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安全技術要求與標準培訓課件(56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25893
2023-11-30
56頁
6.49MB
1、1,電梯安全技術要求與標準,2,電梯基礎知識電梯主要安全技術要求,電梯工作條件(根據GB/T10058電梯技術條件)a.海拔高度不超過1000m;b.機房內的空氣溫度應保持在540之間;c.運行地點的空氣相對濕度在最高溫度為40 時不超過50%,在較低溫度下可有較高的相對濕度,最濕月的月平均最低溫度不超過25,該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對濕度不超過90%。若可能在電器設備上產生凝露,應采取相應措施。d.供電電壓相對于額定電壓的波動應在7%的范圍內;e.環境空氣中不應含有腐蝕性和易燃性氣體及導電塵埃存在。,3,電梯基礎知識電梯主要安全技術要求,各類電梯應具備以下安全設施或保護功能,并能正常工作:a.供電2、系統斷相、錯相保護裝置或保護功能。b.限速器安全鉗系統聯動超速保護裝置,限速器、安全鉗動作電氣保護裝置及限速器繩斷裂或松弛保護裝置。c.撞底緩沖裝置(對于耗能型緩沖器還應包括復位保護裝置)。d.超越上下極限工作位置時的保護裝置。,4,電梯基礎知識電梯主要安全技術要求,e.層門與轎廂門的電氣聯鎖裝置:1)電梯正常運行時應不可能打開層門,如果一個層門開著,電梯不能起動或繼續運行;2)驗證層門鎖緊的電氣安全裝置,緊急開鎖與層門的自動關閉裝置;3)動力操縱的自動門在關閉運動期間,當有人穿過門口被撞擊或即將被撞擊時,應有一個自動使門重新開啟的保護裝置。,5,電梯基礎知識電梯主要安全技術要求,f.緊急操作3、裝置和停止保護裝置:停電或電氣系統發生故障時,應有轎廂慢速移動措施。滑輪間、轎頂、底坑應裝有非自動復位的紅色停止保護開關。g.轎頂應裝設一個檢修運行裝置,如轎內、機房也設有檢修運行裝置,應確保轎頂優先。檢修運行應符合GB7588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中14.2.1.3的規定。,6,安全規則與安全標準,安全規則基本上依據標準部分要求低于標準,7,4 轎廂與對重(平衡重),4.1 轎頂電氣裝置 插座(2P+PE)、檢修裝置、停止裝置。,EN81-1/A2:無機房電梯,除了在轎頂設置檢修裝置外,如果需要在轎廂內、底坑或者平臺上移動轎廂,則還可以再設置一個附加檢修裝置。不允許設置兩個以上檢修裝置。,84、,4 轎廂與對重(平衡重),“一經進入檢修運行時,即取消正常運行(包括任何自動門操作)”:自動門的操作包括兩類:第一類是電梯停在層站時,由控制系統發出指令自動開關層轎門;第二類是電梯停在層站時,由轎廂內的操作者通過撳壓開關門按鈕來開關層轎門。這兩類都要取消。,關于停止裝置:GB7588-2003要求裝設在:a)底坑;b)滑輪間;c)轎頂,距檢修或維護人員入口不大于1 m的易接近位置。該裝置也可設在緊鄰距入口不大于1 m的檢修運行控制裝置上;d)檢修控制裝置上;e)對接操作的轎廂內,設置在距對接操作入口處不大于1 m的位置。除對接操作外,轎廂內不應設置停止裝置。,轎頂檢修一定優先于緊急電動運行,5、9,4 轎廂與對重(平衡重),4.2轎頂護欄,井道壁離轎頂外側水平方向自由距離超過0.3m時,轎頂應當裝設護欄,并且滿足以下要求:(1)由扶手、0.10m高的護腳板和位于護欄高度一半處的中間欄桿組成;(2)當自由距離不大于0.85m時,扶手高度不小于0.70m,當自由距離大于0.85m時,扶手高度不小于1.10m;(3)護欄裝設在距轎頂邊緣最大為0.15m之內,并且其扶手外緣和井道中的任何部件之間的水平距離不小于0.10m;(4)護欄上有關于俯伏或斜靠護欄危險的警示符號或須知,當對重完全壓在緩沖器上時,護欄頂與井道頂最低部件之間垂直距離不應小于0.30.035v2(m)。轎頂裝有護欄的電梯要考6、慮頂層空間距離。