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業高處作業安全管理及事故預防培訓課件(68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25933
2023-11-30
68頁
4.61MB
1、高處作業安全培訓,Contents,目 錄,一、高處作業概述,一、高處作業概述,1、什么是高處作業,2、高處作業概念,高處作業:是指“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一、高處作業概述,墜落高度基準面:墜落高度基準面:通過最低墜落著落點的水平面,稱為墜落高度基準面,一、高處作業概述,一、高處作業概述,高處墜落通常沒有預警就發生了;1秒后掉落的高度是4.6米墜物每秒速度增加9.8米/秒墜落的時間越長,撞擊地面的速度就越快,3、高處作業分級,高處作業按照作業面的高度不同,可以分為四個級別:2m-5m,稱為一級高處作業。其可能墜落半徑為3m。5m-15m,稱為二級高處2、作業。其可能墜落半徑為4m。15m-30m,稱為三級高處作業。其可能墜落半徑為5m。30m以上,稱為四級高處作業。其可能墜落半徑為6m。,一、高處作業概述,4、建筑行業主要工傷傷亡事故數據統計(2007年),高處墜落是建筑行業的第一大殺手,五大傷害!,一、高處作業概述,5、高處墜落傷亡事故類型分布(來自國外的一份統計數據),1、建筑行業約有40%左右的傷亡事故是高處墜落;2、高處墜落傷亡事故主要是發生在屋頂作業和結構施工,占到56%左右。,一、高處作業概述,一、人的不安全行為:(1)身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癲癇病人作業者本身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癲癇病等妨礙高處作業的疾病或生理缺陷。(3、2)作業者本身處于二重或三重臨界日或情緒臨界日。處于二重或三重臨界日或情緒臨界日,反應遲鈍,懶于思考,動作失誤增多,而導致事故發生。(3)作業者生理或心理上過度疲勞,使之注意力分散,反應遲緩,動作失誤,思維判斷失誤增多,導致事故發生。(4)作業者習慣性違章行為,如酒后作業,乘吊籃上下,在無可靠防護措施的輕型屋面上行走(5作業者對安全操作技術不掌握。如懸空作業時未系或未正確使用安全帶,操作時彎腰、轉身時不慎碰撞桿件等使身體失去平衡。走動時不慎踩空或腳底打滑。(6)缺乏勞動危險性認識。表現為對遵守安全操作規程認識不足,思想上麻痹,在欄桿或腳手架上休息打鬧,意識不到潛在的危險性。安全工作上存在僥幸心4、理,認為“飛鳥拉糞,哪這么巧落在我頭上,6、高處墜落事故多發的原因-歸納為5點,一、高處作業概述,二、物的不安全狀態:(1)腳手板漏鋪或有探頭板或鋪設不平穩。(2)材料有缺陷。鋼管與扣件不符合要求、腳手架鋼管銹蝕嚴重仍然使用。(3)腳手架架設不規范。如未綁扎防護欄桿或防護欄桿損壞,操作層下面未鋪設安全防護層。(4)個人防護用品本身有缺陷。如使用三無產品或已老化的安全帶、安全繩。(5)材料堆放過多造成腳手架超載斷裂(圖省事將鋼筋一次性堆放在腳手架上)。(6)安全網損壞或間距過大、寬度不足或未設安全網。(7)“洞口臨邊”無防護設施或安全設施不牢固、或已損壞未及時處理。(8)模板斜度超過25,無防滑5、措施(特指連續梁模板)。(9)安全裝置失效或不齊全。如人字梯無防滑、防陷措施,無保險鏈。,6、高處墜落事故多發的原因-歸納為5點,一、高處作業概述,三、方法不當:(1)行走或移動不小心,走空時踩空、腳底打滑或被絆倒、跌倒。(2)用力過猛,身體失去平衡。(3)登高作業時未踩穩腳踏物。四、管理不到位:(1)腳手架搭設方案指導性不強。(2)勞動組織不合理。如安排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等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員進行高處作業。(3)安全教育不到位。從事高空作業人員未經培訓上崗,對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人事不足(4)安全檢查不仔細,流于形式,腳手架安裝完畢后,未經驗收或草率驗收了事,在使用前未檢查作業環境等。