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安全技術觸電事故與急救防護措施培訓課件(107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25889
2023-11-30
107頁
8.95MB
1、電氣安全技術,第三節 電氣防火防爆,第一節 觸電事故與急救,第二節 觸電的防護措施,第一節 觸電事故與急救,一、電流對人體的傷害二、觸電事故發生的規律三、常見的觸電方式四、觸電急救方法,觸電是指人體觸及帶電體后,電流對人體產生的生理和病理傷害。電流通過人體時破壞人體內部細胞組織的正常工作,主要表現為生物學效應。電流作用還包括熱效應、化學效應、機械效應。,什么是觸電?,一、電流對人體的傷害,一、電流對人體的傷害,基本概念 1、電擊:電擊是由于電流通過人體時造成的內部器官在生理上的反應和病變。隨著電流的大小不同人體的反應也不同。如針刺感、擊痛感、昏迷、心室顫動、呼吸困難或停止現象。電擊后對人體的傷2、害程度與通過人體電流的強度、電流持續的時間、電流的頻率、電流通過人體的路徑以及觸電者的身體健康狀況有關。,一、電流對人體的傷害,基本概念 感知電流:能夠引起人們感覺的最小電流。感知電流值因人而異。總體上成年男子感知電流平均值約為1m,而成年女子約為0.7m。擺脫電流:人能忍受并能自動擺脫電源的通過人體的最大電流。平均值為10m。,一、電流對人體的傷害,基本概念 安全電流:使人不發生心室顫動的最大人體電流。在一般的場合可以取30m為安全電流,即認為30m是人體可以忍受而又無致命危險的最大電流;而在高危場合應取10m為安全電流;在水中或者在高空應選5m為安全電流。,一、電流對人體的傷害,基本概念 3、致命(室顫)電流:在較短的時間內危及生命的最小電流。當通過人體的電流強度超過50m,時間超過1s就可能發生心室顫動和呼吸停止,即:“假死”現象(正常情況下成人的心率平均值為75次分鐘,當發生心室顫動時心率將達1000次分鐘)。,一、電流對人體的傷害,觸電事故與電流頻率的關系,一、電流對人體的傷害,觸電事故與電流持續時間的關系,一、電流對人體的傷害,電流,大地,電流從人體的左手流經至前胸時,對人體的傷害最嚴重。,4.觸電事故與電流通過的路徑的關系,一、電流對人體的傷害,觸電傷害與其他關系,一、電流對人體的傷害,基本概念 電傷 電傷是電流通過人體時所造成的外傷。主要表現在:電灼傷。電灼傷分為接觸灼4、傷和電弧灼傷:接觸灼傷。發生在高壓觸電事故時,在電流通過人體的皮膚的進、出口處造成的灼傷。一般電灼傷傷口入口比出口處的灼傷更加嚴重。,一、電流對人體的傷害,基本概念 電弧灼傷。主要發生在誤操作產生的電弧、帶電作業時短路產生的電弧或人體過分的接近高壓帶電體產生放電電弧,極高的電弧溫度將皮膚燒傷。,一、電流對人體的傷害,基本概念 皮膚金屬化。由于電弧的溫度極高(6000-8000),使電弧周圍的金屬熔化、氣化后飛濺到受傷皮膚的表層,使皮膚金屬化。觸電事故往往還會伴隨著其他的傷害。如高空作業時引起的墜落摔傷;水中作業時引起的溺水死亡等。,二、觸電事故發生的規律,觸電事故發生規律,三、常見的觸電方式,5、觸電方式,三、常見的觸電方式,基本概念 觸電是人體觸及帶電體、帶電體與人體之間電弧放電時,電流經過人體流入大地或是進入其他導體構成回路的現象。常見的觸電方式有兩種:即直接接觸觸電和間接接觸觸電。直接接觸觸電 直接接觸觸電是指人體直接接觸到帶電體或者是人體過分的接近帶電體而發生的觸電現象。也稱正常狀態下的觸電。常見的直接接觸觸電有單相觸電和兩相觸電。,三、常見的觸電方式,基本概念 單相觸電 單相觸電是指當人站在地面上人體的某一部位觸到某相火線而發生的觸電現象。在低壓供電系統中發生單相觸電,人體所承受的電壓幾乎就是電源的相電壓220V。