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吳興城區兩鎮七街道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稿)(4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23078
2023-11-27
48頁
13.41MB
1、草案公示湖州市吳興城區(兩鎮七街道)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前言吳興為湖州古稱,三國置吳興郡,包括今湖州一帶,取“吳國興盛”之意。吳興是絲綢文化發源地,錢山漾遺址出土了4000多年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蠶絲織物,2015年被命名為“世界絲綢之源”;吳興是茶文化發源地,茶圣陸羽在此著寫茶經;吳興是溇港文化發源地,2016年太湖溇港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吳興是書畫之源,曾哺育和吸引了曹不興、王羲之、顏真卿、蘇東坡、趙孟頫等一大批書畫大家;吳興是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第二批試點地區之一。吳興城區包括了愛山街道、月河街道、朝陽街道、飛英街道、龍泉街道、環渚街道、湖東街道、八里2、店鎮、織里鎮和高新區,近幾年吳興城區全面投身“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奮力在綠色低碳共富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州建設中打頭陣、挑重擔,率先吹響了“新青年城市”建設的號角,勇當新城建設開路先鋒。為此,本次吳興城區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應充分重視吳興城區在湖州中心城區的戰略意義與歷史使命,對吳興城區開展新一輪戰略謀劃與規劃落地,切實解決地區現實發展問題。放眼未來,吳興城區應立足自身發展基礎,發揮區位價值,融入長三角發展格局,明確發展目標,優化空間布局,引領湖州高質量發展,打造湖州活力高地。一、吳興城區概況行政區劃吳興城區位于湖州市中心位置,下轄2個鎮(織里鎮、八里店鎮)、7個街道(月河街3、道、朝陽街道、愛山街道、飛英街道、龍泉街道、環渚街道、湖東街道),總面積251平方公里。人口規模2020年底,常住人口規模61.63萬人。經濟發展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52.75億元,位列全市第一人均GDP16.76萬元,位列全市第一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為3.0:45.4:51.6區位條件兩廊一圈交匯的核心區、長三角地區的重要功能節點湖州中心城區核心板塊、是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吳興城區作為湖州市兩廊一圈(寧杭生態科創走廊、滬湖區域科創走廊、環太湖科創圈)核心區域,與杭州、上海和環太湖地區緊密合作對接,是長三角創新高質量發展格局中的重要功能節點。空間本底范圍內的林地呈點狀散布在水系農田之間,現4、狀面積共計993公頃。區域范圍內港漾密布,現狀面積共計7670公頃。境內現狀耕地資源4295公頃,主要分布在南太湖沿岸一帶。林地資源河漾資源耕地資源4%30%17%建設現狀城區范圍內建設用地面積10382.60公頃,國土開發強度達41.3%。生態用地農用地建設用地36%23%41%二、規劃總則指導思想與原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省十五次黨代會和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及黨中央、國務院最新重大決策部署,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生態優先、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水平治理,助力湖州5、建設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和打造吳興新青年城市的目標定位,統籌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與修復,全面提高國土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加快創造以共同富裕為基礎的幸福生活。規劃依據與作用規劃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訂)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年修訂)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修訂)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2019年修訂)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19年修訂)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訂)7.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2009年修訂)8.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17年修訂)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國令第743號10.歷史6、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年修訂)11.