎮、羅王鎮,尉氏縣邢莊鄉、城關鎮、大橋鄉、南曹鄉、蔡莊鎮,通許縣豎崗鎮、大崗李鄉、馮莊鄉、城關鎮、厲莊鄉、四所樓鎮、練城鄉、玉皇廟鎮、朱砂鎮,杞縣官莊鄉、付集鎮、邢口鎮、五里河鎮、城10、關鎮、城郊鄉、泥溝鄉、平城鄉、柿園鄉等4縣(區)29個鄉(鎮)。建設重點:深入開展“雙清”行動,全面排查問題河道水質,分析原因,按照“一升一降三無”(水質透明度提升,綜合污染指數下降,水體無黑、臭、垃圾)的要求,加大河網水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生態親水河道;同時加強河流水系連通和濱水生態廊道的聯系,提升水環境質量和生態功能。5.4 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區 規劃范圍:涉及龍亭區(含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水稻鄉、柳園口鄉、西郊鄉、杏花營鎮、新城街道、宋城街道,祥符區袁坊鄉、劉店鄉,蘭考縣三義寨鄉、東壩頭鎮、谷營鎮、桐鄉街道,賈魯河國有林場等3縣(區)12個鄉(鎮)。建設重點:分級劃定保護區域,在保護重點區域11、內保護原有自然保留地的生境特征,編制保護規劃,并對各保護區實行分級保護措施;及時治理和管理人工破壞的自然地區域;建立動態監測檔案,對保護地內的珍稀瀕危動植物,古樹名木等重點保護對象,制定特殊保護措施,實施有效保護。5.5 水土流失治理重點區 規劃范圍:涉及尉氏縣大營鎮、莊頭鎮、邢莊鄉、門樓任鄉、大橋鄉,崗李鄉,大馬鄉,通許縣長智鎮、朱砂鎮、馮莊鄉、孫營鄉,杞縣陽堌鎮、西寨鄉,祥符區范村鄉、萬隆鄉、西姜寨鄉,龍亭區(含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杏花營農場、杏花營鎮,蘭考縣儀封鄉、葡萄架鄉、小宋鄉、許河鄉、考城鎮等6縣(區)23個鄉(鎮)。建設重點:實施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項目,有計劃的推進水土保持林、排水溝12、小型蓄水工程等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強化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力度,對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產建設項目,采取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措施,從源頭上進行有效控制,提高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能力,防止水土流失。5.6 防風固沙重點區 規劃范圍:涉及蘭考縣柳林林場、造紙林場、儀封園藝場、儀封鎮、考城鎮、許河鄉、小宋鎮、葡萄架鄉,尉氏縣莊頭鎮、邢莊鄉、大橋鄉、國有尉氏縣林場,龍亭區(含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水稻鄉、柳園口鄉,祥符區袁坊鄉、劉店鄉等4縣(區)16個鄉(鎮)。建設重點:治理沙化耕地,高標準建設農田林網,營建防風固沙林,形成帶、片、網相結合的平原防護林體系。5.7 土地綜合整治重點區 規劃范圍:涉及環城整治重點區域13、龍亭區(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水稻鄉、柳園口鄉等5個縣(區)7個鄉(鎮);涉及鄉野平原整治重點區蘭考縣儀封鎮和儀封園藝場、尉氏縣十八里鎮、南曹鄉、蔡莊鎮、通許縣長智鎮、朱砂鎮、練城鄉,杞縣付集鎮、泥溝鄉,順河回族區東郊鄉等7縣(區)90個鄉(鎮);涉及黃河灘區整治重點區區域袁坊鄉、劉店鄉等3個縣(區)7個鄉(鎮)。建設重點:持續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復墾、永久基本農田優化布局和生態修復,構建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和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推鄉村振興。6.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程布局 建設重點:生態廊道建設修復工程、優質森林培育工程、森林資源開發利用工程、自然保護地建設工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程、城鎮生態空間品質提升工程、“濕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修復工程、全過程生態保護修復動態監測和管理提升工程等8個重點工程28個重點項目。以市域生態空間為基礎,以主要水系為脈絡,結合流域自然地理單元特征,統籌林業發展條件和需求等要求,按照“濕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的要求,構建開封市生態修復總體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