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解決方案(2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25655
2023-11-29
24頁
1.74MB
1、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解決方案目 錄1系統介紹31.1概要31.2食品安全問題41.3食品安全追溯的概念41.4追溯系統的建設目標51.5可追溯的意義52系統設計72.1可追溯流程72.2技術原理72.3系統架構93系統組成113.1系統功能模塊圖113.2系統功能特點123.3系統功能介紹133.3.1采購管理133.3.2種植管理143.3.3生產管理163.3.4儲藏管理183.3.5物流管理183.3.6銷售管理193.3.7基礎信息管理203.3.8統計管理213.3.9追溯管理221 系統介紹 1.1 概要 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食用安全和身體健康。解2、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需要從源頭開始抓好、抓實農產品安全監管工作。通過建立從產地到市場的全程質量控制系統和追溯制度,對農產品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檢測、包裝盒標識等關鍵環節進行監督管理,提高廣大生產者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切實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朗潤誠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采用物聯網技術,集成條碼、二維碼及RFID無線射頻技術,針對農產品從生長到銷售各環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數據進行及時采集上傳,為消費者提供及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查詢服務,為農牧部門提供有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機制和手段。“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隨著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發生,生產者、消費者和政府對食品質量與安全問題3、高度關注,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實施“從地頭到餐桌”全程質量安全控制,有利于改善生產者和消費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完善食品監管體系,維護國家食品安全及信譽。 1.2 食品安全問題 “從地頭到餐桌”,產品生產、加工、物流環節很多,沒有實現有效監控。 1.3 食品安全追溯的概念 食品質量安全追溯及物流信息管理,貫穿從生產、加工包裝、流通,直到銷售全過程中,切實保障消費者對農產品種植、加工運輸等過程相關信息的知情權,進一步提交對食品物流系統的監管和食品品牌的建設。其目的是在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時,能夠快速有效地查詢到出問題的原料或加工環節,必要時進行產品召回,實施有針對性的懲罰措施,由此來提高產品質量水平4、。 1.4 追溯系統的建設目標 1. 建設滿足客戶當前需求的農產品溯源系統,實現農產品從生長到銷售全過程信息的真實記錄;2. 采用條碼、二維碼及RFID技術,在生產階段為農產品基于每一個獨立銷售單位設定專有身份標識,并以此標識作為該產品的全生命周期身份證明;3. 根據客戶需求,定義追溯深度,可以定義到生產的最開始環節到加工、儲運、銷售的各環節,即實現“從地頭到餐桌”的追溯。4. 系統提供基于互聯網的產品追溯查詢系統,用戶可以通過電腦,也可以通過手機對相關產品進行溯源查詢。1.5 可追溯的意義 (1) 通過對生產、加工、倉儲、運輸、零售等環節的監控,能夠有效防止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 (2) 追溯5、“新”生活 i. 