,L1,L2,L3,N,單相觸電示意圖(a)中性點接地系統的觸6、電,L1,L2,L3,單相觸電示意圖(b)中性點不接地系統的觸電,單相觸電,單相觸電,問題:小鳥站在高壓線上為什么不觸電?,1、鳥的腳掌接觸電阻大(絕緣電阻高);2、鳥腳之間的距離小;3、站在同一條高壓線上。,三、常見的觸電方式,基本概念 兩相觸電 指人體同時接觸設備或線路中的兩相導體而發生的觸電現象。若人體觸及一相火線、一相零線,人體承受的電壓為220V;若人體觸及兩根火線,則人體承受的電壓為線電壓380V。兩相觸電對人體的危害更大。,L3,L2,L1,兩相觸電示意圖,兩相觸電,火線1,火線2,間接接觸觸電 間接接觸觸電是指人體觸及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設備外殼或金屬構架,而因故障意外帶電發生的7、觸電現象。也稱非正常狀態下的觸電現象。跨步電壓觸電也屬于間接接觸觸電。,當電氣設備或線路發生接地故障時,接地電流通過接地體向大地四周流散,這時在地面上形成分布電位,要20米以外大地電位才等于零。人假如在接地點周圍20米以內行走,其兩腳之間就有電位差,這就是跨步電壓。由跨步電壓引起的人體觸電,稱為跨步電壓觸電。跨步電壓的大小取決于人體離接地點的距離和人體兩腳之間的距離。,L3,L2,L1,跨步電壓,20米,跨步電壓觸電示意圖,U,高壓跨步觸電,1、應雙腳并攏或單腳跳離危險區;2、穿絕緣鞋。,四、觸電急救,觸電急救必須做到,四、觸電急救,觸電急救是生產經營單位所有從業人員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是8、電工從業的必備條件之一。第一步是:使觸電者迅速地脫離電源。第二步是:正確實施現場救護。觸電急救必須分秒必爭,據統計資料,觸電者在3分鐘內就地實施有效急救,成活率90以上。6分鐘后才實施急救措施,救活率僅為10。12分鐘后搶救,救活率幾乎為0。所以,對救護者的要求是:救護要及時,救護方法要正確。,四、觸電急救,脫離低壓電源的方法,四、觸電急救,脫離高壓電源的方法,四、觸電急救,傷口大出血時應立即設法止血,同時火速送醫院治療;,一般性的外傷創面,有條件者可以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后,用消毒的紗布或干凈的布包扎,然后送醫院治療;,觸電后摔傷骨折,應先止血、包扎,然后用木板固定肢體后送醫院處理。,電傷的處9、理,四、觸電急救,“假死”的表現形式,聽,看,拭,“假死”表現形式與珍斷方法,四、觸電急救,“聽、看、試”圖示,四、觸電急救,處理方法,四、觸電急救,口對口人工呼吸,四、觸電急救,基本概念 口對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目的,是用人為的方法來代替肺的呼吸活動,使氣體有節律地進入和排出肺部,供給體內足夠的氧氣,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維持正常的通氣功能。人工呼吸的方法有很多種,目前認為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的操作方法如下:操作方法 清除口中異物 使病人仰臥,然后將其頭偏向一側,用手指清除口中的假牙、血塊、嘔吐物等,使口腔中無異物。,四、觸電急救,操作方法 保持氣道通暢 搶救者在病人的一10、邊,以近其頭部的一手緊捏病人的鼻子,并將手掌外緣壓住其額頭部,另一只手托在病人的頸下,將頸部上抬或使用抬胲壓頭法,使其頭部充分后仰70-90度,以解除舌頭下墜所致的呼吸道梗阻。,四、觸電急救,操作方法 口對口人工呼吸 施救者先深吸一口氣,然后用嘴緊帖傷者的嘴大口吹氣,同時觀察傷者的胸部是否隆起,以確定吹氣是否有效和適度。按國際標準規定:吹氣量為500-600ml(吹氣量與病人的身體體積成正比)。