五6、環境不適:(1)在大風、大雨、大雪等惡劣天氣從事露天高空作業。(2)在照明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從事夜間懸空作業。,6、高處墜落事故多發的原因-歸納為5點,一、高處作業概述,7、高處作業的風險,一、高處作業概述,8、高處作業易造成的傷害,一、高處作業概述,重則造成生命的消失,輕則對身體造成永久、不可逆轉的傷害,頭顱,脊椎,骨盆,腿骨,墜落風險易發生在:,一、高處作業概述,Contents,目 錄,二、高處作業安全管理,二、高處作業安全管理,(一)高處作業的風險控制方法,高處作業風險控制方法四步走,二、高處作業安全管理,1、消除/避免高處作業,修改作業方法,避免高處作業,2、高處作業安全管理,2、7、采取工程控制措施 在不能消除高處作業時,就需要我們采取工程控制措施,確保高處作業安全。,二、高處作業安全管理,3、行政控制措施(管理控制),行政控制措施(管理控制),二、高處作業安全管理,4、PPE(個人勞動防護用品),高處作業應盡可能設置可靠、安全的工作環境,如確實無法設置工作平臺、防護欄桿等可靠的安全設施的,作業人員必須佩戴防墜落用品如安全帶、速差自控器等;,二、高處作業安全管理,4、PPE(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安全帶的正確使用高掛低用,二、高處作業安全管理,(二)公司有關高處作業安全管理的制度要求 SP12-15高處作業安全管理規定,1、高處作業設施、安全防護設施的安全控制流程,1、高處8、作業設施、安全防護設施的安全控制流程,(1)、涉及高處作業的施工方案的編制、審批:施工前,項目部工程技術部門在編制涉及高處作業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案時,應結合施工人員的工作需要,設計足夠、合理的高處作業設施和安全防護設施,提供安全的施工作業環境:高處作業的安全技術措施及其所需料具,用于現場施工的登高和攀登設施;構件施工圖內應包括各類攀登作業所需的直爬梯及其他登高用拉攀件及說明;高處作業的平臺、欄桿、生命線等的計算說明,并明確可承受載荷;高處作業的安全防護設施的驗收和檢查方法、檢查頻率;連墻件的強度、穩定性和連接強度計算。對進行高處作業的高聳建筑物,應按SP12-10三防管理(B)的規定設置避9、雷設施。對于腳手架、支架施工的,方案中還應包括腳手架、支架工程的內容。施工方案的編制和審批根據程序文件QP7-1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管理控制程序執行。,二、高處作業安全管理,1、高處作業設施、安全防護設施的安全控制流程,(2)、高處作業設施、安全防護設施的設置要求:1、高處作業,應按施工方案的設計和施工要求,設置足夠、合理的高處作業設施和安全防護設施:(1)施工作業設施,包括上下攀登設施、作業平臺(包括移動式作業平臺)、通道等;(2)安全防護設施,包括臨邊防護設施、防墜落用品的系掛設施(如系掛點、生命線等)、孔洞防護設施、防墜物設施(安全網、擋腳板等)等。(3)各類設施有荷載限值或允許使用10、工況的,應掛牌公示其允許的使用工況。2、高處作業設施、安全防護設施的驗收 高處作業防護設施、安全防護設施搭設完畢、使用之前,項目安全生產責任人應組織工程、HSE、質檢等部門聯合進行高處作業設施、安全防護設施的逐項檢查和驗收。驗收合格,應懸掛驗收(檢查)合格牌,之后方可進行高處作業。驗收可分層進行,或分階段進行。驗收內容包括:,二、高處作業安全管理,高處作業設施、安全防護設施設置是否足夠、合理,其質量是否滿足阿全使用要求;所用的配件、材料和工具的規格和材質、整體質量是否滿足要求;其節點構造及其與建筑物的固定情況;扣件和連接件的緊固程度;安全防護設施的性能與質量是否合格的驗證等。,1、高處作業設施11、安全防護設施的安全控制流程,(3)、高處作業各類設施日常安全檢查記管理:1、高處作業各類設施使用過程中,使用部門應指定專人,每日對高處作業的各項設施進行檢查,檢查合格應粘貼顏色標簽,并保留不少于1次/每周的檢查記錄。2、參與高處作業人員、高處作業現場管理人員在施工過程要經常對高處作業各類設施進行檢查,發現隱患及時報告HSE部門、工程部門或項目領導并及時處理,隱患消除后方可施工。