,10,4 轎廂與對重(平衡重),4.3轎廂安全窗(門)轎廂安全窗:尺寸不應小于0.35m0.50m。消防電梯轎頂必須設計有安全窗,其尺寸應至少為0.50m0.70m。轎廂安全門:相鄰轎廂,水平距離0.75m。高度1.80m,寬度0.35m,11,4 轎廂與對重(平衡重),4.4轎廂和對重(平衡重)間距4.5對重(平衡重)的固定4.6轎廂面積列出了Q-S關系表;對載貨電梯轎廂超面積的控制條件做出了規定,此項在定期檢驗時還要檢查。,12,4 轎廂與對重(平衡重),GB7588:轎廂面積可以超出表中規定值的5%;超面積貨梯受力部件的強度與剛度(鋼絲繩及其端接裝置、曳引輪軸、輪齒、制7、動器、轎廂與轎架)、曳引能力、安全鉗與緩沖器的選用,在型式試驗時把關;Q-S關系表不適用于非商用汽車電梯額定載重量可按不小于200kg/m2計算。,13,4 轎廂與對重(平衡重),4.7轎廂銘牌增加了改造電梯要求額定載重量及乘客人數(載貨電梯只標定載重量)、改造單位名稱、改造竣工日期等,14,4 轎廂與對重(平衡重),4.8緊急照明和報警裝置轎廂內必須有對講系統,僅采用警鈴是不符合現行要求的。該對講系統應是全雙工的(“在啟動對講系統后,被困乘客不必再做其他操作”),半雙工的對講機是不符合要求的。,15,4 轎廂與對重(平衡重),4.9地坎護腳板 4.10超載保護裝置1.1Q且超載量不少于75k8、g;防止啟動聲光警示門保持打開,0.75m,600,20mm,16,4 轎廂與對重(平衡重),4.11安全鉗對照檢查型式試驗合格證、調試證書、銘牌。電氣安全裝置(“安全鉗聯動開關”):,17,5 懸掛裝置、補償裝置及旋轉部件防護,5.1懸掛裝置、補償裝置的磨損、斷絲、變形等情況斷絲指標與02檢規不同。直徑磨損指標與02檢規不同:老當鋼絲繩公稱直徑減少7%時,即使未發現斷絲,該繩也應報廢;新磨損后的鋼絲繩直徑小于鋼絲繩公稱直徑的90,應報廢。,多股鋼絲繩的“捻距”是指外層股圍繞鋼絲繩軸線旋轉一周(或螺旋)且平行于鋼絲繩軸線的對應兩點間的距離(H),18,5 懸掛裝置、補償裝置及旋轉部件防護,199、,5 懸掛裝置、補償裝置及旋轉部件防護,其他類型懸掛裝置:不超過制造單位設定的報廢指標。Poly V-Belt曳引鋼帶;Aramid繩;6mm鋼絲繩等,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安全技術委員會電梯分委會進行等效安全評價;國家質檢總局許可,20,5 懸掛裝置、補償裝置及旋轉部件防護,5.2繩端固定強制驅動電梯,帶楔塊的壓緊裝置;3個壓板,采用其他類型懸掛裝置的,其端部固定應當符合制造單位的規定。,21,5 懸掛裝置、補償裝置及旋轉部件防護,5.3補償裝置,只要采用補償繩,就要有張緊輪、電氣安全裝置。v 3.5m/s,除上述外,還要有防跳裝置、電氣安全裝置。,22,5 懸掛裝置、補償裝置及旋轉部件防護,10、5.4鋼絲繩的卷繞5.5松繩(鏈)保護以上兩項均針對強制驅動電梯。,23,5 懸掛裝置、補償裝置及旋轉部件防護,5.6旋轉部件的防護旋轉部件:曳引輪、滑輪、鏈輪、限速器及張緊輪,與鋼絲繩、鏈條形成傳動的。旋轉部件的安裝位置:機房(機器設備間)內,井道內,轎廂上。,GB 12265.11997 機械安全 防止上肢觸及危險區的安全距離,24,5 懸掛裝置、補償裝置及旋轉部件防護,25,6 轎門、層門與層站,6.1門地坎距離6.2門間隙在水平移動門和折疊門主動門扇的開啟方向,以150N的人力施加在一個最不利的點,對于旁開門不大于30mm,對于中分門其總和不大于45mm,26,6 轎門、層門與層站,611、.3玻璃門GB75882003之7.2.3.6列出了以下幾種措施防止小孩的手被拖曳:a)減少手和玻璃之間的摩擦系數;b)使玻璃不透明部分高度達1.10m;c)感知手指的出現,或d)其他等效的方法。,27,6 轎門、層門與層站,6.4防止門夾人的保護裝置針對動力驅動的水平滑動門而設置,其關閉不需要使用人員的強制性動作(例如不需連續地撳壓按鈕)。任何一扇門板碰到(或將碰到)人時,保護裝置應該自動重開門,僅一個門扇邊緣使保護裝置工作而重開門是不符要求的。