浙江省土地管理條例(2021年)12.浙江省城鄉規劃條例(2010年)13.浙江省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02年)14.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相關法律、法規、規章15.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16.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2018年)17.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2018年)18.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統一規劃體系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戰略導向作用的意見(2018年)19.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7、(2016年)20.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21.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并監督實施的意見(浙委發【2019】29號)22.浙江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技術要點(2023.2修訂版)23.浙江省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分類指南(修訂試行)24.浙江省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基數轉換及審定辦法(修訂試行)25.浙江省自然資源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浙自然資廳函【2022】1544號)26.其他相關政策文件。相關政策文件27.湖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8.湖州市轄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8、)29.湖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遠景目標綱要30.吳興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遠景目標綱要31.其他相關規劃。相關規劃成果規劃依據與作用規劃作用本規劃一經批準應當作為吳興城區各鄉鎮(街道)控制性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和專項規劃等下位規劃的編制依據。下位規劃應當落實本規劃明確的總體發展目標、空間布局和公共空間及各項設施安排等,并深化落實各項指標和重要控制線。下位規劃應在符合本規劃確定的分單元用地規模和結構、功能布局、建筑總量、空間形態等要求的基礎上進行深化,如對上述內容進行跨單元平衡的,需同步編制平衡方案。下位規劃應當優先保障公共空間、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落9、地,在滿足配置標準的前提下,可對具體用地布局和建設規模進行深化。范圍期限規劃范圍:兩個層次規劃期限:2021-2035年基期年:2020年近期:2021-2025年遠期:2026-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九個鄉鎮(街道)國土面積:251.28平方公里涉及愛山街道、月河街道、朝陽街道、飛英街道、龍泉街道、環渚街道、湖東街道,以及八里店鎮和織里鎮。中心城區(吳興城區)管控范圍:154.88平方公里定位愿景在生態文明引領下,高質量建設享有國際美譽度、藍綠交織、古今輝映、湖城共融、和諧幸福的湖城東部花園城和綠色低碳、產城融合、創新創業示范區,成為可全域“在吳興看見美麗中國”的魅力吳興畫卷。老城10、區(7街道):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城市商貿中心八里店鎮:融滬新樞紐、產城融合新青年城市織里鎮:中國國際童裝之都、太湖南岸創業新城高新區:世界級大湖區中的智造創谷、農業硅谷發展目標國際化新青年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典范太湖港魅力城市人口規模與城鎮化水平2025年2035年吳興城區常住人口規模65萬人服務人口規模80-100萬人城鎮化率達78%吳興城區常住人口規模75萬人服務人口規模100-120萬人城鎮化率達88%吳興城區三、發展戰略區域協同戰略深度融入區域 環湖協同發展精明增長戰略預留發展空間 梯度壓縮指標創新示范戰略打造重大平臺 建設新青年城市集聚發展戰略高端要素集聚 做強公共中脊品質提升戰略推動11、有機更新 完善公共服務四、國土空間底線與布局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守牢耕地總量,提升耕地質量。保質保量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確保地區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嚴格永久基本農田補劃,從嚴管控永農布局調優。劃定永久基本農田36.36平方公里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落實濕地公園、飲用水源保護區等納入生態保護紅線,進行嚴格管控、分級保護。