3、HSE部應經常性的對作業人員行為、各類設施的狀況進行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排除。4、遭遇臺風、暴雨、霜凍、大雪等天氣后,應對高處作業設施、安全防護設施進行專項檢查,并保留書面記錄。5、未經項目負責人同意,不得隨意拆除高12、處作業設施、安全防護設施,同意拆除的,應視其實際風險情況采取其它的防護措施。,二、高處作業安全管理,1、高處作業設施、安全防護設施的安全控制流程,(3)、高處作業各類設施檢查驗收合格牌(樣牌),二、高處作業安全管理,驗收掛牌并留書面驗收記錄,1、高處作業設施、安全防護設施的安全控制流程,(4)、高處作業防護設施的搭設、拆除、變動:1、搭設、拆除作業前應進行環保、職業健康安全技術交底,拆除作業過程中,應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并在危險區域范圍設置警戒。2、高處作業施工完,由項目部組織對高處作業防護設施進行拆除,拆除施工前應得到項目負責人同意,對高處作業防護設施進行檢查,視實際情況完善施工方案中的拆除順13、序和措施。3、因作業必需,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施工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的可靠措施,作業后應立即恢復。4、卸料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各構配件嚴禁拋擲至地面;(2)運至地面的構配件應按相關規范要求及時檢查、整修與保養,并按品種、規格隨時碼堆存放。,二、高處作業安全管理,二、高處作業安全管理,(二)高處作業風險預防措施,安全帶:必須使用全身式安全帶,要高掛低用腳手架:移動式腳手架升降平臺/移動操作平臺(剪刀式升降機平臺)直爬梯:超過2米以上的固定直爬梯宜帶護籠,超過8m時必須有梯間平臺。吊籠/吊籃生命線:不細于12mm的鋼絲繩,并設計計算。防護圍欄:雙層護欄防護措施防墜器(速差器14、):高空作業車:,(三)其他管理要求,施工作業前,應逐級進行安全技術交底,落實所有的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未經落實不得施工;高處作業中的安全標志、工具、儀表、電氣設施和各種設備,必須在施工前加以檢查,確認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攀登和懸空高處作業人員以及搭設高處作業安全設施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及專業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并且定期進行體格檢查;施工中對高處作業的安全技術設施發現有缺陷和隱患時,須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須立即停止作業;施工作業場所有墜落可能的物件,應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雨天和雪天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凍措施,凡水、冰、霜、雪均應及時清除因作業需15、要,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施工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的可靠措施,作業后應立即恢復防護棚搭設與拆除時,應設警戒區,并應派專人監護,嚴禁上下同時拆除高處作業安全設施的主要受力桿件,力學計算按一般結構力學公式,強度及撓度計算按現行有關規范進行,但剛受彎構件的強度計算不考慮塑性影響,構造上應符合現行的相應規范要求,二、高處作業安全管理,Contents,目 