消費者只需在終端機上掃描一下產品的條碼,即可查詢產品的品種、產地、生產情況等信息。 ii. l 小小條碼看到產品的一生。貼上條碼就相當于給產品配上了“身份證”,可以使產品的來龍去脈一清二楚,讓市民放心消費。 iii. l 采用條碼系統,可以實現信息流和實物流快速準確地無縫鏈接。 (3) 產品追溯管理的好處 i. l 為產品召回機制提供可靠的信息平臺。 ii. l 加強市場的管理與控制。 iii. l 提高產品物流信息采集誤讀的準確性,避免人工的工作失誤。 iv. l 加強生產現場管理,提供可視化手段,動態反映生產進程。 v. l 有利于打造快速、高效的物流系統。 vi. l 6、實現物流管理信息化和人員配備最優化。 vii. l 提供各類生產、倉儲報表,為管理決策提供更有價值、更具時效性的分析數據。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查詢流程圖)2 系統設計 2.1 可追溯流程 2.2 技術原理幼苗期: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與農業溫室智能環境監控系統深度集成,在溫室內農作物長出幼苗后,在溫室內選擇有代表性的農作物(不低于3株),將電子標簽掛在農作物幼苗上,并在溫室內安裝無線RFID讀寫設備,農業溫室智能環境監控系統會定期(如每隔一周)將采集的環境數據通過RFID讀寫設備保存到電子標簽中;生長期:當操作員通過農業溫室監控系統給農作物進行施肥、噴灑農藥、灌溉操作時,系統會自動記錄操作7、信息,并將該信息通過RFID讀寫設備主動發送給電子標簽進行保存,同時系統主持由于線下作業的手動錄入;初加工:當農作物結果并成熟以后,操作員會對其進行初加工,加工人員通過RFID掃描設備自動記錄下初加工的時間及操作人,保存到RFID電子標簽中;檢測農藥殘留:進行初加工完畢后,檢測人員會對蔬菜作物進行相應的農藥殘留檢測(某批次隨機抽樣檢測),檢測后,檢測員會把檢測信息保存到該系統;物流信息:當進行農作物蔬菜運送時,需要將RFID標簽進行收回,并重置信息(重復使用),系統自動生成二維碼,通過打印機打印后貼在該溫室批次的農作物上,系統生成二維碼的同時,自動將記錄的生長環境數據、檢測農藥殘留信息、初加工8、信息與該二維碼自動綁定,物流信息系統管理員可以手工維護物流時間,同時也可以使用手機終端應用或掃描槍實現物流開始時間及達到時間的采集;消費者掃描:生成的條碼或者二維碼被貼于蔬菜的包裝,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直接掃描二維碼程序(通用)或者在官方網站數據產品身份識別碼,就會會顯示該蔬菜的詳細追溯信息,包括生長、生產、物流及銷售等。2.3 系統架構 系統架構說明:(1) 本系統采用J2EE架構開發,主要由數據庫服務平臺和應用服務平臺組成,部署在互聯網環境中;建議托管到諸如聯通等運營商提供的專業IDC機房中,已確保服務器及網絡環境的穩定;(2) 追溯系統中所需要追溯的農產品,由農產品生產基地或者9、分散的農戶進行種植、生產和包裝,并將需要追溯的信息通過客戶端錄入到系統中,并通過專業的二維碼、條碼標簽打印機,生成農產品追溯識別身份證明,貼在農產品包裝上,如下圖示意:(3) 配套的物流公司、分銷商以及超市和農產品賣場通過各自的客戶端電腦訪問追溯系統,對自己所負責的農產品所涉及的追溯信息進行記錄和管理;(4) 消費者以及有需要的相關人員,可以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對該農產品的種植、生產、運輸和銷售信息進行追溯查詢;(5) 當地農業部門,負責對整個溯源過程進行監控和管理,確保所需要追溯的每個環節都能夠認真落實到位。3 系統組成 3.1 系統功能模塊圖產品可追溯系統由以下幾個子模塊組成: (1)可追溯10、信息管理部分 (2)數據統計及追溯管理3.2 系統功能特點中移物聯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具有以下特點:(1) 全生命周期信息可追溯系統覆蓋農產品從選種到消費菜籃子的全部環節,實現全生命周期信息可追溯;(2) 靈活定義農產品追溯的深度和廣度可以根據不同作物類型以及當地追溯的實際需要來定義追溯需要的環節以及每個環節信息的詳細程度;如: 可以根據需要只追溯種植環節和運輸環節,不需要儲藏和銷售環節 可以根據只追溯種植環節的種子類型,不需要追溯施肥和病蟲害方面信息的追溯等;(3) 采用多重農產品身份識別技術本系統可以靈活的定義農產品的身份標簽格式,既可以選用條碼,也可以選用二維碼或者條碼+二維碼的方式11、來標識農產品。