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劃定生態保護紅線1.60平方公里嚴格落實城鎮開發邊界以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及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為依據,保持城鎮形態格局基本完整合理。堅持框定總量、做優增量12、優化存量,嚴格落實城鎮開發邊界,作為本規劃期內允許開展城鎮開發和集中建設的空間。新增各類城鎮建設項目原則上布局在城鎮開發邊界內,實現集聚高效發展。劃定城鎮開發邊界90.86平方公里國土空間格局“一帶兩廊、十字中脊、三心多點、四區聯動”一帶:沿南太湖形成濱湖溇港文旅風情帶;兩廊:沿西山漾形成中央活力公園廊道,沿織東潯西形成生態田園廊道;十字中脊:規劃形成橫向公共服務中脊、縱向城市能級跨越中脊;三心:分別為老城商貿中心、吳興新城服務中心、織里服務中心;多點:依托現狀集鎮形成片區服務中心;四區:分別為老城生活休閑商貿區、吳興城區宜居宜業融合區、南部鄉村振興產業區和溇港圩田現代農業區。農用地布局打造13、“一帶兩園三片”的農業發展格局一帶:濱湖溇港圩田帶,重點打造濱湖風情休閑農業,稻蟹、稻漁綜合種養及萬畝蔬菜產業帶;兩園:吳興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南太湖省級現代農業園區;三片:溇港圩田產業片、水鄉田園產業片和休閑農業示范片。生態用地布局構建“兩廊多脈多節點”生態空間格局兩廊:織里東-南潯西生態田園廊道、西山漾中央活力公園廊道;多脈:長兜港、大錢港、頔塘、北橫塘、南橫塘、幻溇、羅溇等重要水系;多節點:為區域內重要湖漾、山體等要素形成的生態節點。建設用地布局做大城區、做特集鎮、做優中心村引導建設空間向七大功能區集聚三核:老城商貿服務核、吳興綜合服務核、織里綜合服務核;多心:規劃形成多個片區服務中心14、集鎮中心;七區:老城生活休閑商貿區、吳興品質生活區、織里品質生活區、物流裝備產業區、現代智造產業區、戴山產城融合區和織東產城融合區。鎮村體系規劃完善“三級”村莊等級結構按照村莊現狀規模、發展潛力、區位條件等因素,將鎮村分為“城區中心村一般村”三級,進行分級指導,構建“3-3-30”的鎮村分級體系,有序引導農村人口和產業向中心村和城鎮集聚,推動村莊建設用地減量化。圖例中心村一般村老城中心吳興中心織里中心幻溇村陸家灣村軋村村鎮村體系規劃引導“五類”村莊分類體系結合村莊發展現狀、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等,因地制宜將村莊分為集聚建設類、特色保護類、城郊融合類、搬遷撤并類和整治提升類五種村莊類型,分類引導15、村莊單元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統籌村莊產業發展、建設用地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圖例集聚建設類特色保護類城郊融合類搬遷撤并類整治提升類五、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道路骨架網建成“兩橫兩縱”快速路網+“兩橫三縱”結構性主干路的道路骨架網。快速路:兩橫(中興大道、湖潯大道);兩縱(三環東路、織中快速路)結構性主干路:三橫(三環北路、吳興大道、老G318);兩縱(湖山大道、三新公路)航道港口客運系統形成“高速鐵路+城際軌道+公路客運”互補的客運系統高速鐵路:依托湖州東站,實現滬蘇湖鐵路、湖州-杭州西高鐵貫通運營。城際軌道:建設橋南站、八里店站、織里站三個城際軌道站,建成如通蘇湖、湖德城際軌道。16、公路客運:形成湖州東客運站、織里客運站、童裝城客運站、湖州東站客運站等4個公路客運站。搭建水上快速通道,打造“公水”聯運港口示范區航道:東宗線北延,打通太湖航線,形成“一橫兩縱”干線航道。港口:“公水”多式聯運港口,集海關監管、物流倉儲為一體的現代化多式聯運港口示范區。六、公共服務體系便捷高效打造25個城鎮社區生活圈5個鄉村社區生活圈25個城鎮社區生活圈(15分鐘)5個鄉村社區生活圈(鄉集鎮層級)構建完善鎮級(街道)、鄉集鎮、村級(社區)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銜接湖州市轄區國土空間規劃公共中心體系,在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區域級/市級、區級公共服務設施的基礎上,構建完善街道(鎮級)、片區(集鎮)、社17、區(村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按照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導則要求打造城鎮社區生活圈和鄉村社區生活圈。老城區公共服務中心織里公共服務中心東部新城公共服務中心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社會福利至2035年,結合教育設施布點專項規劃,按照均衡原則,規劃布局初中18所,小學35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其中規劃新增6所初中、11所小學。至2035年,加快中心城區醫療衛生建設,基本形成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三級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按照生活圈要求和標準分級配置文化活動設施,至2035年,規劃城區文化設施6處,其中規劃新增2處。至2035年,加強室外體育設施、健身場地建設,加強城鄉綠道建設18、,努力實現鄉村地區體育設施全覆蓋。