,四、觸電急救,操作方法 自然排氣 吹氣停止后,施救者頭稍偏轉,并立即放松捏緊傷者鼻孔的手,讓氣體從傷者的肺部自然排出。此時應注意胸部復原的情況,傾聽呼氣的聲音,歡察有無呼吸道梗阻。堅持不解 如此反復進11、行,每分鐘吹氣10-12次,即每5-6s吹一次(吹氣持續時間為1S)。,四、觸電急救,操作方法 口對口吹氣注意事項 口對口吹氣的壓力要掌握好,剛開始時可略大一點,頻率稍快一些,經1020次后逐步減小壓力,維持胸部輕度升起即可。對幼兒吹氣時,不能捏緊鼻孔,應讓其自然漏氣,為了防止壓力過大,損傷患者的肺部。吹氣時間宜短,約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但也不能過短,否則影響通氣效果。,四、觸電急救,操作方法 如遇牙關緊閉者,可采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方法與口對口基本相同。此時可將傷者嘴唇緊閉,施救者對準傷者的鼻孔吹氣,吹氣時壓力應稍大一些,時間也應稍長,以利氣體進入肺內。,四、觸電急救,胸外按壓,四、觸電急12、救,按壓位置與姿勢,四、觸電急救,心肺復蘇法,四、觸電急救,心肺復蘇法 堅持到底,決不放棄 按壓吹氣1分鐘后,應用聽、看、試的方法在5秒的時間內完成對傷員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復的再判斷。若判定頸動脈已有博動但無呼吸,則暫停胸外按壓,而再進行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按每5秒吹氣一次。如脈博和呼吸都未恢復,則繼續堅持用心肺復蘇法搶救。,四、觸電急救,心肺復蘇法 在搶救過程中,要每隔數分鐘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的時間不得超過57秒。曾經有經過近5個小時搶救后,觸電者復活的先例。所以施救者必須堅持施救,在傷者未復活前,在醫生未來接替搶救前,現場搶救人員不得放棄現場搶救。,四、觸電急救,心肺復蘇法 觸電者出現下列13、五個死亡現象,并經醫院做出無法救治的死亡診斷后,方可停止搶救。(1)心跳及呼吸停止;(2)瞳孔散大,對強光無任何反應;(3)出現尸斑;(4)身體僵硬;(5)血管硬化或肛門松弛。,第二節 觸電的防護措施,絕緣 它是防止人體觸及,用絕緣物把帶電體封閉起來。瓷、玻璃、云母、橡膠、木材、膠木、塑料、布、紙和礦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絕緣材料。,1,注意:檢查絕緣部分是否已破損。,屏護 即采用遮攔、護照、護蓋等把帶電體同外界隔絕開來。高壓設備不論是否有絕緣,均應采取屏護。,2,間距 就是保證必要的安全距離。在低壓工作中,最小檢修距離不應小于0.1米。,3,4,接地和接零,接地:電氣裝置或其它裝置正常時不帶電的金14、屬外殼與大地的連接叫接地。,接地和接零,保護接零:就是把電氣設備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外殼與電網的零線緊密地連接起來。應該注意,零線回路中不允許裝設熔斷器和開關。(TN-C系統),4,5,裝設漏電保護裝置,為了保證在故障情況下人身和設備的安全,應盡量裝設漏電流動作保護器。它可以在設備及線路漏電時自動切斷電源,起到保護作用。,6,采用安全電壓,凡手提照明燈、高度不足2.5米的一般照明燈,如果沒有特殊安全結構或安全措施,應采用36伏安全電壓。安全電壓的工頻有效值不超過50伏,直流不超過120伏。我國規定工頻有效值的等級為42伏,36伏,24伏,12伏和6伏。