如,我們用二維碼作為追溯查詢的身份標識,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直接查詢和追溯該農產品;同時用條碼作為各環節登記和管理該農產品的身份識別碼,各環節管理人員可以方便的通過條碼掃描來登記和管理該農產品。如下圖所示:當然,我們也可以根據需要,引入RFID技術進行自動的農產品身份識別登記和管理。(4) 可無縫集成智能溫室環境監控系統對于農產品特別是溫室農產品的種植來說,溫室的環境將直接決定了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中移物聯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可以無縫集成中移物聯網智能環境監控系統,實時采集和記錄農產品生長過程的詳細環境數據,作為追溯信息的一部分。同時,可以讓農業局相關監管人員實時調取12、各種植基地的視頻監控數據,使之成為質量安全追溯監管的一個有效手段。3.3 系統功能介紹3.3.1 采購管理本模塊主要包括:供應商管理和采購管理兩個子功能:l 供應商管理:負責記錄農業種植和生產所需要的種子、肥料等供應商的信息,便于管理、保存和追溯;l 采購管理負責記錄每次采購的詳細信息,種子采購入庫時需要記錄其供應商信息、種子批次、等級等信息,同時粘貼可追溯的批次條碼標簽,對肥料、藥品實行批次管理,入庫粘貼批次條碼標簽。 3.3.2 種植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子功能:l 播種管理記錄每次播種的種子來源、播種日期等播種信息;l 施肥管理記錄每次所施肥料的必要信息,如:時間、肥料批次、施肥重量、操作人員13、等;l 病蟲防治管理記錄每次病蟲害防治信息,如:撒藥日期、農藥種類、操作人、農藥量等;l 灌溉管理記錄每次灌溉信息,如:時間、澆水量、操作人員l 生長環境管理與環境智智能監控系統互聯,記錄農產品生長周期的相關環境數據;記錄每次田間作業的相關信息,譬如:除草、松土等。3.3.3 生產管理主要是記錄生產日志,包含生產資料信息、生產信息、生產者信息、質量信息和其他內容。l 采收管理 采收管理,即在產品成熟后對采收信息進行登記; l 產品檢測管理對采收的農產品質量進行檢測,記錄每次檢測時間、檢測內容、檢測結果以及操作人員等;l 產品處理如需必要,對采收和檢測后的產品進行二次加工和處理,并記錄處理過程的14、詳細信息;l 批次管理對需要銷售的農產品,根據產品種類、采收時間等信息,制定相關的批次信息并進行登記;該信息是以后產品追溯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本模塊還提供每批次農產品追溯深度定義,如下圖:l 加工、包裝管理 加工管理,即對產品進行質量檢測、初加工處理等信息進行登記。 加工過程履歷應包括生產者信息(工廠名稱、企業資質)、產品信息(原料來源、加工日期、加工方式、保持期等)、質量信息(過程檢驗、成品檢驗)、加工過程記錄(生產人員、重量記錄等)和其他與交易相關的信息。 產品加工后按最小銷售單位進行可追溯條碼、二維碼賦碼,以供其他環節管理人員、消費者和監管部門進行產品登記和查詢。 產品通常采用15、掃描二維碼,條碼即可顯示蔬菜類型、產地、生產日期等關鍵信息。 3.3.4 儲藏管理l 儲藏信息管理對需要儲藏的農產品,記錄儲藏的相關信息,如儲藏開始時間、存放倉庫、操作人員、儲藏原因等;l 倉庫信息管理3.3.5 物流管理l 物流公司管理對相關的物流公司信息進行登記,以便于管理和追溯;l 車輛管理如有必要,可對每個物流公司的車輛信息進行登記和管理;l 運輸管理記錄每批次農產品的運輸信息,包括運輸車輛、運輸時間、目的地、本次運輸產品登記、到達時間、操作人員等;3.3.6 銷售管理l 銷售信息管理記錄每次銷售的交易記錄,供以后進行追溯查詢;l 分銷商管理對每個分銷商信息進行注冊和登記;l 銷售機構16、管理對各個諸如超市、農產品賣場等銷售機構進行信息注冊和登記;3.3.7 基礎信息管理l 人員管理對需要使用本系統的人員進行注冊和登記,主要是農產品種植、生產、運輸和銷售各個環節的操作和管理人員以及農業部門的追溯監管人員;l 組織機構管理以農產品種植、生產、運輸和銷售各個環節為分類,對每個環節涉及到的單位和組織進行注冊和登記;l 權限管理根據業務需要,對系統的用戶進行權限管理,包括操作權限和數據權限;l 作物管理設置和定義本系統追溯對象以及每種作為的可追溯環節;如圖:l 監控點管理3.3.8 統計管理l 作物儲藏統計l 產品采購統計l 產品批次統計3.3.9 追溯管理l 追溯信息管理l 產品溯源查詢解決方案 24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