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南潯區千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稿)(4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23074
2023-11-27
44頁
23.84MB
1、湖州市南潯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千金鎮湖州市南潯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前言PREFACE千金鎮是歷史悠久的水鄉市鎮之一。據清光緒歸安縣志記載:“漢吳王濞鑄錢于銅峴山置庫于此,故名”、“千金市在縣東南六十里,宋為千金墟”,解放初期,分為千金、金城、城塘3個鄉鎮,1956年三鄉合并,統稱為千金鄉,1994年撤鄉建鎮,始稱千金鎮。新時期按照國家、省市統一部署,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會議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州重要講話精神,踐行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編制湖州市南潯區千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2、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對千金鎮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做出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高效能空間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和提升高品質生活的空間政策。01總則-4-規劃期限與范圍規劃期限:20212035年基期年:2020年;近期:2021-2025 年;遠期:2026-2035 年。規劃范圍:千金鎮行政區域范圍,轄10個行政村,全鎮面積約39.89平方公里。-5-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省十五次黨代會和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及黨中央、國務院最新重大決策部署,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湖州3、高水平建設生態文明典范城市的新目標新定位,并按照浙江省“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總要求,深化落實湖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湖州市轄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健全優化鎮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結構,提升千金國土空間品質,實現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科學繪就新時代的千金鎮國土空間保護發展藍圖,為加快建設長三角中央廚房千金平臺提供空間保障。-6-規劃依據1.相關法律、法規、規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年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4、2019年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19年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2009年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17年修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年修訂)浙江省城鄉規劃條例(2010年)浙江省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02年)2.相關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2018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2018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統一規劃體系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戰略導向作用的意見(2018年5、)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2016年)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并監督實施的意見(浙委發【2019】29號)浙江省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技術要點(修訂版)浙江省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分類指南(修訂試行)浙江省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基數轉換及審定辦法(修訂試行)3.相關規劃湖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湖州市轄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湖州市跨鄉鎮土地綜合整治五年行動方案(2023-2027年)湖州市南潯區跨鄉鎮土地綜合整治五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7年)-7-規劃作用規劃是對千金鎮國土空間的保護6、開發、利用、整治修復作出的總體部署與統籌安排,是對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以及相關專項規劃的細化落實,是編制詳細規劃以及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據。