,加強常識:不要靠近有這種標志牌的地方15、!,7,雷電是自然界中發生的放電現象,發生雷電時,在云層和大地之間雷電的路徑上有強大的電流通過,會給人們帶來危害!,加強常識:雷雨天,要避開空曠地帶的大樹!,不要接觸低壓帶電體不要靠近高壓帶電體(低壓勿摸,高壓勿近),第三節 電氣防火防爆,一、電氣火災與爆炸的原因,電氣火災發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電氣設備或線路的危險溫度、電火花等構成引發火災爆炸的電氣引燃源有的火災是人為的,比如:思想麻痹,疏忽大意,不遵守有關防火法規,違犯操作規程等。,(一)危險溫度過熱,(二)電火花和電弧,電火花電極之間的擊穿放電。大量電火花將匯集成電弧,電弧高溫可達8000,能使金屬熔化、飛濺,構成火源。分類:工作火花正常工16、作時產生的,如:交流電機滑環處、開關拉合、插頭拔出插入事故火花短路、斷線其他火花雷電、靜電、電磁感應,以下情況可能引起空間爆炸:(1)周圍空間有爆炸性混合物,在危險溫度或電火花作用下引起空間爆炸。(2)充油設備的絕緣油在電弧作用下分解和汽化,噴出大量油霧和可燃氣體,引起空間爆炸。(3)發電機氫冷裝置漏氣、酸性蓄電池排除氫氣等,都會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引起空間爆炸。,電氣裝置及電氣線路引燃源,1、電動機電源波動、頻率過低電動機過載、悶車、掃膛絕緣破壞漏電、短路,電氣裝置及電氣線路引燃源,低壓開關設備和保護電器,開關電器在大氣中開斷,當電源電壓超過12V,電流超過0.25A,觸頭之間就可能產生電弧銅17、觸頭最小起弧電壓13V,最小起弧電流0.43A銀觸頭最小起弧電壓12V,電熱器具和照明燈具引燃源,電熱器具有哪些?照明燈具白熾燈40W表面溫度6075W 表面溫度200100W表面溫度220200W表面溫度300,防爆電氣設備和防爆電氣線路,當爆炸性物質(可燃性氣體或粉塵等)、空氣(氧氣)和引燃源三個條件同時存在,且爆炸性物質與空氣的混合濃度處于爆炸極限范圍內時,將不可避免地發生爆炸。,為了防止爆炸事故的發生最基本的技術是將所有可能產生引燃源(危險溫度和電火花、電弧)的電氣設備安裝在非爆炸、火災危險區域。相當一部分電氣設備必須安裝在爆炸、火災危險區域內。選用具有特定防爆技術措施的電氣裝置來防止18、電氣引燃源的形成,保證生產現場的安全,避免災難性爆炸事故的發生。,防爆電氣設備,按照使用環境的不同,防爆電氣設備分成兩類:類為煤礦井下用電氣設備;類為工廠用電氣設備。,按防爆結構型式的設備分類,(1)隔爆型具有隔爆外殼,其外殼具有良好的耐爆性和隔爆性,能承受內部的爆炸性混合物爆炸而不致受到損壞,而且不致使內部爆炸通過外殼任何接合面或結構孔洞引起外部爆炸性混合物爆炸。外殼用鋼板、鑄鋼、鋁合金、灰鑄鐵等材料制成。隔爆型電氣設備可經隔爆型接線盒(或插銷座)接線,亦可直接接線。連接處應有防止拉力損壞接線端子的設施,應有密封措施,連接裝置的接合面應有足夠的長度。隔爆型電氣設備的緊固螺拴和螺母須有防松裝置19、,(2)增安型,這類電氣設備沒有隔爆外殼,是通過在結構上采取種種措施來提高安全程度。使電氣設備在正常時不會產生火花、電弧,也不會產生足以引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溫。增安型設備的絕緣帶電部件的外殼防護不得低于IP44,裸露帶電部件的外殼防護不得低于IP54。,(3)本質安全型,這類電氣設備在正常工作或規定的故障狀態下產生的火花或熱效應均不能點燃規定的爆炸性混合物。本質安全型設備按其使用場所的安全程度分為ia級和ib級ia級是在正常工作、發生一個故障及發生兩個故障時均不能點燃爆炸性混合物,要用于0區ib級是正常工作和發生一個故障時不能點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電氣設備。主要用于1區和2 區。,(4)正壓型,這20、類電氣設備具有正壓外殼,能夠保持殼內的保護氣體,即新鮮空氣或惰性氣體的壓力高于周圍爆炸性環境的壓力,以阻止外部的爆炸性混合物進人外殼內。