,28,6 轎門、層門與層站,6.5門運行和導向 由于磨損、銹蝕或者火災可能造成層門導向裝置失效時,應當設置應急導向裝置,使層門保持在原有位置。6.12、6自動關閉層門裝置 B(*),29,6 轎門、層門與層站,6.7緊急開鎖裝置B三角鑰匙說明書如何開鎖,開鎖人站立位置(人的重心),確認鎖鉤的復位,開鎖后確保層門關閉并處于鎖緊位置等。,30,6 轎門、層門與層站,6.8門的鎖緊目測鎖緊元件的嚙合情況,認為嚙合長度可能不足時測量電氣觸點剛閉合時鎖緊元件的嚙合長度。如果轎門采用了門鎖裝置,該裝置也應當符合層門鎖要求,GB7588-2003之8.9.3規定:如果轎門需要上鎖,該門鎖裝置的設計和操作應采用與層門門鎖裝置相類似的結構(見7.7.3.1和7.7.3.3)。7.7.3.3規定,門鎖裝置是安全部件,應按F1要求驗證。,31,6 轎門、層門與層站13、,6.9門的閉合目的:防墜落;防剪切。與轎門聯動的水平滑動層門,其驗證鎖緊和閉合的電氣安全裝置可以合而為一。,32,6 轎門、層門與層站,“鉤聯”(快門和慢門在關閉位置時鉤聯)可歸為直接機械連接。但直接連接和間接連接裝置均應看作是門鎖裝置的組成部分,因此,“鉤聯”處也要能承受沿開門方向1000N的靜態力,以及沿開門方向的沖擊(相當于一個4kg的剛性體從0.5m高度自由落體所產生的效果)。6.10門刀、門鎖滾輪與地坎間隙 C新檢規還要求“運行時不得互相碰擦”。,33,8 試驗,8.1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試驗GB7588-2003,附錄D:試驗應以如下方式進行:轎廂空載,以不低于額定速度上行,僅用14、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制停轎廂。,2.14:電梯整機制造單位應當在控制屏或者緊急操作屏上標注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的動作試驗方法,GB/T10059-2009,34,8 試驗,8.2耗能緩沖器試驗8.3轎廂限速器安全鉗動作試驗監檢:瞬時式 Q;超面積的,該面積對應的Q 漸進式1.25Q;超面積的,1.25Q與該面積對應的Q兩者取大者。非商用汽車電梯,1.5Q 定檢:空載試驗速度:檢修速度,35,8 試驗,8.4對重(平衡重)限速器安全鉗動作試驗轎廂空載,檢修速度進行。8.5平衡系數試驗符合制造(改造)單位的設計值”,36,8 試驗,8.6空載曳引力試驗注意,檢驗要求中是:“當對重壓在緩沖器上而曳引15、機按電梯上行方向旋轉時,應當不能提升空載轎廂”,包括:“曳引繩與輪槽相對滑動”;“曳引機停止旋轉”。當轎廂自重大于額定載重量時,做此試驗可能不發生曳引繩打滑,而是出現電動機力矩保護,曳引機停止旋轉。,GB/T10059-2009,GB/T10059-2009,37,8 試驗,8.7運行試驗8.8消防返回功能試驗火災應急返回操縱消防開關或接受相應信號后,電梯將直駛回到設定樓層,進入停梯狀態。消防員電梯首先預定為乘客使用而安裝的電梯,其附加的保護、控制和信號使其能在消防服務的直接控制下使用。(與EN8172 相同),38,8 試驗,8.9電梯速度8.10上行制動試驗8.11下行制動試驗AGB75816、8-2003附錄D,D2“試驗和驗證”中的h):“曳引檢查(見9.3);1)在相應于電梯最嚴重制動情況下,停車數次,進行曳引檢查。每次試驗,轎廂應完全停止,試驗應這樣進行:行程上部范圍內,上行,轎廂空載;行程下部范圍內,下行,轎廂載有125額定載重量;”,39,8 試驗,GB7588-2003,12.4.2.1:“當轎廂載有125額定載荷并以額定速度向下運行時,操作制動器應能使曳引機停止運轉。在上述情況下,轎廂的減速度不應超過安全鉗動作或轎廂撞擊緩沖器所產生的減速度。”附錄D,D2“試驗和驗證”中的d):“制動系統(見12.4)載有125額定載重量的轎廂以額定速度下行,并切斷電動機和制動器供電17、的情況下,進行試驗。”,40,電梯基礎知識電梯安全使用常識,41,42,43,44,45,46,47,使用維護管理,電梯設備使用壽命周期內應有指定的管理組織實施有效的管理,管理組織必須關注相關的法規及國家標準要求。