02資源本底與基礎-9-國土空間本底湖、漾、林、田是千金鎮千年未變的自然資源本底。山林資源鎮域林地沿水系、道路沿線布置,現狀林地資源面積共計100.49公頃。湖漾資源鎮域內共有排塘港、三里塘、石灰港、陽塔港、洋溪港、草田漾、大家灘漾等河漾水面,現狀河流水面面積共計465.47公頃。農田資源千金鎮內現狀耕地資源380.09公頃,均勻分布在全鎮各區域。生態用地:22.31km農業用地:9.33km建設用地:8.26km國土空間現狀圖7、用地現狀-11-區域層面:千金鎮地處長江三角洲平原的中心位置,距離上海、南京、杭州等經濟中心城市較近,與周邊城市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網絡,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區位條件千金鎮-12-區位條件千金鎮市級層面:千金鎮位于湖州市東南部,距離湖州中心城區25公里,東與善璉鎮交界,北連石淙鎮,西與菱湖鎮相接,南與德清縣的新市鎮、鐘管鎮相連,隨著湖杭高速廊道的貫通,千金鎮的地理位置優越性逐漸凸顯。-13-人口規模2020 年底,全鎮常住人口規模22578人。社會經濟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10.76億元財政收入5306萬元全鎮單位GDP產出效益1.80萬元/畝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7479元03目標策略8、與定位-15-定位愿景立足千金鎮近年來交通條件改善、平臺快速拓展、產業結構優化的發展趨勢,將千金鎮定位為長三角中央廚房、新時代魚米之鄉落實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國土空間控制線,以及相對應的農田保護區、生態保護區、城鎮發展區等用途分區。目標落實-16-構建聚焦中央廚房主題的“產-服-旅”產業生態系統聚焦“預制菜、休閑食品、大健康及乳制品”等門類,建設食品燈塔工廠。打造食品產業服務定制鎮,優化營商環境謀劃技校、人才公園和人才公寓,降低企業用工成本。集聚發展戰略打造食品主題旅游目的地,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謀劃商務酒店、私宴餐廳,提升企業商務接洽便利度推進農旅融合,實現景區全9、域化發展謀劃5大特色養殖片區,導入頭部農企品牌休閑農場,推動景區全域化。發展策略04國土空間保護利用規劃-18-中心城鎮魅力片外圍水鄉田園片商墓村片區服務中心朝陽村片區服務中心東馬干村片區服務中心公共服務核心國土空間結構與布局城鄉發展的重點拓展空間。一核:依托千金鎮區打造集生活、生產、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公共服務核心;三心:分別以商墓村、朝陽村、東馬干村作為片區服務中心形成三心;生態服務和農業產業承載空間。雙軸:依托排塘港形成生態景觀軸及南側高壓廊道形成的綠地景觀帶;兩片:中心城鎮魅力片和外圍水鄉田園片。一核三心雙軸兩片全域空間結構圖 保護利用結構-19-農用地布局嚴格保護耕地:穩妥實施耕地功能10、恢復,推動耕地面積不斷提高;實施高標準農田整治,推動耕地質量穩步提升;開展跨鄉鎮土地綜合整治,推動耕地布局集中連片;持續實施美麗田園建設,推動農田景觀特色彰顯。推動鄉村振興:以村莊評估為基礎,分類施策,差異化引導特色保護、搬遷撤并、城郊融合和集聚建設類村莊發展,提升全域美麗新高度。農業空間規劃圖國土空間結構與布局-20-生態用地布局生態空間規劃圖國土空間結構與布局省級濕地公園一 心一 帶五 脈東西向高壓廊道生態綠帶排塘港、三里塘、沙浦港、陽塔港、洋溪港等水脈省級濕地公園三里塘陽塔港-21-建設用地布局分類引導鄉村發展:明確鄉村分類。構建全域景區,激活鄉村經濟;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現代農村;聚力鄉11、村整治,完善配套設施。加強土地資源管理: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加強農村用地規劃管理;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原則,推行鄉村土地整理;加大村莊整治力度,積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建設空間規劃圖國土空間結構與布局圖 例集聚建設類城郊融合類搬遷撤并類特色保護類村莊建設用地城鎮建設用地-22-三條空間控制線落實 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守牢耕地總量,提升耕地質量。保質保量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確保地區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從嚴管控永農布局調優。落實上級下達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352.45公頃。-23-三條空間控制線落實 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落實省級濕地公園的保護要求,并對12、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的區域進行嚴格保護和管控。千金鎮鎮范圍域涉及生態保護紅線55.69公頃。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24-三條空間控制線落實 嚴格落實城鎮開發邊界以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及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為依據,合理布局城鎮格局形態。堅持框定總量、做優增量、優化存量,嚴格落實城鎮開發邊界,作為本規劃期內允許開展城鎮開發和集中建設的空間。