正壓型設備按充氣結構分為通風、充氣、氣密等三種型式。保護氣體可以是空氣、氮氣或其他非可燃氣體。,(5)充油型,這類電氣設備將可能產生電火花、電弧或危險溫度的帶電零部件浸在絕緣油中,使之不能點燃油面以上或殼外的爆炸性混合物。,(6)充砂型,這類電氣設備將細顆粒材料充填于設備外殼內,在規定的使用條件下,殼內出現的電弧、火焰、殼壁溫度或粒料表面溫度不能點燃殼外爆炸性混合物。,(7)無火花型,這類電氣設備在正常運行條件下不產生電弧和任何火花,也不產生能引燃周圍爆炸性混21、合物的高溫表面或灼熱點,且一般不會發生有引燃作用的故障。,按防爆結構型式的設備分類,(8)澆封型這類電氣設備整臺設備或其中的某些部分澆封在澆封劑中,在正常運行和認可的過載或故障下不能引燃周圍的爆炸性混合物。(9)氣密型這類電氣設備具有用熔化(如軟釬焊、硬釬焊、熔接)、擠壓或膠粘的方法密封的氣密外殼。這種外殼能夠防止外部氣體進人殼內。(10)特殊型這類電氣設備是指結構上不屬于上述各種類型的防爆電氣設備。(11)粉塵型這類電氣設備防止引燃主要是通過限制外殼最高表面溫度,和采用“塵密”或“防塵”外殼限制粉塵進人來實現,防爆電氣設備的選用,防爆電氣設備選用的一般要求(1)在進行爆炸性環境的電力設計時,22、應盡量把電氣設備,特別是正常運行時發生火花的設備,布置在危險性較小或非爆炸性環境中。火災危險環境中的表面溫度較高的設備,應遠離可燃物。(2)在滿足工藝生產及安全的前提下,應盡量減少防爆電氣設備使用量。火災危險環境下不宜使用電熱器具,非用不可時應用非燃燒材料進行隔離。(3)防爆電氣設備應有防爆合格證。(4)少用攜帶式電氣設備。(5)可在建筑上采取措施,把爆炸性環境限制在一定范圍內,如采用隔墻法等。,防爆電氣線路,電氣線路故障,可以引起火災和爆炸事故。確保電氣線路的設計和施工質量,是抑制火源產生、防止爆炸和火災事故的重要措施。1.電氣線路的敷設 2.導線材質 3.電氣線路的敷設與配線防爆4.電氣線23、路的連接 5.導線允許載流量,爆炸氣體環境電氣線路的設計和安裝,1)電氣線路應在爆炸危險性較小的環境或遠離釋放源的地方敷設。2)敷設電氣線路的溝道、電纜或鋼管,所穿過的不同區域之間墻或樓板處的孔洞,應采用非燃性材料嚴密堵塞。3)當電氣線路沿輸送易燃氣體或液體的管道棧橋敷設時,應符合下列要求:沿危險程度較低的管道一側。當易燃物質比空氣重時,在管道上方;比空氣輕時,在管道的下方。,爆炸氣體環境電氣線路的設計和安裝,4)敷設電氣線路時宜避開可能受到機械損傷、振動、腐蝕以及可能受熱的地方,不能避開時,應采取預防措施。5)在爆炸性氣體環境內,低壓電力、照明線路用的絕緣導線和電纜的額定電壓,必須不低于工作24、電壓,且不應低于500。工作中性線的絕緣的額定電壓應與相線電壓相等,并應在同一護套或管子內敷設。6)在1區內單相網絡中的相線及中性線均應裝設短路保護,并使用雙極開關同時切斷相線及中性線。7)在1區內應采用銅芯電纜;在2區內宜采用銅芯電纜,當采用鋁芯電纜時,與電氣設備的連接應有可靠的銅一鋁過渡接頭等措施。8)選用電纜時應考慮環境腐蝕、鼠類和白蟻危害以及周圍環境溫度及用電設備進線盒方式等因素。在架空橋架敷設時宜采用阻燃電纜。9)對310k 電纜線路,宜裝設零序電流保護;在1區內保護裝置宜動作于跳閘;在2區內宜作用于信號。,爆炸性粉塵環境的電氣線路,1)電氣線路應在爆炸危險性較小的環境處敷設。2)敷25、設電氣線路的溝道、電纜或鋼管,在穿過不同區域之間墻或樓板處的孔洞,應采用非燃性材料嚴密堵塞。3)敷設電氣線路時宜避開可能受到機械損傷、振動、腐蝕以及可能受熱的地方,如不能避開時,應采取預防措施。4)爆炸性粉塵環境10區內高壓配線應采用銅芯電纜;爆炸性粉塵環境11區內高壓配線除用電設備和線路有劇烈振動者外,可采用鋁芯電纜。,爆炸性粉塵環境的電氣線路,5)爆炸性粉塵環境10區內絕緣導線和電纜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絕緣導線和電纜的導體允許載流量不應小于熔斷器熔體額定電流的1.25倍,和低壓斷路器長延時過電流脫扣器整定電流的1.25倍。