至2035年,規劃城區社會福利設施7處,其中規劃新增3處,完善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七、基礎支撐體系安全韌性完善城鄉一體化供水體系,提高供水安全性強化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加大水源保護力度完善區域供水網絡,實現城區供水一體化加快給水設施建設,提高供水能力及安全性加快排水設施建設,提升民生服務水平確保水環境總體安全的前提下,增加納污水體的環境容量合理布局污水處理廠,提高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合理設置雨水管徑,應對極端天氣變化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步伐優化城區能源設施,夯實能源安全體系多措并舉節能減排,建立低碳能源體系提高生態碳匯能力19、,踐行生態文明優化城區能源設施廊道,節約集約利用空間合理布局城區電力設施,提高設施的利用率完善城區燃氣設施,打造資源循環體系推進信息化建設,打造智慧城區構建智慧服務體系,提高城市智能運行能力推進智慧城區建設,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實施千兆光纖工程,提升信息交流速度提高現代防災減災能力,打造安全韌性城區健全綜合防災體系,保障城區安全整治完善防洪設施,提升城區防洪能力完善城區消防體系,提高城區的消防水平加強人防設施建設,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落實城區的防疫要求,合理布局防疫設施健全監測預警體系,提高城市公共安全水平建設綜合應急體系,提高城市應急救災水平明確危險源控制細則,減少危險發生的頻率八、城市文化特20、色魅力彰顯構建吳興城區歷史文化保護格局構建“一城一溇、兩街多點”的歷史文化保護格局湖州歷史文化名城一城太湖溇港一溇小西街歷史文化街區、衣裳街歷史文化街區兩街義皋村、潞村村、移沿山村等多處傳統村落頔塘、飛英塔、潮音橋、錢業會館等多處不可移動文物多點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圖加強吳興城區歷史文化要素的保護積極傳承世界遺產加強對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太湖溇港及其周邊環境的整體性、原真性保護。全面保護歷史城區保護湖州“群山西迤、運河綿長、雙溪夾流、山水相映”的城市傳統空間格局。重點保護歷史城區內歷史街巷、河道、重要景觀視線通廊,積極搶救保護子城城墻遺址、羅城清源門水門遺址等展示傳統格局和府城規制的文物21、古跡。嚴格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嚴格保護小西街、衣裳街歷史文化街區臨街、臨河建筑立面,建筑風貌特色,延續江南水鄉典型的街景風貌特征。保護街區內的文保單位、歷史建筑、歷史街巷以及各項歷史環境要素,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歷史文化內涵。加強吳興城區歷史文化要素的保護維護傳統村落特色風貌重點保護義皋中國傳統村落以及東橋村、伍浦村、潞村村、移沿山村4個浙江省傳統村落。保護與挖掘村莊歷史文化價值與傳統文化特色,保護村落與周邊農田、水系、山體緊密結合的整體空間格局與建筑肌理。重點保護不可移動文物與歷史建筑重點保護已公布的各級不可移動文物和歷史建筑,并積極逐批挖掘公布新的不可移動文物和歷史建筑。通過劃定保護范圍和建設22、控制地帶,進行嚴格保護。充分挖掘工業遺產與歷史環境要素保護與生產和建設活動相關的各項重要工業遺產,充分發揮其使用價值。系統保護傳統駁岸、河埠頭、古橋、牌坊、古井、古樹名木等重要歷史環境要素。積極發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極發掘、整理和保護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扶持中華老字號和湖州老字號企業的傳統技藝。構建吳興城區文化魅力體系塑造多元城市風貌,構建五大景觀風貌片區菰城核心風貌區:打造文化里的精神傳承,彰顯老城文化風貌長東都市風貌區:打造湖光里的都市封面,展示城市能級風貌吳興新城風貌區:打造山水間的詩意棲居,凸顯新城江南風貌織里產城風貌區:打造集群化的童裝世界,展現產城融合風貌太湖田園23、風貌區:打造閑暇中的田園水鄉,傳承溇港農耕風貌南郊自然風貌區:打造典藏中的文化名勝,營造山水自然風貌太湖田園風貌區菰城核心風貌區吳興新城風貌區南郊自然風貌區織里產城風貌區長東都市風貌片搭建吳興都市發展骨架搭建“雙脊、三心“的城市發展骨架城市活力中脊:依托軌道交通和快速路體系,將各類商業、商務、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園、綠廊等開敞空間串聯拉接,打造未來世界級的活力中脊。山水時空中脊:縱向中脊串聯古之園野、今之老城與未來新域,使中脊的服務功能覆蓋三片。風貌縱括古今,活力貫穿南北。營造雅青淡彩城市色彩分區管控,各具主題古鎮歷史文化色彩區:吳興老城的小西街、衣裳街老城風貌色彩控制區:吳興老城周邊片區現24、代都市生活色彩區:現代都市建成區,包括居住、商業服務、公共服務等片區織里童話世界色彩區:織里童裝小鎮片區生產生活建筑改造現代產業生產色彩區:織里片區新建產業組團都市園野景觀色彩區:西山漾城市綠廊農業空間綜合整治修復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九、國土空間整治修復針對糧食功能區等重點區域,通過農用地綜合整治促進基本農田保護區內耕地集中連片,積極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完善農田泵站溝渠、土地平整、機耕道路工程建設,完善設施糧田和設施菜田的灌溉、排水和降漬能力,全面提高農用地基本生產功能。耕地功能恢復工程實施耕地功能恢復,推進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整治。不斷提升耕地質量,保護糧食安全底線。農業空25、間綜合整治修復建設用地復墾工程加強農村居民點集中集聚發展,推進生態敏感區、存在安全風險隱患地區以及零星破舊的村莊建設用地復墾。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工程通過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進一步優化耕地布局,計劃在大溇村、許溇村、雙豐村等19個行政村內打造至少12個“百千萬畝方”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工程。