錄,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一)安全帶,全身式安全帶,緩沖器,安全繩,緩沖器當在四米以下高度時無需使用,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1、全身式安全帶,2、墜落距離計算,墜落距離=吊索的長度+減震器的張開長度+吊帶與人員腳部之間的距離+最小的16、截止距離,在這張圖片上,最小的墜落距離為:1.15米+0.7米+1.5米+1米=4.35米,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3、安全帶使用要點:,1、檢查作業高度,選擇合適的安全帶和緩沖器;2、安全帶必須高掛低用(高于肩膀);3、安全帶系掛點要能夠承受足夠的強度;4、每次使用前,安全帶必須檢查;5、安全帶本身無扭曲,無打節或切割痕跡;6、嚴禁臨時修補安全帶;7、無磨損或者化學品的侵蝕;8、嚴禁將安全帶系掛在機械設備,障礙物,電纜或者銳角邊/角;,你是否系掛在可以掛我的地方。記住:必須能承受2268KG,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4、系掛點圖解說明:,不正確的系掛點,正確的系掛點,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二)17、生命線,生命線有水平的和垂直兩種設置;生命線設置必須要在合格的人員監督下設計,安裝和使用,必須要有嚴格的計算說明及限載;每次使用前都需要檢查,并貼上允許使用標簽;生命線的鋼絲繩必須根據計算確定,要固定牢靠;,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1、水平生命線,(二)生命線,2、垂直生命線,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垂直生命線要求一人一條繩;生命線的鋼絲繩必須根據計算確定,要固定牢靠;鋼絲繩大小必須滿足垂直繩索卡扣的大小要求,繩索卡扣,(三)防墜器(速差器),必須高掛低用,使用時應懸掛在使用者上方堅固鈍邊的結構物上;使用本品前應對安全繩、外觀做檢查,并試鎖23次;失足墜落時,安全繩拉出距離不超過0.2米,沖擊力小18、于2949N;1條防墜器只能系1個人;直接系掛在D環上;速差器必須有省級以上安全檢查部門的產品合格證書;在使用時,鋼絲繩拉出后工作完畢,收回器內時中途嚴禁松手,避免回速過快造成彈簧斷裂鋼絲繩打結,不能使用。,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三)防墜器(速差器),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四)作業平臺的安全防護,1、操作平臺(自行設計):操作平臺應由專業技術人員按現行的相應規范進行設計,計算書及圖紙應編入施工組織設計;操作平臺的面積不應超過10m2,,高度不應超過5m。還應該進行穩定性驗算,并采取措施減少立柱的長細比;裝設輪子的移動式操作平臺,輪子與平臺的接合處應牢固可靠,立柱低端離19、地面不得超過80mm;操作平臺可采用(48-51)X3.5mm鋼管以扣件鏈接,亦可采用門架式或承插鋼管腳手架不見,按產品使用要求進行組裝。平臺的次梁,間距不應大于40cm;臺面應滿鋪3cm后的木板或竹笆;操作平臺四周必須按臨時作業要求設置防護欄桿,并應不知登高扶梯;操作平臺上應顯著的標明容許的荷載,使用前要驗收掛牌。,2、移動式腳手架(扣件式鋼管),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1)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具有資格的架子工;(2)腳手架工作平臺的圍欄不得少于95cm高;(3)中間欄桿要求高度為47cm高;(4)踢腳板要求不得少于15cm高度;(5)梯子必須固定在腳手架內側,人員在進入腳手架的時候需要從平20、臺踏板上人孔進入;(6)作業時四個支腿鎖扣需要固定;(7)作業前必須對腳手架進行檢查驗收,并掛牌紅色/綠色(紅色表示禁止使用/綠色表示可以使用,不能私自更改);(8)腳手架在移動的過程中禁止站人,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2、移動式腳手架(扣件式鋼管),(五)便攜式梯子(直梯),每次使用前進行檢查;梯腳有防滑安全腳;使用直梯時要有人支撐梯子;梯腳到支撐物的距離應至少為將進入高度的1/4 