注:報部開發邊界方案-25-三條空間控制線落實 其它重要控制線落實湖州市轄區國士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劃定的其它重要控制線,對糧食安全控制線、生態環境控制線、基礎設施控制線、歷13、史文化保護控制線、城鎮重要控制線、村莊建設邊界等其它重要控制線進行核準落實。糧食安全控制線糧食生產功能區耕地原則上不得占用,對因重大建設項目確需征占的,必須執行先補后占、占補平衡、同質同量”的要求。生態環境控制線重點對鎮域范圍內縣級及以上河道和重點湖泊(原則上水位水域面積4公頃以上劃定水域管理范圍控制線,對于該類水體,嚴禁開展與水域保護、水生態修復無關且不符合水體主導功能定位的建設行為。基礎設施控制線重要基礎設施控制線是指在國士空間規劃中劃定的,對城鎮發展全局有影響的必須控制的城鎮基礎設施用地控制范圍界線。歷史文化保護控制線重要歷史文化資源保護控制線包括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文保點、三普登錄點、歷14、史建筑等保護控制線。城鎮重要控制線落實城市藍線、黃線、橙線、紫線、道路紅線和工業用地控制線等城鎮重要控制線,嚴格控制城鎮空間內重要河湖水系、重要基礎設施、重點公共服務設施、歷史文化資源、重要城市道路和工業用地邊界范圍。村莊建設邊界沿路、河流、綠化等具有明顯隔離作用的標志物或村界為范圍邊界,避讓優質耕地地質災害易發區等不宜建設的區域,與現有村莊連片劃定,優先保障中心村建設嚴格控制村莊建設邊界規模。-26-鎮村體系規劃構建“一個中心鎮區三個中心村若干一般村”的網絡化城鄉體系。等級名稱數量中心鎮區千金鎮區1個中心村朝陽村、東馬干村、商墓村3個一般村南窯橋村、千金村、金城村、里浩村、石橋村、西馬干村、15、東驛達村7個千金鎮城鄉規模等級體系一覽表圖 例中心鎮區中心村一般村05支撐保障體系規劃-28-綜合交通規劃以打造湖州市區重要門戶節點為指引,構建“便捷高效、內優外暢”的鎮域交通網絡,建立促進城鄉一體化的交通服務體系。水運充分發揮水運優勢,加快內河航道建設,重點推進菱新線航道(六級航道)整治提升,完善內河港口等服務設施,積極發展集裝箱運輸,構建“高效通達”的水運網。公路加快湖杭高速公路建設,謀劃“三縱四橫”的公路網絡。提升千金與湖州中心城區、南潯城區、德清城區的交通聯系。三縱:湖杭高速公路、北莊路及中央大道;四橫:千善線、向陽路、菱新公路(橫向)及高速連接線。鎮村道路規劃加強鎮村之間的聯系,改造16、優化各級公路,以進一步改善城鎮交通條件,構建促進鎮村一體化的鎮村道路格局。-29-綜合交通規劃交通設施規劃圖慢行交通體系以慢行空間、環境的品質提升為主要落腳點,落實城鎮發展目標。依托菱新公路、中央大道等城鎮干道的非機動車道,以及排塘港、三里塘等重要河道兩側的綠道空間,建設休閑慢行體系,注重慢行體驗,完善慢行設施。-30-公共服務設施和生活圈規劃秉承“以人為本、注重公平”的原則,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設施質量和服務水平,實現公共服務設施的均衡分布和充分利用。加大公共文化設施供給構建完善城鄉教育體系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優化醫療衛生設施布局提升社會福利設施質量學有所教文化惠民體有康健病有良醫老有頤養至217、035年,完善綜合文化設施建設,形成“鎮文體中心村文化站”兩級文化設施。至2035年,完善鎮級和村級教育設施供給,基本實現千金鎮區基礎教育設施全覆蓋。至2035年,加強室外體育設施、健身場地建設,實現行政村級體育健身設施全覆蓋。至2035年,加快鎮村醫療網絡一體化建設,形成“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兩級醫療網絡。至2035年,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31-公共服務設施和生活圈規劃15分鐘社區生活圈5-10分鐘社區生活圈鄉村生活圈配置村委會、社區衛生服務站、老年活動室、文化活動室、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設施。城鎮社區生活圈:構建“15分鐘、510分鐘”兩個社18、區生活圈層級。15分鐘層級:配置面向全體城鎮居民、內容豐富、規模適宜的各類服務要素,包括文體、教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和商業服務等設施。510分鐘層級:配置城鎮居民日常使用,特別是面向老人、兒童的各種服務要素。鄉村社區生活圈:構建鄉村生活圈。-32-市政基礎設施規劃給水:強化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加大水源保護力度,完善區域供水網絡,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加快鎮、村供水管網設施建設,提高供水安全性。加快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合理分配資源,提升設施質量和服務水平,構建高效實用、綠色智能、安全可靠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排水:確保水環境總體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確定污水分區,提高污水設施處理能力;完善雨水排放系統,19、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能源:多措并舉節能減排,建立低碳能源體系;嚴格保護西氣東輸、華東特高壓走廊等能源設施廊道;合理布局鎮域電力設施,強化農村電網整治;優化燃氣設施布局,積極推動燃氣管網向村莊延伸。通信:對標未來村莊、未來社區建設標準,完善現代化通信設施布局,構建智慧服務體系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實施千兆光纖工程,提升智慧服務能力。-33-鎮域安全體系規劃加強鎮域防災減災,提高韌性城鄉建設水平健全監測預警體系,提高鎮域公共安全水平完善綜合應急體系,提高鎮域應急救災水平構建智慧服務體系,提高城鎮域智能運行能力落實上位規劃相關要求,對防洪排澇、消防、人防以及防災減災等各類設施進行排查和完善,建立安全20、韌性的防災減災體系。