生態空間綜合整治修復水體綜合整治與修復工程重點對溇港、西山漾、松溪漾等河漾水面進行綜合整治,實施“十漾連珠”水生態修復工程。同時對現狀坑塘、溝渠水系等小微濕地進行梳理、生態修復。廢棄礦山與破損山體修復工程礦山開采對山體和植被破壞較為嚴重,野生動植物自然棲息地受損,滑坡、山洪等災害和塌陷事故時有26、發生,治理內容以生態修復和污染治理為主。按照保護優先、防治結合,景觀再現、功能恢復,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重點推進烏山廢棄礦坑整治修復和盤活利用,打造特色文旅項目。城鎮低效空間綜合整治修復城鎮低效用地整治重點盤活城鎮閑置用地,積極推進舊商業區改造、穩步推進舊住宅區改造,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城鎮功能,保障民生福利,提升環境品質。低效工業用地整治重點整治織里、八里店等城鎮內“低小散”、“臟亂差”產業,通過“功能置換+拆除重建+土地整備”三大模式聯動更新,重煥城鎮街區活力。按照疏堵結合、因地制宜的原則,靈活運用騰、退、換、引、聚等方式,引導村莊內小微企業入園,促進村鎮產業集中布局、集約用地。十、詳27、細單元劃分與控制單元劃分方案形成“12+5”單元體系格局按照全域覆蓋、邊界閉合、上下貫穿、編管協同四大原則,科學合理劃定詳細規劃單元。包括城鎮開發邊界內控制性詳細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外“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兩類。單元類型數量(個)單元名稱城鎮單元12長東南單元、市北單元、老城單元、常溪單元、湖東單元、戴山單元、西山漾單元、前村單元、戴東單元、織西單元、振興單元、利濟單元村莊單元5東橋片區單元、幻溇片區單元、漾西片區單元、軋村片區單元、湖州東站片區單元單元管控引導城鎮單元控制引導010203落實上位國土空間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主要內容及相關控制線明確發展目標、功能定位與空間結構土地使用性質及其兼28、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040506開發強度,包括容積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綠地率等用地指標公共服務設施及生活圈相關配套要求城市“六線”及其控制要求07交通體系、交通組織及相關交通設施08市政防災等基礎設施與公共安全設施的配套要求09城市片區設計和城市街區(地塊)設計要求10地下空間(人防)規劃要求城鎮單元控規可按照“單元-街區”兩個層次對城鎮空間進行控制,地塊控制應納入街區統一管控。城鎮單元控規應當符合上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落實相關專項規劃涉及空間布局與利用的主要內容和國土空間設計。單元管控引導010203落實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主要內容、約束性指標和控制線根據村莊實際進行分類引導明確村莊發展29、目標與定位040506明確用地布局,協調生態用地、農業用地的保護利用,優化空間布局合理確定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規模及空間布局完善提升,優化布局各類公共服務設施與基礎設施布局07銜接并納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相關要求08指引鄉村設計,加強鄉村歷史文化傳承,落實鄉村景觀風貌保護要求村莊單元控制引導村莊規劃單元由一個或若干個村莊組成一個規劃單元。村莊規劃應當符合上位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落實市縣域層面國土空間總體設計指引。十一、構建實施傳導體系強化規劃傳導建立上下貫通、橫向協同的規劃傳導機制。詳細規劃應遵循總體規劃的要求,在單元邊界、類型、編碼、約束性指標、空間控制線、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30、施上與總體規劃保持銜接一致,不得違背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構建管理體系以國土空間數字化平臺為支撐,圍繞空間規劃的全生命周期,建立“調查-編制 實施-監督-評估”的閉環管理體系。通過用途管制,明確空間功能導向、確定空間準入標準、制定空間管制措施。落實動態評估開展“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評估結果作為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與修改、底線管控和政策制定等提供依據。建立規劃動態調整完善機制,合理修正國土空間規劃指標體系的分階段安排。加強監測預警推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動態監測、空間控制線監測預警,建立健全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現狀動態監測預警和實施監管機制。推進數字改革加強具體場景的規范化應用及有關基礎數據變動的及時動態反饋更新,形成鄉鎮級規劃數據庫,作為詳細規劃、村莊規劃編制和審批的基礎和依據。推動規劃實施以土地綜合整治推動規劃實施,以整治片區實施方案為抓手,落實國土空間規劃意圖,實現國土空間布局優化。對國土空間的分期實施做出統籌安排,提出分期實施目標和重點任務,明確分期約束性指標、管控邊界和管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