梯子必須超出將進入點至少1m;高空作業,梯子不得用作支撐人員工作的平臺;,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頂層欄桿:高度不低于1.1m 中間欄桿:距離頂部欄桿550-650mm踢腳板:不低于150mm,所有的臨邊作業都必須提21、供可靠的防護圍欄或者墜落保護;防護欄桿應由上下兩道欄桿及立柱組成(數據見圖);一般垂直支撐柱之間的距離不大于2.4米,整個裝置必須能在任何方向都可以支撐1000N(100公斤)的力,而且要有盡量小的變形;每次使用前都需要檢查,并標上檢查標簽;,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六)臨邊與洞口作業的安全防護,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六)臨邊與洞口作業的安全防護,1、臨邊作業防護措施:,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六)臨邊與洞口作業的安全防護,2、洞口作業:進行洞口作業以及在因工程和工序需要而產生的使人與物有墜落危險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其他洞口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按下列規定設置防護設施一、板與墻的洞口 必須設置牢固的22、蓋板 防護欄桿 安全網或其他防墜落的防護設施二、電梯井口必須設防護欄桿或固定柵門 電梯井內應每隔兩層并最多隔 設一道安全網三、鋼管樁 鉆孔樁等樁孔上口 杯形 條形基礎上口 未填土的坑槽 以及人孔 天窗 地板門等處 均應按洞口防護設置穩固的蓋件四、施工現場通道附近的各類洞口與坑槽等處 除設置防護設施與安全標志外 夜間還應設紅燈示警洞口根據具體情況采取設防護欄桿、加蓋件、張掛安全網與裝柵門等措施,(七)升降機平臺,操作手必須具有合格的證件,并經過專項培訓與交底;使用前需熟悉操作規程,并對作業升降機平臺進行檢查,使用時須至少兩人操作升降平臺設備,確保一人工作,一人安全監護;工作平臺上作業超過2米的高23、空作業必須系掛安全帶;按規定荷載工作,嚴禁超載使用;升降臺工作時有要求撐開支腿的必須撐開支腿工作;平臺站立人員要注意上升時周圍物體與頭部的安全距離;在平臺升降過程中平臺上工作人員務必蹲下使身體保持低于安全護欄,待升降完畢并示意安全監護人停止后,方可開始工作;嚴禁在工作平臺上做激烈的人為搖晃,多人工作時嚴禁嬉戲打鬧;在平臺升降過程中,安全監護人須確保作業范圍內無其他人員經過,并做好平臺周圍隔離措施,以免高空墜物砸傷;安全監護人如若發現升降臺工作壓力過高或聲音異常時,應立即停止升降作業并確保工作臺上的人員安全下降到地面;,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剪力式升降機平臺,移動式升降機平24、臺,(八)吊籠,專門設計。質量驗收。平臺及其附屬裝置的設計安全系數至少5限載人數不超過3人。被起升或承載人員應系上與設計的固定點相連的安全帶。起升載荷總質量(包括人員)不應超過額定起重量的50%,且具有至少1000Kg的額定起重量。不應在風速超過7m/s、雷電、雪天、冰凍、冰雹或其他惡劣天氣條件下使用。,吊籠吊人作業HSE要求,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九)高空作業車,操作人員必須進過專門的培訓,并持有操作證,操作前要嚴格檢查;操作至少兩個人,作業是需要申請許可;作業區域和可移動區域必須增設不小于作業半徑1.2倍的安全警示圍欄和標志,并安排專人指揮;平臺上的人員,如設備和材料不得超過平臺最大承載25、量340KG,最多容納2名工作人員(根據設備的載重量確定,載重量有不同);風力超過6級以上禁止作業;高空作業時要注意頂部結構和電線,注意防觸電危險,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十)交叉作業的安全防護,1、交叉作業(高處作業/上下交叉作業):交叉作業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施工活動在同一個作業區域內作業,包括立體交叉作業和平面交叉作業;因作業空間受限制,人員多,工序多,機械設備,物料存放/轉移,所以作業區域干擾多,需要配合、協調的作業多,現場隱患多,造成很多高處墜落及物體打擊等事故;施工部門應合理安排高處作業的區域、種類,盡量避免交叉作業;存在上下交叉作業時,應設置可靠的安全隔壁措施26、,防止墜物傷人。