06魅力彰顯與整治修復-35-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加強對歷史文化資源的系統性保護,構建“傳統村落不可移動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層次體系。物質文化遺產浙江省傳統村落商墓村東馬干村不可移動文物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保護村莊原有格局和歷史風貌,對村落中的建筑進行分類整治和保護,保護村內的古橋、駁岸、街巷、古樹名木等歷史環境要素,加強傳統文化傳承。(1)文物保護單位應當劃定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以各級人民政府公布的為準。(2)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一切修繕和新的建設行為均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執行。(3)21、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其他建設工程。在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建設工程,不得破壞文物保護單位的歷史風貌。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千金剪紙千金越劇千金滾龍燈舞千金唱曲(1)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多元展示格局。(2)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場館建設。(3)創建富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旅游景區。(4)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運作體系。保護框架保護內容保護要求-36-歷史文化展示利用千金鎮位于上位規劃確定的南部水鄉古鎮文化保護區內,結合規劃路網和水系,打造“一帶、三廊、多點”的全域歷史文化展示網絡。菱新線古鎮文化展示帶一帶傳統村落、文物保護單位等多個文化資源點多點以三里塘、排塘港和漾溪22、為主形成的水鄉文化展示廊三廊特色文化展示利用規劃圖-37-國土空間整治修復農業空間綜合整治修復 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針對糧食功能區等重點區域,通過農用地綜合整治促進基本農田保護區內耕地集中連片,積極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完善農田泵站溝渠、土地平整、機耕道路工程建設,完善設施糧田和設施菜田的灌溉、排水和降漬能力,全面提高農用地基本生產功能。耕地功能恢復工程實施耕地功能恢復,推進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整治。不斷提升耕地質量,保護糧食安全底線。建設用地復墾工程加強農村居民點集中集聚發展,推進生態敏感區、存在安全風險隱患地區以及零星破舊的村莊建設用地復墾。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工程通過23、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進一步優化耕地布局,結合千金鎮耕地資源分布,在千金鎮內推進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工程。-38-國土空間整治修復生態空間綜合整治修復 水體綜合整治與濕地生態修復加強鎮域內水體水生態修復,將排塘港、三里塘作為水環境和水生態重點修復區,打造田園水鄉水生態修復樣本。強化鎮域內濕地修復與保護,對千金省級濕地公園,進一步強化管理措施,確保濕地修復與保護工程取得實質性進展。林地整治修復遵循人工植綠和自然修復相結合的思路,因地制宜推進村鎮道路及河岸線森林建設。因地制宜推動新增造林與原有綠地連通成片,構建連片的綠色生態網絡。土壤污染修復治理推進重點污染地塊土壤修復。按照“誰污染,誰治24、理”原則,明確治理、修復的責任主體和要求。-39-國土空間整治修復城鎮低效空間綜合整治修復 城鎮低效用地整治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用地集約”的原則,針對城鎮空間內低效用地通過拆除重建、綜合整治和拆整結合等方式實施城市有機更新,切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重點整治老街沿線、金菱路以東地塊,提升鎮區空間品質。低效工業用地整治積極引導城鎮低效工業用地再開發,以“三改一拆”、“騰籠換鳥”為抓手,開展舊廠連片改造,整治“低小散”、“臟亂差”企業,引導小微企業入園,促進集中布局、集約用地。重點對菱新公路與金菱路交叉口南側的現狀工業地塊進行整治提升。07詳細單元劃分與控制-41-單元劃分方案劃分“千金城鎮、東25、馬干片區、朝陽片區”三大單元,明確一般城鎮、水鄉特色保護兩大單元分類核心引領市轄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下位銜接單元詳細規劃上位規劃傳導內容的落實本級規劃落實約束性指標主導功能重要控制線重大設施劃定一個城鎮單元、兩個鄉村單元-42-單元管控傳導對每類單元的功能定位、規劃人口、單元面積、建設用地面積、重要公共服務設施配建標準、重要基礎設施配建標準、紫線、藍線、綠線、黃線、橙線、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進行管控。單元類型單元名稱單元面積功能定位城鎮單元千金城鎮單元5.16平方公里居住生活、公共服務、生產研發(中央廚房產業平臺)鄉村單元東馬干片區單元20.14平方公里農業生產、鄉村體驗朝陽片區單元14.59平方公里農業生產、工業化養殖千金鎮詳細單元劃分一覽表08實施保障措施-44-規劃實施保障措施規劃分期實施,加快數據規范化應用加強規劃傳導,加強規劃動態評估加強規劃實施監督,完善規劃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