最遲在電梯設備投入使用時,或者長期不使用的電梯設備再次投入使用前,應通過維護組織執行有計劃的維護工作。如果多臺電梯設備安裝在共用電梯井道或空間或同一機房內,電梯設備管理組織應委托同一個維護組織進行維護。,48,在電梯設備整個使用期間,乘客電梯和載貨電梯的電梯設備管理組織應保證報警裝置有效并與救援服務組織保持每天24h聯系。通信工具一旦出現故障,電梯設備管理組織應立即停止乘客電梯和載貨18、電梯的運行。出現危險狀況時,電梯設備管理組織應停止電梯設備的運行。在下列情況下,電梯設備管理組織應及時通知維護組織:1)一旦察覺電梯設備出現異常或電梯設備所在環境有異常變化時;2)一旦電梯設備在危險狀況下停止運行后;3)由其授權和指派的人員介入救援后;4)與電梯設備本身和(或)其使用環境或使用有關的任何改變前;注:電梯設備管理組織應從實施改變的組織獲得用于指導維護組織的維護說明書。5)在任何對電梯設備的第三方檢查或工作前;6)在電梯設備準備長期停止運行前;7)在電梯設備長期停止運行后再次恢復使用前。,49,電梯設備管理組織應考慮維護組織所提出的風險評價結論。電梯設備管理組織應在下列情況下進行維19、護方面的風險評價:1)更換維護組織;2)建筑物和(或)電梯設備的使用發生變化;3)電梯設備經改裝或建筑物變化之后;4)在發生了與電梯設備有關的事故之后。,50,日常檢查,電梯管理人員:持證人員合格標志與警示標志安全裝置:報警裝置、呼梯、樓層顯示、關門防夾裝置維保情況:有效合同、維保人員、維保周 期電梯緊急開鎖裝置環境控制,51,緊急救援程序與管理,有關緊急救援的設施要求及建筑配套要求已分別在第五章、第六章中詳細闡述。由于緊急救援工作的復雜性,以及設備性能的差異,在隨機資料中必須對特定設備的整個緊急救援程序要求進行詳盡的說明。,52,緊急救援程序說明,緊急救援程序說明是指導救援工作的必備文件。其20、內容應至少包括:1)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應首先與受困人員保持通話,了解轎廂內情況,依據需要通知醫療人員待命;安撫并告誡轎內人員安靜等待救援。2)進入機房了解電源情況是否正常,觀察檢查曳引系統及安全鉗是否正常,以確定直接移動轎廂的可能性。3)在不能電動移動轎廂的情況下,對于具備手動盤車裝置的曳引機,應切斷電梯主電源開關;確定轎廂在井道中的位置,準備手動盤車。4)手動盤車前應通知轎廂內人員轎廂將要移動,告誡轎內人員安靜等待;然后依據救援程序準備手動盤車。,53,5)手動盤車裝置準備就緒后,依據轎廂在井道中的位置和轎內重量確定轎廂移動方向,在依據轎廂移動方向明確曳引機轉動方向后,雙人以上手動松閘盤車移21、動轎廂至最近的層站開鎖區域。6)利用層站緊急開鎖打開層門和轎門,疏散轎內人員后閉合層轎門,等待電梯維修人員檢查修復。7)在轎廂短時間內不能移動的情況下,對于具有安全窗的電梯,可打開轎廂受困位置上部的層門或井道安全門;利用消防梯進入轎頂,通過安全窗疏散轎內人員。,54,8)對于具備轎廂安全門的電梯,可直接利用相鄰的轎廂運行至受困轎廂旁,開啟安全門實施救援。9)在確認轎廂可移動情況下,無機房電梯和因手動盤車力過大而不能盤車的電梯,應優先考慮以緊急電動運行方式移動轎廂。在緊急電動運行失效情況下可實施手控松閘,利用轎廂與對重重力差溜車移動轎廂。10)當手控松閘后轎廂不能移動時,在確定轎內載荷接近半載情況下,可打開轎廂受困位置上部的層門,在轎頂加載以使得轎廂在手控松閘狀態下移動。應特別注意當加載達到20%額定載荷而轎廂未移動時,不能再繼續盲目加載。此時應檢查曳引機及轎廂是否存在卡阻因素,消除阻礙后才能繼續救援。,55,緊急救援演練,緊急救援工作的復雜性與特定的設備性能決定,在緊急救援程序要求明確的情況下,還需要熟練的操作配合。為此對于特定電梯設備的緊急救援,電梯設備管理組織應組織定期演練以保障緊急救援程序具有可靠的操作人員和熟練的操作配合。,56,謝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