引向電壓為1000V以下籠型異步電動機的支線的長期允許載流量,不應26、小于電動機額定電流的1.25倍;電壓為1000以下的導線和電纜,應按短路電流進行熱穩定校驗。,爆炸性粉塵環境的電氣線路,6)在爆炸性粉塵環境內,低壓電力、照明線路用的絕緣導線和電纜的額定電壓,必須不低于網絡的額定電壓.且不低于500。工作中性線絕緣的額定電壓應與相線的額定電壓相等,并應在同一護套或管子內敷設。7)在爆炸性粉塵環境10區內,單相網絡中的相線及中性線均應裝設短路保護,并使用雙極開關同時切斷相線和中性線。8)爆炸性粉塵環境10區、11區內電纜線路不應有中間接頭。,爆炸性粉塵環境的電氣線路,9)選用電纜時應考慮環境腐蝕、鼠類和白蟻危害以及周圍環境溫度及用電設備進線盒方式等因素。在架空橋27、架敷設時宜采用阻燃電纜。10)對310kV電纜線路應裝設零序電流保護;保護裝置在爆炸性粉塵環境10區內宜動作于跳閘,在爆炸性粉塵環境11區內宜作用于信號。,火災危險環境的電氣線路,(1)在火災危險環境內,可采用非鎧裝電纜或鋼管配線明敷設。(2)在火災危險環境內,電力、照明線路的絕緣導線和電纜的額定電壓,不應低于線路的額定電壓,且不低于500。(3)在火災危險環境內,當采用鋁芯絕緣導線和電纜時,應有可靠的連接和封端。(4)在火災危險環境21區或22區內,電動起重機不應采用滑觸線供電;在火災危險環境20區內,電動起重機可采用滑觸線供電,但在滑觸線下方不應堆置可燃物質。(5)移動式和攜帶式電氣設備的28、線路,應采用移動電纜或橡套軟線,火災危險環境的電氣線路,(6)在火災危險環境內,當需采用裸鋁、裸銅母線時,應符合下列要求1)不需拆卸檢修的母線連接處,應采用熔焊或釬焊2)母線與電氣設備的螺栓連接應可靠,并應防止自動松脫3)在火災危險環境21區和23區內,母線宜裝設保護罩,當采用金屬網保護罩時,應采用IP2X結構;在火災危險環境22區內母線應有IP5 結構的外罩;4)當露天安裝時,應有防雨、雪措施。(7)10k及以下架空線路嚴禁跨越火災危險區域,四、電氣防火防爆技術,電氣火災和爆炸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環境中存在足夠數量和濃度的可燃性易爆物質危險源有引燃或引爆的能源電氣引燃源在無法消除它們時,應設法29、采用各種隔離措施使它們不能同時存在。,(一)消除或減少爆炸性混合物,例如:采取封閉式作業,防止爆炸性混合物泄漏;清理現場積塵,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積累;設計正壓室,防止爆炸性混合物侵入;采取開式作業或通風措施,稀釋爆炸性混合物;在危險空間充填惰性氣體或不活潑氣體,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安裝報警裝置,當混合物中危險物品的濃度達到其爆炸下限的10%時報警等。,(二)設置隔離和間距,戶內電壓為 1OkV 以上、總油量為 6Okg 以下的充油設備,可安裝在兩側有隔板的間隔內;總油量為 60600kg 者,應安裝在有防爆隔墻的間隔內;總油量為 600kg 以上者,應安裝在單獨的防爆間隔內。1OkV 及其以下30、的變、配電室不得設在爆炸危險環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配電室允許通過走廊或套間與火災危險環境相通,但走廊或套間應由非燃性材料制成。室外變、配電站與建筑物、堆場、儲罐應保持規定的防火間距。露天變、配電裝置不應設置在易于沉積可燃粉塵或可燃纖維的地方。,(三)消除引燃源,在危險場所,應根據危險場所的級別,合理選用電氣設備的類型并嚴格按規定安裝和使用,危險場所的電氣線路應符合防火防爆要求。