,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十一)攀登與懸空作業的安全防護,1、攀登作業:在施工現場,凡借助于登高用具或登高設施,在攀登條件下進行的高處作業,稱之為攀登作業;存在登高或懸空作業的工程,要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應確定用于現場登高和攀登的設施;柱、梁和行車梁等構件吊裝所需的直爬梯及其他登高用的拉攀件,應在構件施工圖或說明內作出規定攀登的用具,結構構造上必須牢固可靠。供人上下的踏板其使用荷載不應大于110N。當梯面上有特殊作業,重量超過荷載時,應按實際情況加以驗算;作業人員應從規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陽臺之間等非規定通道進行攀登,也不得任意利用吊車臂架等施工設備進行攀登。,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27、,4、攀登與懸空作業的安全防護,2、懸空作業:懸空作業處應由牢靠的立足處,并必須視具體情況,配置防護攔網、欄桿或其他安全設施;懸空作業所用的鎖具、腳手板、吊籃、吊籠、平臺等設備,均需經過技術鑒定或驗證方可使用;構件安裝時的懸空作業人員需要可靠的平臺為立足點,嚴禁在安裝的構件上站立或行走;在高處懸空安裝作業時,如無外腳手時,應張掛安全網等防護措施;,Contents,目 錄,四、高處作業事故案例學習,四、高處作業事故案例學習,1、高處墜落事故案例-未遂事件,事件經過:2013年6月20日,在多哈新港碼頭頂部,QC工程師在檢查碼頭前沿安裝質量時不小心發生高處墜落,由于碼頭前沿無法采取有效的臨邊防護28、措施,故在碼頭頂部安裝了生命線,工人在作業的時候穿上全身安全帶,并系掛于生命線上,因此,QC工程師在墜落過程中被全身安全帶掛住,沒有墜落到碼頭底部基槽(高差為17.5米左右)未發生傷亡事故。,高處墜落未遂事件,四、高處作業事故案例學習,事故經過:2014年 7月17日清晨,某公司羅嶼項目沉箱預制廠,在拆除乙型沉箱第五層預制模板過程中,沉箱內模和低平臺突然高空墜落,造成了分包單位一名模板工人墜落受傷,后經搶救無效身亡。事故原因之一:模板工人高處作業安全防護措施不足,內模蓋板吊走后,內模頂平臺未設臨時防護欄桿和警示標志,高處作業人員未使用安全帶,作業時站位不當。,2、高處墜落事故案例-死亡事故,四29、高處作業事故案例學習,3、高處墜落事故案例-重傷事故,2006 年4月,重慶某個廠房工地上一個辦公樓的建設之中,采用的是雙排腳手架,但腳手架上未鋪腳手板。當時正在進行加高腳手架的作業,一名架子工在傳遞鋼管時,由于鋼管過重,架子工抓不牢導致鋼管傾倒、滑落,站在他后方的架子工老張(當年35歲)伸手去抓該鋼管,腳一滑從20多米的腳手架上摔落,四肢摔斷,住院六個月,從此無法干重活(目前該名工人正在橋梁二隊承臺墩身二班擔任輔助工)。,事故原因之一:架子工老張高處作業安全防護措施不足,未正確系掛安全帶。,四、高處作業事故案例學習,工人高墜受傷康復治療后照片,2023-11-29,63,四、高處作業事故案例學習,4、高處墜落事故案例-高空墜落死亡,高空墜落全過程,四、高處作業事故案例學習,5、高處墜落事故案例-腳手架高空墜落,腳手架高空墜落事故,Contents,目 錄,五、高處作業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五、高處作業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高處作業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一、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 JGJ80-91二、建筑工程預防高處墜落事故若干規定 建質200382號三、QI9-15高處施工安全規定2.0版四、SP12-15高處作業安全管理規定,讓世界更暢通讓生活更美好讓城市更宜居,