正常運行時能夠產生電火花、電弧和危險高溫的非防爆電氣裝置,應安裝在危險場所之外。危險場所應盡量不用或少用攜帶式電氣設備。為了避免產生火花,在爆炸危險環境更換燈泡應停電操作。在爆炸危險環境內一般不應進行測量操作。,(四)保31、護接地,應將所有不帶電的金屬物件做等電位聯結,一般環境不要求接地(或接零)的部分在爆炸危險環境仍應接地(或接零)。如低壓由接地系統配電,應采用TNS系統,不得采用TNC系統,即在爆炸危險環境應將保護零線與工作零線分開。保護導線的最小截面,銅導體不得小于4mm2、鋼導體不得小于6 mm2。如低壓由不接地系統配電,應采用IT系統,并裝有一相接地時或嚴重漏電時能自動切斷電源的保護裝置或能發出聲、光雙重信號的報警裝置。,(五)電氣滅火,火災發生后,電氣設備和電氣線路可能是帶電的,如不注意,可能引起觸電事故。根據現場條件,可以斷電的應斷電滅火;無法斷電的則帶電滅火。電力變壓器、多油斷路器等電氣設備充有大32、量的油,著火后可能發生噴油甚至爆炸事故,造成火焰蔓延,擴大火災范圍,這是必須加以注意的。,1.先斷電后滅火,發現起火后,首先要設法切斷電源。切斷電源應注意以下幾點:(1)火災發生后,由于受潮和煙熏,開關設備絕緣能力降低,因此,拉閘時最好用絕緣工具操作。(2)高壓應先操作斷路器而不應該先操作隔離開關切斷電源,低壓應先操作電磁啟動器而不應該先操作刀開關切斷電源,以免引起弧光短路。(3)切斷電源的地點要選擇適當,防止切斷電源后影響滅火工作。(4)剪斷電線時,不同相的電線應在不同的部位剪斷,以免造成短路。剪斷空中的電線時,剪斷位置應選擇在電源方向的支持物附近,以防止電線剪后斷落下來,造成接地短路和觸電33、事故。,2.帶電滅火安全要求,有時,為了爭取滅火時間,防止火災擴大,來不及斷電;或因滅火、生產等需要,不能斷電,則需要帶電滅火。帶電滅火須注意以下幾點:(1)應按現場特點選擇適當的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干粉滅火器的滅火劑都是不導電的,可用于帶電滅火。泡沫滅火器的滅火劑(水溶液)有一定的導電性,而且對電氣設備的絕緣有影響,不宜用于帶電滅火。(2)用水槍滅火時宜采用噴霧水槍,這種水槍流過水柱的泄漏電流小,帶電滅火比較安全。用普通直流水槍滅火時,為防止通過水柱的泄漏電流通過人體,可以將水槍噴嘴接地(即將水槍接入埋入接地體,或接向地面網絡接地板,或接向粗銅線網絡鞋套);也可以讓滅火人員穿戴絕緣手套、34、絕緣靴或穿戴均壓服操作。,(3)人體與帶電體之間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用水滅火時,水槍噴嘴至帶電體的距離:電壓為 1OkV 及其以下者不應小于 3m,電壓為 220kV 及其以上者不應小于 5m。用二氧化碳等有不導電滅火劑的滅火器滅火時,機體、噴嘴至帶電體的最小距離:電壓為 10kV 者不應小于 0.4m,電壓為 35kV 者不應小于 0.6m 等。(4)對架空線路等空中設備進行滅火時,人體位置與帶電體之間的仰角不應超過 45O。(5)高壓電氣設備或線路發生火災時,在室內,撲救人員不得進入距故障點4m以內范圍;在室外,撲救人員不得接近距故障點8m以內范圍。如進入上述范圍,必須穿絕緣靴,需接觸設備外殼或構架時應戴絕緣手套。,3.充油電氣設備的滅火,充油電氣設備的油,設備外部起火,可用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帶電滅火。如火勢較大,應切斷電源,并可用水滅火。如油箱破壞,噴油燃燒,火勢很大時,除切斷電源外,有事故儲油坑的應設法將油放進儲油坑,坑內和地面上的油火可用泡沫撲滅。要防止燃燒著的油流入電纜溝而順溝蔓延,電纜溝內的油火只能用泡沫覆蓋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